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鹿泉區(qū)第一中學 楊春倩
語文課堂教學的最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出學生對文字探究的興趣和使用文字準確表達的能力,這需要通過閱讀、分享、寫作等環(huán)節(jié)引領學生體驗到語言的豐富性,增長多樣化運用語言的能力??萍嫉陌l(fā)展及網絡的廣泛應用使得教學有了強有力的助手,課堂朝著智慧課堂的方向大步前進。先進的智慧教學平臺在即時數據分析、資源開發(fā)及共享、組織論壇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已具備了強大功能,讓多樣態(tài)語文教學實踐成為可能。語文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智慧教學平臺的優(yōu)勢,以實踐性、自主性的教學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知識、習練技能的興趣,啟迪他們的思想,實現課堂教學成果的最大化。
智慧教學平臺的“口語評測”等模塊依靠大數據分析能即時完成對學生誦讀的評測和分析,精準定位學生學習中的困難。
以文言文學習為例,教師可設計多種評測形式,激發(fā)學生興趣和上進心。例如,可組織文言文誦讀挑戰(zhàn)賽。教師發(fā)布閱讀任務,限定時間,限定最低分數。學生跟隨平臺的指導完成閱讀、答題,提交后平臺會自動給出分數及修改提示,教師根據實時的數據分析調整要求,引導學生關注某些知識點。通過相對客觀、精準的評測系統(tǒng),教師還可較為清晰地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閱讀水平,在以后的學習任務布置中,就可以根據個體水平分層布置學習任務。而在測試中得分較高的學生也將成為其他人的追趕目標,其學習經驗成為良好借鑒。這樣,學生在“達標賽”的激勵下興致高昂,能高質量地完成預習或課后延伸閱讀任務。
智慧教學平臺中的“班級圈”“師生交流”等模塊利于資源共享、交流。教師和學生都可以推送自己認為有價值的知識、信息,如時事熱點、歷史知識、經典文萃等,這極大地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同時,教師應有意識地推送一些對學生“三觀”有重要影響的文章、視頻等,如“信仰的力量”“時代精神”“文化自信”等專題資料,引導學生愛黨愛國,樹立大志向,培育好品格。
在背景學習、拓展閱讀方面,班級共享能大大提高效率。教師可以按不同的搜索方向給各小組布置收集資料的任務。這樣,學生不必付出很大精力,卻可享有更多的成果。
智慧教學平臺讓資料發(fā)布、作品展示、互動交流變得十分方便,這極大地豐富了教學方式。比如作文教學,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發(fā)布的素材、展示的范文十分有限,點評也受到諸多限制。智慧教學平臺不僅讓資料發(fā)布完全不受限,也讓全員展示、全員互動成為可能,有了這些便利,作文課就可以生出很多花樣。一些短平快的小練筆活動可以隨時開展,如仿寫名言(每日一語)、限定詞匯撰寫帶有某些“色調”的段落等。
筆者在教學中常用的兩種練筆方式是定向小練筆和辯論寫作。
例如在“脫貧攻堅”主題寫作訓練中,連續(xù)一周分別設置了“精準扶貧”“扶貧·扶志·扶智”“扶貧,每一份力量都重要”“你貧困嗎?”“平凡人精神富有”“精準扶貧之大道小路”7個題目,教師在網絡學習平臺每天定時發(fā)布400~600字的相關閱讀素材,學生據此每天在課前完成200字的文段小練筆。上課之后快速完成小組選拔,學生從內容、語言、結構、選材、思路等角度中任選角度予以點評,教師視情況加以引導、總結。之后,評選出優(yōu)秀作品和優(yōu)秀點評上傳至班級空間,供大家反復品評。
辯論作文在考試中時有出現,針對不少考生在辯論稿寫作中出現的問題,筆者設計了以辯論會為主體的作文講評課。主要步驟為:教師講解辯論會、辯論稿的通用知識,將辯論素材上傳至班級共享平臺;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進行辯論演習;教師在班級空間推送正、反方優(yōu)秀辯手的發(fā)言稿讓學生研讀,梳理出自己的辯論思路;在班級范圍內進行正規(guī)辯論,要求程序規(guī)范、用語規(guī)范;整理出優(yōu)秀辯論發(fā)言上傳至班級共享空間保存;最后,學生參考辯論實錄,擬定主題、思路,完成全篇文章的寫作。
這種作文教學充分發(fā)揮了智慧平臺的資源供給、即時分享的優(yōu)勢,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完成思考、實施、驗證、借鑒、再提高的過程,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獲得感,讓課堂更靈動,讓學習更高效。
借助這種針對某一主題的集中交流、分享,學生思維得以碰撞,個人觀點和語言表達能力得以充分展示。這種教學不僅對學生獨立思考、語言運用、小組合作等能力是一種綜合鍛煉,也有助教師借點評之機,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從而培育充滿正能量的班級文化氛圍,提高班級的“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