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銀溫度計里有一根吸管,里面注有少量水銀,即液態(tài)金屬汞,它吸熱后會膨脹,在溫度計內(nèi)爬升,這就是水銀溫度計測體溫的原理。
當水銀上升后,由于液體粘性和表面張力,以及溫度計下方特殊的毛細管作用,水銀基本不會自己回落,假設(shè)之前有人測過體溫,水銀達到37℃的讀數(shù),而你的體溫不到37℃,水銀溫度計就測不出來了。因此在使用之前,我們要甩甩溫度計,把水銀甩下去,這樣才能使測量結(jié)果準確。
樂隊指揮為什么要在臺上甩棍子?
樂隊指揮站在臺上,如同在打手語,用自己的動作與力度讓演奏者理解這首曲子是快是慢、是溫柔還是猛烈。
指揮棒是指揮家右手的延伸,可以放大手勢。指揮家甩指揮棒就像是在空氣中寫下不同的“字”,演奏者看到后,就會理解“字”代表的節(jié)拍,從而更有序地演奏。要是沒有指揮家的控制,演奏將出現(xiàn)失誤,就像你們班級合唱時可能會越唱越急一樣。
肚臍眼后面通向哪里?
肚臍通向臍尿管,那是由臍帶變成的韌帶,貼在肚臍內(nèi)側(cè),沒有實際功能。
當你還在媽媽肚子里時,你的肚臍連著臍帶,臍帶又連著媽媽的身體,媽媽通過臍帶為你提供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zhì),排出二氧化碳和代謝廢物。你出生后,臍帶被剪斷,留下的“傷疤”就是肚臍,肚子內(nèi)的臍帶則逐漸封閉起來,退化成臍尿管。但也有一部分臍帶血管仍然保留,為泌尿器官供血。
昆蟲需要睡覺嗎?
昆蟲也會睡覺,由于它們沒有眼瞼,不會像人一樣閉上眼睛,因此科學家難以確定它們的睡眠時長,當你看見它們長時間靜止不動,把手伸過去時蟲子也不躲,就表明它們可能睡著了。目前已知蜜蜂一天能睡5~8小時,蚊子會藏在巖石或木頭下面休息10小時以上,果蠅則每天睡7~8小時。要是睡眠不足,它們的反應(yīng)會變得遲鈍,還可能迷路。
為什么蛇和蜥蜴的舌頭是分叉的?
爬行動物擅長用舌頭在空氣中“聞”氣味。它們會時不時把舌頭伸出來彈動,舌頭接觸到氣味分子時,會將信號傳到鼻子后方一個叫犁鼻器的器官處理。就像我們能靠左右兩只耳朵聽聲辨位一樣,舌頭分叉能讓爬行動物更精準地識別氣味是來自左邊還是右邊,從而追蹤獵物、識別同類、定位庇護所等等。
為什么成群飛行的鳥兒不會撞到一起?
經(jīng)過漫長的進化,鳥類已經(jīng)掌握了一套交通規(guī)則。以椋(liáng)鳥為例,它不需要知道整個鳥群的動向,只需要關(guān)注自己周圍的六七個同伴。就像繁忙公路上的汽車一樣,椋鳥根據(jù)相鄰的同伴來調(diào)整飛行速度和方向,從而與同伴保持隊形一致;當一只椋鳥改變飛行方向時,它周圍的同伴也會做出反應(yīng),使改變像漣漪一樣在整個鳥群蕩開,這樣就能保證它們不會相撞。
為什么冰箱門開口在左,而微波爐門開口在右?
因為大多數(shù)人是右撇子。為了保持良好的密封性,冰箱一般都裝有磁性門封把門牢牢吸住,要用較大的力氣才能把門打開,而右撇子的右手力氣比左手大,人一般用右手打開門。打開微波爐門則不需要太大力氣,用左手打開門,用右手取放食物、操作面板上的按鈕會更加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