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仁,吳忠軍,王詩意
(桂林理工大學 旅游與風景園林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6)
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強調,桂林是一座山水甲天下的旅游名城,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這是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發(fā)展全局的高度對桂林把握新發(fā)展階段、貫徹新發(fā)展理念、融入新發(fā)展格局的方向指引[1]。世界級旅游城市的出現和發(fā)展,將大大加強以城市為支撐,點線面組合的區(qū)域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和國際旅游目的地的形成,有助于國家在世界旅游業(yè)和全球經濟競爭中取得重要優(yōu)勢[2]。但總體上桂林旅游吸引力和競爭力情況在世界旅游城市的排名并不理想,例如世界旅游城市聯(lián)合會公布的“歷年世界旅游城市發(fā)展綜合排名”、中國國際旅游城市市長論壇發(fā)布的“世界游客最向往的中國城市TOP10”,均無桂林上榜,可見與世界其他旅游目的地相比,或與新發(fā)展階段國家入境旅游戰(zhàn)略對桂林的期望相比,桂林旅游業(yè)還有十分顯著的提升空間。
有關世界級旅游城市的研究始于國外對世界城市的探討。科恩(1981)在勞動分工國家化和區(qū)域經濟一體化的時代背景下率先提出世界城市理論[3],后經弗里德曼(1986)、霍爾(1996)等的梳理演進,世界城市理論得以系統(tǒng)化[4]。而國內對于世界城市理論及其建設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蔡來興等(1995)編著的《國際經濟中心城市的崛起》、顧朝林等(1999)編著的《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城市發(fā)展——跨世紀城市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引起了國內世界城市研究的熱潮。
隨著旅游產業(yè)對其他產業(yè)的影響越來越大,其經濟效應、社會效應、生態(tài)效應愈發(fā)顯著,世界級旅游城市被普遍認為是世界城市的一個重要類型,旅游業(yè)是否發(fā)達已成為衡量一個城市是否是世界城市的重要指標[5]。國外學者注重旅游目的地競爭力[6~7]、旅游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8]相關研究內容,運用Topsis評價法和回歸模型、多準則定性建模等方法,以城市為核心開展比較式評價分析。而國內學者偏好以旅游為核心,從世界級旅游城市的概念[9]、類型[10]、功能[11~12]等方面切入,為城市規(guī)劃及旅游業(yè)發(fā)展提供理論指導,或針對智慧旅游[13]、鄉(xiāng)村旅游[14]、國際消費[15~16]等特定視角構建評價指標體系,但方法多以AHP層次分析法等定性方法為主,缺乏定量分析。此外,新發(fā)展格局下的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有新的科學內涵,其建設目標及影響因素需要綜合考慮旅游經濟、旅游生態(tài)、旅游市場、旅游可持續(xù)性等方面。
桂林市世界級旅游城市的構建能夠提升旅游產業(yè)“拉力”效應,推動旅游高質量可持續(xù)發(fā)展,在開拓國內旅游市場的同時提升國際旅游市場競爭能力,實現旅游經濟循環(huán)和產業(yè)連接暢通。因此,本文以現有世界級旅游城市相關評價指標體系為基礎因素來源,構建桂林市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影響因子集,進而借助DEMATEL法和ISM-MICMAC模型構建影響因子層次結構,依據定量分析結果對桂林市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目標實現路徑展開研究。
本文定性研究方法以文獻分析法、德爾菲法和專家打分法為主。首先對現有研究中有關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的影響指標進行歸納整理,進而在多輪專家咨詢反饋意見的基礎上明確桂林市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一級影響維度和具體影響因子。在此基礎上邀請領域內權威專家對影響因子間兩兩關聯(lián)程度進行打分,評分方式采用0~4分制,以此評分結果為定量分析數據提供支撐。
本文定量研究方法采用DEMATEL法(決策試行與評價實驗室法)和ISM-MICMAC模型(解釋結構模型-交叉影響矩陣相乘)分析法。依托專家打分數據,建立標準化直接影響矩陣,計算各影響因子中心度和原因度,從整體出發(fā)初步分析各影響維度間的邏輯關系,識別核心影響因子。再通過構建鄰接矩陣、可達矩陣,利用輪換抽取規(guī)則劃分影響系統(tǒng)中的原因層級、過渡層級和結果層級,以此直觀反映桂林市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影響系統(tǒng)中因子的層次結構關系,為影響其目標實現的因子關聯(lián)性及作用機制提供依據。最后計算各影響因子的驅動力指數和依賴性指數,通過因子分類來進一步分析各因子在系統(tǒng)中的作用及相互之間的關系。
由于目前在學術上還未出現廣為接受的世界級旅游城市的概念界定和技術性定義,故其影響指標體系內部邏輯結構的科學性分析需要通過多位本領域權威專家的客觀打分數據來反映。為此,共邀請到16位權威專家進行因子關聯(lián)程度打分,問卷發(fā)放方式以線下問卷為主,線上問卷為輔,回收時間為自問卷發(fā)放后的7天。為確保影響因子系統(tǒng)的科學性、完整性以及后期因子間影響程度打分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本文通過政府、權威機構、專家學者三個方面收集現有關于世界級旅游城市的影響指標,具體指標來源見表1。
由于不同專家學者以及政府、權威機構對世界級旅游城市的評價方向與內容存在較大差異,本文在綜合考慮新時代新發(fā)展格局科學內涵的基礎上,綜合旅游“推-拉”理論以及桂林市推進“六個一流”重點項目內容,從桂林旅游市場特點及前期國際旅游勝地建設實際出發(fā),以文獻整理和專家意見咨詢相結合的方式初步確立了以下五個評價維度:
旅游支持力維度:該維度主要從支持旅游業(yè)發(fā)展的相關角度出發(fā)。旅游業(yè)發(fā)展受經濟、政策、社會等各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其中經濟發(fā)展情況體現在交通設施、旅游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情況,這是世界級旅游城市區(qū)別于其他一般旅游城市的重要標志之一,政策供給決定城市旅游業(yè)發(fā)展的廣度和深度,而社會環(huán)境能夠為旅游業(yè)發(fā)展提供外部支撐,直接或間接影響城市旅游發(fā)展情況。
旅游吸引力維度:該維度主要強調世界級旅游城市應該具備的擴散性影響能力,即國際化旅游產品、可識別度高的旅游資源以及世界級的旅游營銷模式。旅游產品創(chuàng)新驅動能力是旅游目的地競爭力的核心要素,獨特的高質量旅游吸引力和世界級的旅游品牌構成旅游核心吸引力。
旅游經濟貢獻力維度:該維度主要體現世界級旅游城市的旅游經濟效益,其中較為突出的是入境旅游消費水平、國際消費規(guī)模等業(yè)績指標,反映旅游業(yè)整體經濟發(fā)展水平以及旅游經濟的循環(huán)程度。
旅游可持續(xù)性維度:本文在綜合已有城市旅游可持續(xù)評價體系的基礎上,綜合考慮新發(fā)展格局下桂林市建設世界級旅游城市對生態(tài)可持續(xù)、文化可持續(xù)、鄉(xiāng)村可持續(xù)的要求,構建旅游可持續(xù)性維度來體現桂林市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目標。
旅游滿意度維度:世界級旅游城市的評價標準不應僅限于旅游市場供給方的認定,還要主動衡量市場需求方的滿意程度,游客對旅游的體驗感受是決定其能否建成世界級旅游城市的重要抓手,對于處理好旅游供給和需求的關系至關重要。
為確保具體影響因子條目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本文在充分整理數據庫中具體指標內容后,將關聯(lián)性較強的指標聚類放入上述五個維度,其中旅游支持力維度中包含4類影響因子,旅游吸引力維度包含3類影響因子,旅游經濟貢獻力維度包含3類影響因子,旅游可持續(xù)性維度包含4類影響因子,旅游滿意度維度包含3類影響因子。具體如表2所示。
表2 桂林市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影響因子集
由于各專家獨立打分可能造成問卷數據主觀性較強,進而減弱分析結果的科學性,故需要對收集的問卷數據進行信度檢驗,即一致性、穩(wěn)定性與可靠性分析。
本文借助信度系數Cronbach's alpha(克隆巴赫系數)來檢驗問卷結果的一致性,一般來說該值大于0.7則表示問卷具有較高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借助SPSS軟件計算結果得出問卷總體信度α值為0.704,大于0.7,可信度較高,故該問卷數據間具有較好的一致性,能夠反映專家的權威知識經驗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同時借助SPSS軟件中“因子分析”模塊開展Bartlet球形檢驗及KMO檢驗統(tǒng)計量,以此測試該問卷中各評價項目的相關程度,一般來說KMO值大于0.6且顯著性水平小于0.001表示效度良好。計算后發(fā)現KMO值為0.734,大于0.6,且顯著性水平為0.000,小于0.001,說明本文所用問卷總體效度良好,保證了因子分析過程的科學合理性。
1.綜合影響矩陣構建
對收集到的16份有效數據進行平均計算,得到桂林市世界級旅游城市研究的初始影響矩陣B=[bij]m×n①,其中bij表示指標i對指標j的影響程度,初始直接影響矩陣能夠直觀反映各因素間的直接影響關系?;诔跏贾苯佑绊懢仃嘊的各行之和、各列之和,取其最大值c,將初始直接影響矩陣B的各元素除以c,便得到標準化直接影響矩陣F。將單位矩陣i與標準化影響矩陣F相減,得到其逆矩陣,最后使用公式得到綜合影響矩陣K(見表3)。計算公式如下:
表3 綜合影響矩陣K
標準化直接影響矩陣公式[17]:
綜合影響矩陣K公式:
2.中心度和原因度計算
計算綜合影響矩陣K各行之和rj、各列之和cj,其中,rj表示該因素對其他因素的綜合影響程度,cj表示該因素受其他因素的綜合影響程度。中心度計算為rj+cj,中心度值越大,則表示該因素在系統(tǒng)中的作用越大且重要程度越高。原因度用公式rj-cj進行計算,若原因度值為正,則表示該因素對其他因素的影響較大,稱之為原因要素;若原因度為負,則表示該因素受其他因素影響更強,被稱為結果要素。各影響因子中心度和原因度數值見表4。
表4 各影響因子中心度和原因度
1.中心度分析
在17個影響因子中,全球旅游競爭力排名的中心度居首位,說明桂林市建設世界級旅游城市需要著重參考世界上有關旅游競爭力排名計算的相關標準和文件,盡可能提高自身名次,以契合世界級旅游城市的國際地位。而城市旅游對國內旅游的貢獻力因素的中心度最小,說明其對整體目標實現的影響程度最小。
在旅游支持力維度中旅游社會環(huán)境的中心度最高,其次為政策保障因素,說明桂林市的旅游社會環(huán)境對其旅游支持力的影響最為深遠,同時也需要積極的政策紅利來切實保障旅游發(fā)展。
在旅游吸引力維度中旅游產業(yè)與品牌的中心度值最大,說明構建桂林市旅游吸引力最關鍵的因素是要有一流的旅游品牌和豐富獨特的旅游業(yè)態(tài),其次是旅游資源與產品,這表明一流的產品和特色資源對旅游吸引力有較大的影響。
旅游經濟貢獻力維度中旅游消費規(guī)模的影響程度最大,表明大規(guī)模的旅游消費市場,包括入境旅游和國內旅游,能極大增強世界級旅游城市的經濟貢獻力。
旅游可持續(xù)性維度中國際知名度和文化傳承與保護的影響程度最大,說明旅游可持續(xù)性主要受其國際認知程度和特色文化保護程度的直接影響。
旅游滿意度維度中全球旅游競爭力排名的影響程度最大,其次為游客滿意度,說明桂林市建設世界級旅游城市需要與世界其他知名旅游城市多比較,學習先進經驗,同時更加注重游客感知。
2.原因度分析
由表4可知,在桂林市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影響因素中,游客滿意度的原因度最大,同時政策保障對其他因子的影響程度也較為明顯,而城市旅游對國內旅游的貢獻率最易受其他因子的影響。因此,在桂林市建設世界級旅游城市的過程中,應著重關注游客滿意度,盡可能提高游客忠誠度和認同度,同時積極向國家申請旅游政策支持,鼓勵新型旅游產業(yè)轉型升級,創(chuàng)新驅動旅游產業(yè)更深層次的改革。此外,旅游吸引力維度、旅游經濟貢獻力維度和旅游滿意度維度的原因度基本小于0,而旅游支持力維度和旅游可持續(xù)性維度的原因度基本大于0,說明桂林市的旅游吸引力、旅游經濟貢獻力以及旅游滿意度易受具有較強制約性和推動性的旅游支持力和旅游可持續(xù)性的影響。
為了能夠更好分析桂林市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各影響因子之間的層次結構,本文在原有因子的基礎上增設了總指標S18,用來表示各因子的最終目標指向,故在ISM模型構建過程中,共采用了18個變量,即Sn,n=1,2,3…,18。
1.構建鄰接矩陣A(Adjacency Matrix)
利用DEMATEL與ISM模型集成使用所帶來的便利性[18],鄰接矩陣A可以通過經驗閾值λ的介入,進而在已構建的綜合影響矩陣K上直接轉換求得,求解過程為:根據綜合影響矩陣K中元素值可取經驗閾值λ=0.38[19],若鄰接矩陣A中元素的值大于λ,則表示該元素所處的行變量和列變量存在較為顯著的影響關系,取值為1;若其小于λ,則表示該元素所處的行變量和列變量影響關系不明顯,取值為0①。
2.構建可達矩陣M(Accessibility Matrix)
根據可達矩陣的科學定義以及布爾運算法則,當滿足以下公式[20]時,可借助SPSSAU分析軟件計算可達矩陣M①。
3.基于輪換抽取規(guī)則下的多層次ISM模型構建
以可達矩陣M計算結果為依據,將其進行區(qū)間分解和級間分解,得到可達集R(Si),即因素Si對應行中數值等于1所對應的元素集合,以及先行集A(Si),即因素Si對應列中數值等于1所對應的元素集合??蛇_矩陣的影響因素集合見表5。
表5 可達矩陣的影響因素集合
基于輪換抽取規(guī)則,當某一個變量對應的R(Si)與A(Si)的交集為R(Si)時,表示該變量為結果變量,隸屬上級要素;當某一個變量對應的R(Si)與A(Si)的交集為A(Si)時,表示該變量為原因變量,隸屬下級要素。為確保層級結構的合理性,本文在奇數步驟按照結果優(yōu)先原則抽取上級要素,在偶數步驟按照原因優(yōu)先原則抽取下級要素,并且在每一次的抽取后刪除該變量在可達矩陣M中相對應的行和列,緊接著在剩下的矩陣中進行抽取。通過上述輪換抽取規(guī)則得到桂林市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影響因子層級見表6。
表6 桂林市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影響因子層級
由表6可知,桂林市世界旅游城市建設目標影響因子系統(tǒng)共可劃分為4個層級,從結果到原因分別是L1={S18}、L2={S6,S11}、L3={S12,S13,S16}、L4={S1,S2,S3,S4,S5,S7,S8,S9,S10,S14,S15,S17}。結合所得影響因子層級表和可達矩陣M,繪制出多層次ISM模型如圖1。圖1展示了系統(tǒng)內影響因子間的連接通道及實現路徑,自下而上反映出各因子間的因果關系,分析可得以下結論:
圖1 桂林市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影響因子系統(tǒng)多層次ISM模型
(1)旅游資源與產品(S5)、旅游營銷宣傳(S7)、鄉(xiāng)村旅游振興(S14)、游客滿意度(S15)、居民滿意度(S17)以及旅游支持力維度和旅游經濟貢獻力維度中的全部評價項目對桂林市建設世界級旅游城市有著最深層次的影響,是最根本的影響因素。并且各因素間兩兩互不影響、相互獨立,但卻對其他評價項目有著跨越層級的影響,說明桂林市需要從根本出發(fā)提升其旅游支持力度,增強其旅游經濟貢獻能力,做好世界級旅游資源產品開發(fā)以及優(yōu)化其營銷渠道,在做大做強城市旅游的同時加快鄉(xiāng)村旅游振興步伐,完善旅游市場供給側改革,以此提升游客滿意度和居民滿意度。
(2)文化保護與傳承(S12)、國際知名度(S13)、全球旅游競爭力排名(S16)作為影響系統(tǒng)較深層次的因素,在受L1層因素影響的同時也對上層因素存在影響,且文化保護與傳承(S12)和國際知名度(S13)之間存在相互影響關系,說明桂林市的特色文化資源與其國際知名度有著密切的關系。
(3)旅游產業(yè)與品牌(S6)、生態(tài)資源保護(S11)既是L2層因素的綜合影響結果呈現,同時也是總指標實現的最直接影響因素,直接作用于桂林市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
1.影響因子驅動力和依賴度計算
MICMAC分析法作為重要的管理工具之一,能根據變量的重要性反映出各因子間的間接關系,從而進一步明確其在系統(tǒng)中的作用[21]。通過對可達矩陣M各行值求和,得到驅動力P,表示該變量對其他變量的影響程度;各列之和為依賴度J,表示變量受其他變量的影響程度,結果如表7所示。
表7 各評價項目的驅動力和依賴度
以表7數據為分析依據,對各影響因子所屬因素類別進行劃分,分別為依賴因子(S18)、關聯(lián)因子(S6,S12,S13,S16)、獨立因子(S1,S2,S3,S4,S5,S7,S11,S14,S15)、自治因子(S8,S9,S10,S17)等4類不同因子。
2.MICMAC結果分析
綜上,旅游資源與產品(S5)、旅游營銷宣傳(S7)、生態(tài)資源保護(S11)、鄉(xiāng)村旅游振興(S14)、游客滿意度(S15)以及旅游支持力維度中全部評價項目屬于獨立因素,具有極高的驅動力和極低的依賴度,說明上述因子對其他因子影響較大,但不易受其他因子影響。旅游經濟貢獻力維度中的全部因素和居民滿意度(S17)有較低的依賴性和驅動力,但在整個系統(tǒng)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旅游經濟貢獻力不單單考慮旅游產業(yè)經濟發(fā)展水平,還受到第一產業(yè)、第二產業(yè)的經濟影響,雖然在整個系統(tǒng)中處于自治因素集合,卻與居民滿意度(S17)一樣,對桂林市建設世界級旅游城市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文化保護與傳承(S12)、國際知名度(S13)、全球旅游競爭力排名(S16)和旅游產業(yè)與品牌(S6)因素同時具有較高的驅動力和依賴性,說明這幾項評價項目敏感度很高,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也容易對其他因素產生影響,進而關聯(lián)影響桂林市建設世界級旅游城市整體進程,故需要格外關注上述因素動態(tài)變化。
根據DEMATEL法計算出的各影響因子的中心度和原因度數值可以看出:桂林市的全球旅游競爭力排名情況、國際知名度情況和旅游產業(yè)與旅游品牌質量在影響其建設世界級旅游城市的進程中扮演著最為深刻和重要的核心影響因素。世界級旅游城市一定是在國際上有突出旅游競爭力的、有較高國際美譽度的、具備世界一流的旅游品牌和能夠作用于旅游消費規(guī)模擴大的旅游業(yè)態(tài)。同時游客滿意度最能夠影響評價結果,政策保障次之,說明游客的旅游體驗尤為重要,游客對桂林市世界級旅游城市的感知決定了其實際成效,并且來自中央或地方的政策鼓勵和支持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桂林市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目標的實現。
從構建的ISM-MICMAC模型分析結果來看,桂林市的旅游產業(yè)與旅游品牌,以及生態(tài)資源保護情況對其建設世界級旅游城市有著最為直接的影響,該結論與DEMATEL法的矩陣模型所得結論相吻合。桂林市作為最早一批對外開放的旅游城市,其“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旅游品牌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山水景觀資源、自然生態(tài)資源、特色文化資源等旅游吸引力的旅游產品轉化具有較強的驅動力,作為高層結果要素,在直接影響桂林市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總指標的同時能夠對其他因素產生連帶影響作用。國家知名度以及全球旅游競爭力排名情況作為系統(tǒng)影響因素中間層,既被旅游支持力和旅游可持續(xù)能力相關因素所制約,也間接影響總體指標。而桂林市支持旅游業(yè)發(fā)展的客觀條件和經濟發(fā)展情況等作為底層的原因要素,是推動桂林市建設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最根本的因素,且其依賴度普遍較低,說明受其他因子影響程度較小,會持續(xù)對影響系統(tǒng)整體產生影響。
基于以上模型分析結果,本文對桂林市建設世界級旅游城市提出以下四條建議:
(1)加大桂林市旅游政策紅利力度,提升入境游客消費規(guī)模。桂林市已對53國公民實施72小時過境免簽,對東盟10國旅游團實施6天入境免辦簽證等旅游政策紅利。但在當前因客觀原因造成入境旅游熱情極速消散的情形下,需加大桂林市旅游過境免簽等政策紅利力度,簡化入境游客出行流程,提升桂林市對外發(fā)展水平,促進入境游客旅游消費規(guī)模和入境旅游收入與旅游業(yè)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2)加快構建桂林市多樣化旅游文化品牌及多渠道宣傳方式,提升國際旅游知名度。桂林市是以山水景觀聞名,以民族文化為內涵的多民族融合城市,依托其山水資源、民族文化底蘊創(chuàng)建并發(fā)展多樣化、特色化的旅游文化品牌,例如以米粉為首的民族特色美食品牌、以陽朔山水為背景的“印象劉三姐”系列體驗品牌、依托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宜居”品牌等。除此之外,加快“互聯(lián)網+旅游”平臺構建,同時嘗試與國內其他旅游城市合作,打造國內旅游一盤棋,多渠道宣傳桂林市旅游品牌、自然環(huán)境等旅游資源,提升知名度。
(3)加速非物質文化遺產認定,保護與傳承民族文化,保證旅游可持續(xù)發(fā)展。桂林市多民族融合的特征促使其呈現出文化多樣性、文化交融性等特征,其非物質文化遺產也相對較多。因此,為保證其旅游可持續(xù)發(fā)展,民族文化傳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認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遺產繼承人有助于民族文化定向保護與傳承,以此促進旅游可持續(xù)發(fā)展。
(4)加快城市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游客滿意度。根據模型分析結果來看,游客滿意度是推進桂林市建設世界級旅游城市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快桂林市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并構建完備的旅游服務體系。首先,從基礎設施來看,交通是最重要的因素,應主要聚焦國際航班的開設數量以及國內旅游專線通達率,促進國際游客入境便捷度與國內游客通達率。其次,完備的旅游服務設施與服務體系能夠從根本上保證游客滿意度,因此要加快桂林市旅游基礎服務設施如游客服務中心等的建設,并建立居民、旅游公司和企業(yè)的多方合作,構建一流的服務體系,提升游客滿意度,增加桂林市國際旅游競爭力。
雖然本文從市場供給視角分析了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影響因素,但世界級旅游城市還應該充分考慮市場需求方即游客所認同的標準,雙視角下的辯證評價能夠為世界級旅游城市的建設提供更為有效的依據。同時由于本文采用分析方法中各專家所處學科領域存在差異,對桂林市世界級旅游城市的理解存在個體主觀偏差,未來研究可擴大數據樣本量,確定各影響因素權重,開展定量實證研究檢驗模型,進一步提高結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注釋:
①因篇幅有限,該表不在正文呈現,若需參考可自行聯(lián)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