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歡歡
帽子是居家生活常見的物品,通過合理的開發(fā)與利用,也可成為一種非常有效的體育資源。根據(jù)帽子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練習,可豐富家庭體育資源,本文結合實踐介紹幾種練習方法。
1.練習目的:發(fā)展練習者的上肢力量、核心力量。
2.練習方法:練習者兩人一組,其中一人戴帽子。練習時,兩人面對面呈俯撐姿勢,通過交替給對方戴帽子的形式進行練習(圖1),每組練習可將互戴帽子的次數(shù)控制在10~15次,每次練習3~5組。
圖1
3.練習建議:根據(jù)練習者力量情況選擇直體俯撐或跪撐姿勢進行練習。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jù)練習者的實際情況調整每次練習組數(shù)及每組練習次數(shù)。另外,為保證均衡發(fā)展,左右手均要參與支撐與戴帽子的練習。
1.練習目的:發(fā)展練習者的下肢力量及爆發(fā)力。
2.練習方法:兩人一組,一人手持帽子,另一人(用頭)找帽子。練習時,手持帽子者通過調整帽子的高度來讓找帽子者進行深蹲或縱跳(圖2)。每次練習3~5組,每組練習10次,然后交換練習,比一比誰找得更快更準。
圖2
3.練習建議:練習時,找帽子者不能用手觸碰帽子。在練習時設立等待區(qū),練習者每完成一個高度后,迅速回到等待區(qū),再進行下一個高度的練習。
1.練習目的:發(fā)展練習者對力量的精準控制能力。
2.練習方法:在室內相對寬闊的場地,利用礦泉水瓶、小玩偶、小紙盒等布置一個類似套圈的場地,練習者手持帽子,進行帽子套物的練習(圖3、圖4)。該練習可充分調動家人一同參與,比一比規(guī)定次數(shù)內誰套得更準、更多。
圖3
圖4
3.練習建議:該練習可在家中客廳進行,練習所需器材根據(jù)家庭條件進行選擇與布置,練習距離逐漸增遠。為進一步發(fā)展肌肉力量,提高挑戰(zhàn)性,該練習也可以以馬步、弓步、俯撐等形式進行。
1.練習目的:發(fā)展練習者的上肢力量及腰腹核心力量。
2.練習方法:練習者頭戴鴨舌帽,以俯撐或跪撐姿勢開始,利用帽檐,將皮球或者礦泉水瓶等從瑜伽墊的一端撥到另一端,而后再撥回到起點,全程以俯撐或跪撐的姿勢進行(圖5),練習3~5次,組間休息30秒。
圖5
3.練習建議:根據(jù)練習者能力水平選擇俯撐或跪撐姿勢。當練習者為兩人或以上時,可進行一對一帽檐撥球的練習,即兩人分別在瑜伽墊的兩端,利用帽檐進行撥球或者擋球的練習,球從對方端出瑜伽墊,則本方獲勝或者得分,以此種形式進行練習更富有趣味和挑戰(zhàn)性。
1.練習目的:發(fā)展練習者的觀察能力及靈敏協(xié)調性。
2.練習方法:兩人一組,間距3米,每人一頂帽子。練習者頭戴帽子,兩人拋紙球進行帽子接物的練習。一人拋球時,另一人快速左右移動并脫帽,用帽子接住紙球;然后將帽子戴好并將接到的紙球拋向同伴,同伴同樣快速移動摘帽子,用帽子接住紙球。以此類推,比一比在規(guī)定練習次數(shù)內誰接到的紙球多。
3.練習建議:開始階段可將帽子直接拿在手里進行拋接球,動作熟練后,再以脫帽接球的形式進行,該形式可單人(圖6)進行也可雙人進行。兩人之間的距離,根據(jù)具體的家庭情況及時調整,練習初期間距較小,隨著練習的熟悉,逐步增加間距。
圖6
1.練習目的:發(fā)展練習者的快速反應及拋接能力。
2.練習方法:練習者兩人一組,間距3~4米。練習者分別站在邊長為1米的正方形內,兩人通過拋接帽子的形式進行練習。要求拋帽子時必須將帽子拋在對方指定區(qū)域,當對方在指定區(qū)域接到帽子時,對方得1分,對方在指定區(qū)域未接到帽子時,則拋帽子者得1分。另外,如未將帽子拋在對方指定區(qū)域,則對方直接得1分。比一比在規(guī)定練習內誰得分多。
3.練習建議:練習初期,練習者指定區(qū)域可適當擴大,隨著練習的熟悉,逐步縮小指定區(qū)域。當練習者只有一人時,可進行手指觸地、原地轉圈、左右移動等形式的自拋自接(圖7)。
圖7
1.練習目的:發(fā)展練習者的平衡穩(wěn)定性。
2.練習方法:練習者以站立姿勢手持帽子,利用指尖將帽子頂起,并按照順時針方向轉動帽子,將帽子穩(wěn)穩(wěn)地控制在平衡狀態(tài)。記錄下每次轉動時間,比一比在一段時間后該能力是否提高。
3.練習建議:開始階段為提高成功率,可選用大檐帽進行練習,或者在鴨舌帽的后部夾一個小夾子以維持前后平衡,降低難度。練習一段時間,為提高練習難度,練習者可以單腿支撐站立、馬步、仰臥兩頭起(圖8)等姿勢旋轉帽子。
圖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