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不同水平含腐植酸水溶肥料處理對湖北大冶土壤pH和生長期水稻各部位鎘含量的影響。采集湖北大冶水稻試驗區(qū)土壤及抽穗期和灌漿期的水稻根部,穗部,葉片,莖部10、20、30 cm等,分別測定土壤酸堿度和水稻各部位樣品中的鎘含量。結果表明:與對照區(qū)(常規(guī)施肥)相比,施用量為10和20 kg/667 m2含腐植酸水溶肥料使抽穗期水稻各部位鎘含量分別降低64.54%~97.42%和91.78%~98.79%,灌漿期水稻各部位鎘含量分別降低44.97%~75.30%和41.82%~72.80%;而抽穗期水稻各部位鎘含量比灌漿期水稻各部位鎘含量低,抽穗期土壤pH較灌漿期土壤pH高,土壤pH較對照區(qū)變化顯著。施用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可以降低水稻各部位鎘含量,具有較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摘自:《熱帶農業(yè)科學》,2020,40(10):30~34
為研究腐植酸土壤調理劑對黃河三角洲鹽堿土的改良效果,通過腐植酸土壤調理劑與常規(guī)肥料配伍,在黃河三角洲鹽堿土上進行3年小麥定位試驗。結果表明:施用腐植酸土壤調理劑能夠改善土壤化學性狀。與常規(guī)施肥相比,施用腐植酸土壤調理劑后,土壤有機質、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含量分別提高3.8%~5.0%、8.6%~12.0%、16.4%~29.2%、27.3%~30.7%。腐植酸土壤調理劑能夠改良土壤鹽堿障礙,相比常規(guī)施肥處理,pH值降低0.30~0.43個單位,堿化度降低4.6%~27.2%,脫鹽率為17.28%~23.53%,鈉離子含量降低15.4%~42.7%,氯離子含量降低20.7%~37.6%。2250 kg/hm2和3000 kg/hm2土壤調理劑施用量間均無顯著差異。腐植酸土壤調理劑能夠提高小麥產量,與常規(guī)施肥相比,小麥產量提高7.47%~25.83%。綜上,施用腐植酸土壤調理劑2250 kg/hm2是改良黃河三角洲鹽堿土以及提高小麥產量的最佳用量。
摘自:《農學學報》,2020,10(11):25~31
在防雨棚盆栽條件下,以“內燕5號”裸燕麥為試材,在水分脅迫[45%田間持水量(FWC)]和正常供水(75% FWC)處理下,于拔節(jié)期、抽穗期和灌漿期葉面噴施腐植酸(HA)和清水(WT),測定裸燕麥植株形態(tài)、葉片抗逆生理指標、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等,明確不同生育時期噴施HA對裸燕麥抗旱性影響及其產量形成差異。結果表明:與噴施WT處理相比,45% FWC處理下噴施HA葉片葉綠素相對含量(SPAD)在拔節(jié)期、抽穗期和灌漿期分別提高16.7%、7.0%和15.1%,過氧化物酶活性分別提高14.1%、16.7%和6.3%,丙二醛含量分別下降20.3%、11.2%和7.8%;噴施HA葉片脯氨酸含量均上升,且45% FWC顯著高于75% FWC處理,在抽穗期達到最大。45% FWC處理下,拔節(jié)期噴施HA植株小穗數顯著增加,抽穗期噴施HA穗粒數和千粒重顯著增加,且單株籽粒重增加幅度均超過10%;75% FWC處理下,噴施HA后植株單穗粒數顯著增加,且單株籽粒重在抽穗期增幅最大。試驗表明,在拔節(jié)和抽穗期水分脅迫下噴施HA可顯著改善葉片光合能力、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滲透調節(jié)能力,進而促進籽粒生長發(fā)育并提高產量。建議水分脅迫條件下在拔節(jié)期和抽穗期噴施HA,正常水分條件下在抽穗期噴施HA。
摘自:《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2020,38(5):71~78
為了明確黃腐酸對馬鈴薯抗旱性的影響,分別配置了不同的黃腐酸施肥處理,并測定馬鈴薯葉片的細胞膜相對透性、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蛋白質含量以及相對含水量5個指標,以分析不同黃腐酸處理對馬鈴薯抗旱性的影響程度。結果表明:100千克/畝普通有機肥處理能有效降低馬鈴薯葉片和根系的細胞膜相對透性,分別比對照降低17.53%、16.90%;40千克/畝黃腐酸生物有機肥、100千克/畝普通有機肥處理均能有效提高馬鈴薯葉片的相對含水量,分別比對照提高13.34%、10.06%;100千克/畝普通有機肥處理能有效降低馬鈴薯葉片中的丙二醛含量,降低馬鈴薯葉片細胞膜脂過氧化程度;100千克/畝普通有機肥、20千克/畝土壤增效劑處理下,馬鈴薯葉片中脯氨酸含量顯著高于對照值,分別比對照高2.125、1.250μg/mL。
摘自:《甘肅農業(yè)》,2020(8):101~105
松嫩平原西部是我國重要的出口菜豆生產地,而頻發(fā)的季節(jié)性冷害對菜豆苗期生長造成嚴重威脅。采用菜豆品種“龍蕓14”為試材,對比研究了晝夜溫度為15 ℃/8 ℃(T1)和10 ℃/ 5 ℃(T2)低溫脅迫下腐植酸浸種對菜豆的代表性抗氧化酶、碳氮代謝及鮮質量的影響,以明確腐植酸浸種的耐低溫生理機制及適宜的腐植酸浸種濃度。結果表明:適宜濃度的腐植酸浸種增加了低溫脅迫下抗氧化酶活性,增強對H2O2的清除能力;但隨著溫度的降低和腐植酸濃度的增加(>0.4%),根系H2O2積累加劇,抗氧化酶活性降低。T2溫度下,腐植酸浸種增加了根系的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植株碳氮比,促進了根系發(fā)育,從而提高植株對低溫的耐受能力。綜合分析,0.6%濃度的腐植酸浸種8 h對于提高菜豆苗期耐低溫脅迫較為適宜。
摘自:《植物生理學報》,2020,56(11):2408~2416
通過田間試驗,對夏玉米進行基施、噴施黃腐酸處理?;┝繛?6.63 kg/hm2,噴施量為63、34.8、22.8 kg/hm2,濃度分別為6.0%、3.3%及2.5%。在夏玉米主要生育時期測定葉片的凈光合速率、葉綠素相對含量(SPAD)、吲哚乙酸(IAA)、脫落酸(ABA)等指標。結果表明:在各生育期,經黃腐酸處理后的玉米各生理指標均高于對照(CK)處理。葉面噴施6%濃度黃腐酸處理葉片光合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最高值是CK處理的2.5倍,顯著提高了葉片中IAA及ABA含量。噴施3次后,噴施高量黃腐酸增加了40%,噴施低量黃腐酸增加了70%,基施黃腐酸增加了27%。對夏玉米施用黃腐酸噴施處理的效果優(yōu)于基施處理,且葉面噴施黃腐酸的最佳用量為63 kg/hm2。
摘自:《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21(2):1~3
以鮮食型甘薯“徐薯32”為試材,在當地甘薯田氮肥常規(guī)施用量(純氮90.0 kg/hm2)的基礎上適當減少用量,研究減氮條件下腐植酸尿素和普通尿素對甘薯生長、產量形成及肥料利用率的影響。結果表明:腐植酸尿素、普通尿素處理比常規(guī)施肥量減少15.38%~24.61%條件下,甘薯鮮薯產量顯著提高8.47%~12.06%,商品薯產量顯著提高5.08%~17.38%;等氮量條件下,腐植酸尿素處理的鮮薯、商品薯產量最高比普通尿素處理分別提高3.31%、11.70%,氮肥農學利用率提高9.99%~52.98%。綜上,在等氮量條件下,與普通尿素相比,腐植酸尿素不僅能保障甘薯高產穩(wěn)產,還能提高其氮肥農學利用率和偏生產力,達到節(jié)肥增效、減少對環(huán)境污染的目的。
摘自:《山東農業(yè)科學》,2021,53(4):98~102
為了探明黃腐酸提高甘藍型春油菜抗旱性的作用,分別用4種黃腐酸生物有機肥處理甘藍型春油菜,測定了甘藍型春油菜葉片細胞膜相對透性、相對含水量、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等指標,分析黃腐酸生物有機肥處理下甘藍型春油菜生理指標的變化規(guī)律,找到黃腐酸生物有機肥施用量的最佳范圍。結果表明:600~900 kg/hm2黃腐酸生物有機肥處理能有效降低甘藍型春油菜葉片的細胞膜相對透性;600~900 kg/hm2黃腐酸生物有機肥處理能在一定范圍內提高甘藍型春油菜葉片相對含水量;300~900 kg/hm2黃腐酸生物有機肥處理并不能有效降低甘藍型春油菜葉片中的丙二醛含量;600 kg/hm2黃腐酸生物有機肥處理可通過增加脯氨酸含量來維持細胞滲透平衡,進而提高自身抗旱性能。
摘自:《農業(yè)科技與信息》,2021(3):59~62
對日光溫室栽培的“中油5號”油桃,以每株施底肥海藻有機肥8.3 kg為對照,試驗3種黃腐酸肥料的增產提質效果。結果表明:每株施底肥海藻有機肥8.3 kg加黃腐酸微生物菌劑360 g;每株施底肥海藻有機肥8.3 kg,花后坐果期、膨果期分別追施黃腐酸營養(yǎng)液75 g;每株施底肥黃腐酸有機-無機復混肥360 g加黃腐酸微生物菌劑360 g,花后坐果期、膨果期分別追施黃腐酸營養(yǎng)液75 g,增產提質效果均不同程度優(yōu)于對照。以每株施底肥海藻有機肥8.3 kg,花后坐果期、膨果期分別追肥黃腐酸營養(yǎng)液75 g的處理效果最佳,單株坐果數71個,單株產量12.08 kg,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7%,可溶性糖含量8.38%,可滴定酸含量0.38%,均與對照差異顯著;單果重170.06 g和Vc含量2.59 mg/100 g,均與對照無顯著差異。
摘自:《落葉果樹》,2021,53(6):16~18
為了探究黃腐酸對陽光玫瑰葡萄果實品質及產量的影響效果,以4年生的陽光玫瑰葡萄為試材,設置6個黃腐酸施用量(0、2.5、5、11、33、100克/株),分別于開花期、幼果期、轉色期、果實膨大期根際施入,對不同用量黃腐酸處理下的葉片養(yǎng)分、葉綠素含量、凈光合速率、產量、果實品質及香氣物質含量進行測定與分析。結果表明:與對照T0相比,施用黃腐酸處理葉片的氮、磷、鉀含量均顯著提高,但超過一定濃度后葉片氮、磷含量出現下降(T5處理),葡萄葉片葉綠素相對含量和凈光合速率也顯著提高,其中T3和T4處理葡萄的單株產量分別達到10.17和10.57 kg,且葡萄果實可滴定酸含量較其他處理最低,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間無顯著差異,但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對照中未檢測到松油醇、橙花醇和檸檬烯,T3和T4處理檢測到的萜類香氣物質種類最多,而且每種香氣物質的含量比其他處理都高;本試驗條件下11~33克/株為黃腐酸推薦用量,可為陽光玫瑰葡萄的優(yōu)質高產提供參考。
摘自:《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39(5):590~596
以薄皮甜瓜為試材,黃腐酸為緩施劑,采用根施方法,以常規(guī)土壤為對照(CK0),用100 mmol/L NaCl和NaHCO3的混合液模擬鹽堿環(huán)境,以澆灌不同濃度黃腐酸為外源調節(jié)劑,設7個濃度水平0(CK1)、100(T1)、200(T2)、400(T3)、800(T4)、1600(T5)和3200 mg/L(T6),研究了鹽堿脅迫下黃腐酸對甜瓜幼苗生長過程中形態(tài)、生物量、葉綠素及根系發(fā)育的影響,以期為鹽堿條件下采用根施方法緩解作物生長提供參考依據。結果表明:隨黃腐酸濃度的增加,甜瓜幼苗在鹽堿脅迫下緩解趨勢增強,黃瓜幼苗生物量、凈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T3處理與CK1相比,甜瓜幼苗總干質量增加23.0%;T3和T4處理與CK1相比,其地下部干質量分別增加27.0%和38.0%;T4處理與CK1相比,黃瓜幼苗總葉綠素含量增加47.1%,并隨黃腐酸濃度的增加,甜瓜幼苗根系干物質積累量較CK1顯著提高,T3和T4處理甜瓜幼苗根系活力較CK1顯著提高。因此,施用黃腐酸濃度在400~800 mg/L范圍時,對100 mmol/L鹽堿脅迫下甜瓜幼苗生長具有明顯的緩解作用。
摘自:《北方園藝》,2021(24):45~50
土壤黃腐酸(FAs)被認為是具有高反應活性的土壤有機質庫。FAs的功能與其化學結構有關,其化學結構的細節(jié)尚不清楚。為了更好地了解它們,傅里葉變換離子回旋共振質譜法(FTICR-MS)一定是個有用但不常用的工具。本研究采用負離子模式電噴霧電離FTICR-MS,測定了來自不同土壤的5種FA樣品組成的結構性質。根據H/C-O/C范氏圖,峰對應的分子式被劃分為7個化合物組。結合變相旋轉邊帶分離的交叉極化/魔角自旋13C核磁共振(NMR)波譜用于估計C的組成。結果表明:根據FTICR-MS,分子式對應的峰數為1746~2605,m/z范圍為200~700。那些在范氏圖中排列在類木質素區(qū)、類單寧區(qū)和稠環(huán)芳烴區(qū)的峰值分別占總峰值的49%~58%、4%~20%和18%~39%。在類木質素和稠環(huán)芳烴區(qū)檢測到的峰值之和的比例與13C NMR估計的芳香C%呈正相關。根據羧基Kendrick質量缺陷分析,94個分子式對應的是最大環(huán)數為4~7的縮合芳香酸的潛在結構。綜上,土壤FAs的一個共同特征是具有高比例的類木質素物質和稠環(huán)芳烴,包括那些可能具有小的環(huán)數的縮合芳香酸,以及在土壤腐植酸中普遍缺乏的類單寧物質。
譯者:中國腐植酸工業(yè)協會韓立新
譯自:Chemical compositional analysis of soil fulvic acids using 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ass spectrometry,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2020,34(15):e8801
由于釩開采活動日益頻繁,礦區(qū)周圍土壤污染嚴重。利用粘土礦物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是一種有效的原位修復技術。粘土礦物與腐植酸聯合修復釩污染土壤是本研究探索的新方法。結果表明:通過比較土壤pH調節(jié)、有效養(yǎng)分利用和釩穩(wěn)定的能力,電氣石是修復污染土壤的有效粘土礦物,腐植酸與電氣石聯合可以進一步促進修復效果。腐植酸和電氣石用量分別為1%和5%時,土壤pH較對照略提高0.62個單位,土壤有效養(yǎng)分的利用有所提高。兩周后黑麥草發(fā)芽率達95%,株高達12 cm。聯合修復后的土壤中,物種的均一性和豐富度分析表明,Shannon指數和McIntosh指數分別增加到2.023和0.968。60天后,土壤中釩的殘留量比對照增加了30%。通過掃描電鏡-能譜、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和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表明,聯合鈍化劑與釩的相互作用主要涉及絡合、離子交換和吸附。本研究結果可為釩污染土壤的修復提供一種綠色、有效的方法。
譯者:中國腐植酸工業(yè)協會韓立新
譯自:Remediation of vanadium-contaminated soils by the combination of natural clay mineral and humic acid,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0,doi:10.1016/j.jclepro.2020.123874
該研究于2018年9—12月在Gowa攝政區(qū)Bontonompo地區(qū)Bilonga村進行,探討了不同劑量的氮磷鉀肥和腐植酸對紫糯玉米生長和產量的影響。采用兩因素析因設計和隨機區(qū)組設計。一個因素是氮磷鉀施肥:對照,250、300和350 kg/hm24個水平。另一個因素是腐植酸:0、15和20 kg/hm23個水平,共12個處理組合,重復3次。結果表明:施氮磷鉀肥量為350 kg/hm2的紫糯玉米產量最高可達2.95 t/hm2。施用腐植酸對紫糯玉米生長和產量無顯著影響,但增加了土壤pH和陽離子交換容量。
譯者:中國腐植酸工業(yè)協會袁曉娜
譯自:Growth and production of purple waxy corn (Zea mays ceratina Kulesh) on the application of NPK fertilizers and humic acid,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2020,575(1):012118
2019年秋季,通過添加不同腐植酸濃度和施用方式對3種豇豆的生長和產量進行了研究。以“Ramshorn”“TSD”和“Biader”3個豇豆品種為試材,腐植酸采用0、2和4 mL/L濃度以葉面噴施和地面灌溉的方式施入。試驗采用裂區(qū)設計,設3個重復。在0.05概率水平下,使用LSD比較平均值。結果表明:不同濃度的腐植酸對不同品種豇豆的株高、側枝等生長參數和綠莢、軟籽等產量參數有顯著影響。相同的施用方式下,4 mL/L的腐植酸濃度效果優(yōu)于其他濃度。相同濃度下,地面灌溉比葉面噴施效果好?!癇iader”對腐植酸濃度和施用方式的響應較好。
譯者:中國腐植酸工業(yè)協會袁曉娜
譯自:Response of some varieties of Vigna unguiculata(L.) walp cultivated in southern iraq to different methods of addition and concentrations of humic acid in growth and yield,Plant Cell Biotechn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2020,21(51~52):23~30
以“黃果甘”柑桔幼苗為試材,研究了黃腐酸對干旱脅迫下柑橘幼苗光合特性的影響。利用便攜式光合儀(L1-6400)測定凈光合速率和葉綠素熒光。結果表明,噴施200、400、600 mg/L黃腐酸的柑橘幼苗的凈光合速率均高于對照組,且隨黃腐酸濃度的增加而增加。隨著黃腐酸濃度的增加,光系統II(PSII)中的固定熒光(Fo)、最大熒光(Fm)、可變熒光(Fv)、光化學猝滅系數(qP)、有效光化學量子產量(Fv’/Fm’)和柑橘幼苗的非光化學淬滅系數(NPQ)均顯著增加,而PSII中的Fo/Fv(可代表PSII活性)則表現出相反的調節(jié)模式。
譯者:中國腐植酸工業(yè)協會矯威
譯自:Effects of fulvic acid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itrus seedlings under drought stress,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2020,474(3):032007
腐植酸能改善土壤養(yǎng)分,促進植物生長。風化煤和褐煤腐植酸含量高,可作為農業(yè)資源利用,但其對土壤NH3揮發(fā)和CO2排放的影響尚不明確。本研究通過田間試驗,比較了從煤中[粉碎的風化煤(HC)、粉碎的褐煤(HL)、堿性風化煤(AC)和堿性褐煤(AL)]分離的4種類型腐植酸對在種植玉米的土壤中的NH3揮發(fā)、CO2排放、pH、C/N比以及酶活性的影響。生物質腐植酸(BHA)的影響也被檢驗比較。HL、AC、AL和BHA與對照(僅施用化肥)相比,累積NH3損失分別增加了147.7%、278.5%、113.9%和355.3%,尤 其BHA引起的累積NH3損失比從煤中分離的腐植酸增加了90.71%。只有AL處理的累積CO2損失顯著增加,與其他處理相比增加了14.44%~24.90%。土壤脲酶活性與累積NH3損失呈正相關(P < 0.001),而土壤C/N比(P< 0.001)和土壤蔗糖酶活性(P < 0.05)與累積CO2損失呈正相關。由于粉碎的風化煤中的腐植酸沒有增加NH3揮發(fā)和CO2排放,因此被認為是最適合田間應用的腐植酸。
譯者:中國腐植酸工業(yè)協會韓立新
譯自: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humic acid isolated from coal on soil NH3volatilization and CO2emissions,Environmental Research,2021,194:110711
由于肥料與微塑料(MPs)和多孔介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施肥過程會影響MPs在土壤中的運輸和分布。為了研究氮肥(無機氮肥和有機氮肥)和腐殖質對MPs在多孔介質中的運輸/滯留行為的相互影響,在pH為6的10 mmol/L KCl溶液中,分別以氯化銨(NH4Cl)和尿素[CO(NH2)2]作為無機氮肥和有機氮肥,腐植酸(HA)作為腐殖質物質模型進行試驗。研究發(fā)現,3種粒徑的MPs(0.2、1和2 μm),在沒有HA介質情況下,2種類型的氮肥都減少了MPs在多孔介質(石英砂和土壤)中的運輸,增加了它們在多孔介質中的保留。氮肥吸附在MPs和沙子/土壤表面,降低了MPs與多孔介質之間的靜電排斥力,從而促進了MPs的沉積。溶液中吸附氮肥的MPs更緊密地附著在多孔介質上,因此更難通過低離子強度溶液洗脫重新流動。HA通過空間排斥力和增加MPs與多孔介質表面之間吸附作用的靜電排斥力,可以增加吸附了氮肥的MPs在溶液中的轉運。
譯者:中國腐植酸工業(yè)協會李雙
譯自: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behaviors of microplastics in porous media: co-impacts of N fertilizers and humic acid,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doi: 10.1016/j.jhazmat.2021.127787
植物在干旱脅迫下會產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和分子反應。在小麥中發(fā)現了許多具有不同功能的干旱相關基因,這些基因通過脫落酸(ABA)依賴和非ABA依賴響應逆境脅迫。然而,關于生物刺激素對干旱相關基因影響的研究還很少。腐植酸作為一種生物刺激素,在各種非生物逆境中對植物生長、產量和增強抗逆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其與干旱相關基因的關系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討- 6 bar滲透勢和-8 bar滲透勢的聚乙二醇6000(PEG6000)脅迫條件下,ABA和腐植酸處理對小麥的總氧化狀態(tài)(TOS)和總抗氧化狀態(tài)(TAS)的影響,以及miRNA靶基因(AP2、GRF、LAC、CSD1/CSD2和質體藍素)對小麥抗旱基因(Aksel 2000、K?rkp?nar 79)和敏感基因(Atl? 2002、K?rm?z? K?l?)表達的影響。結果表明,這些基因的表達因基因型和組織而異,通過啟動子分析確定了這些基因是否依賴于ABA的信號傳導途徑來響應逆境脅迫。同時,腐植酸對基因表達具有積極作用,可以改善由PEG6000引起的生化變化和基因表達的不規(guī)則性。
譯者:中國腐植酸工業(yè)協會李雙
譯自:Humic acid as a biostimulant in improving drought tolerance in wheat: th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drought-related genes,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2021,39(3):1~12
水分是影響藥用和芳香植物生長、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水分的缺乏會造成嚴重的生長危害和產量損失。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在El Kanater El Khairiya的粘土土壤中,確定最適宜的灌溉處理[蒸發(fā)蒸騰量(ETo)120%、100%和80%]和腐植酸量(0、1.0、1.5和2.0 cm/L)對天竺葵產量和精油的影響。結果表明,腐植酸能緩解水分缺乏的脅迫效應,120% ETo灌溉和2.0 cm/L腐植酸處理能改善植株的株高、分枝數、鮮重、干重和精油產量等生長性狀。80% ETo和2.0 cm/L腐植酸處理的精油百分比和脯氨酸含量在2個生長季中最高。120% ETo灌溉水平均為7192立方米/次,2個生長季均可獲得最高產量。在80% ETo和2.0 cm/L腐植酸處理下,水分利用效率和水分生產力在2個生長季的平均值最高,分別為14.1和10.0。由此可以得出,天竺葵的需水量在120% ETo以下。而在缺水條件下,施用80% ETo和2.0 cm/L腐植酸可使天竺葵產量提高24%,高于2個生長季120% ETo處理的平均值。
譯者:中國腐植酸工業(yè)協會袁曉娜
譯自:Response of growth,yield and essential oil of geranium plants to surface irrigation and humic acid treatments,Asian Plant Research Journal,2021,7(2):39~56
2020年2—12月,在提克里特大學農學院園藝和景觀學系育苗室進行了盆栽試驗。試驗包括2個因素,腐植酸添加量:0和3 g/L;生物肥料:不添加菌種、Glomus mosseae和Bacillus sabtilus。結果表明:Glomus mosseae處理在大部分性狀上具有優(yōu)勢,株高111.52 cm,孢子數258.74 g/100 g;添加腐植酸效果較好,獲得了5.84株花序,瓶插期為13.95天;Glomus mosseae與腐植酸互作處理的葉片中氮、磷、鉀濃度最高,分別為2.08%、0.323%和1.70%。
譯者:中國腐植酸工業(yè)協會袁曉娜
譯自:Effect of biofertilizer and humic acid on growth and flowering of Solidago spp,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2021,761(1):01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