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麗,王景妍,齊士博,王雪蓮,王 菲,付 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研究
梁玉麗a,王景妍b,齊士博a,王雪蓮c,王 菲b,付 敏b
(衡水學院 a. 經濟管理學院;b. 馬克思主義學院;c. 宣傳部,河北 衡水 053000)
當前我國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特殊時期,大學生在思想和文化領域受到的沖擊較明顯,高校有必要大力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將其融入學生管理工作中,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有著深厚的理論基礎。對高校大學生進行調研發(fā)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學生管理各環(huán)節(jié)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創(chuàng)新力不足,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度和認同度有待進一步提升,高校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效性有待增強。要解決以上問題,應該開展供給側結構性教學改革,打造樣板班級以點帶面,創(chuàng)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載體,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聯動機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校;大學生;學生管理;創(chuàng)新載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和現實都表明,構建具有強大感召力的核心價值觀,關系社會和諧穩(wěn)定,關系國家長治久安?!盵1]當前我國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特殊時期,在經濟建設、社會和文化發(fā)展方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尤其是某些西方國家還在試圖通過“顏色革命”擾亂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與此同時,我國高校大學生管理工作也面臨著新的形勢和挑戰(zhàn),如大學生思想和行為的多元化發(fā)展趨勢,就業(yè)壓力增大,社會物質誘惑增強,這使得部分大學生的價值觀偏離主流軌道,如少數大學生受到錯誤思潮的影響,貪圖享受、金錢至上,認為讀書無用,不愿拼搏,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度低等。針對以上情況,高校亟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生管理中,尤其是融入人才培養(yǎng)、思想管理、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等方面,用正確的價值觀武裝學生頭腦,增強學生自我定力,培養(yǎng)學生為國效力的優(yōu)秀品質。
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盵2]69上層建筑有觀念上層建筑和政治上層建筑之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屬于觀念上層建筑。當前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旨在打造注重效率和公平有機統(tǒng)一、共富共享的總體格局,這就要求在社會管理中必須推行與基本經濟制度相適應的意識形態(tài)。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這24字集中體現了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的價值要求。它能引導人們樹立愛國愛家、公平正義、愛崗敬業(yè)和誠實守信等現代經濟發(fā)展所需的基本理念,為社會主義經濟發(fā)展培養(yǎng)勤勉務實的人才,與我國現行的基本經濟制度相適應。歷史唯物主義還指出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現在:上層建筑為自己的經濟基礎的形成和鞏固服務,確立或維護其在社會中的統(tǒng)治地位[2]98。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結著全體中國人民的思想共識,可以指導人們的行動方向,給人們提供判斷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能夠有效抵御西方所謂的“普世價值”和歷史虛無主義的侵襲,使中國人民魂有定所、行有依歸,激勵人們?yōu)樯鐣髁x經濟建設發(fā)光發(fā)熱、貢獻智慧與力量。
馬克思認為:“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3]這就從整體上概括了人全面發(fā)展的內涵。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可概括為人的類性、群體性和個體性的發(fā)展[4],具體體現在人的需要和能力的全面發(fā)展、人的社會關系的全面發(fā)展和人的個性的全面發(fā)展。人的需要有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它是人行動的內驅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人才培養(yǎng)、思想管理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過程中,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他們在學習文化知識、增強自身競爭能力的同時,樹立深厚的家國情懷和強烈的責任意識,立志投身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業(yè)中,使他們在獲得個人全面進步的同時也能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
馬克思主義指出:“人的認識過程是一個在實踐基礎上不斷深化的發(fā)展過程?!盵2]127隨著實踐的發(fā)展和人們認識的多元化,我國越來越需要倡導一種能鞏固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應時代要求而生,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fā)展,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還指出:“認識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盵2]128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是為了指導人們進行實踐,從而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正所謂:“論先后,知為先。”正確的價值觀只有被人們熟知、認同并內化于心,才能為人們所自覺遵守和踐行。大學階段正是塑造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高校作為立德樹人的主陣地,有責任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學生頭腦,讓大學生成長為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有益的人。
為了探究高校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以上方面的實效,本研究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以A高校大學生為調研對象展開調查。本次問卷調查利用“問卷星”進行線上答題,共有461人參與,覆蓋大一到大四的學生。通過統(tǒng)計調查問卷可發(fā)現以下問題:
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專業(yè)課教師的作用不容小覷,2018年的高校師生思想政治狀況滾動調查結果顯示,專業(yè)課教師是對大學生思想言行和成長影響最大的第一因素。通過匯總、分析本研究的調查問卷顯示,專業(yè)課教師“經常會”利用專業(yè)課程思政元素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的比例為81.13%,“有時候會”和“不會”的比例分別為18.44%和0.43%。還有,專業(yè)課教師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效果有待加強,12.36%的學生認為專業(yè)課教師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效果一般,案例不夠吸引人或對人產生的沖擊力不夠。
在思想管理方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輔導員對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起到更直接的作用。調查顯示,90.46%的學生認為思政課教師重視正確地利用各種媒介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87.85%的學生認為思政課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效果非常好,能入腦入心,但有11.71%的學生認為思政課教師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式無新意,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14.97%的學生認為他們所在班級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效果一般,說教太多,印象不深。
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方面,88.72%的調查對象認為他們所參加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活動注重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但是有10.63%的學生認為他們所參加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活動在宣傳、培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效果一般,對他們樹立正確價值觀的幫助有限。
青年強,則國強。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肩負著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在他們的人生發(fā)展道路上更需要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通過調查,A高校大學生能全部說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容的比例為88.29%,有11.06%的學生只能說出一部分內容,還有8.89%的學生不清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括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
就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度來說,調查對象認為相比家庭教育、媒體信息、朋友圈子等,學校教育對自己價值觀的形成影響最大,有96.1%的人認為非常應該在校園內廣泛、深入地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但有3.9%的學生認為“無所謂”。此外,有93.28%的學生非常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但仍有6.72%的人是一般認同和部分認同。
工作做得好不好,關鍵看實效。調查發(fā)現,高校在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效果方面不盡如人意。主要表現在:一是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愿有待提高,有93.71%的學生表示會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但仍有6.29%的學生表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愿“一般”或“無所謂”;二是高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質量亟須提高。調查顯示,有80.48%的學生認為學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他們的生活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仍有19.3%的學生認為作用“一般”或“很少”,甚至有0.22%的學生認為沒作用。
課堂教學是學校培育意識形態(tài)的顯性手段和主渠道,要提高課堂教學宣傳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效性,必須開展教學改革,優(yōu)化教學理念,豐富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方法和手段。一是高校要出臺各種措施激勵專業(yè)課教師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改革,使其努力挖掘其課程中包含的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政元素,并巧妙地融入專業(yè)課教學中,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二是高校要鼓勵思政課教師不斷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通過調查可知,相比較其他學習途徑,有87.2%的學生喜歡通過思政課課堂和思政實踐教學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思政課教師有責任改革思政課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在講解核心價值觀時,避免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或自我沉浸式教學,要根據學生的專業(yè)特點開展參與式教學、案例教學、無領導小組討論、情景式教學或翻轉課堂,力爭不僅把學生的“人”留在課堂上,更要把學生的“心”吸引到課上,讓學生有機會感受到核心價值觀的現實性,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青年大學生心田中生根發(fā)芽。
班級是高校實施教育的最基層組織,往往是由同一專業(yè)或相近專業(yè)的學生組成,學生間具有較緊密的聯系和較強的共同體意識。高??梢栽凇笆〖墐?yōu)秀班集體”中按照一定比例,選取不同院系、不同專業(yè)的班級作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點對象。在這些班級中,有計劃、分層次和分階段地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把他們打造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校級樣板班級,并及時宣傳和以多種形式肯定他們的成功經驗和做法,以帶動和影響其他專業(yè)、院系的學生,從而在高校形成人人自覺宣傳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氛圍。具體做法有:國家層面的核心價值觀教育要與我國發(fā)展面臨的新環(huán)境、新問題、新階段相聯系,可以定期邀請馬克思主義學院和該領域的專家學者舉辦講座,不定期開展國際國內熱點問題討論會,適時舉行國家新政策分享會,組織觀看有關國家發(fā)展的紀錄片或主旋律電影等,讓學生深刻認識國家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重要性,使學生清楚自身的使命和責任。社會層面的核心價值觀教育可以與班級管理相融合,班級具體事務管理要有規(guī)章制度可依,并積極向學生進行法律宣傳,強化學生的底線思維,體現法治;完善班級評獎評優(yōu)評先評助學金的程序和方法,體現平等、公正;尊重學生人格和發(fā)展規(guī)劃,體現自由。公民層面的核心價值觀教育,可以借助豐富多樣的校園文化、有專業(yè)特色的班級文化,有針對性的第二課堂活動、志愿服務活動、注重“課程思政”的教學活動以及教師的品格和專業(yè)素養(yǎng)等,強化學生的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意識。高校還可在樣板班級設置社會導師,讓社會導師結合個人發(fā)展經歷,向學生宣傳核心價值觀。
目前高校常用的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式有實踐教學,社團、黨日活動,主題班會,組織觀看主旋律電影,舉辦一些競賽活動以及制作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標牌、動畫、微視頻等。除此之外,高校應進一步創(chuàng)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載體。一是高校可以以本校學生為素材,挖掘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跡,使之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融合,拍攝制作成微視頻在校園滾動播放,提高關注度,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實效。二是掌握網絡陣地的主導權,當今時代新媒體廣泛崛起,高校也應順應形勢,一方面加強網絡監(jiān)管,堅決不允許各類帶有負面信息的數字報刊、手機短信、微信、博客、論壇等媒體出現在校園,另一方面利用公眾號、微博、抖音、快手等推送優(yōu)秀文章或主旋律短視頻,增強內容的可讀性或可看性[5]。三是充分利用各專業(yè)優(yōu)勢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計算機專業(yè)可設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動畫,教育專業(yè)可借助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或當地紅色文化撰寫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小故事,編導和廣播電視學專業(yè)可拍攝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短視頻等,文學類專業(yè)可利用真人真事編寫核心價值觀宣傳案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是高校某一部門的責任,要搭建起人才培養(yǎng)、思想管理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多位一體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平臺,形成學校領導、多部門(黨團組織、宣傳部、學生處、馬克思主義學院、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中心、二級學院)協(xié)同聯動機制,保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實效。
新時代,新啟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事關青年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高校作為立德樹人的主陣地,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和要求滲透到學生管理工作中,使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編寫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2021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239.
[2]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編寫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3]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4] 王歡.筑夢教育未來厚植家國情懷[J].教育家,2019(36):59-61.
[5] 宋傳盛.新時代青年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5):53-55.
Research on Integrat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to University Student Management
LIANG Yulia, WANG Jingyanb, QI Shiboa, WANG Xuelianc, WANG Feib, FU Minb
(a.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 College of Marxism; c. Publicity Department, Hengshui University, Hengshui, Hebei 053000, China)
At present, China is in a special period of profound changes unseen in a century. The impact on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field is more obvious. It is necessary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advocat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integrate it into student management. There is also a profou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be integrated into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is study, students in a university were surveyed by questionnaire, and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to the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were found. The publicity and inno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all links of student management is insufficient; college students’ awareness and recogni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and the practical effect of cultivat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s to be enhanced.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carrying out supply-side structural teaching reform, creating model classes to promote work from point to area, innovating the education carrier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establishing a linkage mechanism for cultivat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socialist core valu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 students; student management; innovation carrier
10.3969/j.issn.1673-2065.2022.04.011
梁玉麗(1985-),女,河北邢臺人,講師;
王景妍(1982-),女,河北景縣人,講師。
衡水學院校級課題(2021SK40);河北省教育廳2021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SZKZX202159);衡水學院2020年度校園文化精品項目(WH2020002)
G642
A
1673-2065(2022)04-0058-04
2022-01-17
(責任編校:李建明 英文校對:李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