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新鎮(zhèn)中心小學校 沈蓓
常言道:“生活是獲取知識的源泉?!比魏握n程的教學都必須以生活為依托,小學寫作教學自然也不例外。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很多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常常在不同程度上忽略了對生活資源的深度開發(fā)和有效利用。這就導致學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實感,不僅嚴重影響了學生寫作素養(yǎng)的提升,也從根本上失去了寫作的意義。因此,教師必須有鮮明的生活化寫作指導意識。
素材之于文章猶如細胞之于人體,沒有豐富且良好的素材,即便拼湊出一篇文章,讀起來也必然讓人感覺味同嚼蠟。為了讓學生在寫作時能夠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首先要依托生活資源幫助學生廣泛積累寫作素材,指導學生擺脫千篇一律的流水賬式的寫作模式,讓他們的作文散發(fā)出更為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情感韻味。
小學階段的寫作任務經常涉及人物描寫,而這些人物大多是家人、老師、朋友、同學等學生比較熟悉的。為了讓學生把這些人物寫得更為真實、自然且富有個性,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這些人物,回憶和他們之間發(fā)生過的難忘的事,從而提煉出可以表現人物主要形象特征的素材,避免“千人一面”等現象的出現。
例如,以“我的同學”為題作文,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確定自己要描寫的對象,然后說一說這位同學有什么標志性特征,以及能夠變現這些特征的趣事。如,同桌是個“國”字臉,有一次甚至被自己方方正正的臉頰割傷了鎖骨;班長是個大個子,上星期進教室時一不留神撞壞了后門的上框,等等。
小學生的記憶有著突出的“興趣至上”的特征,只會對一件事中最吸引自己的部分留下深刻印象,一被問及整件事的前因后果常常大腦一片空白。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構思文章的主要事件時,要以學生記憶里的“趣味點”為基準,引導學生按圖索驥地理清整件事的來龍去脈;也可以讓學生在稿紙上寫下自己印象深刻的若干片段,然后用自己的想象把它們串聯成一件完整的事。
例如,讓學生以“歷歷往事”為題寫作,教師可以把這個話題進一步具體為“記憶中的‘最’事件”,讓學生回顧自己在生活中都經歷過哪些堪稱“最”的往事。例如,收到過最特別的禮物,是以前的同桌親手做的石頭戒指;遇到過最可怕的事情,是小時候放學路上被野狗堵在小巷里;最讓自己感動的經歷,是低年級時哭著告訴老師自己丟了10元錢,老師不一會兒說找到了并遞來一張10元鈔票,可自己丟的卻是兩張5元的,等等。
目前,小學生所能接觸的作文題目仍舊存在題材比較單一的問題,這明顯不利于學生多元寫作思維的形成,因此教師要在寫作題材的設置方面為他們提供更多的生活靈感。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平日里最喜歡做的事或者曾經聽說過的奇聞異事,也可分享自己最佩服、最喜歡、最害怕的人是誰。根據這些內容,教師便可以幫助學生搭建出很多極具想象力和新鮮感的場景,然后鼓勵學生圍繞這些場景寫作,豐富學生寫的作素材。
例如,很多學生都會在學完一篇課文后,對能夠寫出這么精彩文章的大文豪們產生強烈的好奇心,那么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打開“腦洞”,想象如果自己能夠穿越時空回到過去,會選擇回到哪個年代,去見哪位文豪,自己和他又會有哪些對話,會發(fā)生什么樣神奇的經歷,之后便可以安排學生沿著這一思路寫一篇以“穿越”為題的幻想作文。
只有親身體驗、深度參與,才能有切身感受。因此,教師在借助生活資源指導學生寫作時,要有意識地組織更多的實踐體驗活動,加深學生對生活和作文的認知。
對生活的認識首先要從觀察生活開始,這是從生活中收集信息、形成認知、獲得感悟的首要步驟。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帶領他們觀察和感受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場景,讓學生留心以前被自己忽略的小事、小物、小情懷,捕捉生活中的小美好;然后,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利用觀察所得,談談自己的感想或者腦海中想象的畫面,為后續(xù)的寫作勾勒出一個總體方向。如此,學生作文的真實性和情懷就會大大增加。
例如,在指導學生寫“謳歌自然”時,可以帶領學生到學校的花圃中,看一看繽紛的花朵、嗅一嗅清香的泥土、摸一摸光滑的冬青葉、聽一聽悅耳的鳥鳴、觀察一下形形色色的小昆蟲,然后鼓勵學生說說自己在這一自然環(huán)境中獲得了什么的感受,腦海中又浮現出了怎樣一派山清水秀、姹紫嫣紅的畫面,等等。
對于生活的觀察只能讓學生“記住生活”,而若要做到“理解生活”,還需要具體活動的幫助。教師可以根據寫作內容和教學指導目標,盡可能地為學生還原相應的場景,讓學生在場景的作用下形成真切的感受。
例如,在寫“最堅強的人”時,很多學生可能會選擇寫張海迪、海倫·凱勒或者阿炳等有殘疾卻取得輝煌成就的人物。教師就可以據此組織學生開展一次活動,讓學生用繩子把自己的雙腿捆在一起,用耳塞牢牢地塞住耳朵,或者用黑布蒙住雙眼,切身體會一下不能自由活動、不能聽到聲音、不能看到精彩的世界有多么痛苦,讓學生真正感受這些人物所遭遇的不幸以及他們意志的頑強。
生活之所以是豐富多彩的,就在于它具有“海納百川”的文化容量,讓人們能夠在其中接觸到五彩繽紛的世界。教師要把寫作指導的目光從課堂和書本中解放出來,廣泛開發(fā)、引入蘊含在生活寶庫中的多元文化,讓它們成為開拓學生眼界、拓展學生思路、豐富學生認知和情懷的強勁助力,增強學生作文的表達性和情感張力。
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非常豐富,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看的動畫片、喜歡讀的書和喜歡聽的音樂?;诖耍谝龑W生構思作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從自己喜愛的文化作品中獲得寫作靈感和確定寫作思路,把這些作品里的人物、情節(jié)或者場景提煉出來融入到自己的作文里。這樣既可以讓作文的內容更加豐富,也能圓了學生做一回“小導演”“小編劇”的夢。當然,教師務必要提醒學生不要原封不動地照搬照抄,一定要進行個性化加工,否則會適得其反。
例如,很多學生很喜歡看最近熱播的電視劇《覺醒時代》,并對其中的多位革命人物懷有很大的憧憬。那么在遇到涉及“主旋律”題材的寫作題目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從這部電視劇的諸多情節(jié)和場景中選出一兩個,經過必要的角色置換和細節(jié)修改,將其改編為自己作文中的故事和場景;或者也可以用自己來代替原劇中的某個人物,并在相應情節(jié)的設計上添加更多自己的特色元素,等等。
當今社會正處在文化產業(yè)高度發(fā)達的時代,這不僅體現在文化作品數量的增加和質量的提高上,也體現在文化作品主題的大膽創(chuàng)新上。根據這一現象,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練習時,可以指導學生從喜愛的文化作品中選擇新穎的題材寫作,寫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力爭寫出個性十足的“靚文”。這種形式下寫出的作文有很大概率能夠吸引閱卷教師的目光,使學生在寫作訓練或者考試中脫穎而出。
例如,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B站”的忠實擁躉,非常喜歡觀看動漫類的作品,對“二次元”世界有無窮的向往。教師就可以鼓勵他們寫一篇“打破次元壁”的作文,勾勒出一幅現實世界和動漫世界相互連通之后所呈現出的精彩的、神奇的場景。
對于學習而言,教師的引導只能起到指明方向、傳授技法的作用,而成績的最終取得還依賴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汲取豐富的養(yǎng)分,還要以生活為工具和平臺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讓他們把寫作從一種學習任務轉化為一種愛好、一種樂趣、一種情懷,從而實現寫作教學要求的生本內化。
無論是日記還是周記,從本質上來講都是對生活的記錄,是文學和生活之間最為直接的橋梁。教師要著手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寫周記的好習慣,引導學生摒棄流水賬式的寫作思路,重點選擇一些當天、本周發(fā)生的大事、趣事、奇事作為記錄對象,同時可以將這項工作當成長期任務來完成。在這個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定期組織圍繞日記和周記開展活動,讓學生通過寫日記、寫周記感受到來自教師的肯定以及自我寫作素養(yǎng)提升之后獲得的巨大成就感。
例如,教師可以每個月在班級舉辦一次“金句賞讀”活動,給學生提供寫作主題,讓學生從自己當月的日記、周記中挑選出符合主題且最令自己滿意的一句話作為“金句”上交,教師從中篩選出最有質量的幾條,朗讀給全班學生聽;對于多次在“金句賞讀”活動中光榮中標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必要的獎勵,并授予“金句達人”的榮譽稱號。
閱讀與寫作是語文教學中具有“相輔相成,互促互進”關系的板塊,也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語文技能。根據這一點,教師在借助生活資源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從平日里自己讀過的文章中挑選出一些佳作,以之為素材進行仿寫、續(xù)寫、改寫等練筆活動,讓學生獲取更多有助于自身作文水平提升的素材和靈感,也為學生寫作技法的應用提供更多平臺,從而進一步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很多學生都喜歡閱讀《斗破蒼穹》這部網絡連載小說,教師可以下載這部小說的最新章節(jié),打印并分發(fā)給學生,讓學生轉動腦筋,根據這一章的故事內容和人物形象,試著“代替”作者續(xù)寫出下一章節(jié)的情節(jié)。這一活動還可以通過比賽的形式開展,把學生分成幾個“創(chuàng)作組”,看看哪一組續(xù)寫的情節(jié)更加精彩,刻畫的人物最具有原作還原度。
所有教育成果的取得都離不開家長和教師的共同付出和默契配合,這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至理,寫作教學自然也不例外。家長對于學生而言可以說是“生活”的絕對代表,那么教師就要發(fā)揮家長這一身份的引導作用,在寫作教學中引入家校合作機制,發(fā)動家長開發(fā)出更多的生活資源,為學生寫作素養(yǎng)的提高提供沃土,為自身工作的優(yōu)化助力。
例如,教師可以建議家長在平日里多圍繞信息概括、事件敘述、環(huán)境描寫和事物介紹等主題有意識地給孩子布置一些小任務。例如,概括今晚《新聞聯播》的主要內容,說一說今天在學校里發(fā)生的有意思的事,描述一下自己的新同桌,或者讓孩子介紹一下什么是“二次元”或“梗”,等等。在這之后,教師還可以和家長溝通,交流學生在學校和家里的寫作自學動態(tài)等信息。
“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學也是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學創(chuàng)作必然要體現出對生活的廣泛觀察、深度開發(fā)和靈活運用,這樣才能寫出高質量的佳作。教師要從根本上認識并大力踐行這一點,在寫作教學中加大對生活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幫助學生認識到寫作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讓他們學會寫作、愛上寫作,為今后更高階段的作文學習和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