向靜瑤,王曉瑜,徐開渝,劉鑄容
性早熟指性發(fā)育異常早現(xiàn),一般指男孩9歲、女孩8歲前出現(xiàn)青春期發(fā)育[1]。兒童性早熟以女童多見,近年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性早熟可使兒童骨骺融合提前且過早加速發(fā)育,使其生長期明顯縮短[2]。因此,為減少性早熟給兒童身心健康造成的不利影響,臨床早期診治尤為重要。性早熟的病因現(xiàn)尚未十分明確,但一般認為與下丘腦負反饋敏感性降低和性激素增高等有關(guān)[3]。血清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對下丘腦生長激素釋放激素的合成具有負反饋調(diào)節(jié)作用。卵泡刺激素(FSH)和黃體生成素(LH)等是臨床較為常見的性激素指標,可反映兒童激素水平[4]。鑒于此,本研究觀察性早熟患兒血清IGF-1和FSH、LH水平變化,探討血清IGF-1和FSH、LH檢測對兒童性早熟診斷價值,并對兒童性早熟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旨在為該病臨床診治提供理論依據(jù)。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9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兒童性早熟99例作為研究組,男21例,女78例;年齡6~12(8.06±1.92)歲;父母文化水平:小學及以下22例,中學或中專43例,大專及以上34例;家庭經(jīng)濟情況:一般36例,中等51例,良好12例。納入標準:①符合性早熟相關(guān)診斷標準[5];②臨床資料完整;③年齡<13歲;④無智力障礙和先天性疾病。排除標準:①確診外周性性早熟者;②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伴發(fā)的性早熟者;③心、肺和肝等臟器功能嚴重障礙者;④乳房Tanner分期>3期和已經(jīng)月經(jīng)來潮者;⑤個別性征發(fā)育但無性腺發(fā)育的單一性性早熟者。另選取同期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發(fā)育正常兒童64例作為對照組,男10例,女54例;年齡5~12(7.88±1.74)歲;父母文化水平:小學及以下16例,中學或中專28例,大專及以上20例;家庭經(jīng)濟情況:一般24例,中等30例,良好10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儀器與試劑:離心機由長沙湘儀離心機儀器有限公司提供;羅氏全自動免疫分析儀和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IGF-1和FSH、LH試劑盒均購自德國羅氏診斷有限公司。
1.2.2樣本采集:所有入選患者血液檢查前1 d不進行劇烈運動,于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靜脈血5 ml,靜置10 min,于4 ℃條件下離心機3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上層血清,立即送檢或-20 ℃低溫保存待檢。
1.2.3標本檢測:應用全自動免疫分析儀采用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血清IGF-1水平,應用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血清FSH和LH水平,具體操作嚴格遵循說明書進行。正常參考值范圍[6]:IGF-1<188 ng/ml,F(xiàn)SH<6 U/L,LH<2 U/L。
1.3觀察指標 比較2組血清IGF-1和FSH、LH水平變化,探討兒童性早熟的影響因素,分析血清IGF-1、FSH、LH及三者聯(lián)合對兒童性早熟的診斷價值。
2.12組血清IGF-1和FSH、LH水平比較 研究組血清IGF-1和FSH、LH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1。
2.2兒童性早熟影響因素單因素分析 2組肥胖情況、性早熟家族史、母親初潮年齡、含防腐劑及色素食品食用情況及血清IGF-1、FSH、LH水平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0.01),見表2。
2.3兒童性早熟影響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肥胖、性早熟家族史、母親初潮年齡≤13歲、經(jīng)常食用含防腐劑與色素食品和血清IGF-1、FSH、LH水平升高是影響兒童性早熟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P<0.01),見表3。
2.4血清IGF-1、FSH、LH及三者聯(lián)合對兒童性早熟診斷價值 ROC曲線分析結(jié)果顯示,血清IGF-1和FSH、LH三者聯(lián)合檢測診斷兒童性早熟的曲線下面積和敏感度、特異度均高于單獨檢測(P<0.01),見圖1及表4。
圖1 血清IGF-1、FSH、LH及三者聯(lián)合對兒童性早熟診斷價值的ROC曲線IGF-1為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F(xiàn)SH為卵泡刺激素,LH為黃體生成素,ROC為受試者工作特征
表1 2組血清IGF-1和FSH、LH水平比較
表2 兒童性早熟影響因素單因素分析[例(%)]
表3 兒童性早熟影響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兒童性早熟發(fā)病率呈逐漸增高趨勢,是小兒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常見疾病之一[7-8]。性早熟包括中樞性、外周性及單一性性早熟,其中以中樞性性早熟居多(占92%),可造成兒童性激素提前分泌,導致骨骼成熟時間和骨骺融合時間提前,同時增加了各種腫瘤疾病發(fā)生的風險[9-10]。目前,有關(guān)兒童性早熟的病因尚未十分明確,但有研究報道雌性激素受體基因突變或基因多態(tài)性可能是誘發(fā)兒童性早熟的原因之一[11]。因不同類型性早熟患兒治療方法和臨床轉(zhuǎn)歸存在一定差異,故早期明確診斷尤其重要。
IGF-1屬于單鏈堿性蛋白,是促進長骨干骺端生長板成骨細胞及軟骨細胞分裂、增殖的直接刺激因子,對下丘腦生長激素釋放激素的合成具有負反饋調(diào)節(jié)作用[12-13]。IGF-1隨兒童年齡增長而升高,進入青春期后會迅速增高,在成人期逐漸下降[14]。因此,IGF-1是青春發(fā)育啟動的重要信號之一,同時亦是聯(lián)系生殖與營養(yǎng)的紐帶。國外有研究報道,小鼠IGF-1基因被敲除后,卵泡不會再發(fā)育和排卵,且初情期也隨之消失,認為IGF-1對卵泡可能具有啟動作用[15]。另外,國內(nèi)有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發(fā)生性早熟時IGF-1水平可能提前異常升高[16]。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血清IGF-1和FSH、LH水平均高于對照組,且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血清IGF-1是影響兒童性早熟的獨立危險因素,證實了上述觀點。推測其原因可能是兒童出現(xiàn)性早熟后,下丘腦-性腺軸激活提前啟動,生長激素分泌異常,刺激生長激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軸,導致IGF-1水平增高[17]。說明IGF-1在診斷兒童性早熟中具有重要意義。
有研究顯示性早熟女童乳房發(fā)育與母親初潮時間具有密切聯(lián)系[18]。還有研究報道,經(jīng)常食用含防腐劑和色素食品可能會導致兒童體內(nèi)的血脂代謝出現(xiàn)紊亂,若兒童運動較少會造成肥胖,肥胖常常和內(nèi)分泌紊亂同時出現(xiàn),而性早熟本身就屬于一種內(nèi)分泌失調(diào)性疾病[19]。LH和FSH均是人體最重要的促性腺激素,皆由垂體分泌。隨著兒童青春發(fā)育的進展,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呈脈沖式分泌,LH和FSH釋放增加,青春期前以FSH增高為主,青春期則以LH增高為主[20]。兒童在青春期出現(xiàn)性征發(fā)育的關(guān)鍵因素為體內(nèi)LH和FSH釋放頻率、脈沖強度大小發(fā)生改變,隨著人體發(fā)育,LH和FSH釋放頻率、脈沖強度大小亦會隨之改變[21]。因此,臨床上可通過檢測兒童LH和FSH來評估性早熟情況。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血清FSH和LH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肥胖、性早熟家族史、母親初潮年齡≤13歲、經(jīng)常食用含防腐劑與色素食品和血清FSH、LH水平升高是影響兒童性早熟的獨立危險因素。提示肥胖、性早熟家族史、母親初潮年齡≤13歲、經(jīng)常食用含防腐劑與色素食品作為因變量會導致血清LH、FSH水平升高,而血清LH和FSH可能參與兒童性早熟的發(fā)病機制,通過檢測血清LH和FSH水平或可為兒童性早熟臨床診斷提供指導意見。為提高兒童性早熟臨床診斷準確性,本研究就血清IGF-1和FSH、LH對兒童性早熟的診斷價值繪制了ROC曲線進行分析,結(jié)果顯示血清IGF-1和FSH、LH三者聯(lián)合檢測診斷兒童性早熟的曲線下面積和敏感度、特異度均高于單獨檢測。說明與血清IGF-1和FSH、LH單獨檢測比較,三者聯(lián)合檢測診斷兒童性早熟的價值更高,可為兒童性早熟臨床診斷提供可靠依據(jù)。
綜上所述,性早熟患兒血清IGF-1和FSH、LH水平升高;肥胖、性早熟家族史、母親初潮年齡≤13歲、經(jīng)常食用含防腐劑與色素食品和血清IGF-1、FSH、LH水平升高是影響兒童性早熟的獨立危險因素;血清IGF-1和FSH、LH三者聯(lián)合檢測診斷兒童性早熟的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