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天地間集》:趙宋遺民的另一部“心史”*

    2022-12-27 03:44:47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5期
    關(guān)鍵詞:遺民

    陳 斐

    引言:從“詩史”到“心史”

    崇禎十一年(1638)十一月八日,蘇州承天寺僧人疏浚寺中一口眢井時,發(fā)現(xiàn)一個鐵函,破鐵啟之,“其內(nèi)則函以錫,錫之內(nèi)又封以蠟,始見紙本,書曰《心史》”①劉廷鑾:《井中心史》,陳??敌|c:《鄭思肖集》附錄二“傳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年,第340 頁。文中凡引鄭思肖詩文皆據(jù)此本,不再另行出注。。此書為宋遺民鄭思肖德祐癸未(1283)封沉,在井底沉睡三百五十多年后始見天日。關(guān)于“心史”的命名緣由,作者鄭思肖曾在該書《總后敘》中有所交代:“《咸淳集》一卷,《大義集》一卷,《中興集》二卷,計詩二百五十首,雜文自兩《盟檄》而下,凡四十篇,又前后自序五篇,總目之曰《心史》,毋乃僭乎!夫天下治,史在朝廷;天下亂,史寄匹夫。史也者,所以載治亂、辨得失、明正朔、定綱常也……史而匹夫,天下事大不幸矣。我罹大變,心疢骨寒,力未昭于事功,筆已斷其忠逆。所謂詩,所謂文,實國事、世事、家事、身事、心事系焉?!庇制洹洞罅x集·自序》曰:“德祐乙亥冬,有不可遏之興,時輒作數(shù)語,以道胸中不平事……每一有作,倍懷哀痛,直若鋒刃之加于心,苦語流出肺腑間。”《中興集·自序》亦云:“夫詩也者,心之動也。其動維何?因所悅、所感、所憂、所苦觸之爾……今八荒翻沸,山枯海竭,身于是時,能無動乎……夫非歌詩,無以雪其憤,所以皆厄挫悲戀之辭?!痹卩嵥夹た磥恚覈伦円l(fā)了詩人心靈的悸動,觸發(fā)悲、喜、憂、憤等種種思想情感,詩人由是而有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沖動并結(jié)撰為作品。通過這些作品,可以考察家國事變和詩人的心靈悸動軌跡;同時,因為詩人以儒家“三綱五?!毙奚眇B(yǎng)心(《心史·自序》),自然亦會以其為標準感受、評判人事,詩歌也就具備了類似史著“《春秋》筆法”那樣評斷忠逆、維系綱常的褒貶功能。而從根本上說,不論是家國事變,還是“《春秋》筆法”,都經(jīng)過了詩人心靈的折射,都要透過詩人心靈的悸動去審視。所以,鄭思肖將自己鼎革之際“以道胸中”“不可遏之興”的詩文集(主要是詩)命名為“心史”。就創(chuàng)作實際而言,《心史》亦集中表達了遺民鄭思肖的“趙宋情結(jié)”,真實呈現(xiàn)了他二十多年來“經(jīng)受的痛苦、激憤、哀愁、幽怨、期待、煎熬”,“是一部磅礴著浩然之氣的心靈史”①金學智、陳本源:《〈心史〉:鄭思肖的趙宋情結(jié)》,《南通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對此,明人林古度頗為心會,他說鄭思肖“憤宋亡國,恨己無名位,不能滅胡,每有忿懣輒見諸詩文。又以明哲保身,不敢輕露……年已垂老,慮身沒而心不見知于后世,取其詩文,名曰《心史》……蓋天地間萬物可毀,惟有忠義之氣托于文字亙古不化……先生之心精凝結(jié),雖不函鐵沉井,亦不能毀”(《心史序》)。在指出鄭氏《心史》見其“忿懣”、托其“忠義”、“心精凝結(jié)”的心靈史意蘊的同時,也點明其具有“見知于后世”“亙古不化”的史著屬性。

    鄭思肖對詩歌“心史”價值的發(fā)掘不是特例,實代表了宋元之際詩歌理論與創(chuàng)作中詩史關(guān)系的新變化。身歷鼎革之變,出于自我昭證氣節(jié)和身份、防止后人遺忘或被蒙元勝利者篡改等考慮,遺民的“存史”意識比較自覺。反映在詩學上,便是“詩史”批評話語和“以詩存史”創(chuàng)作觀念的普遍流行。不過,學界對這兩個方面的認知,主要集中在以詩筆敘寫軍國大事或者詩歌的敘事性上②前者如方勇《南宋遺民詩人群體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第七章第三節(jié)《杜甫“詩史”精神的大力弘揚》,后者如張暉《中國“詩史”傳統(tǒng)》(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6 年)第二章《以詮釋杜詩為中心的宋代“詩史”說》。。比如,對南宋至元初“詩史”概念的內(nèi)涵,有人認為包括“《春秋》筆法、《史記》筆法、知人論世、忠君和字字有出處”③張暉:《中國“詩史”傳統(tǒng)》,第68,87頁。五個方面。具體到宋末,特別強調(diào)“宋末士人身處風雨飄搖、朝代更替的歷史環(huán)境,他們關(guān)心的問題是詩歌是否能夠記載和反映歷史的重大變化……‘知人論世’說的流行,更可以看到他們希望通過個人的創(chuàng)作,來記錄整個時代的大歷史”④張暉:《中國“詩史”傳統(tǒng)》,第68,87頁。。這個說法不能說不對,但忽視了宋元易代之際人們對詩歌“心史”價值的新認識。

    事實上,基于“俯仰慨今昔,此懷安可窮”⑤何新之:《秋夜泛舟》,謝翱編:《天地間集》,《叢書集成初編》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 年。文中凡引該集詩文皆據(jù)此本,不再另行出注。的復雜而強烈的情感體驗,宋遺民談論“詩史”這個概念時,往往將《春秋》筆法、知人論世等內(nèi)涵和“心史”內(nèi)涵打并在一起。如李玨評汪元量之詩道:“紀其亡國之戚,去國之苦,艱(間)關(guān)愁嘆之狀,備見于詩,微而顯,隱而彰,哀而不怨,唏噓而悲,甚于痛哭,豈《泣血錄》所可并也?唐之事紀于草堂,后人以‘詩史’目之,水云之詩,亦宋亡之詩史也,其詩亦鼓吹草堂者也。其愁思壹(抑)郁,不可復伸,則又有甚于草堂者也?!雹蘩瞰k:《書汪水云詩后》,汪元量著,孔凡禮輯校:《增訂湖山類稿》附錄一“汪元量研究資料匯輯·序跋之屬”,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188頁。汪元量的詩紀事性比較強,對宋亡之際的重大事件多有反映,然李玨更為強調(diào)的是其記錄了詩人“亡國之戚、去國之苦,間關(guān)愁嘆之狀”“哀而不怨,唏噓而悲,甚于痛哭”“愁思抑郁,不可復伸”等種種心靈悸動情狀及軌跡的“心史”價值。再就創(chuàng)作而言,宋元之際記載軍國大事的詩作畢竟是少數(shù),絕大多數(shù)詩人創(chuàng)作的主要動機是為了抒憂泄憤,所謂“懷昔悼今,其音哀以思、哀而傷,亦人情之所不能已也”⑦方回:《送羅架閣弘道》序,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66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1998年,第41495頁。。雖說“抒情”是中國詩歌源遠流長的傳統(tǒng),但“國家不幸詩家幸”,對于深受理學“忠節(jié)”觀念影響的宋代士人而言,易代之變無疑激發(fā)出他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能量,使其詩歌所蘊情感的強度和密度大增,進而凸顯詩為“心史”的性質(zhì)。詩為“心史”說彰顯了詩歌“善傳心曲”的文體特征和詩人的主體性,在對“抒情”傳統(tǒng)的強化中于詩史關(guān)系做出新的闡發(fā),具有重大的詩學史意義。明清之際,吳偉業(yè)基于和宋元之際士人異代同悲的體驗,提出詩“可以謂之史外傳心之史矣”⑧吳偉業(yè):《且樸齋詩稿序》,李學穎集評標校:《吳梅村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206頁。,進一步明確、完善了此說。

    宋元之際,人們對詩歌“心史”價值的發(fā)現(xiàn),也體現(xiàn)在詩歌選本的編選中。現(xiàn)存的《月泉吟社》《谷音》《天地間集》等宋遺民編選的詩歌選本,“心史”特征皆比較明顯。如張榘跋《谷音》云,是書“乃宋亡元初節(jié)士悲憤、幽人清詠之辭”,“題曰‘谷音’,若曰山谷之音,野史之類也”①杜本編:《谷音》,《叢書集成初編》本,第86頁。。而長期遭受忽視、從未有過一篇論文進行專題研究的《天地間集》,相對于其他選本或史傳,尤其典型、全面、真切地呈現(xiàn)了易代之際宋遺民的心靈悸動情狀及軌跡。首先,該集為著名遺民謝翱本著存人存史的目的而編。謝翱為遺民存史的意識十分自覺。他曾計劃仿照司馬遷《史記·秦楚之際月表》,為季宋忠義之士立傳,成《獨行傳》一書,并集合交游的遺民同志名氏編為《許劍錄》②謝翱:《登西臺慟哭記》,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第360 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10—211頁;宋濂:《謝翱傳》,《宋濂全集》第7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2247—2248頁。,雖皆未就,但其現(xiàn)存詩文中有不少涉及季宋遺民和忠烈之士的作品,所著《睦州山水人物古跡紀》《浦陽先民傳》,應該也收有這些人的事跡。謝翱所選是集更是專收趙宋遺民詩作,入選詩人生平可考者皆未仕元。書名題為“天地間”,源于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詩卷長留天地間”之句③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54頁。,寓詩卷、浩氣、英名等“長留”之意,存人存史的目的非常明顯。其次,該集所選詩人頗具代表性。既有文天祥、謝枋得、家鉉翁、文及翁等著名遺民,也有王仲素、王曼之、范協(xié)、吳子文等生平事跡不詳?shù)钠胀ㄟz民。之所以將后者也認定為遺民,是因為所選之詩皆流露了遺民情懷。最后,該集所選詩歌抒情性十分濃郁,且包蘊情感比較多元,幾乎囊括了遺民在易代之際與其遺民身份有關(guān)的主要情感。結(jié)合以上三點來看,《天地間集》實為鄭思肖《心史》之外趙宋遺民的另一部“心史”。也許是因為它篇幅過于短小——僅選17人的20首詩④一般認為,傳世一卷本為殘本,參見祝尚書:《宋人總集敘錄》卷10“《天地間集》”條,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第495—503 頁;卞東波:《南宋詩選與宋代詩學考論》,北京:中華書局,2009 年,第156—158 頁。筆者以為,聯(lián)系謝枋得《獨行傳》《許劍錄》等著作皆未撰就的情況看,此書未編成的可能也存在。不過,不管是殘本,還是未編成本,都不影響本文借斑窺豹式的研究。,故長期以來被人視而不見,像《心史》一樣沉睡在浩瀚的文獻之井中。

    有鑒于此,本文擬以《天地間集》為中心,結(jié)合其他具有典型性的詩歌作品,對趙宋遺民心態(tài)展開比較全面、深入的分析。在方法上,擬效仿陳寅恪的“心史”研究理路,借鑒西方心態(tài)史、情感史的一些理念,從詩歌文本隱喻、象征等深層意義的發(fā)微出發(fā),以心態(tài)為聚焦點,綜合運用政治、倫理、心理、歷史、哲學、社會學等學科的視角或成果,進行立體、動態(tài)的透視,既分析心態(tài)生成的歷史、社會、制度等方面的根源,也闡發(fā)心態(tài)的意蘊、在詩歌書寫上的表現(xiàn)以及對詩人行為、出處等方面的影響。

    至于“心態(tài)”的界定,目前國內(nèi)大部分相關(guān)研究存在過于龐雜、汗漫無歸的缺陷。比如,一篇為心態(tài)史與中國近代社會研究做綜述的文章即將心態(tài)界定為:“浸透于民族群體中的思想、感情、價值觀、行為方式與規(guī)范的總和?!雹莩汤?、王曉丹:《略論心態(tài)史與中國近代社會研究》,《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這個定義可以說概括了很多研究者對心態(tài)的理解。筆者以為,思想、價值觀、行為方式與規(guī)范等是影響心態(tài)的因素,心態(tài)也會對其發(fā)生一定的反作用,但不宜看作心態(tài)的組成部分。緣此,筆者將“遺民心態(tài)”界定為易代之際主要由遺民群體普遍持有的與遺民身份認同相關(guān)的比較持久、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特別是情感狀態(tài)。它可能是自覺的,也可能是無意識層面的;它在遺民群體表現(xiàn)得比較突出,但有些貳臣有時也會持有;它是個體的,也是群體的,或者說,是由個體展現(xiàn)出來的群體共性。另外,它的主體是精英士大夫,與西方心態(tài)史、情感史主要關(guān)注的普通民眾的“集體無意識”有所不同。

    一、悲痛與眷戀:連結(jié)的斷裂與復原

    對于深受儒家思想特別是理學浸染的宋遺民而言,蒙元滅宋,失去的不僅是趙宋之王室朝代,更是華夏之民族國家,乃至顛覆了政治、經(jīng)濟、社會、倫理、文化、生活、心靈等一切秩序:“天綱絕,地軸折,人理滅?!雹偎巫迂懀骸吨袝钜晒竦辣罚沙闹?,謝方點校:《湛然居士文集》附錄,北京:中華書局,1987 年,第334頁。三宮北上、崖山敗亡、帝陵被挖、文天祥被殺、謝枋得絕食等事件頻繁而深刻地刺激著他們,使其內(nèi)心充滿了極度的震愕和悲痛,正如謝枋得所云:“嗟乎!夷而滅五帝三王自立之中國,有天地以來無此變也?!雹谥x枋得:《送黃六有歸三山序》,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第355冊,第101頁。即使是在蒙元混一已成定局的情況下,遺民的心緒依然不能平靜,他們“彷徨徙倚于殘山剩水間,孤憤激烈,悲鳴長號”③程敏政:《宋遺民錄序》,程敏政編:《宋遺民錄》卷首,明嘉靖二年(1523)至四年程威等刻本。,用詩筆宣泄郁盤于胸的黍離之悲與故國之思,情感之濃郁、旋律之激蕩,令人無比動容!

    《天地間集》的編者謝翱更是遺民中性情頗為豐富、肫摯者,鼎革之后,他始終不變冠服,終身不用元朝年號,“過談勝國事,輒悲鳴煩促,涕泗潸然下”④宋濂:《謝翱傳》,《宋濂全集》第7冊,第2248頁。。浪跡閩、浙期間,他多次在夫差臺、禹穴、侯濤山等名勝慟哭,哀大道之不行,痛宗社之傾覆。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在至元二十八年(1291)十二月初九,即文天祥就義九周年忌日,他“登子陵西臺,以竹如意擊石,歌《招魂》之詞……歌闋,竹石俱碎,失聲哭”⑤任士林:《謝翱傳》,李修生主編:《全元文》第18冊,南京:鳳凰出版社,1999年,第430頁。。對于謝氏這種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楊維楨曾感慨地評價道:“嗟乎!翱以至誠惻怛之心,發(fā)慷慨悲歌之氣,世知其為廬陵王慟也,吾以翱慟夫十七廟之世主不食、三百年之正統(tǒng)斯墜也。蓋是慟,即箕子過故國之悲,魯連蹈東海之憤,留侯報韓、靖節(jié)存晉之心也。天經(jīng)地義,于是乎在……嗟乎!自箕魯而下,曠千載有國士風者,非翱而誰?”⑥楊維楨:《吊謝翱文并序》,程敏政編:《宋遺民錄》卷2。謝翱曾在文天祥手下任職,同抱復國之志。他對文氏的哭祭,寄托了其對宋朝乃至整個國家、民族的情感,也是在宣泄邦國淪亡帶給心靈的深創(chuàng)劇痛。正是因為感同身受,謝翱在《天地間集》的編選中也凸顯了黍離之悲與故國之思。

    先看謝翱所選其父謝鑰的《玩月有感》:“入夜茶甌苦上眉,眼花推落石床棋。舉頭卻恨天邊月,顛倒山河作樹枝?!卑矗鸿€著有《春秋衍義》十卷、《左氏辨證》六卷。眾所周知,“尊王攘夷”、嚴“夷夏之辨”是《春秋》一書的要旨。此詩先寫詩人欲以茶、棋消遣,卻發(fā)現(xiàn)難得其樂。這就從側(cè)面烘托出他心事之重。而后通過無意間舉頭望月這一動作,將潛意識中念念不忘的心事款款點出,語極淡而情極痛。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1《天咫》:“釋氏書言,須彌山南,有閻扶樹,月過,樹影入月中?;蜓栽轮畜?、桂,地影也;空處,水影也。此語差近?!雹叨纬墒阶?,許逸民校箋:《酉陽雜俎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第87頁。“舉頭卻恨天邊月,顛倒山河作樹枝”一聯(lián),抒寫的正是天翻地覆、故國淪亡、秩序顛倒的憾恨與悲痛。

    再看《天地間集》所選何天定的《散策》:“孤坐忽不樂,出門聊散行。溪喧亂人語,樹偃礙農(nóng)耕。雨徑莓苔積,陽坡草木明。道逢九十老,相對話承平?!痹娙诵闹杏魫?,故出門散心,然而,他看到的卻是戰(zhàn)亂后的一片殘敗、荒蕪景象:溪水流動的聲音比人的說話聲更響亮,樹木橫七豎八地倒在田地里,妨礙了農(nóng)耕,路上莓苔堆積,坡上草木瘋長。這些景象都在說明、反襯村莊里的幸存者之少?!瓣柶虏菽久鳌币痪洌远鸥Α洞和贰皣粕胶釉?,城春草木深”⑧杜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第320頁。。尾聯(lián)呼應開頭,從反面點明令詩人平居不樂的原因——鼎革之變。正是因為不愿面對和接受這個現(xiàn)實,詩人路上遇到一位耄耋之年的老翁,大有空谷足音之感,兩人不由自主地聊起曾經(jīng)在大宋度過的承平歲月。

    心理學研究者認為,悲傷是“遭遇失落或失去對自己有意義的人或事物”①鄭賢惠、黃龍賢:《試論復雜的悲傷》,《四川精神衛(wèi)生》2006年第4期。后,“個體的傷痛體驗和自我復原歷程”②李秀:《失獨者悲傷調(diào)適及其本土化干預模式研究》,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博士論文,第10,12,13頁。。弗洛伊德通過對喪親者的研究指出:“悲傷是個體對失落的正常反應。當所愛的對象逝去時,曾經(jīng)投注在逝者身上的心理能量被迫從舊有的聯(lián)結(jié)關(guān)系中被抽離出來,在此過程中,喪親者被迫面臨切斷與逝者的連結(jié),并抽離已投入在逝者身上的情感能量,就會經(jīng)歷悲傷。悲傷的心理功能是通過回憶過去與逝者相處的生活點滴,逐漸從與逝者的關(guān)系中分離出來,當生者不再將希望與精力依附在逝者身上,重新將能量投入新的對象身上,即完成了‘悲傷功課’(grief work)。他還推測,如果這一過程受到干擾,喪親者無法修通‘悲傷功課’,則易形成病理性的悲傷?!雹劾钚悖骸妒И氄弑瘋{(diào)適及其本土化干預模式研究》,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博士論文,第10,12,13頁。這個理論對于我們認識遺民的亡國之痛與故國之思,頗有啟發(fā)。因為受“不事二主”“夷夏之辨”觀念影響,遺民要為故國舊朝抗節(jié)守義,所以他們無法將對家國天下的情感及能量轉(zhuǎn)移、投注到滅己宗國的蒙元異族政權(quán)上。這一方面使他們的亡國之悲往往演變?yōu)閺姸燃ち摇⒊掷m(xù)時間漫長的“病理性悲傷”,另一方面也使他們的“連結(jié)”修復只能在與故國舊朝之間進行,“從舊有實體的連結(jié)方式轉(zhuǎn)化成新型象征性的連結(jié)”④李秀:《失獨者悲傷調(diào)適及其本土化干預模式研究》,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博士論文,第10,12,13頁。,而不是另覓對象,這應該是遺民的故國之思特別濃烈的原因吧。

    趙園曾精辟地指出,遺民是一種“情感狀態(tài),甚至是時空知覺”⑤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244頁。。這個洞見若聯(lián)系遺民的故國之思,從他們在與故國舊朝的“實體性連結(jié)”斷裂后,欲修復成“象征性連結(jié)”以獲補償?shù)囊暯?,可以得到更好的透視。亡國后,遺民一般選擇在蒙元統(tǒng)治影響薄弱的鄉(xiāng)野山村隱居,有人(如趙必)更是“足跡不入城郭”⑥陸心源:《宋史翼》卷17《趙必傳》,清光緒間潛園總集刻本。——拒絕目睹新朝景象,以免觸發(fā)亡國之痛。他們將鄉(xiāng)野山村看作故國舊朝遺留下來的“殘山剩水”,美化為可供“逃秦”的桃花源,覺得在其間生活,既悲涼又心安。因為大好山河已被人掠奪而去,僅剩此荒村僻壤仿佛還遺留著故國的氣息?!短斓亻g集》所選范協(xié)《年年》曰:“年年如燕一還家,又訪幽居過水涯。風雨滿城春欲暮,山中猶有碧桃花。”后兩句表面是寫城里、山中氣候的垂直落差,化自白居易《游大林寺序》:“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⑦白居易著,顧學頡點校:《白居易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941—942頁。深層細究,詩詞中常用春去隱喻亡國,李煜《浪淘沙令》即云:“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雹嗬瞽Z、李煜著,詹安泰校注:《李璟李煜詞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106頁。“風雨滿城春欲暮,山中猶有碧桃花”,乃借城里春天仿佛轉(zhuǎn)到了山中的節(jié)候現(xiàn)象,抒寫鼎革后趙宋王朝依然在山中殘存的時空幻覺,意蘊略同于遺民常說的“殘山剩水”。詩人山中的家,也是其心目中故國舊朝的象征,盡管他常年在外奔波,每年都要像燕子那樣帶有儀式感地準時探望一次,以獲得精神慰藉。

    從時間維度審視,遺民眷戀故國舊朝,復原與其“象征性連結(jié)”關(guān)系的方式,除上文分析的對現(xiàn)實的幻覺外,更多的是追憶往昔繁華和希冀未來光復。對故國舊朝往日承平、繁華的回憶與書寫,在遺民詩文中非常普遍。他們難以接受“朝為綺羅叢,暮作瓦礫場”⑨方夔:《感興二十七首》之五,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67冊,第42228頁。的家國巨變,不想面對隨之而來的自身境遇與社會地位的巨大跌落,于是將心靈退縮到對自己耳聞目睹、身所親歷的故國昔年繁華的追憶、美化中,以此尋求精神上的撫慰和棲泊,正如鄭思肖《過徐子方書塾》所云:“不知今日月,但夢宋山川?!雹獗R熊:《鄭所南小傳》,《鄭思肖集》附錄二“傳記”,第333頁。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思緒又不時閃回到現(xiàn)在,眼下的凄涼與落魄使他們生發(fā)出繁華如夢、一去不返的空幻感和悲痛感。張炎系循王張浚六世孫,世家貴公子,亡國前,他“鼓吹春聲于繁華世界。飄飄征情,節(jié)節(jié)弄拍。嘲明月以謔樂,賣落花而陪笑”(鄭思肖《張玉田白云詞敘》)。亡國后,他浪跡江湖,甚至淪落到以賣卜為生的地步。撫今思昔,懷念往日“舞扇招香,歌橈喚玉”的歡游“疑夢”①張炎:《臺城路·庚寅秋九月,之北,遇汪菊坡,一見若驚,相對如夢?;貞浥f游,已十八年矣。因賦此詞》,唐圭璋編校:《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3465頁。,慨嘆“奈今宵、別是光陰”②張炎:《風入松·閏元宵》,唐圭璋編校:《全宋詞》,第3510頁。的現(xiàn)實難堪,是他國變后詞作的主旋律。惟其心有戚戚,故張炎能敏銳地指出,周密記《武林舊事》,不過是“夢里瞢騰說夢華”③張炎:《思佳客·題周草窗武林舊事》,唐圭璋編校:《全宋詞》,第3519頁。。吳自牧《夢粱錄序》亦云:“時異事殊,城池苑囿之富,風俗人物之盛,焉保其常如疇昔哉!緬懷往事,殆猶夢也,名曰《夢粱錄》云?!雹茉鴹椙f、劉琳主編:《全宋文》第357冊,第422頁。既知如夢,還要不停地追憶、訴說,這種看似悖謬的行為體現(xiàn)出來的不正是遺民深沉的亡國之痛和故國之思?

    希冀未來光復,既是遺民復原與故國舊朝“象征性連結(jié)”的重要方式,也是他們活著的重要支撐。鄭思肖《南風堂記》自謂“養(yǎng)其未死之身,必一見中興盛事”。謝枋得兵敗后變換姓名,流落江湖十年,目的是聯(lián)絡義士,以圖光復,其《元旦阻雨二首》之一曰:“安得明年此時節(jié),江東重睹舊衣冠?!雹荼本┐髮W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66冊,第41401頁。還有些遺民,將興復之望寄托在子孫身上。蕭立之《寄曾牧庵》即云:“丘壑風流須我輩,弓刀事業(yè)付兒曹。神靈助晉天機轉(zhuǎn),姙姒興周廟算高?!雹薇本┐髮W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62冊,第39190頁。更有遺民通過著述講學賡續(xù)文脈,期待未來圣賢復興文治。如金履祥宋亡后隱居金華山中,著《通鑒前編》十八卷,自序闡述撰述緣起道:“幸而天運循環(huán),無往不復。圣賢有作,必有復興三代唐虞之治于千載之下者。區(qū)區(qū)此編之所望也?!雹呓鹇南椋骸锻ㄨb前編后序》,李修生主編:《全元文》第8冊,第768頁。將對一姓王朝光復的期望,轉(zhuǎn)化為對“復興三代唐虞之治”的期待,這既是遺民在蒙元統(tǒng)治漸趨鞏固情勢下的無奈選擇,也是其心胸廓大、境界提升的鮮明表現(xiàn)??梢哉f,這些遺民在對更大歷史時空的擁抱中超越了有特定效忠對象、表現(xiàn)為有限時空知覺的遺民意識。

    除時空維度審視得出的以上三種方式外,遺民眷戀故國舊朝,復原與其“象征性連結(jié)”關(guān)系的方式,還有保持舊時衣冠、禮俗、功名,為故國服喪,祭拜舊主、忠烈,改名明志,等等。舒岳祥《解梅嘲》自謂“我是先朝前進士,賤無職守不得死。難學夷齊餓首陽,聊效陶潛書甲子。星回世換市朝新,頭白空山與鬼鄰”⑧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65冊,第40922頁。。牟及“宋社既屋,屏跡山林。服衰麻終身,每賦詩以見志”⑨萬斯同輯:《宋季忠義錄》,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影印室輯:《宋代傳記資料叢刊》第29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第289頁。。方鳳、謝翱、吳思齊亡國后偕隱浦陽仙華山,“每扶攜望天末慟哭至失聲,而后返”⑩宋濂:《吳思齊傳》,《宋濂全集》第7冊,第2246頁。。陳則翁“因崖山之變,棄官歸里……奉宋主龍牌,朝夕哭奠。日與林德陽(旸)、裴季昌、林旻淵、曹許山輩,以詩文往來,私相痛悼,作為詩歌,離黍之悲,溢于言表”?陳岡編:《清潁一源集》卷1,陳則翁傳,陳千銘編修:《瑞安閣巷陳氏清潁一源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5頁。。鄭思肖宋亡后改名思肖,字憶翁,號所南,又號一是居士,將居室命名為“本穴世界”,畫蘭不畫土,皆寓不忘故國之意。平居坐臥不向北,歲時伏臘,輒野哭南向拜?盧熊:《鄭所南小傳》,《鄭思肖集》附錄二“傳記”,第333—335頁。。凡此種種,都可視為遺民復原與故國舊朝“象征性連結(jié)”的表現(xiàn)。

    用詩筆抒寫亡國之痛與故國之思,亦可看作遺民復原“象征性連結(jié)”的一種特殊而重要的方式。他們慣用流水、落花、暮春、登樓、斜陽、銅駝、黍離、麥秀等意象或典故,其中使用最頻繁、包蘊情感最濃郁的當數(shù)“啼鵑”。據(jù)《禽經(jīng)·杜鵑》《華陽國志·蜀志》等書記載,相傳戰(zhàn)國末年杜宇在蜀稱帝,號望帝,為蜀除水患有功。后年老禪位于相鱉靈,退隱西山,修道而化為杜鵑(子規(guī)),春至則悲鳴不已,聲若“不如歸去”,直啼至滿口流血,那漫山的杜鵑花也因之染成了紅色。后人常用此意象形容思念之苦或悲怨之深,特別是遺民,常用以抒寫家國之恨、之戀。如《天地間集》所選家鉉翁的《寄江南故人》:“曾向錢塘住,聞鵑憶蜀鄉(xiāng)。不知今夕夢,到蜀到錢塘。”按:家鉉翁,眉山(今屬四川)人,以蔭補官,德祐二年賜進士出身,拜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元兵圍臨安,丞相吳堅、賈馀慶檄告天下守令以城降,鉉翁獨不署。旋充祈請使赴元,被留,授以高官,堅辭不受。乃貶河間,以《春秋》教授弟子,每與諸生論宋室興亡,輒唏噓流淚。元成宗即位,賜號“處士”放還,遺民故老贊其“名節(jié)千年日月懸”①林景熙:《聞家則堂大參歸自北寄呈》,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69冊,第43486頁。,往往徒步往見之。此詩為其羈留北方期間所作。詩人因聞杜鵑啼叫,逗起了對曾經(jīng)為官的南宋京師杭州和家鄉(xiāng)蜀地的思念,日有不足,繼之以夢,悲、戀并作,綿綿無盡。再如該集所選鄭協(xié)《溪橋晚興》:“寂寞亭基野渡邊,春流平岸草芊芊。一川晚照人閑立,滿袖楊花聽杜鵑?!薄巴碚铡迸c“杜鵑”呼應,隱指亡國?!凹拍薄伴e立”,明寫詩人之索寞?!皾M袖楊花”,暗點其佇立之久、凝神之專,悲、思之濃郁不言而喻矣。

    綜上,鼎革之變使遺民與趙宋王朝的“實體性”連結(jié)戛然斷裂,這給其內(nèi)心帶來深創(chuàng)劇痛。他們眷戀不已,通過諸般“象征性”方式,復原了與故國舊朝的連結(jié)。這種連結(jié)超越了時空限制,是任何力量都無法阻隔的。

    二、驚悸與詫異:戰(zhàn)亂創(chuàng)傷與奴役怨懣

    蒙元為滅宋而發(fā)動的戰(zhàn)爭,帶有極大的殘暴性和掠奪性。對于那些奮起抵抗的城池,元軍攻破后依例屠城?!对贰ひ沙膫鳌罚骸芭f制,凡攻城邑,敵以矢石相加者,即為拒命,既克,必殺之。”②宋濂等:《元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第3459頁。四川大部、獨縣、沙洋、常州、靜江路等地迭遭此難。四川號“天府之國”,遭蒙古鐵騎蹂躪后,“昔之通都大邑,今為瓦礫之場,昔之沃壤奧區(qū),今為膏血之野,青煙彌路,白骨成丘,哀恫貫心,瘡痏滿目”③吳昌裔:《論救蜀四事疏》,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第323冊,第68頁。。至元十二年十一月,伯顏率兵攻打常州,知州姚訔等率軍民固守。伯顏怒,“命降人王良臣役城外居民,運土為壘,土至,并人以筑之,且殺民煎膏取油以作炮,焚其牌杈,日夜攻不息”。城破后,“伯顏命盡屠其民”④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卷27,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第1156頁。。真是慘絕人寰!對于其他大多數(shù)降附的城池,元軍占領(lǐng)后仍然燒殺擄掠不已,這給社會造成嚴重破壞。溫州遺民林景熙《粦說》曾云,“柔兆困敦之歲(1276),朔騎壓境,所過殺掠,數(shù)十里無人煙”⑤李修生主編:《全元文》第11冊,第45頁。。

    廣大士人罹此浩劫,狼狽奔竄于山巔水涯間,破家殞命者比比皆是,正如舒岳祥《停云詩序》所說:“四海衣冠,遭時艱虞,至于暴骨原草者,多矣?!雹迼铉犞骶帲骸度姟返?冊,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第232頁。戴表元《王丞公避地編序》也詳細記述了其逃亡情形:“越明年,兵聲撼海上。村郊之民往往持槖束缊而立,伺塵起即遁。余與公勢不得止,倉皇棄其故業(yè),指(詣)山中可舍者為之歸,蓋其事不能相謀。而流離轉(zhuǎn)徙,困頓百折,不自意復相出于天臺、南峽之麓。自是而行同途,止同旅,交同友,客同門。急則傳聲疾呼,老稚攜挈以遁須臾之命;緩則握手勞苦,流涕譬釋,以寬離鄉(xiāng)棄土之戚?!雹呃钚奚骶帲骸度摹返?2冊,第158頁。傳聲疾呼、老稚攜挈的遁命經(jīng)歷甚是驚險,離鄉(xiāng)棄土、困頓百折的逃亡生活不堪回首,最后能活下來,實在是僥幸。

    遺民不管是否曾進行過抵抗,作為罹遭兵禍的幸存者,其九死一生、刀尖撿命的經(jīng)歷,無疑給他們的心靈帶來莫大震悸,這在其當時紀行或事后思痛的詩文中多有體現(xiàn)。丙子(1276)國變,劉詵九歲,隨家人避兵逃竄于深山巖石間,忽然“道逢哨騎落髇箭”,情急之下,“倉皇奔匿道旁家”,偷眼望去,“弓槊穰穰短墻見”。也許是因為沒有發(fā)現(xiàn)他們,這隊大兵又到他處打劫去了,他們因此得以幸免:“當時脫命五步間,店叟焚香身手顫?!彼郎癫良缍^后,店主焚香感謝上蒼保命之恩,身、手還在不停地顫抖。夜晚,詩人全家投宿親戚家,“又聞士兵在嶺外,肝腦滿地紅模糊”。這樣兵間偷生的日子竟然持續(xù)了四五載。六十多年后,劉詵作《感舊行》回憶起來,仍然心有余悸?!短斓亻g集》所選王曼之的短詩《西窗》,則用比興手法借猿抒臆:“西窗枕寒池,池邊老松樹。渴猿下偷泉,見影忽驚去?!痹澈锟蕵O,從松樹上吊到寒泉里取飲,未料被水中自己的倒影嚇得驚慌失措,趕緊轉(zhuǎn)身逃命。這不正是遺民逃命于兵間,草木皆兵心態(tài)的真實寫照?在蒙元暴力統(tǒng)治下,此等心靈創(chuàng)傷終身難愈。王沂孫作于晚年的《齊天樂·蟬》仍在抒寫那種風聲鶴唳、忍氣吞聲的驚悸:“一襟余恨宮魂斷,年年翠陰庭樹。乍咽涼柯,還移暗葉,重把離愁深訴?!雹偬乒玷熬幮#骸度卧~》,第3357頁。

    對于由宋入元的南人而言,兵禍尚是暫時的災難,蒙元統(tǒng)治漸趨穩(wěn)固后的生活更是漫漫長夜。元初政治腐敗,“科目又廢,所除官多貪污雜進之流”②蘇天爵:《大元贈中順大夫兵部侍郎靳公神道碑銘》,陳高華、孟繁清點校:《滋溪文稿》卷7,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第98頁。。他們以賄賂得官,急于求償,將江南視為財源,“寒就江南暖,饑就江南飽”③揭傒斯:《題蘆雁四首》之四,楊鐮主編:《全元詩》第27冊,第244頁。,“擅科橫斂,無所不至”④王惲:《特選行省官事狀》,楊亮、鐘彥飛點校:《王惲全集匯校》卷92,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第3765頁。。于石《鄰叟言》“悍吏猛索租,椎剝及雞狗”⑤楊鐮主編:《全元詩》第13冊,第296頁。,是當時苛捐雜役重壓下民不聊生的形象寫照。士人之家也難幸免,反倒成為被盤剝、奴役的主要對象。宋代以文治世,士人可以通過科舉成為官員,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徭役和丁稅也由國家豁免。入元之后,科舉停廢,士人不僅斷了原先的榮華顯達之路,甚至連保持自身獨特身份的“儒戶”戶籍也難落實。史載,江南士人的“儒戶”戶籍在至元二十七年左右才基本確定下來,此前,儒士“混同編氓”,需要承擔差發(fā)及徭役,即使儒籍確立后,“有司奉行不至,儒者雜于編戶”⑥張鉉纂修:《(至正)金陵新志》卷9“儒籍”,元至正四年(1344)刻。,“武夫豪卒,詆訶于其前;庸胥俗吏,姍侮于其后”⑦陸文圭:《送蕭仲堅序》,李修生主編:《全元文》第17冊,第521頁。,受到非禮、科役煩擾的情況非常普遍,很多士族因此破產(chǎn)⑧陳得芝:《論宋元之際江南士人的思想和政治動向》,《南京大學學報》1997 年第2 期;申萬里:《元初江南儒士的處境及社會角色的轉(zhuǎn)變》,《史學月刊》2003年第9期。。黃節(jié)山自述:“吾世業(yè)儒,宋乾道中,曾大父魁天下……不幸陵谷遷夷,世祿之胄降為編戶。官吏特不喜儒,差徭必首及之,以故吾家無中人百金之產(chǎn),而里中之役一二歲必間及焉。曩者,吾父因役毀家,吾幼而早有事焉,長而又有事焉,筋力疲于將迎,精神弊于期會。泰山之虎,搏噬不盡則不止,吾不獲已,棄家北出。”⑨陸文圭:《送黃節(jié)山序》,李修生主編:《全元文》第17冊,第516頁。不少士人跌到社會底層,當時流行的“九儒十丐”之說,雖非真實推行的制度,但于此也可略窺士人的社會地位之低及其遭受的歧視,他們甚至發(fā)出了“奈此乾坤無路何”⑩梁棟:《四禽言四首》之三,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69冊,第43631頁。的哀嚎。

    而且,蒙元實行民族壓迫、歧視政策,將全國人民根據(jù)種族和歸附先后分為蒙古、色目、漢人、南人四等,南人地位最低,飽受歧視。朝廷中書省、樞密院和御史臺等中樞部門,“其長則蒙古人為之,而漢人、南人貳焉”①宋濂等:《元史·百官志序》,第2120,4295頁。,甚至存在“省臺之職,南人斥不用”的現(xiàn)象②宋濂等:《元史·百官志序》,第2120,4295頁。。元初江南命官,也以蒙古、色目和部分漢人為主,不信任南人。元朝法律還規(guī)定,“蒙古、色目毆漢人、南人者不得復”③高啟:《元故婺州路蘭溪州判官致仕胡君墓志銘》,金檀輯注:《高青丘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年,第952,952頁。,“諸蒙古人因爭及乘醉毆死漢人者”,也只是“斷罰出征,并全征燒埋銀”④宋濂等:《元史·刑法志》,第2675頁。。蒙古、色目寓戶恃此為暴,“自以為右族身貴,視南方如奴隸”⑤孔齊撰,莊敏、顧新點校:《至正直記》卷3《曼碩題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11頁。,“所過掠財畜,辱婦女,民束手不敢拒”⑥高啟:《元故婺州路蘭溪州判官致仕胡君墓志銘》,金檀輯注:《高青丘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年,第952,952頁。。

    受“君臣大義”“夷夏之辨”觀念影響,遺民本來就不認同蒙元統(tǒng)治,對于那些“虎視南人如草芥”⑦葉子奇:《草木子》卷4“談藪篇”,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73頁。的北方官吏和大兵,更是心存敵意與厭惡,視為“非我同類”⑧孔齊撰,莊敏、顧新點校:《至正直記》卷3《不嫁異俗》,第86頁。的“異己”。他們悲嘆美麗、富饒的家園被北人摧毀、霸占,慨嘆悠久、深厚的華夏禮樂文教傳統(tǒng)為北人破壞,痛恨北人的奴役、壓榨卻又無可奈何。林景熙《西湖》:“風物矉西子,笙歌醉北人?!雹岜本┐髮W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69冊,第43500,43856頁。丘葵《七歌效杜陵體》之一:“景炎元年北人至,撒花初令豪家備。誰梯禍亂敷我民,敲樸日煩無處避?!雹獗本┐髮W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69冊,第43500,43856頁。他們保持著趙宋的衣冠和禮度,覺得北人的語言、行為、服飾、音樂、飲食等都是那么怪異,看不順,聽不慣,欣賞、接受不了。劉辰翁《柳梢青·春感》:“鐵馬蒙氈,銀花灑淚,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頭戲鼓,不是歌聲。”?唐圭璋編校:《全宋詞》,第3197—3198頁。宋無《金陵懷古》云:“玉樹后庭花不見,北人租地種茴香。”?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71冊,第44750頁。北人將番鼓、茴香等家鄉(xiāng)風物也帶到了江南占領(lǐng)區(qū),飽受國亡族辱之苦的詩人覺得非常刺耳、刺目。北人將高雅的梅花誤認為俗艷的杏花,這一錯誤被遺民傳為段子,當作“今典”在詩文中頻繁使用。如金鑰《紅梅》:“北人慣在江南住,猶說前村有杏花?!?楊鐮主編:《全元詩》第52冊,第336頁。

    然而,令遺民無奈的是,隨著日漸月漬,加上蒙元統(tǒng)治者實行“既吸收漢法又堅持擴散蒙古本位文化的復合政策”?李治安:《元代漢人受蒙古文化影響考述》,《歷史研究》2009年第1期。、老百姓討好統(tǒng)治者等多種原因,北人的語言、服飾、風俗等慢慢在江南漢人中流傳開來。王祎《時齋先生俞公墓表》亦云:“元既有江南,以豪侈粗戾變禮文之俗,未數(shù)十年,薰?jié)n狃狎,胥化成風,而宋之遺俗銷滅盡矣。為士者辮發(fā)短衣,效其語言容飾,以自附于上,冀速獲仕進,否則訕笑以為鄙怯,非確然自信者,鮮不為之變?!?李修生主編:《全元文》第55冊,第618頁。二人所言雖不無夸張,但皆指出了南方漢文化受北方少數(shù)民族文化“涵化”的大勢。在北人統(tǒng)治下,“確然”不移者,不過是極少數(shù)不為利誘的遺民罷了,絕大多數(shù)老百姓為了生活往往會順時隨俗,正如鄭思肖《四礪二首(十月)》之二所云:“說殺說不醒,世人良可嘆。欣欣從北俗,往往棄南冠?!睂Υ?,遺民感慨不已,卻又徒喚奈何。他們對語言遷變的反應最為敏感、強烈。王镃《春雨感懷》:“世變漢人能北語,亂興晉室有童謠?!?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68冊,第43209頁。元末福建一帶書坊刻印的蒙古語、漢語對譯小冊子《至元譯語》(又名《蒙古譯語》)序言云:“至元譯語,猶江南事物綺談也。當今所尚,莫貴乎此。分門析類,附于綺談之后,以助時語云?!?賈敬顏、朱風輯:《蒙古譯語·女真譯語匯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頁。蒙古語竟然成為江南漢人追捧的時髦,此風當由元初“南人學北音”發(fā)展而來。

    《天地間集》所選鄭協(xié)《錢塘晚望》云:“錢塘江上夜潮過,秋靜寒煙白露多。吳越青山明月里,舟人齊唱異鄉(xiāng)歌?!眳窃斤L景不殊于往時,但現(xiàn)在船夫為了討好北人游客或趕時髦,竟然齊聲高唱起了異鄉(xiāng)(北方)的歌謠。此情此景,讓遺民情何以堪!

    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不過,宋遺民對北人統(tǒng)治者及其文化的“詫異”感背后,蘊蓄的是正義、深沉的民族反抗情緒與故國之思,故也值得同情、理解。

    三、閑適與郁悵:隱居的政治意涵

    當蒙元統(tǒng)治慢慢鞏固下來后,“出還是處”便成為擺在由宋入元的士人面前的重要問題。正如梁棟《送李北山歸建康》所云:“四方已一氣,我今將安歸?!雹贄铉犞骶帲骸度姟返?1冊,第78頁。大多數(shù)遺民選擇了在山林、田園中隱居。然而,遺民之隱居,與長沮、桀溺、接輿等古之逸民不同。逸民之隱居,是在尋求不同于“仕”的另外一種圓滿、自足的人生價值,是非政治性或者說超越政治的。如《擊壤歌》即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何力于我哉!”②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卷83,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1165頁。而深受儒家“內(nèi)圣外王”之道影響的遺民,因為有著自覺的遺民意識,故其隱居行為與政治存在欲斷難離、既戀又痛的糾葛:一方面,他們即使在隱居時,也不愿或難以忘懷“趙宋的政治”——亡國之痛、故國之思、舊君之戀以及與之同體的治平之夢;另一方面,他們期望通過隱居脫離、實際上卻又無法逃避“蒙元的政治”——征召的利誘威逼、役稅的壓榨椎剝、官吏的詆訶姍侮等。換句話說,隱居是遺民積極地保持對趙宋的政治操守并消極地否定蒙元政治的一種方式。梁棟《野水孤舟》云:“前村雨過溪流亂,行路迷漫都間斷。孤洲盡日少人來,小舟系在垂楊岸。主人空有濟川心,坐見門前水日深。袖手歸來茅屋下,任他鷗鳥自浮沉?!雹郾本┐髮W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69冊,第43632頁?!皾ㄐ摹卑抵附?jīng)世濟民、復國報主之理想,“水日深”隱喻滄海橫流、蒙元入主之現(xiàn)實。理想已然破滅,索性隱居茅屋,袖手旁觀新進之表演。詩人的政治關(guān)懷于此展露無余,雖然是比較隱晦的。

    《天地間集》所選王仲素《歸去詞》更可看作遺民選擇隱居時的宣誓書:“種松雨濯發(fā),折筍春墮指。長嘯歸去來,滄江一天水?!痹娙讼葦z取隱居生活中的兩個“小愜意”,為下文蓄勢。接著通過一聲“歸去來”的決絕之嘯,發(fā)出了“滄江一天水”的領(lǐng)悟、自矜與超脫。既然不認同蒙元統(tǒng)治卻又無可奈何,那就去隱居吧:大自然中風雨可以濯發(fā)、春筍可以當餐,一點兒也不遜于“肉食者”的鐘鳴鼎食、裘馬輕肥;滄江里水闊天空、魚躍鷗翔,足以游心恣欲、縱目騁懷,還不快“長嘯歸去來”呵!詩人的言辭是何等決絕!然而,這只是此詩的表面意蘊。如果我們聯(lián)系中國詩學的比興、象征、雙關(guān)等傳統(tǒng),便會發(fā)現(xiàn),這份決絕、自矜與超脫背后,涌動的是深沉的悲痛、眷戀和堅持?!疤焖睘橼w氏郡望,且崖山兵敗后,陸秀夫抱幼主投海自盡,宋朝從此徹底覆亡,故遺民常望“崖山”“天末”或“東向而哭”哀悼④方勇:《南宋遺民詩人群體研究》,第173—174頁。。他們在詩中也用“天水”雙關(guān)趙宋王朝,表達眷戀之情。如文天祥《集杜詩·陸樞密秀夫第五十二》:“炯炯一心在,天水相與永。”⑤文天祥著,劉文源校箋:《文天祥詩集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7 年,第1417 頁。文中凡引文天祥詩除特別注明者外皆據(jù)此本,不再另行出注。李思衍《汴京懷古》:“土暗塵昏天水碧,風輕雨過女真黃。無人可語宣和事,九些陳留酹一觴?!雹薇本┐髮W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69冊,第43379頁?!疤焖迸c“女真”相對,正是雙關(guān)宋、金?!伴L嘯歸去來,滄江一天水”,也是詩人欲以隱居保持對大宋政治操守之宣誓,首聯(lián)正與此呼應:松歲寒不凋、竹寧折不屈,詩人欲“種松”餐筍,則其人格自不待言;“濯發(fā)”除了用來抒發(fā)隱士超塵脫俗的高尚情操外(《孟子·離婁上》),還兼用屈原在家國危亡之際,寧自沉亦不愿與世推移典(《楚辭·漁父》)①趙應鐸主編:《漢語典故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第81頁。。眷懷君國之情,令人動容!又詩詞中常用春去喻指亡國。詩人去采筍,在嫩筍折斷的瞬間,感覺整個春天都“墮”下來了,這種天崩地解、極富“現(xiàn)代性”的體驗與表達,折射的不正是遺民潛意識中鏤心刻骨的亡國之痛?

    正是基于這種異代同悲的體驗,歸隱遺民對陶淵明充滿了景仰之情。謝翱《九日》云:“眼明對南山,尚想陶彭澤……華軒又何羨,自載返蓬蓽。終身書甲子,往往義形色……我方持空觴,千載高風激。”②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70冊,第44309頁。晉宋易代之后,陶淵明不為利誘、不為勢屈,毅然歸隱,且此后所著文章唯書甲子,以保持眷念舊主、不仕二姓的政治操守。謝翱對此萬分欽慕,將淵明引為同調(diào)以堅己志,宋亡后亦只書甲子不書年號。這種惺惺相惜之感在遺民中甚為普遍。何夢桂《題駱菊巖詩稿》:“寒英搖落淵明老,尚見遺編說義熙?!雹郾本┐髮W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67冊,第42211頁。他們還從陶詩中讀出了深沉的亡國之悲與故國之思,為之唏噓不已!王應麟《困學紀聞》:“陶靖節(jié)之讀《山海經(jīng)》,猶屈子之賦《遠游》也?!l(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悲痛之深,可為流涕!”④王應麟撰,翁元圻輯注,孫通海點校:《困學紀聞》卷18,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第2082頁。鄭思肖《題陶淵明集后》:“拂袖歸來未是遲,傳家何用五男兒?不堪生在義熙后,眼見朝廷被篡時。”

    除氣節(jié)與人格的渴慕外,選擇隱居的宋遺民還以“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的陶淵明為師,用詩筆描摹山水、田園之美,將其美化為桃花源般的世外凈土,抒發(fā)在其間隱居的閑適與自在。陳深《題鄭柏窗所藏蓮社圖》云:“我將解世纏,已辦登山具。載酒酹淵明,問津桃源路?!雹荼本┐髮W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71冊,第44783頁。這引發(fā)了山水、田園詩的井噴式繁榮,成為宋元之際獨特的文學景觀。此類詩作,往往“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出嘯傲山林、寄情田園的快樂”⑥張宏生:《感情的多元選擇》,北京:現(xiàn)代出版社,1990年,第86頁。。如《天地間集》所選文及翁的《山中夜坐》:“悠悠天地間,草木獻奇怪。投老一蒲團,山中大自在。”按:文及翁,綿州(今四川綿陽)人,蒙元略蜀后,寓居吳興(今浙江湖州)。寶祐元年(1253)登進士第。劉一清《錢塘遺事》載,文及翁登第后與同年期集游西湖,一人戲之曰:“西蜀有此景否?”及翁即席賦《賀新郎》一闋⑦劉一清撰,王瑞來校箋考原:《錢塘遺事校箋考原》卷1《游湖詞》,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第15頁。,蒿目時艱,感慨激憤,對南宋朝廷從上到下無視危機,安于偏安,不問國事,只知“酣歌深宮,嘯傲湖山,玩歲愒日”⑧脫脫等:《宋史·汪立信傳》,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12475頁。的行徑提出嚴厲批評,嘆息自己的一腔報國熱情無處揮灑,難以挽救祖國滅亡的命運。德祐元年,及翁官簽書樞密院事,然大勢已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摯愛的邦國傾覆??赡苁菫榱吮苊庥H歷納降的屈辱與亡國的悲痛,元兵將至,及翁棄官遁去。入元后,隱居著書,元世祖累征不起。《山中夜坐》所寫,即為及翁此時心境。首句“悠悠天地間”,化自陳子昂膾炙人口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皆以時空之廣大浩渺,形個人之形單影只。同處此境,子昂發(fā)出的是“獨愴然而涕下”的感喟⑨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第902頁。,及翁發(fā)現(xiàn)的卻是草木獻奇相媚之愉悅。下聯(lián)“投老一蒲團,山中大自在”,順勢由境入心,寫隱居之樂,兼以明志:投老生涯,只消一蒲團足矣,所求是何等的微末,而所得又是何等的豐厚——那難以名言的“大自在”?。∮写俗R見,臻此境界,則圓滿自足,無欲而剛,人世間還有什么功名利祿可以動其意,還有什么強權(quán)霸道可以移其志?

    遺民宣稱隱居生活閑適自在、圓滿自足,表面上看,似乎超越了政治,實際上并未脫離政治:他們不過是在以特殊方式化解亡國之痛與故國之思,保全對大宋的忠節(jié),同時表達對蒙元統(tǒng)治“何力于我”的否定。俞德鄰《靖節(jié)先生畫像贊》云:“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徜徉三徑,夭夭申申。世指為晉宋之人,噫,孰知其為無懷、葛天氏之民也邪!”①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第357冊,第385頁。點明“為無懷、葛天氏之民”,即是“不降”“不辱”的抗節(jié)。鄭思肖《桃源圖》:“有耳不聞秦漢事,眼前日日賞桃花。”文天祥《海上》:“王濟非癡叔,陶潛豈醉人。得官須報國,可隱即逃秦?!雹诒本┐髮W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68冊,第43027頁。更是強調(diào)了閑適的避秦意蘊與歸隱的逃秦目的。

    悲哀的是,急切渴望“尋得桃源好避秦”(謝枋得《桃花》)③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66冊,第41402頁。、“高蹈悠悠且遁肥”(方鳳《述志》)④楊鐮主編:《全元詩》第9冊,第341頁。的遺民,往往尋找不到世外桃源,也難以享受自得之趣。就環(huán)境而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詩經(jīng)·小雅·北山》)⑤阮元??蹋骸妒?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第994頁。文中凡引“十三經(jīng)”正文及其注疏皆據(jù)此本,不再另行出注。,“蒙元的政治”——征召的利誘威逼、役稅的壓榨椎剝、官吏的詆訶姍侮等,隨時會找上門來,令他們疲憊、憤懣不已?!短斓亻g集》的編者謝翱兵火后,“室家散亡,購得一子軍伍中,相與竭力生產(chǎn),僅自給。屬繇役繁興,不堪迫辱,日益憤懣成疾”⑥鄧牧:《謝皋父傳》,李修生主編:《全元文》第13冊,第208頁。。林景熙《酬謝皋父見寄(南劍人)》曰:“入山采芝薇,豺虎據(jù)我丘。入海尋蓬萊,鯨鯢掀我舟。山海兩有礙,獨立凝遠愁?!雹弑本┐髮W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69冊,第43498頁。發(fā)出了遺民“窮觀六合內(nèi),投隱幾無鄉(xiāng)”⑧戴表元:《賦意未暢復拾前韻之余者作廣坐隱辭》,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69冊,第43660頁。的群體之哀嘆?!短斓亻g集》所選王曼之的《春日郊行》也是在抒發(fā)潛意識中不斷翻騰的欲尋桃源而不得的悵惘之情:“出門逢柳色,忽過野橋西。坐石看潮長,隔花聞鳥啼。地隨芳草盡,樹與夕陽齊。不是桃源路,行人亦自迷。”

    從心境來論,“趙宋的政治”——亡國之痛、故國之思、舊君之戀以及與之同體的治平之夢,令他們耿耿于懷、郁陶不已,更何談閑適與自在?《天地間集》所選“竹坡韓”⑨諸本皆脫其名?!恫删铡吩疲骸皵X我百結(jié)衣,為君采東籬。半日不盈掬,明朝還滿枝。悠然何處是,千古正如斯?!卑矗禾諟Y明《飲酒二十首并序》之五云:“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⑩陶淵明著,袁行霈箋注:《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第247頁。自此之后,“采菊”便成為抒發(fā)悠然、閑適的隱逸之情的典故。然這首詩中,詩人卻借男女之戀,為其注入了眷懷君國的意涵。詩人衣衫襤褸,處境已非常艱難,但看到秋日明艷的菊花,仍然不忘采了獻給君主??麅A之忱,堪與老杜“一飯未嘗忘君”?蘇軾:《王定國詩集敘》,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第89冊,第183頁。媲美。然而,因為心中憂思纏繞,難專于事,采了半天還沒采到一把?!对娊?jīng)·小雅·采綠》:“終朝采綠,不盈一匊?!编嵭{:“綠,王芻也,易得之菜也,終朝采之而不滿手,怨曠之深,憂思不專于事?!标憴C《擬涉江采芙蓉》:“上山采瓊?cè)铮饭瑞埛继m。采采不盈掬,悠悠懷所歡?!?陸機著,楊明校箋:《陸機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第313頁。盡管如此,詩人并沒有放棄:明天菊花還會開滿枝頭,還可接著采……最后兩句“悠然何處是,千古正如斯”,奇峰突起,單刀截斷,詩人從自己的這種情緒中跳脫出來:我不是要借“采菊”尋求“悠然”嗎,怎么又陷入憂思中了?然而,這一番反省并沒有讓他的心緒“悠然”起來,反而,詩人更加死心塌地地確信:采之不已,思之不已,自己永遠不可能擺脫憂思,他人亦然,處處皆然,陶淵明不過在說大話,自古以來從來沒有人真正“悠然”過!末二句括時空、兼人己,一并遣之,足見憂思之深重,忠愛之誠摯,所謂“葵藿傾太陽,物性固難奪”?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仇兆鰲注:《杜詩詳注》,第265頁。!

    可見,遺民詩文中充斥的對山水、田園的贊美和閑適、自在之情的抒發(fā),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不過是現(xiàn)實的理想美化或者說理想的現(xiàn)實投影罷了。

    四、空幻與落寞:儒家倫理綱常之外

    遺民即使隱居也難以享受閑適、自在之樂,除蒙元暴力統(tǒng)治無法逃避的客觀原因外,主觀上說,在于其遺民意識與身份的自覺使隱居行為帶有強烈的政治屬性。而這,又是因為遺民信奉忠信節(jié)義等儒家倫理綱常。自漢武帝始,儒學便成為官方學術(shù)及意識形態(tài),在全社會占有主導地位。發(fā)展至宋代,由于統(tǒng)治者推行重文輕武、以文治國、“與士大夫治天下”①文彥博對神宗皇帝語,參見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221,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5370頁。的策略,儒學地位更是得到強化,儒學本身也順勢發(fā)展為更嚴密、精致的理學。而理學為了增強人們道德踐履的自覺性,把儒家倫理綱常提升到“天理”高度,把人性中的喜怒哀樂看作情欲,提出“存天理,滅人欲”,要求人們克制欲望,“居敬以禮”。儒家倫理綱常維系群體、完善個人的正面意義自不待言,但其把理(禮)與欲、性與情對立起來,推向“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這樣的極端,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對踐履者生命與天性的壓抑。這種壓抑,在承平時期,因為有科舉入仕回饋的得君行道、經(jīng)世濟民、立功不朽、衣錦還鄉(xiāng)等人生成就感的舒緩,還顯得不太突出;但在易代之際入仕途徑斷絕的非常時期,就變得是那么沉重!

    忠信節(jié)義等儒家倫理綱常要求遺民對趙宋王朝抗節(jié)守義并消極抵制蒙元統(tǒng)治,這使他們的內(nèi)心充滿了亡國之痛、故國之思、奴役之憤、忠孝不能兩全等諸多矛盾與痛苦。從他們渴求“無心”“無愁”的詩句,我們便可感受到其內(nèi)心是多么地愁思沸郁!舒岳祥《靜坐偶成》二首之二:“作意投床寐不熟,嗒然隱幾睡偏安。從來萬事無心好,心到無心自是難。”②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65冊,第41012頁。

    出于生物趨樂避痛的本能,有時,遺民也會對自己的人生選擇乃至自幼服膺、踐履的儒家倫理綱常進行反思、質(zhì)疑?;厥兹松?,他們后悔走上讀書明理的道路,反倒羨慕不識字匹夫匹婦的陶陶之樂。戴表元《賦意未暢復拾前韻之余者作廣坐隱辭》:“悲來俯仰尋隱處,欲親書冊依杯觴。引酒未一酌,狂風郁律沖肝腸。讀書未一卷,噫嗚感慨淚浪浪。酒能觸人生憤激,書能覽古知興亡。非徒不足充隱具,反緣二物來自戕。覆杯掩卷且默坐,氣定始覺如平常。因思世上百千事,是非榮辱俱可忘。楊朱墨翟悲泣兩無益,伯夷叔齊浪死埋首陽。不如隨緣委運只塊坐,冥心徑往游黃唐。”③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69冊,第43661頁。蘇軾因遭受政治風波,已有“人生識字憂患始”④蘇軾:《石蒼舒醉墨堂》,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14冊,第9136頁。的感慨,相比而言,經(jīng)歷過易代之變的遺民,所發(fā)此等感慨更為沉重!詩人欲找個地方隱居,結(jié)果找遍六合之內(nèi)也沒找到,只好以書、酒為隱,期望棲息心靈。然而,酒沒干一杯,郁律之氣像狂風一樣沖蕩著肝腸;書沒讀一卷,感慨噫嗚惹得淚水浪浪。而之所以“酒能觸人生憤激,書能覽古知興亡”,引人如此自戕,如此痛苦,不正是因為詩人自身先因讀書明理存了是非榮辱的觀念——儒家倫理綱常?因此,待心情平靜后,他對自己方才此種心理活動進行反觀、審視,最后覺得什么抗節(jié)守義,什么出處抉擇,都不重要,都應該忘掉,不如“隨緣委運”,什么都不掛念,做一個遠古黃帝、唐堯之世“鼓腹無所思,朝起暮歸眠”⑤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陶淵明集箋注》,第219頁。的普通老百姓。

    這種欲掙脫儒家倫理綱常規(guī)范的想法,在那些做了貳臣但仍存遺民意識的士人那里更加強烈。王義山與其弟王義端曾“以賦四上春官”,得中進士,后又為丞相章鑒門下客,與聞國事。亡國后,他又入仕蒙元。對此,他時常自哀自怨,頗為愧悔。至元二十三年,王義山由儒學提舉告歸,自撰墓志銘曰:“夫有生必有死,吾老矣,死已晩矣。茍獲體其受而歸全,幸也,獨不幸而讀書,又不幸而竊科第,又不幸而立乎人之朝。向使不讀書,不竊科第,不立乎人之朝,豈不陶陶然天地間一民。既讀書,既竊科第矣,既立乎人之朝矣,而謂一民之不如。嗚呼!必有不如者矣……余之志,余之心也。”①王義山:《稼村自墓志銘》,李修生主編:《全元文》第3冊,第194頁。不讀書、不登科、不立朝,則無須面對出處抉擇,也沒有抗節(jié)守義的責任,從而避免了心靈的糾結(jié)與痛苦。貳臣王義山在人生最后發(fā)出的欲為“陶陶然天地間一民”的自白,某種程度上也是由宋入元士人的共同心聲。

    遺民對儒家倫理綱常的反思、質(zhì)疑,除了借助陶陶之民的視角外,更常見的,是取資佛法道理。宋代“三教融合”趨勢愈加明顯,士人自小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佛道觀念的熏沐。易代之際所歷家國巨劫奇變,又讓他們對“萬法皆空”“隨緣委運”等佛道思想獲得深切共鳴,覺其仿佛從自家根性中流出一般,正如錢謙益所云:遺民“流離國難。萬死備嘗,一身余幾。波叱填耳,斧锧攢軀,血路魄回,刀山魂返。噩夢乍歇,藏識孤明,《楞嚴》積因,影現(xiàn)心目。經(jīng)言,如汝昔年,睹一奇物,經(jīng)歷年歲,忽然覆睹,記憶宛然,曾不遺失。誠哉是言也”②錢謙益:《佛頂蒙鈔目錄后記一》,許明編著:《中國佛教經(jīng)論序跋記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 年,第1873頁。。

    《天地間集》所選何新之《秋夜泛舟》三首之一即發(fā)出了“人生定何物,扁舟空影中”的慨嘆。再如該集所選文天祥《南華山》云:“北行近千里,回復迷西東。行行望南華,忽忽如夢中。佛化知幾塵,患乃與吾同。有形終歸滅,不滅惟真空。笑看曹溪水,門前坐春風?!奔咀宰⒃疲骸傲娑U師真身,蓋數(shù)百年矣,為亂兵刲其心肝。乃知有患難,雖佛不能免,況人乎!”文天祥曾為寶祐四年狀元,官至右丞相兼樞密使。他自認“一介寒微,兩朝知遇”③文天祥:《謝皇太后表》,熊飛等點校:《文天祥全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07頁。,“君恩天大,若為報稱之圖;流俗波頹,常有激昂之志”④文天祥:《謝丞相》,熊飛等點校:《文天祥全集》,第251頁。。就是這樣一位為挽救國難百折不撓的儒家忠臣,在邦國傾覆之際,也對人生的空幻與身世的飄零感觸頗深。祥興二年(1279)二月六日,陸秀夫負幼帝蹈海。被俘在元營的文天祥親睹宋室徹底覆滅,“痛苦酷罰,無以勝堪”(《集杜詩·南海第七十五》序),賦《哭崖山》詩以寄哀:“寶藏如山席六宗,樓船千疊水晶宮。吳兒進退尋常事,漢氏存亡頃刻中。諸老丹心付流水,孤臣血淚灑南風。早來朝市今何處,始悟人間萬法空?!庇制洹肚才d》二首之一亦云:“豈料乾坤成墮甑,始知身世是虛舟。遙憐海上今塵土,前代風流不肯休?!闭羌覈鴥A覆這樣的浩劫奇變與血淚之痛,使文天祥“始悟人間萬法空”“始知身世是虛舟”,對佛道義理有了切膚的體悟。崖山戰(zhàn)后,文天祥被解送大都。五月十八日路過南華寺,宿寺門下,因聞六祖慧能真身為亂兵所毀,感而作《南華山》:既然人生如夢、有形終滅,不如隨緣任運、安住當下,姑且在曹溪之畔歇歇腳,披襟笑迎那和煦的春風。

    對佛道義理有所體悟的遺民,有時還會試著用出世間的佛眼道心審視人生,進而對屬于世間法的儒家倫理綱常展開反思。文天祥歷來被看作儒家理想人格的化身,然《天地間集》所選其《逢有道者》卻云:“誰知真患難,悟此大光明。云散天仍在,風休水自清。功名幾滅性,忠孝太勞生。此意如能會,神仙亦可成?!痹婎}集本作“歲祝犁單閼、月赤奮若、日焉逢涒灘,遇異人指示以大光明正法,于是死生脫然若遺矣。作五言八句”。據(jù)此,知至元十六年十二月十一日在大都獄中,道人李靈陽示以大光明正法,天祥有所悟而作是詩。所謂“大光明正法”,當為道教內(nèi)丹修煉的一種方法。道教認為,人自道體稟賦真性,即稟有一點光明,繕性修道就是擴充這點光明,使之愈聚愈大,積成“大光明”,達到通體光明、光瑩皎潔的境界,性就與道相合,打成一片⑤文天祥著,劉文源校箋:《文天祥詩集校箋》,第1147頁。。詩人身陷囹圄,性命危在旦夕,沒想到還能得異人指點,領(lǐng)悟大光明正法,機緣可謂殊勝。“云散天仍在,風休水自清”,乃用形象化的語言描繪悟道后的境界:什么千磨萬難,都如風吹云涌,終究會停歇、過去,而人的真性卻如天似水,巋然不動,清凈常瑩。由此,天祥從繕性修道的角度對儒家倫理綱常進行批評,這著實讓人有點驚訝:“功名幾滅性,忠孝太勞生。”此聯(lián)互文見義?!肚f子·大宗師》云:“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雹俟鶓c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第242頁。追求功名,盡忠盡孝,雖然在世人看來是非常榮耀、理所當然的,但從修道的角度看,卻戕害了本性、桎梏了生命,遮蔽了真性本來的清凈光明,就像風云雷雨遮障了晴空一樣。文天祥《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落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丹心”,文氏《集杜詩·南海第七十五》序及《宋季三朝政要》引作“聲名”②王瑞來:《玉碎,還是瓦全?——宋元之際的兩難抉擇》,《近世中國:從唐宋變革到宋元變革》,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392頁。,意思更為顯豁。僅由此詩,便可看出,文天祥一生為了忠君報國、名垂青史,不惜辛苦攻讀、身世飄搖、惶恐零丁甚至視死如歸,這對人本性的戕害還不夠大嗎?至于“忠孝太勞生”,則不僅指盡忠盡孝等使人的生命過于勞苦,還指忠孝不能兩全、抗節(jié)守義與經(jīng)世濟民難以兼顧等儒家倫理綱常內(nèi)部的張力、矛盾給踐履者的身心帶來了莫大的折磨。文天祥詩文中,充滿了忠君與事親不能兩全的愧疚?!犊弈复笙椤罚骸扒澳昊葜菘弈笖浚ツ贲菘弈钙?。今年飄泊在何處,燕山獄里菊花時……人間送死一大事,生兒富貴不得力。口今誰人守墳墓,零落瘴鄉(xiāng)一堆土……古來全忠不全孝,世事至此甘滂沱……悠悠國破與家亡,平生無憾惟此事。”《過淮河宿闞石有感》:“江鄉(xiāng)已無家,三年一羈旅。龍翔在何方,乃我妻子所……我為綱常謀,有身不得顧。妻兮莫望夫,子兮莫望父。天長與地久,此恨極千古。來生業(yè)緣在,骨肉當如故。”由此可見,“功名幾滅性,忠孝太勞生”,乃文天祥的真實心聲,蘊含了他一生的經(jīng)歷感觸和當下的修證體悟。最后詩人指出,如果能夠領(lǐng)悟這個道理,也就達到了“死生脫然若遺”的神仙境界,無比快活自在!

    某種意義上說,易代之際,遺民的欲為一民、佯狂裝愚、嗜酒縱欲、參禪問道、游山玩水等非常態(tài)言行,都是因為他們不堪承受儒家倫理綱常的重壓,而欲藉此暫時忘懷或脫離之,從而追尋個體生命的適意與逍遙。然而,吊詭的是,盡管儒家倫理綱常令遺民的生命不堪重負,但若讓他們“舉其平生而盡棄之”③脫脫等:《宋史·文天祥傳》,第12539頁。,從此與之斷絕關(guān)系,完全超脫,卻又無法做到,因為這份價值失落的生命之輕他們更難以承受,畢竟遺民依然處于儒學是社會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氛圍中,易代并沒有改變這一點。《天地間集》所選吳子文《訪隱者不遇》,抒發(fā)的應該就是那種價值失落的落寞:“道人入山訪道人,山深俗樸雞犬馴。道人不見道人去草木無邊春?!笔拙鋵懭肷皆L友,詩人將訪問者的自己和被訪者的友人皆稱為“道人”,顯然是在強調(diào)二人志趣之相投。次句化自陶淵明《桃花源記》,既寫去程所見友人居處之環(huán)境,也與標題“隱者”呼應,暗點二人“逃秦”的遺民身份。三句直陳不遇而歸之事實,末句描寫歸途所見。詩人訪友不遇的失望沒有明言,僅通過與末句景物描寫的對比間接呈露,所謂“以樂景寫哀……一倍增其哀樂”④王夫之:《姜齋詩話·詩繹四》,《船山全書》第15冊,長沙:岳麓書社,2011年,第809頁。。而且,詩人的內(nèi)心不止失望。他用萬物各遂其性的無邊春色反襯心境,正如遺民歆羨鼓腹而游、日落而息的陶陶之民那樣,也流露了其對自我壓抑本性抗節(jié)守義行為的反省。此等行為,如果朋友在的話,還可以相濡以沫,獲得一點撫慰?,F(xiàn)在朋友不在,還有誰理解呢?春天來了,大自然到處是怒放的生命,多么美麗!草木無邊春”??!而他卻在為踐履儒家倫理綱常而壓抑生命,這究竟有何意義?三、四兩句之間的張力,流露了詩人對儒家倫理綱常的質(zhì)疑以及隨之而來的價值失落的落寞。而“道人”一詞的頻繁使用,一、三兩句近似句式的回環(huán)往復,則如回聲一樣,從修辭上強化了這種落寞。

    此等價值失落的落寞所彰顯的生命之輕,在生活中如吉光片羽般偶爾閃現(xiàn),已足以使人不堪。職是之故,欲為一民、佯狂裝愚、嗜酒縱欲、參禪問道、游山玩水等非常態(tài)言行,也就只能成為遺民生活中偶爾一用的鎮(zhèn)痛劑,而不會成為家常便飯。比如,參禪問道在遺民群體中頗為流行,但祝發(fā)、受箓者甚少。即使那些做了道士、和尚的遺民,如汪元量、馬臻等,也難以全然放下,不過是在“以忠孝作佛事”①全祖望:《南岳和尚退翁第二碑》,朱鑄禹匯校集注:《全祖望集匯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年,第278頁。、道事。因此,就整體結(jié)果而言,遺民借非常態(tài)言行表達的對儒家倫理綱常的反思、質(zhì)疑,非但不會顛覆儒家倫理綱常,反而緩解了其對踐履者生命與天性的壓抑,讓他們在心靈得到片刻休憩之后,更加坦然、平和、堅定地抗節(jié)守義,這實際上最終維護和鞏固了儒家倫理綱常。文天祥即是在佛道思想的助力下勘破生死、從容就義,成為儒家千古儀刑的。其《七月二日大雨歌》云:“百年一大夢,所歷皆黃粱。死生已勘破,身世如遺忘?!薄哆€獄》亦曰:“人生如空花,隨風任飄浮。哲人貴知命,樂天復何求!”為此,后人感慨地稱贊道:“宋方其亡,而綱常不亡也。”②方萬山:《重刻疊山謝先生文集序》,祝尚書編:《宋集序跋匯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第2183頁。

    五、堅守與憂懼:與時間抗爭

    中國傳統(tǒng)社會是以倫理為本位的社會,“以道德代替宗教”③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北京:學林出版社,1987年,第95頁。作為個體人生信仰、保障社會和諧。緣此,中國人特別看重道德踐履之氣節(jié)。而所謂“氣節(jié)”,從肯定方面看,指每個道德主體對心中道德理想(或原則)的一種堅守;從否定方面看,則是對所有不合價值理想的外在壓力之抗拒。氣節(jié)與仁、義、禮、智、信等道德理想不同,它并非道德理想的內(nèi)容,而是對所有道德理想的堅守④陳剛:《論氣節(jié)——中華氣節(jié)觀的意蘊、內(nèi)涵與作用》,《學?!?009年第1期。。氣節(jié)是已覺醒的士階層個體人格的集中表現(xiàn),常被視為人物評價的根本標準。由于中國文化整體的入世傾向,君臣之際很早就成為人們談論氣節(jié)的重點。春秋時期,原始儒家認為“道”高于一切,君主只有“行道”,士人才出仕。在君臣關(guān)系中,儒家以主體自居,主張在“行道”的前提下,以“禮”維系?!墩撜Z·先進》:“以道事君,不可則止?!蓖瑫栋速罚骸熬钩家远Y,臣事君以忠。”儒家所謂“忠”,是對一種內(nèi)向的自我修養(yǎng)、自我完善的徹底追求,以及由此而產(chǎn)生的一種自覺的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心和道德行為,不管是臣下還是君主,都應該如此。戰(zhàn)國時期,隨著君主權(quán)力的加強與士階層的分化,《墨子》首次出現(xiàn)“忠臣”一詞⑤如《墨子·非攻中》:“忠臣不以食其君?!保▍秦菇?,孫啟治點校:《墨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第203頁),《韓非子·忠孝》更是對“忠臣”做了規(guī)定性闡釋:“專心于事主”,“不危其君”⑥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第468、467頁。。由此,“忠”轉(zhuǎn)化為臣下對君主必盡的絕對義務,成為一種外向的名分行為的表現(xiàn);忠于君就是忠于“道”,不管這君是什么樣的君,即使桀、紂,也要忠于。兩漢時期,統(tǒng)治者和儒家今文學者試圖把法家“忠臣”觀念儒化,提出了“三綱六紀”之說,但沒有解決易代之際士人究竟是聽從天命轉(zhuǎn)移還是死守臣節(jié)的問題。從秦漢到五代,士人對君臣關(guān)系的主流看法大體和原始儒家一致,即主張“君擇臣而任之,臣亦擇君而事之。有道順命,無道衡命”⑦《孔子家語·弟子行》,楊朝明、宋立林主編:《孔子家語通解》,濟南:齊魯書社,2013年,第144頁。;“言聽則仕,不用則去,保身全行,臣之節(jié)也”⑧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為人臣者毋以有己”司馬貞索隱引王肅語,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1910頁。。這在政治實踐上表現(xiàn)為:改朝換代幾乎都是由權(quán)臣篡位造成的。到了宋代,二程、朱熹等理學家將“三綱五?!币暈椤疤炖怼敝傲餍小保蟪甲印爸乙允戮?,完始終之大節(jié)”⑨程頤:《為家君祭韓康公文》,《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642頁。。這樣,君臣關(guān)系完全秩序化,“為主殉死”“不事二主”成為人臣的絕對義務,“忠節(jié)”也成為評價士人氣節(jié)的首要而關(guān)鍵的維度①魏良弢:《忠節(jié)的歷史考察:先秦時期》,《南京大學學報》1994 年第1 期;《忠節(jié)的歷史考察:秦漢至五代時期》,《南京大學學報》1995年第2期。。借助科舉制度、禮俗教化等多種手段,理學“忠節(jié)”觀念在宋代得到廣泛傳播,甚至轉(zhuǎn)化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生活規(guī)范。這是中國歷史上的遺民現(xiàn)象在宋元之際首次大規(guī)模出現(xiàn)的重要原因,也是宋以后統(tǒng)治者大力提倡理學、現(xiàn)實政治中再也見不到權(quán)臣篡位的重要原因。

    堅守“不事二主”、嚴“夷夏之辨”的氣節(jié),是易代之際因孝親、心存恢復之念、求速死不成、保全百姓等種種原因未能殉國報主的宋遺民退后一步的“底線選擇”,也是他們“遺民”身份的自覺昭證與生存下去的最后支撐。唯有如此,他們才能心安理得,獲得不朽的聲名。然而,要想始終如一地保持氣節(ji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要遭受各種主客觀情勢的考驗,譬如個人意志的堅毅與否、蒙元征召的威逼利誘、生計的逼迫等。這些壓力,隨著時間推移會逐漸呈施,對守節(jié)形成威脅。職是之故,遺民群體普遍有一種“時間焦慮”②參見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第七章《時間中的遺民現(xiàn)象》。,“時間”仿佛成了他們守節(jié)的巨大威脅。堅毅如文天祥,也曾慨嘆道:“骯臟到頭方是漢。”(《得兒女消息》)鄭思肖《大義略敘》云:

    嘗銘誓于心曰:“我逆我邪,愿汝滅我;汝逆汝邪,我誓滅汝!期救此心,同歸于正,確于不變,一其無極。我終當與之決,同歸于一是之天!”旦旦颙望中興,謂即刻可見,不料八年,今尚未復,如抱久餓思食,不能自活。但恐或者望南既久,意必墮于倦懶,陷北漸深,心亦隨之契化,卒陷于偽逆之地,此當世人心之大病也。愿火德速開中興之天,立億千萬世人倫之統(tǒng),正今日之大事,我決為之矣!

    據(jù)鄭氏自述,《大義略敘》乃“德祐八年歲在壬午之春述,德祐九年癸未春正月重修”,距離崖山之役不過三四年。然而,他已深深感受到了“時間焦慮”,因為即便是遺民,亦可能“望南既久,意必墮于倦懶,陷北漸深,心亦隨之契化,卒陷于偽逆之地”,而人心風俗一旦“契化”,不獨光復無望,氣節(jié)的堤防也會潰壞。

    正是因為憂懼時間之流的沖蝕,遺民不斷地昭證、強化著自我“不事二主”、嚴“夷夏之辨”的氣節(jié)和“遺民”身份。在他們心目中,趙宋王朝“不以有疆土而存,不以無疆土而亡”(《心史·自跋》),已經(jīng)化為他們完善人格、砥礪節(jié)操的抽象依托或永恒“理念”(Idea)。遺民進行的自我氣節(jié)和身份昭證,就表現(xiàn)手法而言,大致可分為以下四種。一是直抒胸臆,表達之死靡它的決心。如汪元量《杭州雜詩和林石田》二十三首之二:“發(fā)已千莖白,心猶一寸丹。衣冠前進士,家世舊郎官?!敝模骸氨保ㄋ┟嫔我妫瞎谒绖t休。百年如過翼,撫掌笑孫劉?!雹郾本┐髮W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70冊,第43995頁。二是通過褒揚守節(jié)的“同類”、貶斥失節(jié)的“敗類”間接表明態(tài)度。鄭思肖亡國后歌詠先秦以來忠臣節(jié)士的正直品格和凜然正氣,成大型組詩《一百二十圖詩集》,從中汲取抗節(jié)守志的精神力量。此外,他還寫過《和文丞相六歌》《二唁詩》《哀劉將軍》《五忠詠》等詩篇,哀悼、贊頌抗元斗爭中仗義死節(jié)的英雄。三是以夫婦關(guān)系中的孀婦為譬,婉曲地表達守節(jié)之志。吳思齊“宦游十年,田無半畝之增。后值宋改物,家益艱虞,至無儋石之儲。有勸之仕者,輒謝曰:‘譬猶處子,業(yè)已嫁矣,雖凍餓者不能更二夫也。’……因自號‘全歸’,誓不失身以病父母也”④宋濂:《吳思齊傳》,《宋濂全集》第7冊,第2245—2246頁。。四是發(fā)揚比興寄托的傳統(tǒng),通過對自然物象的描寫,于褒貶頌斥中曲折表達心志。松、竹、蘭、梅、潮汐等高潔、耐寒、有節(jié)、常青、芬芳、獨立、守信的物象往往受到贊頌,而蕭、艾、藤、蔓等惡草或具有依附性、易變性的事物則會受到貶斥。如《天地間集》所選徐直方《觀水》:“滄江無盡水,夜夜隨潮去。若復作潮來,滄江止不住?!睖娼瓰殡[士放舟之所,首聯(lián)以滄江之水無有一夜不隨潮而去,寫己雖隱居,然眷懷君國之念,時時不曾停息。次聯(lián)以潮水洶洶歸來,寓故國光復之希望,兼寫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撓自己守節(jié)的意志。又潮水漲落有時,“雖逮暮夜,而不爽其期,若有信然者”。士人釋褐為官,即是向朝廷遞交了一份忠君報國的承諾書。即使后來宗社不幸傾覆,也應該堅守信用,保全對王朝的忠節(jié)。《天地間集》的編者謝翱曾發(fā)起組織過汐社。他以“汐”名社,即意在勉勵同仁互相激勵、彼此取信,不以衰頹窮塞而屈志改節(jié)。直方咸淳二年(1266),以布衣進《易解》,得補迪功郎,授史館編校(《宋史·度宗本紀》)。歷廣東經(jīng)略使,特遷起居郎兼侍郎。德祐元年,為右正言,論賈似道誤國之罪,乞安置嶺表(《宋史·高斯得傳》)。宋亡后事跡不明。據(jù)此詩,他應該隱居守信,全節(jié)而終。再如此集所選謝枋得《武夷山中》:“十年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按:枋得(1226—1289),信州弋陽(今屬江西)人。寶祐四年與文天祥同科中舉。景定五年(1264)為江東漕試官,發(fā)策指摘賈似道誤國,謫興國軍安置。德祐元年,以江東提刑、江西招諭使知信州。二年,信州陷,隱于建寧唐石山中,后變姓名賣卜建陽市中。宋亡,寓居閩中。屢薦屢辭,不赴詔。至元二十六年,參政魏天祐強其北行,至燕絕食死,門人誄為“文節(jié)先生”。此詩約為信州城陷十年后(1284)所作,時枋得寓居武夷山中。全詩純從至性流出,借梅表志,以詩人于鼎革兵亂平息后,守節(jié)的處境之流離、心境之孤寂和時間之漫長,映襯其意志之堅毅與名節(jié)之芬芳,語淡情深,貶頑起懦。四五年后,枋得絕食全節(jié),由此詩而觀,蓋有素蘊矣。

    遺民為抵抗時間侵蝕而進行的自我氣節(jié)與身份的昭證,還可按是否與他人互動,分為個體抒情言志的昭證與群體切磋砥礪或劃清界限的昭證。個體昭證上文所舉例子已有不少,這里再重點分析一下群體昭證。先看遺民群體內(nèi)部切磋砥礪、“抱團取暖”的昭證。遺民故老在易代之后的殘山剩水間,往往相濡以沫、互相慰勉,這在他們的交往詩文中多有體現(xiàn)。如《天地間集》所選柴望《月夜溪莊訪舊》:“山山明月露,何處認梅花?石色冷疑水,溪流白是沙。清吟幽客夢,華發(fā)故人家。相見即歸去,已應河漢斜?!卑矗翰裢?212—1280),江山(今屬浙江)人。嘉熙間為太學上舍生。淳祐六年(1264),上書忤時相,下臨安獄,后放歸田里。端宗立,以布衣入直前殿。景炎二年(1277),特旨授迪功郎,史館國史編校。宋亡,杜門謝客,與諸弟并稱“柴氏四隱”。此詩前半首暗寓外界形勢嚴峻,士人紛紛變節(jié),詩人倍感孤獨,又擔心友人是否如故,故起訪問之念。后半首用“子猷訪戴”典①劉義慶著,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周祖謨、余淑宜、周士琦整理:《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第893頁。,寫二人相契之深、相交之久,皆持隱居守節(jié)之志。詩人一見友人,如睹梅花,其心頓時釋然,故相見即別,稱意而歸。詩作將遺民彼此撫慰、以防變節(jié)的微妙心理刻畫得頗為細致。

    在友人身處被俘或被縶的特殊情境時,遺民因為憂懼其“托身一失所,萬水難復洗”(羅公升《道傍古樟有竹附焉可發(fā)一嘆》)②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70冊,第44359,43988頁。,甚至會寄贈生挽詩文促死全節(jié)。謝枋得被縶北上,友人踐行賦詩,即以速死全節(jié)相勉,如張子惠《送疊山先生北行》云:“此去好憑三寸舌,再來不值一文錢。到頭畢竟全清節(jié),留取芳名萬古傳。”③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70冊,第44359,43988頁。

    除個體間松散的交游唱和外,遺民還組織詩社、詞社、講經(jīng)社等社團,通過詩詞唱和或?qū)W術(shù)研討,進行聯(lián)絡,激勵氣節(jié)。這些社團往往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有些甚至在社團命名或社課命題上明確昭示。至元二十三年三月,程鉅夫“將旨江南搜羅遺逸”④程鉅夫:《故建昌路儒學教授蔣君墓志銘》,李修生主編:《全元文》第16冊,第404頁。,這對宋遺民的氣節(jié)造成很大威脅。十月,遺民吳渭在家鄉(xiāng)浦江立月泉吟社,仿科舉取士形式,以“春日田園雜興”為題征五、七言律詩,得到浙、蘇、閩、桂、贛等省詩人的積極響應,次年正月得2 735 卷,邀請方鳳、謝翱、吳思齊等著名遺民評判甲乙,選中280 名,分等獎賞,并錄前60 名詩編成《月泉吟社》一卷。解說題意時,吳渭明確提出,“此題要就春日田園上做出雜興”①吳渭:《春日田園題意》,吳渭編:《月泉吟社詩》,《叢書集成初編》本,第2頁。,“與義熙人相爾汝”②吳渭:《詩評》,吳渭編:《月泉吟社詩》,《叢書集成初編》本,第6頁。。應征者亦“大抵宋之遺老,故多寓遁世之意,及聽杜鵑、餐薇蕨語”③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卷187《月泉吟社》提要,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1703頁。,如第11名方賞詩云:“往夢更誰憐秀麥,閑愁空自托啼鵑?!雹軈俏季帲骸对氯魃缭姟?,《叢書集成初編》本,第17頁。因此,這次征詩活動亦可看作宋遺民以詩歌聯(lián)唱形式進行的大規(guī)模集體抗節(jié)。

    遺民進行的自我氣節(jié)與身份的群體昭證,還體現(xiàn)在他們面對貳臣的勸降或蒙元官員的征召,做出的義正詞嚴、劃清界限的回應上。當時,貳臣或蒙元官員為了勸降或為自己的變節(jié)行為辯護,提出“同人”“隨時”之說。對此,謝枋得從“夷夏之辨”和義正與否的角度進行了嚴厲駁斥,他說:“同人者必辨其族類之可同,隨時者必隨其正則無咎。”而那些變節(jié)者為“羨光榮,求一飽”,“狺狺然曰‘我善同人,我善隨時’,是不亦大可悲乎”⑤謝枋得:《送黃六有歸三山并序》,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第355冊,第101頁。?正是由于一貫以忠義綱常自任、自昭,謝枋得多次拒絕了蒙元的征聘和貳臣的勸降,其《上丞相劉(留)忠齋書》云:

    先生少年為倫魁,晚年作宰相,功名富貴亦可以酬素志矣。奔馳四千里,如大都拜見大元,豈為一身計哉,將以問三宮起居,使天下后世知君臣之義不可廢也。先生此心,某知之,天地鬼神知之,十五廟祖宗之靈亦知之……某自丙子以后,一解兵權(quán),棄官遠遁,即不曾降附……如有一字降附,天地神祇必殛之,十五廟祖宗神靈必殛之……呼我為宋逋播臣者亦可,呼我為大元游情民者亦可,呼我為宋頑民者亦可,呼我為大元逸民者亦可……陽紿臣民以歸附,此太母之為人君,自盡為君之仁也……不從太母以歸附,此某為人臣,自盡為臣之義也。⑥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第355冊,第52—55頁。

    這里,枋得既反話正說,婉斥留夢炎為功名富貴變節(jié)事敵,置君臣大義于不顧,又申明自己不受太母非出于本心、不合倫常的“歸附”詔令,將保持忠節(jié),自盡其作為臣子的絕對義務,維系“君為李煜亦期之以劉秀”⑦陳寅?。骸锻跤^堂先生挽詞序》,《寒柳堂集·陳寅恪先生詩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6頁。的萬古綱常。此書大義凜然,擲地有聲,謂之討賊檄文,可;謂之守節(jié)宣言,亦可!

    盡管遺民出于“時間焦慮”,不斷地昭證、強化著自我氣節(jié)和身份,但最后遺民還是難逃時間之流的淹襲。姑且不論遺民的生命畢竟有限,就是在這有限的生命內(nèi),一些遺民的思想觀念、出處選擇也會發(fā)生變化。隨著蒙元統(tǒng)治者尊儒重學、優(yōu)待儒士政策的逐步實施,特別是在元世祖和成宗之交,遺民的氣節(jié)防線開始崩潰。不少堅持隱居、“但書甲子”的遺民,也開始采用元朝年號,與政府合作,參與治理或教化,甚至擔任官職或命子孫出仕。畢竟儒學具有強烈的入世傾向,孔子盛贊“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的“貳臣”管仲“如其仁,如其仁”(《論語·憲問》)!孟子也說,舜為東夷之人,文王為西夷之人,“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jié)。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孟子·離婁下》)。正是因為“隆儒術(shù),闡文治”⑧舒岳祥:《寧??h學記》,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第353冊,第27頁。,遺民認同(或者說默認)了蒙元統(tǒng)治⑨陳得芝:《論宋元之際江南士人的思想和政治動向》,《南京大學學報》1997年第2期。。誠如劉辰翁《臨江軍新喻縣學重修大成殿記》所言:“凡干戈潰亂之出于宇宙,如雷霆風雨,危不可處,而天體霽然,不待明日,光復其舊,必歸于禮樂情性、道德風俗……君道未嘗非儒,儒者實輔是君以明其道,故誦堯之言,行堯之行,是亦堯而已矣;誦夫子之言,行夫子之行,是亦夫子而已矣……道在是則夫子在是,夫子在是則君道在是。故事道如夫子,事夫子如事君?!雹庠鴹椙f、劉琳主編:《全宋文》第357冊,第91—92頁。不論是出仕者,還是堅持守節(jié)者,都在對儒學“仁政”精神的皈依與實踐中,緩解、淡化甚至走出了在時間中失節(jié)的焦慮或愧悔。黃申即坦然地做了如下安排:“一身留許國,諸子用傳家?!雹俦本┐髮W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65冊,第41062頁。

    為抵御時間侵蝕、昭證自我氣節(jié)和身份,遺民的“存史”意識頗為自覺。他們積極地為殉國的忠烈和守節(jié)的同類撰詩、寫傳,記載鼎革之際故國的真實歷史,以免后人遺忘或被蒙元勝利者篡改。鄭思肖曾撰《大義略敘》,自述撰述緣由道:“德祐八年壬午春,追思歷年聞見大痛之事,略無次序,多所遺忘,深悔舊不識以日記……聞叛臣在彼,教忽必烈僭俾南儒修纂《大宋全史》,且令州縣采訪近年事跡,又僭作《韃史》,逆心私意,顛倒是非,痛屈痛屈,冤何由伸!此我《大義略敘》實又不容不作?!堵詳ⅰ分鳎骱醮罅x大體,有所不知,不求備載。我紀庶事,雖不該博于眾人,惟主正理,實可標準于后世。將身行討賊之舉,先筆定誅逆之法。”可見,是蒙元朝廷官修宋史及其本朝史的舉措,激發(fā)了鄭思肖為故國存史的行為。因擔心對方“顛倒是非”,故鄭氏要略敘大義,以昭后世。更多遺民則“以詩存史”,用詩筆紀錄易代之際的軍國事變和個人的心靈悸動軌跡。文天祥被俘后曾作大型集杜組詩,自評道:“予所集杜詩,自余顛沛以來,世變?nèi)耸拢乓娪诖艘?,是非有意于為詩者也。后之良史,尚庶幾有考焉?!保ā都旁姟ぷ孕颉罚┻z民史述是注定消逝在時間長河中的遺民,為其群體所作的自題墓志,其中昭證的氣節(jié)大義,將抵御時間侵蝕“共三光而永光”,正所謂“乾坤萬劫英雄盡,文節(jié)雙高日月懸”②艾性夫:《文節(jié)謝公挽歌》,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70冊,第44412頁。。

    余論:激活文學史的“心史”意蘊

    易代之變堪稱歷史的加速器和對撞機。社會問題在此時凸顯,士人思想、情感的巨大能量也被激發(fā)出來。中國古代文學本來就有著源遠流長的“抒情”傳統(tǒng),奔騰至“易代”這一關(guān)鍵河段,以“善傳心曲”的詩歌為代表,更是生發(fā)出豐厚的“心史”意蘊。在古代諸多的易代之變中,宋元之際算是一個特殊的分水嶺。此時士大夫的“忠節(jié)”觀念相對于前代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他們將“為主殉死”“不事二主”視為人臣的絕對義務。這樣,遺民現(xiàn)象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大規(guī)模出現(xiàn)了,“心史”范疇也于詩歌理論與創(chuàng)作中彰顯出來了。

    不同于其他“神本”或“物本”的文化形態(tài),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具有“以人為本”的特點。中國古代的學術(shù)、文化,即是圍繞著“人物”生發(fā)、建構(gòu)起來的。譬如,哲學很早就對人的價值和尊嚴予以了足夠重視,聚焦于人的價值、本質(zhì)、理想以及人應該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如何成為人等等。史學認為人物是歷史發(fā)展的主體,以紀傳體為主要的撰述范式,具有“融經(jīng)于史”“以史說經(jīng)”的傳統(tǒng),將論載人物以不朽,從而使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物獲得鑒戒、得到成全,作為重要內(nèi)容和使命③陳斐:《論中國史學以人物為中心的學術(shù)品格》,《中國文化》2015年秋季號。。文學、藝術(shù)具有重視人物志向、性情、胸臆……抒發(fā)的“抒情”傳統(tǒng),以“藝”中有“人”為高、為上,作品闡釋特別強調(diào)“以意逆志”“知人論世”④陳斐:《論人物品評的文藝美學意義》,《山東社會科學》2022年第1期。。宋元之際詩歌理論與創(chuàng)作中的“心史”范疇,即是在此學術(shù)、文化土壤中孕育出來的。

    然而,近代以來,人們對于古代詩史關(guān)系乃至古代文學的研究,多從詩歌反映、記錄軍國事變、社會現(xiàn)實的角度挖掘并肯定其價值,而忽視了“詩為心史”、呈現(xiàn)詩人心靈悸動歷程的一面。這就近而論,是受庸俗社會學的“文學反映論”之影響⑤庸俗社會學認為“文學是社會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但將“社會現(xiàn)實生活”片面理解,只看到“社會存在的外部的客觀的圖景、面貌”,而忽視了“主體對社會、歷史、自然和人生的感受、體驗、情意”,只見史中之“事”,不見史中有“心”。參見王兆鵬:《“詩—史范式”向“詩—心范式”的轉(zhuǎn)換——從〈辛棄疾詞心探微〉看古典文學研究的新變》,《漳州師院學報》1998年第1期。;往遠里看,則是近代人文與社會科學中普遍出現(xiàn)的“人的消失”現(xiàn)象①王汎森:《人的消失?!——兼論20世紀史學中“非個人性歷史力量”》,《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第314—350頁。文中凡引王氏觀點皆見此文,不再另行出注。在文學研究領(lǐng)域的表征。

    王汎森曾對近代以來中國史學乃至國際理論界“人的消失”過程進行過細致的梳理與反思。他指出,中國傳統(tǒng)史學以紀傳體為主體,將歷史變動的原因歸于“人”。20世紀以來的新史學思潮,則突出強調(diào)了律則性的“非個性歷史力量”(impersonalforce)?!斑@些力量可以是經(jīng)濟的、社會的、心態(tài)的,也可以是結(jié)構(gòu)的、長程的,不一而足?!彼鼈儭皟A向于看輕個人、看輕思想與意志的作用,而且在過去一個世紀里,愈能朝這些新方向努力的著作,往往愈能得到史學界的認可。吊詭的是,一部宣稱是為了沒有歷史的人而寫的杰作,其結(jié)果竟然是成了‘沒有人的歷史’”。反思之后,王汎森提出的應對之策既不是返回傳統(tǒng),也不是擁抱新潮,而是各取其長,“將‘人’與這種非個性歷史力量交織在一起考慮”。以“結(jié)構(gòu)”與“人”的關(guān)系為例,應將人有機地嵌入結(jié)構(gòu)性歷史因素之中,追問“在結(jié)構(gòu)強而有力的時代,‘人’的角色與作用是什么?個人與結(jié)構(gòu)之間的關(guān)系是什么?個人如何與結(jié)構(gòu)互動(interplay)?個人如何在結(jié)構(gòu)中運作?史家仍應積極客觀,盡其在我地重新評估‘人’在歷史中的角色與作用”。王汎森的對策中肯合理,與陳寅恪的“心史”研究十分吻合。

    江湄指出,陳寅恪的史學“實現(xiàn)了中國史學傳統(tǒng)和科學史學的綰合貫通”。她把陳氏論著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知人論世、讀詩治史”視為其治學的方法論,并闡釋道:“所謂‘論世’,是指剖析‘時勢’,即一定時空條件下由人群分合所構(gòu)成的結(jié)構(gòu)—動力關(guān)系;在論世的基礎(chǔ)上‘知人’,則必讀其詩,陳寅恪的‘以詩證史’,能深入歷史人物幽微的心靈世界,達到精神史的層次。”②江湄:《人心與世局:陳寅恪的“新”史學》,《讀書》2021年第5期。聯(lián)系陳氏治學歷程來看,其前期的《唐代政治史述論稿》等論著,雖亦落腳于具體的人,但更偏重“歷史的結(jié)構(gòu)—動力關(guān)系”之掘發(fā),是他所稱的“政治及社會史”(《魏書司馬叡傳江東民族條釋證及推論》)③陳寅?。骸蛾愐∥募そ鹈黟^叢稿初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第114頁。;而后期的《論再生緣》《柳如是別傳》等論著,雖然也從事制度、禮俗、事件等“歷史的結(jié)構(gòu)—動力關(guān)系”還原考證,但目的是理解和揭示歷史人物的心靈世界,故他自稱為“述事言情”“亦文亦史”(《柳如是別傳》稿竟說偈)④陳寅?。骸蛾愐∥募ち缡莿e傳》,第1308,4、12,4頁。,也就是說,在究“心”的目標追求上,實現(xiàn)了“詩”(文學)與“史”(歷史)的高度融合,而不是前期有著主次分別的“詩史互證”。對于后者,余英時曾感慨地說:“通過陳寅恪,我進入了古人思想、情感、價值、意欲等交織而成的精神世界,因而于中國文化傳統(tǒng)及其流變獲得了較親切的認識。這使我真正理解到歷史研究并不是從史料中搜尋字面的證據(jù)以證成一己的假說,而是運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已凝固的文字中,窺測當時曾貫注于其間的生命躍動,包括個體的和集體的。”⑤[美]余英時:《書成自述》,《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第41頁。這實在是陳寅恪的一大創(chuàng)獲,也是他昭示給后人的無窮法門。

    《柳如是別傳》第一章《緣起》云:“披尋錢柳之篇什于殘闕毀禁之余,往往窺見其孤懷遺恨,有可以令人感泣不能自已者焉?!庇忠X謙益《復遵王書》云:“居恒妄想,愿得一明眼人,為我代下注腳。發(fā)皇心曲,以俟百世?!雹揸愐。骸蛾愐∥募ち缡莿e傳》,第1308,4、12,4頁。點明著述宗旨是為歷史人物“發(fā)皇心曲”,使其“孤懷遺恨”從“當時迂腐者”之“深詆”和“后世輕薄者”之“厚誣”⑦陳寅恪:《陳寅恪文集·柳如是別傳》,第1308,4、12,4頁。中顯白出來,正所謂“著書今與洗煩冤”⑧陳寅?。骸妒暌詠砝^續(xù)草錢柳因緣詩釋證,至癸卯冬,粗告完畢。偶憶項蓮生〔鴻祚〕:“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傷哉此語,實為寅恪言之也。感賦二律》之二,《陳寅恪文集·柳如是別傳》,第8頁。。而陳寅恪之所以采取箋釋詩篇的撰述體例,也是因為詩歌具有“善傳心曲”的文體特性。他通過科學、嚴謹?shù)目紦?jù),重建了一個“有血有淚”“充滿著生命和情感”的人間世界,“他使明清的‘興亡遺事’復活了,其中每一個重要的主角都好像重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一樣。他們的喜、怒、哀、樂,以至虛榮、妒忌、輕薄、負心等等心理狀態(tài),我們都好像能直接感受得到”①[美]余英時:《試述陳寅恪的史學三變》,《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第352—353,352頁。。在為歷史人物“發(fā)皇心曲”的同時,陳寅恪也將自己難以言說的“心曲”寄寓其中。這樣,《柳如是別傳》等就成為了“心史”的二重奏。

    而在具體撰述過程中,陳寅恪則注意從“歷史的結(jié)構(gòu)—動力關(guān)系”中理解柳如是之處境及遭際。比如在闡釋柳氏詞句“春日釀成秋日雨”時,他指出:“‘釀成’者,事理所必致之意。實悲劇中主人翁結(jié)局之原則。”②陳寅?。骸蛾愐∥募ち缡莿e傳》,第362,917,303,622頁。而“社會制度與個人情感之沖突”③陳寅?。骸蛾愐∥募ち缡莿e傳》,第362,917,303,622頁。,乃造成悲劇之根源。對于陳子龍與柳如是的愛情悲劇,他分析道:“臥子用‘明知’二字者,可見其早已深悉河東君之性情既如此,己身家庭之狀況又若是,則南樓及南園之會合,絕無長久之理。雖已明知之,而復故犯之,致有如是結(jié)局。此意與希臘亞力斯多德論悲劇之旨相符。可哀也已!”④陳寅恪:《陳寅恪文集·柳如是別傳》,第362,917,303,622頁。在分析柳氏自殺的原因時,陳寅恪也指出:“夫河東君以曠代難逢之奇女子,得適牧齋,受其寵遇,同于嫡配。然卒為錢氏宗人如遵王之流,逼迫自殺。其主因?qū)嵱沙錾砗v一端,有以致之?!雹蓐愐。骸蛾愐∥募ち缡莿e傳》,第362,917,303,622頁。這種奠基在“論世”基礎(chǔ)上的“知人”,使其“心史”更具深度和說服力。

    對于“心史”結(jié)撰所應堅持的理念或方法,陳寅恪亦有所自覺,那就是他在《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審查報告》中所說的,必須具備“藝術(shù)家欣賞古代繪畫雕刻之眼光及精神”,才能真正了解“古人立說之用意與對象”,而“所謂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與立說之古人,處于同一境界,而對于其持論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詣,表一種之同情,始能批評其學說之是非得失,而無隔閡膚廓之論”⑥陳寅?。骸蛾愐∥募そ鹈黟^叢稿二編》,第281頁。。這雖是在論古人思想學說的研究,然亦適用于歷史人物“心史”之重建。一方面,它承繼了“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詩經(jīng)·小雅·巧言》)的說詩傳統(tǒng)。仇兆鰲《杜詩詳注·原序》:“注杜者必反覆沉潛,求其歸宿所在,又從而句櫛字比之,庶幾得作者苦心于千百年之上,恍然如身歷其世,面接其人,而慨乎有余悲,悄乎有余思也?!雹叱鹫做棧骸对颉罚鸥χ?,仇兆鰲注:《杜詩詳注》,第2頁。浦起龍《讀杜心解·發(fā)凡》:“吾讀杜十年,索杜于杜,弗得;索杜于百氏詮釋之杜,愈益弗得。既乃攝吾之心印杜之心,吾之心悶悶然而往,杜之心活活然而來,邂逅于無何有之鄉(xiāng),而吾之解出焉。”⑧浦起龍:《讀杜心解》,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第5頁。另一方面,也接續(xù)了“護惜古人”“論古必恕”之治史理念。錢大昕《廿二史考異序》:“桑榆景迫,學殖無成,唯有實事求是,護惜古人之苦心,可與海內(nèi)共白?!雹彡愇暮椭骶帲骸都味ㄥX大昕全集》第9冊《潛研堂文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6年,第378頁。章學誠《文史通義·文德》:“論古必恕……能為古人設身而處地也?!雹庹聦W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278頁。而想象、還原“心史”水平之高低,除了取決于史家的才、學、識之外,還要看史家對于“人性、人情、事理”?[美]余英時:《試述陳寅恪的史學三變》,《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第352—353,352頁。的洞察程度。

    近些年,出于對科學實證史學過于強調(diào)理性流弊之反思,西方史學界逐漸開始重視非理性因素的研究,相繼興起心態(tài)史、情感史等思潮,跨學科的綜合研究越來越流行。我們則提出了構(gòu)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的時代命題。沿著陳寅恪指示的門徑,吸納心態(tài)史、情感史等思潮的長處,進一步激活中國古代文學史的“心史”意蘊,不失為既得預國際學術(shù)界之潮流又呼應國內(nèi)學術(shù)界之吁求的有益嘗試。本文以《天地間集》為中心,對趙宋遺民心態(tài)的發(fā)微,不過拋磚引玉罷了。

    附記:本文曾在2020 年11 月7—8 日召開的“中國古代都城文化與古代文學”學術(shù)研討會上發(fā)表草稿。

    猜你喜歡
    遺民
    清初遺民文學研究的一部力作
    ——評楊劍兵《清初遺民小說研究》
    試析幾處西周墓地中的殷周雜處
    西夏遺民研究的全新力作——《西夏遺民文獻整理與研究》評介
    西夏研究(2020年1期)2020-04-01 11:54:40
    西夏遺民余闕對魏晉六朝詩歌的接受
    西夏研究(2020年1期)2020-04-01 11:54:22
    西夏遺民文獻研究的全新力作——《西夏遺民文獻整理與研究》
    西夏研究(2020年1期)2020-04-01 11:54:08
    西夏遺民也兒吉尼與元末廣西行省的設置與維持
    西夏學(2018年1期)2018-04-29 09:07:30
    莫高窟第61窟甬道為元代西夏遺民營建說
    西夏學(2017年2期)2017-10-24 05:34:22
    高句麗滅亡后遺民的叛亂及唐與新羅關(guān)系
    蒙元時期金遺民研究——以金遺民的地域特性為中心
    入唐百濟遺民流向與連云港封土石室墓
    東南文化(2016年4期)2016-08-22 09:35:42
    久久久久久久久大av|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亚洲自拍偷在线| 午夜福利高清视频| 国产毛片a区久久久久| 欧美成人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免费观看的www视频|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欧美潮喷喷水| 青春草国产在线视频 |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 综合色av麻豆|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免费午夜|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天堂影院成人在线观看| 美女cb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寂寞人妻少妇视频99o| 国产亚洲精品av在线| 亚洲av不卡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成人国产麻豆网| 成人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 在线天堂最新版资源| 成人欧美大片| 精品国内亚洲2022精品成人| 亚洲第一电影网av| 老司机影院成人| 我要搜黄色片| 成人特级av手机在线观看|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国产|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亚洲av二区三区四区| 18+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 一区 欧美 日韩|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在线看|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国产|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中文资源天堂在线|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人妻系列 视频| 99久久无色码亚洲精品果冻|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 97在线视频观看| 丰满的人妻完整版| 深夜精品福利| 日韩欧美精品v在线| 男的添女的下面高潮视频| 99热精品在线国产|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第一页|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网站|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又色又爽又黄视频| 不卡一级毛片| 久久精品91蜜桃| 成人欧美大片|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男人天堂| 51国产日韩欧美|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乱人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h| 内地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婷婷|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看非洲黑人一级黄片|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一区二区| 综合色av麻豆| 日本五十路高清| 亚洲三级黄色毛片| 免费观看人在逋|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熟女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99热只有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 久久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村上凉子中文字幕在线| 午夜视频国产福利|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国产成人福利小说|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青春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色爽女视频免费观看| 99久久人妻综合| 亚洲不卡免费看| 嘟嘟电影网在线观看|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末码| 校园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床上黄色一级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五月| 中文字幕av成人在线电影| 熟女电影av网| 久久久欧美国产精品|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女的被弄到高潮叫床怎么办|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午夜免费激情av| 好男人视频免费观看在线| 好男人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小说|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高清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成人91sexporn| 18禁黄网站禁片免费观看直播| 日韩一本色道免费dvd|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噜噜| .国产精品久久|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在线| 夫妻性生交免费视频一级片|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v毛片| 中文资源天堂在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免费| 亚洲人与动物交配视频| 99久国产av精品国产电影| 午夜免费激情av| 国产成人影院久久av| 最后的刺客免费高清国语| 日本一二三区视频观看| 亚洲av第一区精品v没综合| 国产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 丝袜美腿在线中文| 好男人视频免费观看在线| 狠狠狠狠99中文字幕| 一级二级三级毛片免费看|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精品| 综合色丁香网|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大全6| 久久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国产蜜桃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久亚洲精品蜜臀av| 成人特级黄色片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亚洲最大成人中文| 欧美+日韩+精品| 亚洲在久久综合|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爽| 成年女人看的毛片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久久久| 女同久久另类99精品国产91| 国产 一区 欧美 日韩| 啦啦啦韩国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激情偷乱视频一区二区| 在线播放无遮挡| 91狼人影院| 两性午夜刺激爽爽歪歪视频在线观看| 色综合色国产|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 h日本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搞女人的毛片| 黄色日韩在线| 久久热精品热| 黄片wwwwww| 麻豆国产97在线/欧美| 免费搜索国产男女视频|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狂野欧美白嫩少妇大欣赏| 国产单亲对白刺激| 亚洲天堂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啦啦啦观看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内射极品少妇av片p|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kizo精华| 天天一区二区日本电影三级|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小说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小说 | 国产乱人视频| 不卡一级毛片| 亚洲成人久久性|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h| 精品人妻视频免费看| 午夜a级毛片| 国产男人的电影天堂91| 变态另类丝袜制服| 欧美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国国产精品蜜臀av免费|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日日干狠狠操夜夜爽|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 亚洲在线自拍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 熟女电影av网|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久久人人精品亚洲av| 我的女老师完整版在线观看| av在线天堂中文字幕| 性色avwww在线观看| 国产单亲对白刺激| 少妇熟女欧美另类| 午夜爱爱视频在线播放| 又爽又黄无遮挡网站| 国产色爽女视频免费观看|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高清视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那|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蜜桃在线观看 | 老师上课跳d突然被开到最大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啦啦啦韩国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看光身美女| 寂寞人妻少妇视频99o|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 热99在线观看视频| 午夜福利高清视频| 此物有八面人人有两片| 男人舔女人下体高潮全视频| 亚洲精品色激情综合|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av|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网站| 搡老妇女老女人老熟妇| 在线观看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欧美极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 亚洲婷婷狠狠爱综合网| 好男人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中出人妻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特级一级黄色大片| 小说图片视频综合网站| 免费看a级黄色片| 国产成年人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福利小说| 夜夜爽天天搞|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小说|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小说 | 亚洲中文字幕日韩| 国产 一区精品|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 欧美性感艳星|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晚上一个人看的免费电影| 国产高清三级在线| 国产白丝娇喘喷水9色精品|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色吧在线观看| 一级二级三级毛片免费看|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小说| 久久久色成人| 亚洲av不卡在线观看| 99热精品在线国产|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 亚洲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欧美成人a在线观看| 色吧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青青久久久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人妻视频| 免费无遮挡裸体视频| 搞女人的毛片| a级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乱码一卡2卡4卡精品|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极品教师在线视频| 少妇人妻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 在线免费观看的www视频| 中文欧美无线码| 亚洲成人久久性|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 日日啪夜夜撸|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精品中文字幕电影| 99在线人妻在线中文字幕|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98|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男女| 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日撸夜夜添| 免费搜索国产男女视频| 晚上一个人看的免费电影| 小蜜桃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高清| 日本-黄色视频高清免费观看| 12—13女人毛片做爰片一| 黄片wwwwww| 丰满乱子伦码专区| 欧美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aⅴ乱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欧美xxxx性猛交bbbb|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深夜a级毛片| 亚洲最大成人av| 美女cb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在线看| 成人午夜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日韩| 少妇丰满av| 国产精品一及| 日本爱情动作片www.在线观看| 能在线免费观看的黄片|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免费| 黄色日韩在线| av在线观看视频网站免费|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一本久久中文字幕| 欧美3d第一页|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国产大屁股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三级经典国产精品|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av片|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h| 国产视频首页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尤物成人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黄片无遮挡物在线观看| 乱人视频在线观看| 久99久视频精品免费| 亚洲丝袜综合中文字幕| 老熟妇乱子伦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免费版| 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电影| 亚洲国产色片| 观看免费一级毛片|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那| 国产精品不卡视频一区二区| 1000部很黄的大片| 亚洲精品粉嫩美女一区| 日本一二三区视频观看|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第100页| 精品国产三级普通话版| 一级二级三级毛片免费看| av卡一久久| 综合色av麻豆| 国产中年淑女户外野战色| 久久人妻av系列|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一级黄色大片毛片| 国产私拍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能在线免费看毛片的网站| 又爽又黄a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欧美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国产在线男女|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av片| 欧美日韩精品成人综合77777| 色综合亚洲欧美另类图片|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日韩| 国产成年人精品一区二区|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日本黄色视频三级网站网址| 少妇被粗大猛烈的视频| 日韩av在线大香蕉| 久久精品国产鲁丝片午夜精品| 免费看光身美女|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26uuu在线亚洲综合色|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三级毛片av免费| 人人妻人人看人人澡|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一级二级三级毛片免费看|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亚洲国产精品合色在线| 日韩精品青青久久久久久| 欧美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小|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宅男| www.色视频.com| 一级毛片我不卡|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日韩在线高清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大码|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99热全是精品| 黄色配什么色好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少妇人妻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 少妇的逼水好多| 精品人妻偷拍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蜜桃|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二区| www.色视频.com|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日韩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在线观看| 成人二区视频| 国产老妇女一区| 亚洲精品色激情综合| 日韩 亚洲 欧美在线| 丝袜喷水一区|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日韩一本色道免费dvd| 日韩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色播亚洲综合网| 在线免费观看不下载黄p国产| 国产乱人偷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国产女主播在线喷水免费视频网站 | 日韩成人伦理影院|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日本一二三区视频观看| 18+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真实伦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美女cb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啦啦啦观看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国产av在哪里看| 狠狠狠狠99中文字幕| 国产又黄又爽又无遮挡在线| 成年女人看的毛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精品国产色婷婷| 色尼玛亚洲综合影院|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小视频在线| 亚洲av一区综合| 国产91av在线免费观看|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 久久鲁丝午夜福利片|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看| 性欧美人与动物交配|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亚洲在线观看片| 久久人人精品亚洲av| 在线观看午夜福利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国内揄拍国产精品人妻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专用|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韩国av在线不卡| av天堂中文字幕网| 国产成人福利小说| 内地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悠悠久久av| 69av精品久久久久久| 可以在线观看毛片的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天天线|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专用| 黄色配什么色好看| 麻豆国产97在线/欧美| 国产中年淑女户外野战色| 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欧美在线一区亚洲| 中文字幕av在线有码专区| 中文字幕av成人在线电影| 我要看日韩黄色一级片| 九九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ponron亚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看片在线看免费视频| 国产蜜桃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 人体艺术 gogo|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观看美女的网站|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电影3|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欧美色视频一区免费| 精品少妇黑人巨大在线播放 | 欧美日本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小蜜桃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高清| 黄片wwwwww| 国产麻豆成人av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欧美日韩| 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 欧美日韩精品成人综合77777| 欧美色视频一区免费|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 国产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中文字字幕乱码综合|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xxxx性猛交bbbb| 九草在线视频观看| 色吧在线观看| 国产日本99.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日本深夜| 超碰av人人做人人爽久久| 联通29元200g的流量卡| 3wmmmm亚洲av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内射| 色哟哟哟哟哟哟| videossex国产| 九草在线视频观看| 我要搜黄色片| 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 18禁黄网站禁片免费观看直播| 久久午夜亚洲精品久久|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久精品大字幕| 欧美bdsm另类|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黄色日韩在线| 一个人免费在线观看电影|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黑人高潮一二区|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日产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av天堂中文字幕网| 狠狠狠狠99中文字幕| 国产伦一二天堂av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影院|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app| 国产高潮美女av| 日韩高清综合在线|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嫩草影院精品99| 国产探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男人舔女人下体高潮全视频|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爽|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 人人妻人人看人人澡| 99热只有精品国产| 国产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色播在线视频| a级毛色黄片| 此物有八面人人有两片| 国产精品美女特级片免费视频播放器|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看|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欧美高清成人免费视频www| 国产av不卡久久| 亚洲天堂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在线免费十八禁| 亚洲av二区三区四区| 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 女同久久另类99精品国产91| 欧美在线一区亚洲| 黄色配什么色好看| 一个人免费在线观看电影|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深夜精品福利| 亚洲在线自拍视频| 免费不卡的大黄色大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 成熟少妇高潮喷水视频| 哪个播放器可以免费观看大片|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在线观看| 日韩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av女优亚洲男人天堂|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观看视频| 免费看美女性在线毛片视频| 91狼人影院|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那|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久久人妻av系列| 99热只有精品国产| 亚洲在线自拍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亚洲在线观看片| 少妇的逼好多水|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免费| 床上黄色一级片| 亚洲丝袜综合中文字幕| 天堂√8在线中文|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成人av| 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看| 天堂√8在线中文| 麻豆一二三区av精品| 免费看美女性在线毛片视频| 特级一级黄色大片| 狠狠狠狠99中文字幕|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欧美成人a在线观看| 插逼视频在线观看| 高清毛片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婷婷狠狠爱综合网|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麻豆成人午夜福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