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琳/文
2011年1月24日,浙江衢州,出生僅20個月的小女孩遭遇車禍,被彈出的安全氣囊活活悶死。一時間,“安全氣囊是車里最大的隱形殺手,威力不亞于炸彈”的說法不斷在網絡上流傳,一些車主甚至想拆掉它。安全氣囊的設置是為了給車輛使用人員提供有效的防撞保護,在汽車相撞時,汽車安全氣囊可使頭部受傷率減少25%,面部受傷率減少80%左右。想要安全氣囊充分發(fā)揮作用,對氣囊的安裝、使用等有嚴格要求,如果安全帶不系緊,氣囊的強力瞬時沖擊會對頭部和頸部造成嚴重損害,特別是對兒童來說,這可能是致命的。
安全氣囊在汽車安全駕駛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汽車可以沒有天窗、沒有自動鎖車功能等等,但安全氣囊是必須要有的。安全氣囊的產生源于汽車事故的發(fā)生。1952年美國工程師John W.Hetrick 受汽車事故啟發(fā),著手進行了安全氣囊的開發(fā),1953年取得美國輔助乘員保護系統(tǒng)專利。20世紀70年代,福特汽車就開始售賣輔助氣囊來提高汽車安全性能,但那個年代的消費者更在意車子是不是能跑更快,輔助氣囊很快退出市場。1988年,克萊斯勒開始給所有旗下汽車安裝輔助氣囊,并通過電視廣告大力宣傳安全氣囊的作用。自此,汽車界對于安全配置的PK 拉開了大幕。
駕駛員側防撞安全氣囊裝置在方向盤中,乘員側防撞安全氣囊裝置一般裝在儀表板上,安全氣囊主要由安全氣囊傳感器、防撞安全氣囊及電子控制裝置等組成。當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發(fā)生碰撞時,安全氣囊傳感器接收撞擊信號并達到設定的強度后,傳感器即產生動作并向電子控制器發(fā)出信號,電子控制器再向氣體發(fā)生器發(fā)送啟動信號。氣簾內的硝酸銨瞬間燃燒并產生大量的氣體,經過濾并冷卻后進入氣囊,使氣囊在極短的時間內突破襯墊迅速展開,在駕駛員或乘員的前部形成彈性氣墊吸收沖擊能量。從安全氣囊接收到信息到啟動只需要0.18 至0.25 秒,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彈出發(fā)揮保護作用。
但是偶爾也會發(fā)生安全氣囊傷人的事故。2015年11月,周先生駕駛小轎車途中因緊急避讓一輛摩托車,與停放在路邊的另一輛小轎車發(fā)生追尾,強大的沖擊力致使駕駛室兩個安全氣囊全部彈出。然而,駕駛員位的安全氣囊連同固定壓板和氣體發(fā)生器的上、下蓋全部炸出并擊中周先生的臉部和下顎,周先生當場重傷昏迷。經搶救,周先生雖然脫離生命危險,卻留下了右腦神經性損傷、腦梗塞、左側偏癱等嚴重的后遺癥,同時記憶受損。周先生的家人表示,事故車輛曾于2013年3月份更換過主、副駕駛室的安全氣囊,周先生家人找到機動車技術性能司法鑒定所,對事故車輛進行了鑒定,鑒定結論為:在安裝安全氣囊過程中,存在裝配上、檢驗上的不到位,也不排除氣囊配件(含氣體發(fā)生器)存在質量問題。
安全氣囊彈出來的威力這么大?據計算,如果汽車以60 千米/小時的速度行駛,突然的撞擊會令車輛在0.2 秒之內停下,而氣囊則會以大約300 千米/小時的速度彈出,由此所產生的撞擊力約有180 千克,如果沒有系安全帶,安全氣囊將直接快速拍到臉上。
安全氣囊想要發(fā)揮充分作用,對乘員的坐姿和使用規(guī)范有嚴格要求。首要是必須系好安全帶,當汽車突然停止時,安全帶會把人牢牢地“按”在座椅上,防止人由于慣性飛出擋風玻璃或撞向儀表盤。反之則會導致人體過于靠近方向盤,再加上安全氣囊彈出,很有可能直接彈射到人體。根據交通事故統(tǒng)計數(shù)據表明,三點式安全帶加上安全氣囊的有效保護率高達60%,在僅使用安全帶的情況下有效保護率為45%左右,而僅使用安全氣囊的有效保護率急劇下降到10%。
當然,安全氣囊遇到障礙物會影響氣囊的正常彈出以及對乘員造成危害。2016年1月,浙江溫州的王先生在駕駛途中因路面顛簸導致車輛底盤碰到了路上的鋼板,安全氣囊瞬間彈出,而他在安全氣囊的打開位置放了一部手機,手機被氣囊的沖擊力彈飛,正巧砸在王先生的眼睛上,造成王先生終身失明。安全氣囊瞬間彈出的威力會將遮擋物一同砸向乘員,對人體造成傷害,因此建議在裝飾車輛內部空間時還是得考慮安全因素,尤其避開氣囊口。還有一種擔憂是,安全氣囊對戴眼鏡的乘員并不友好,因為眼鏡會導致臉部受傷?安全氣囊在設計的時候避開了起爆的沖擊力傷害到戴眼鏡者的眼睛,并不會對眼睛造成太大傷害,當然前提還是得系好安全帶。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汽車的保養(yǎng)期。不同的汽車零配件都有它的保質期,通常我們關心的是輪胎、發(fā)動機、電路等等,很少會關注到氣囊,其實氣囊也有保質期。雖說車商不會明確限定安全氣囊的保質期,但使用者還是要多加留意安全氣囊提示燈,若燈常亮最好及時檢查,若有需要最好進行更換,否則遭遇事故時氣囊無法正常啟用危害的可是生命安全。
(本文圖片來自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