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鵬
(蚌埠醫(yī)學院,安徽 蚌埠,233030)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非常重要,是黨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的具體體現。嚴密的組織體系是黨的優(yōu)勢所在,而基層黨組織直接面向大眾,是服務于百姓的基層組織,其對于推進黨建工作具有積極意義。高校黨建工作在新時代背景下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持續(xù)推進黨建與行政服務深度融合、破除“兩張皮”現象,是高校基層黨組織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1]。高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深入貫徹國家對黨建工作的新要求及新任務,將黨建工作與學生工作及教育工作相融合,可有效促進高校黨建工作的開展[2]。在加快推進大學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以黨的領導為統(tǒng)領的內部治理體系,包括充分發(fā)揮高校各職能部門、各院系和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從而形成高效、協(xié)調、順暢的運行機制[3]。
本研究旨在探索高校機關黨支部建設與高校內涵式發(fā)展相融合、黨建與行政服務結合的途徑,充分發(fā)揮高校黨員的引領示范作用,確保高校教育教學、科學研究、行政管理、系統(tǒng)服務等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使黨建和行政服務同向同行,工作同步,責任同擔,為高?;鶎狱h組織“黨建+行政服務”工作深度融合提供思路。
通過梳理相關研究發(fā)現,現階段我國高校在黨建工作中面臨的困境及問題主要有:黨建工作與教學工作脫節(jié),黨建工作的長效教育機制不完善,黨建工作組織建設質量不高;黨建工作與業(yè)務工作脫節(jié),組織建設質量不高,品牌特色與創(chuàng)新不足[4];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之間融合度不夠,存在不同程度的形式主義問題,服務效能不夠凸顯,組織設置存在“盲區(qū)”,與業(yè)務聯系不夠緊密[5]。圍繞以上問題,已有文獻提出對策:從思想層面破除舊觀念,從實踐層面解決老問題,從制度層面建立新機制,從效果層面掌握主動權。須切實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讓全體黨員接受系統(tǒng)性的學習,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持續(xù)推進“兩學一做”教育常態(tài)化;嚴格黨內政治生活,建立健全黨的組織生活制度;充分發(fā)揮教師黨支部的作用,增強高校黨支部的凝聚力,戰(zhàn)斗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6-7]。以上研究對新時代背景下高校黨建工作與行政服務協(xié)同并行及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啟示,然而研究中比較匱乏的是對如何構建高?!包h建+行政服務”雙融合機制。
考慮到研究的可行性和研究結果的針對性,本研究選取華東地區(qū)某高校各機關黨組織為研究對象。研究分兩個階段進行,研究第一階段圍繞“我國高?!h建+行政服務’的融合現狀”,采用訪談法、觀察法和資料收集法,了解各支部黨員在政治站位,自我提升意識,黨建工作與業(yè)務工作黏合力,在理論指導實際等方面的現實狀況,并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第二階段圍繞“構建高校‘黨建+行政服務’的創(chuàng)新機制”,通過文獻比較法和思辨建模法,分析新時代背景下,高?;鶎狱h組織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旨在構建“黨建+行政服務”的雙融合創(chuàng)新機制。
研究采用目的抽樣法,依據最大差異化原則,選取了來自該校不同的基層黨組織、專業(yè)學科、服務方向、任職年限等背景各異的教師黨員作為訪談對象,并通過對支部學習、黨員服務等活動的觀察,結合黨員學習資料形成研究資料。在對研究資料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本文探討了高校“黨建+行政服務”融合機制的現狀和機制。
通過多渠道數據收集開展的主題分析發(fā)現該高?!包h建+行政服務”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成績值得肯定,主要體現在黨建工作的制度層面、思想層面和實踐層面。(1)制度層面。黨建工作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煩瑣的工程,需要與學科專業(yè)特點、行政工作相結合,制定各支部黨建工作計劃和專項工作實施方案,切實落實好支部“三會一課”制度,持續(xù)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創(chuàng)建一流支部,促進黨建工作的質量提升。(2)思想層面。堅持黨的十九大精神,不斷汲取既往的經驗,結合我國當前的國情,探索“黨建工作+行政服務工作”新模式。黨支部積極探索思想學習新途徑,充分運用大數據、網絡學習、社交媒體等手段開展線上學習和討論,與線下學習相結合,提高黨員干部和黨員教師的理論水平,建立學習型黨支部的標桿。(3)實踐層面。基層黨組織不僅要在思想上進行革新,還應將先進的思想和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在此過程中,黨支部充分發(fā)揮戰(zhàn)斗堡壘作用,積極響應黨中央和國家的號召,為教學、科研、學科建設、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及團學等工作發(fā)展做好政治保證,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由于當前高校黨支部建設的工作環(huán)境、工作任務都發(fā)生了較大變化,在取得成績的同時,高校“黨建+行政服務”的創(chuàng)新融合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問題。研究發(fā)現,該高校在支部黨建工作與服務師生相結合、支部黨建活動創(chuàng)新方法和品牌活動打造、支部黨建工作的長效教育機制培育等方面有待進一步提高。
4.2.1 支部黨建工作與服務師生聯系不夠緊密
部分基層黨組織重視理論學習和黨性教育,也有部分基層黨組織重視業(yè)務工作,但比較欠缺的是沒有將黨建與業(yè)務工作和服務師生工作進行深度融合和有機結合。同時,黨建工作在服務師生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支部雖試圖將黨建工作與業(yè)務工作進行一定程度的結合,但形式和效果較為局限,對黨建在實際工作中的思想教育價值還缺乏提煉。
4.2.2 支部黨建活動缺乏創(chuàng)新方法和品牌活動
部分基層黨支部注重理論學習,也積極開展參觀等實踐活動,但對黨支部黨員自身的專業(yè)能力的挖掘不夠深入,與黨建工作融合不夠緊密;對如何利用黨員所長,做到“人盡其才”,通過樹立榜樣來發(fā)揮先鋒作用仍是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支部黨建活動形式陳舊、滯后,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對品牌活動的打造有待提升。
4.2.3 支部黨建工作的長效教育機制不夠完善
少數基層黨組織不關心黨員長效培養(yǎng)教育機制建設,在此方面的時間、精力、物質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較少。部分黨組織對黨員教育管理的形式教條化,不能從根本上提升黨員的個人素質。還有少數黨支部在集體學習時照本宣科,未能理解黨建的深刻內涵,導致教育不能真正發(fā)揮效用,以上問題不利于黨建工作的持續(xù)開展。
杜玉波在《加快推進大學治理體系現代化》一文中指出,要充分發(fā)揮職能部門、各院系和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形成“高效、協(xié)調、順暢”的運行機制;堅持以黨建促發(fā)展的原則,堅持圍繞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為中心抓黨建,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3]。在“黨建+行政服務”實際工作中,要積極探索和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方法,通過“能力—路徑—實踐”全面提升計劃,將黨建與業(yè)務有機整合起來。結合上述觀點和本研究的實證發(fā)現,本文提出“高校黨建+行政服務”雙融合創(chuàng)新路徑,如圖1所示。
圖1 “高校黨建+行政服務”雙融合創(chuàng)新路徑
現階段,高校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尤其是當前社會經濟高速發(fā)展,黨建和行政服務必須進一步融合,為構建雙融合的創(chuàng)新路徑,須從全面提升組織力、探索融合新路徑、與本職工作結合三方面開展工作。
第一,繼續(xù)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充分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切實加強黨對高校全面領導;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做好黨建教育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基層黨員打造成能夠真正為百姓服務的人民子弟兵[8]。要確?;鶎狱h組織的長效教育機制,將黨組織的教育長期化、常態(tài)化,形成堅實有力的長效機制,要創(chuàng)新黨員教育載體,拓展黨員學習的方式,采取多方位、立體化的黨員教育模式。以加強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為基礎和保障,把增強支部的凝聚力、戰(zhàn)斗力作為根本任務,理論聯系實際,制度建設與行政管理同時發(fā)力、同向而行,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支部建設工作,才能不斷激發(fā)高?;鶎狱h組織的自身活力。嚴格規(guī)范黨支部各項黨組織生活制度,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通過全方位的教育,增強基層黨員的向心力、凝聚力,切實推動黨建工作的開展。
其次,繼續(xù)探索黨建工作與行政服務融合的新路徑,積極探索思想學習新途徑。當前,大數據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等日益成熟,黨建工作可以利用這些技術來整合各種信息、資源,為規(guī)范黨務管理、創(chuàng)新組織活動提供技術上的支持。緊密聯系師生,真正做到黨建與業(yè)務工作、服務師生工作的深入融合,做到黨建與業(yè)務不脫節(jié)、一體化。在進行學校黨建與業(yè)務工作融合時,要建立健全的機制,然后將機制貫徹到實踐中,這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作。在推進此項工作的過程中,要善于挖掘表現優(yōu)秀的典型人物,發(fā)揮模范作用。除此之外,還應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與行政部門的合作力度。首先,二者要形成聯動機制,助力黨建工作的開展;其次,建立健全的制度,根據制度來推進黨建與業(yè)務工作的融合,各部門形成合力、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共同展開對重大問題的研究。
最后,在開展黨建工作時注意聯系實際,與黨員本職工作切實結合。黨員干部要善于學習,做到學以致用,找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把學習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放在解決實際問題上,通過學習開闊視野、打開思路,達到學有所用、用有所成的目的。一方面,要積極創(chuàng)建符合院校特色和基層黨組織特色的黨建活動品牌,抓好典型,以點帶面,將思想理論融入實踐,引導全員參與。另一方面,完善評價機制。各部門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應充分結合自身的特點,健全考核體系,各參與主體形成合力、密切配合,使黨建工作真正發(fā)揮作用??傊眠@些方法不斷提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不斷筑牢學校黨建工作的“根”和“魂”,全面發(fā)揮黨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全力引領改革、推動改革,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和推動學校發(fā)展。
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需要健全高校黨的組織體系,各部門要形成聯動機制,相互滲透,以使高校實現高質量發(fā)展。本研究探索了高校黨建工作的理論和實踐,但還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局限性,如研究對象僅為一所地方性大學,所取得的研究難以覆蓋到全部高校。未來可考慮擴大研究范圍,增加大規(guī)模量表等研究方法,以取得更為全面的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