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昭 王明
(1.陜西省西安高陵區(qū)醫(yī)院泌尿外科,陜西 西安 710200;2.子長市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陜西 延安 717300)
輸尿管上段結石作為其中常見類型,由于其直徑通常較大,且位置特殊,難以自然排出,且藥物治療的效果并不理想[1]。內鏡技術廣泛應用于泌尿外科治療中,其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勢,但其中包含軟鏡與硬鏡兩大類,臨床學者對其療效及安全性存在較大爭議[2]。本文旨在研究輸尿管軟鏡與輸尿管硬鏡下鈥激光碎石術運用于老年輸尿管上段結石中的價值。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老年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100例,隨機分為A組和B組,各50例。A組中男29例,女21例,年齡63~78歲,平均年齡(70.21±1.03)歲,病程4個月~6年,平均病程(2.78±0.45)年,BMI 17~25 kg/m2,平均BMI(21.52±0.67)kg/m2,結石直徑0.5~1.7 cm,平均直徑(1.19±0.25)cm,單發(fā)結石33例,多發(fā)結石17例;B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62~79歲,平均年齡(70.54±1.11)歲,病程2個月~5年,平均病程(2.55±0.31)年,BMI 18~26 kg/m2,平均BMI(21.91±0.63)kg/m2,結石直徑0.6~1.8 cm,平均直徑(1.23±0.30)cm,單發(fā)結石37例,多發(fā)結石13例。納入標準: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本研究獲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與《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手冊》[3]中診斷相符,經CT、超聲等檢查確診;符合手術適應癥;意識正常,病歷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合并凝血功能障礙、腎盂積膿、精神病、腎積水、心腦肝腎疾病者;患側存在開放手術史;中途退出者;合并先天畸形者;存在手術禁忌癥。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A組:選擇截石位,利用輸尿管軟鏡探查患側輸尿管,隨后向上移動至腎盂,使軟鏡橫跨在患者髂血管,尋找結石,調整鈥激光儀器,經過輸尿管將鈥激光光纖放在結石位置,保證輸尿管軟鏡處于0°,將結石擊碎,從結石旁間隙將輸尿管外部支架管逆行向上放入,持續(xù)注入水分,促進細小結石排出,完全排出后放入引流管。B組:選擇截石位,將輸尿管硬鏡放入患者膀胱,并定位患側輸尿管開口,放入斑馬導絲,利用輸尿管硬鏡探查結石狀況,確定結石位置后,減低水壓,取出導絲,放入鈥激光光纖,直抵結石擊碎,并擠壓其進入水管道,取出輸尿管硬鏡,利用取石鉗夾出結石,生理鹽水沖洗后放入雙J管。
1.3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手術時長、失血量、下床活動、住院時長情況;觀察比較兩組一次性清除率、二次清石率與復發(fā)率;觀察比較兩組并發(fā)癥(感染、輸尿管損傷、血尿)情況;觀察比較手術前后測定兩組的C反應蛋白(CRP)、白介素-6(IL-6)、皮質醇(Cor)指標。
2.1兩組患者手術相關狀況比較 A組手術時長、失血量、下床活動、住院時長低于B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相關狀況比較
2.2兩組患者結石清除率及復發(fā)率比較 A組一次性清除率高出B組,但二次清石率、復發(fā)率低于B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結石清除率及復發(fā)率[n(%),n=50]
2.3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術后,A組發(fā)生感染2例,輸尿管損傷、血尿各1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8.00%;B組發(fā)生感染6例,輸尿管損傷5例,血尿1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4.00%。A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B組(P<0.05)。
2.4兩組患者CRP、IL-6、Cor比較 手術前,兩組的CRP、IL-6、Cor比較無差異(P>0.05),手術后,A組各指標低于B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CRP、IL-6、Cor比較
輸尿管上段結石通常表示患者腎內結石進入輸尿管上段,臨床治療關鍵在于清除結石、緩解輸尿管梗阻,從而保障患者生活質量[4]。由于輸尿管結石位置越高,其自然排出率隨之降低,因此針對上段結石患者,多選擇手術方式進行取石,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本文結果發(fā)現,A組手術時長、失血量、下床活動、住院時長低于B組(P<0.05);A組一次性清除率高出B組,但二次清石率、復發(fā)率、并發(fā)癥低于B組(P<0.05);手術前兩組的CRP、IL-6、Cor比較無差異(P>0.05),但手術后A組各指標低于B組(P<0.05),證實A組一次性清石率較高,且住院時長少,并發(fā)癥與復發(fā)率較低,同時降低應激反應。經分析發(fā)現,與輸尿管硬鏡相比,軟鏡的管徑更小,且具備鏡體扭曲的特點,利用彎曲的鏡體達到硬鏡無法到達的輸尿管上段位置,加上其轉角的靈活性,明顯提升碎石率,同時避免對周邊組織造成刺激,避免因手術操作對輸尿管管口造成損害,預防輸尿管撕裂,從而保障患者安全,促進術后早日康復[5-6]。另外當機體受到手術或者創(chuàng)傷刺激后,其丘腦、垂體以及腎上腺皮質激素軸可出現一定改變,導致血液內醛固酮、兒茶酚胺等水平波動,特別是Cor水平變化明顯,其水平高低直接表示機體應激反應程度。而IL-6在促進肝臟合成急性相反應物上至關重要,一旦機體受到外界刺激后,其可促進肝臟分泌CRP,其水平高低與機體應激反應程度以及創(chuàng)傷程度存在密切關系。
綜上所述,輸尿管軟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效果突出,縮短住院時長,顯著提升一次性清石率,避免復發(fā),減少并發(fā)癥,并有效降低應激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