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璇
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名著閱讀教學策略探究
趙璇
(佛山市南海區(qū)桂城街道桂江第二初級中學,廣東佛山528200)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閱讀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閱讀過程中學生的理解能力、情感能力、文學素養(yǎng)等都會得到充足的提升。名著作為文學作品中的精粹,名著閱讀在語文閱讀中是非常重要的閱讀模塊,對學生的幫助巨大,學生在閱讀名著的過程中可以很好地受到其中蘊含優(yōu)秀情操的熏陶。
新課改;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策略
名著通常都是經歷漫長歲月沉淀的作品,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高效的名著閱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提升,如文學素養(yǎng)、閱讀能力等都會得到鍛煉。尤其是在初中這個階段,學生的精神世界還比較匱乏,如果可以有效地在名著世界中徜徉,不僅可以極大地豐富自身精神世界,更是可以收集到足量的寫作素材。因此有必要在這個階段運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閱讀名著。
名著是經由時間沉淀下來的寶貴財富,通過閱讀名著學生的文化底蘊可以得到充足的補充,文學視野也可以更加開闊,更能在閱讀的過程中增加閱歷,掌握知識。名著的種類是非常多樣的,有文學類的,也有科學類的,里面記載的內容也各不相同,但每一部名著對于學生而言,都會是一次新奇的旅程,可以獲得豐富的收獲。當學生在閱讀那些優(yōu)秀名著的過程中,將自己完全代入名著中,可以通過與書中人物共鳴,感受主人公的情感變化、思想變化。這不僅是一種精神上的富足,更會在閱讀過程中將作者的描述手法消化吸收,從而增強自己的寫作能力,豐富自己的寫作素材。除此之外,不斷上升的閱讀量,會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獲得充足的進步,可以使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更準確地找到課文主干,更高效地進行文章學習。
現階段學生正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式各樣的信息在網絡中充斥,而其中不乏一些品質低劣的修仙小說、玄幻小說、青春傷痛文學、晉江文學等等。雖然在這些種類的文章中,不乏優(yōu)秀作品,但是更被學生熱衷的卻是一些所謂的“爽文”。這類文章有一個明顯的特征,篇幅通常較短,整體框架很空總是在用一些華麗的辭藻堆砌并不豐滿的內容,或者就是在無病呻吟。但是相較于一部成熟的名著,閱讀這些文章時,學生可以投入更少的精力,閱讀過程也不是十分枯燥,所以相較于內容精湛,需要具備一定閱讀能力才能體悟其中思想的名著,學生更愿意接受這種不需要大腦思考的讀物。但是學生閱讀的意義,并不是為了打發(fā)時間,而是受到文章啟迪,從而獲得啟發(fā)收獲知識的一個過程,是有效地提升個人能力的一種途徑,而不只是追求愉悅這樣打發(fā)時間的行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其實還是學生學習主體身份的缺失,學生已經習慣了在老師的要求下進行學習,始終呈現出一種被動的局面。以這樣的方式進行閱讀,學生會感到無所適從,不明白究竟該如何閱讀,索性放棄閱讀名著,而是閱讀那些不需要思考的讀物。
每一部名著對于學生而言,都是一片新的世界,是值得學生好好品味的。但是在實際情況中,老師卻并沒有向學生闡明閱讀名著的真正意義。閱讀名著本應該是不斷提升學生文學素養(yǎng),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一個過程,而在現實中,老師引導學生進行名著閱讀,更多的目的是備考。讓學生通過閱讀名著,掌握作者精煉的寫作手法,讓學生通過閱讀名著搜集優(yōu)美的辭藻。這樣的形式會讓學生的閱讀產生巨大的目的性,會使學生的目光開始閉塞,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發(fā)現優(yōu)美的段落、華麗的辭藻以及寫作手法等,全然看不見名著本身豐富的內涵。這樣的現象會讓學生覺得閱讀名著就是一次枯燥的學習之旅,從而開始抵觸名著閱讀。
好的閱讀習慣,是順利開展名著閱讀的必要前提,然而這正是學生最缺失的。初中生的身心才剛剛開始發(fā)育,認知能力還十分有限,是需要在老師的引導下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習慣。而大多數老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認為閱讀是學生分內的事,自己的職責只是督促學生完成閱讀。甚至在名著導讀課中,還存在老師分析太過深奧,已經完全超出了初中生的認知范疇。這樣的現象只會使學生的畏難心理更加嚴重,本身就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習慣,若是在產生名著閱讀太過困難的想法,名著閱讀會很難取得效果。如果始終保持這樣的現象,會讓學生在閱讀名著的過程中始終處于一種一知半解的狀態(tài),保持這樣的狀態(tài)進行閱讀,用不了多久,學生的熱情就會消磨殆盡。
學生在名著閱讀的過程中,最缺乏的就是正確閱讀名著的方式方法。在名著閱讀的過程中,老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要讓學生如進入學習狀態(tài)一般,進入閱讀狀態(tài),要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始終保持思考。同時,要注意運用名著本身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愿意更加主動地進行閱讀。例如,老師可以將文章中一段具有鮮明特色的段落提煉出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這種以點帶面的形式,會讓學生更好地發(fā)現文章中的美,從而產生繼續(xù)探索的欲望。名著中通常都會有冗長的鋪墊部分,這樣以點帶面的方式,會讓學生看到一個故事最精彩的部分,但沒有前因后果,因此會刺激學生了解全文的欲望,會讓學生更加主動地仔細閱讀,從而完整地消化名著內容。老師還可以交給學生速讀與跳讀的方式,讓學生在閱讀不同名著時,可以靈活地運用不同的閱讀方式進行。當閱讀自己感興趣的名著時則可以采用精讀,閱讀沒什么興趣的名著則可以采用速讀或者跳讀的方式,摘取名著關鍵內容即可。
閱讀是一個靠積累沉淀為以后的口頭表達與寫作奠定堅實基礎的過程,閱讀能力并不是在朝夕之間就可以獲得顯著提升的。經過小學初嘗閱讀的快感,學生到初中開始進入一個通過閱讀思想開始展翅高飛的階段。因此對學生的閱讀教學,并不能將教學的重心全部放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而是應該發(fā)掘學生生活中存在的可能性,要引導學生在名著閱讀與生活之間建立聯系,讓學生在生活中也可以自主地進行閱讀,而并非僅僅只在閱讀課堂中進行閱讀。例如,七年級必讀的《朝花夕拾》,這部作品是一部回憶性的散文集,其中有一些含義較深的篇目,如《狗·貓·鼠》,這些很難讓學生讀進去,可以暫時擱置。然后老師抓住其中的描述童趣的部分篇章,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五猖會》《父親的病》等,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留意觀察與魯迅先生童年趣事相關的生活片段,將其中的內容與自己的生活建立聯系,并將感受寫出來,在課堂上交流。這一階段學生的童真本就沒有完全褪去,這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既提升了觀察生活的能力,又可以促使他們全神貫注地進行閱讀、體會作品,而與生活的聯系也能讓學生逐漸對閱讀產生興趣,會讓學生更認真地閱讀,探索其中與生活相關的片段。
在初中生群體中,男生通常都很喜歡科幻小說,而女生通常會喜歡青春文學。男生喜歡科幻小說的理由很簡單,其中恢宏的世界觀會震撼學生,讓學生不能自拔;而女生在初中階段心思逐漸變得細膩,青春文學中蘊含的情感,能有效地撥動學生的心弦。這些作品都有一個共性,就是能引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愿意主動地閱讀這些作品。由此可見對學生而言,興趣就是閱讀的源動力。因此老師必須要想方設法地通過名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要讓名著的內容對學生產生吸引力,讓學生由衷地對名著產生興趣,從而自主、高效地進行民主閱讀。在這個過程中,互動教學就是非常有效的一種名著閱讀教學方式。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涵蓋下,課堂氛圍已經不再只是死氣沉沉的,這也為閱讀課堂注入了更多的可能。例如,在互動式閱讀課堂中學習《西游記》這部作品,老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對它進行閱讀,針對《西游記》中的某一片段,以舞臺劇的形式對作品內容進行演繹。《西游記》是一部有神話色彩的作品,學生在童年時期都會在電視中看到過西游記相關的動畫片或者是電視劇,其中一些夸張的人物、神奇的故事給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而師生互動演繹的方式無疑將學生的興趣無限放大了,讓學生對閱讀有了新的認知,在演繹的過程中對《西游記》也有了全新的認知,從而興趣會愈發(fā)濃厚,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對于名著閱讀的興趣。
名著閱讀教學,如果老師將所有的重心放在緊湊的課堂時間中,學生的收獲將會十分有限。因此,在名著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一定要注重課內與課外的結合,要通過課內教學充分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點燃學生想要全面了解名著的欲望,讓學生走出課堂,在課外也可以很好地進行閱讀,從而獲得充足的成長。因此,在名著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從教材出發(fā),通過以點帶面的形式強化學生對于名著閱讀的興趣。例如,在學習《儒林外史》這部作品時,在課堂中,老師要將吳敬梓先生的生平軼事,生動地向學生們進行展示,讓學生對創(chuàng)作背景有一個充足的了解,之后再進行具體的內容學習。在內容學習的階段,老師可以優(yōu)先通過作品中最具有張力、最能有效抓住學生眼球、引發(fā)學生興趣的篇章作為切入點。如把第三回《周學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戶行兇鬧捷報》這一章節(jié)中范進中舉這一具有代表性的片段作為激趣點,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然后再引入《儒林外史》中的周進、《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等人物形象,進行比較閱讀,還可以順勢向學生推薦《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象》這些一脈相承的譴責小說。對于學生而言,名著中精彩的段落是他們能夠堅持閱讀的動力,因此老師一定要牢牢抓住學生的這一特性,通過精彩片段以點帶面的激勵形式,讓學生不僅在課堂內可以全神貫注地學習,在課外更是可以自主地進行閱讀,幫助學生更好地深化閱讀能力,使學生在更全面具體的閱讀過程中更好地接受名著的熏陶,獲得更全面地成長。
初中生正處在身心高速發(fā)展的時期,這個階段雖然學生會伴有叛逆期,但同樣也是學生可塑性最強的時期。因此在老師對學生們制定的整本書閱讀過程中,老師的教學設計規(guī)劃不應該只是為了讓學生獲得知識的提升,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擁有更出色的閱讀習慣,讓學生不管在什么階段,都可以通過閱讀有所收獲。因此,老師有必要在名著閱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明確閱讀目標,只有在明確了相關的目標后,學生才會知曉正確的閱讀方向,并沿著正確的閱讀方向進行閱讀從而提升閱讀能力。例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分別制定集體閱讀目標與個人閱讀目標,將一些學術性強的名著,如把《昆蟲記》作為班級整體的閱讀目標,分成小組展示閱讀成果。往往學生在自主閱讀時很難體會到這類作品中的趣味,在集體氛圍的烘托下卻興味盎然,合作完成一個閱讀目標可以讓學生更有效地進行閱讀。而在對《海底兩萬里》這種趣味十足的作品,學生即使是自主閱讀,也非常容易就會被作者帶入書中世界,完成對海底的探索。在閱讀結束后,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書寫讀后感,在書寫的過程中,既可以完成對作品內容的消化,又可以將在閱讀過程中積累素材并有效地運用,在這樣明確閱讀目標的過程中,學生既可以獲得閱讀能力的提升,又可以獲得寫作能力的提升。
學生在閱讀名著的過程中,若想更順利地進入文中世界,一定少不了一個好的閱讀習慣。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要通過持之以恒地堅持才可以取得成效的。在如今素質教育理念下,學生作為學習的整體,因此必須要掌握獨立探索文章內容收獲知識的能力。要在閱讀過程中,始終保持思考,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對文章內容有一個深入的了解。而當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阻礙時,譬如生字詞等,老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地通過工具書或者網絡查閱解決種種問題,從而更順暢地閱讀。同時,老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摘抄的好習慣,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精美的語句、詞語時要及時地收錄,嘗試運用語句、詞語,做到學以致用。當學生感受到閱讀名著真的可以帶給自己提升后,自然愿意徜徉書中世界,獲得力量充實己身。
社會發(fā)展到如今階段,幾乎各學校都完成了信息化建設,都具備了現代化教學手段。因此在名著閱讀的過程中,老師也應該積極地嘗試通過信息化技術,給名著閱讀形式增添更多的可能性,讓名著閱讀變得更有趣,使學生獲得更好的名著閱讀體驗。例如,在閱讀《三國演義》這部作品時,其中有非常多經典的戰(zhàn)役,老師完全可以借助多媒體的幫助展現如赤壁之戰(zhàn)、空城計等經典戰(zhàn)役場面,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這些經典戰(zhàn)役,感受兩軍對壘時武將的奮勇拼殺、智將的運籌帷幄。利用這樣的形式會讓學生受到很大的震撼,通過多媒體的渲染,學生在閱讀時會對作品內容進行更形象、更深刻地理解。這樣的方式有效改善了傳統閱讀教學中枯燥的局面,讓學生可以更深層次、更直觀地理解作品內容。
名著閱讀教學,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合理地選擇教學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建最優(yōu)渥的名著閱讀環(huán)境,通過合理有效的方式不斷提高學生對于名著閱讀的興趣,讓學生在名著閱讀中不斷地提升閱讀能力,獲得有效的成長。名著是林立在世界文壇中的寶貴作品,其中蘊含的精神財富是非常豐厚的,老師有必要引導學生發(fā)現這些精神財富,有效地消化這些精神財富,幫助學生進一步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1] 孫婭.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中名著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讀天下(綜合),2020(9):0158-0158.
[2] 孟祥利.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中名著閱讀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探究[A];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七)[C];.2019.
[3] 吳冬梅.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名著閱讀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J].學周刊,2020(010):65-66.
G632
A
1002-7661(2022)30-0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