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平龍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漳州市醫(yī)院,福建 漳州 363000)
肺源性心臟病簡稱肺心病,此病是由機體胸廓或肺部組織病變提高肺血管阻力,造成肺動脈高壓,并進一步影響右心室功能及結構的一種心臟病,該病癥將嚴重影響病患循環(huán)及呼吸系統(tǒng),增加其發(fā)生心衰機率[1]。對于肺心病難治性心衰而言,既往臨床多實施平喘止咳、抗感染、利尿強心及吸氧等常規(guī)治療措施[2],此治療方法固然有效,但是仍需加用其他藥物來盡早控制心衰,穩(wěn)定病情,促進癥狀緩解,改善預后[3]。近年來,臨床相關研究表明酚妥拉明與多巴胺治療此病療效相對理想,基于此,本次研究中對本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54例肺心病難治性心衰患者采取常規(guī)治療手段與在此基礎上實施酚妥拉明與多巴胺聯(lián)合治療后的效果進行了研究分析。
選取我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診治的54例肺心病難治性心衰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27例與研究組27例。兩組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中性別:男女各16例(59.26%)、11例(40.74%),年齡:(72.69±5.28)歲,病程:(5.27±1.58)年,心功能分級: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各7例(25.93%)、9例(33.33%)、8例(29.63%)、3例(11.11%);研究組中性別:男女17例(62.96%)、10例(37.04%),年齡:(72.64±5.37)歲,病程:(5.94±1.69)年,心功能分級: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各7例(25.93%)、8例(29.63%)、10例(37.04%)、2例(7.41%)。本次試驗得到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實施,且嚴格遵循《赫爾辛基宣言》醫(yī)學倫理研究準則。
納入標準:確診肺心病難治性心衰;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或者其他胸、肺、肺氣管疾病病史;有近半年內右心功能不全、心功能3級或反復浮腫的住院病歷資料;同意參與研究且全程配合。
排除標準:對多巴胺、酚妥拉明等藥物過敏;合并凝血功能異常、肝腎功能不全、惡性腫瘤、代謝紊亂、精神或語言障礙、嚴重性心腦血管疾病[4];既往心臟手術史;妊娠期、哺乳期;存在其他心臟疾病,例如冠心病等[5]。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治療,包括平喘止咳(對于緩解期的治療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方式進行治療,目的是增強病人的免疫力,祛除誘發(fā)因素,減少或者避免急性加重的發(fā)生,逐漸使心肺功能得到部分的恢復)、抗感染(常用的有青霉素類,氨基糖甙類,喹諾酮類以及頭孢類抗生素,原則上選用窄譜抗菌藥物,選用廣譜抗菌藥物時必須注意可能發(fā)生的繼發(fā)性真菌感染)、利尿強心(控制心力衰竭,肺心病的患者一般在積極控制感染,改善呼吸道功能以后心力衰竭便可以得到改善,病人尿量增多,水腫消退,腫大的肝縮小,壓痛消失,一般不需要加用利尿劑,但對于治療無效的患者或者較重的患者適當?shù)倪x用利尿劑,適當?shù)倪x用強心劑以及血管擴張藥物,可以改善右心衰竭)及吸氧(通暢呼吸道,糾正缺氧和二氧化碳的潴留)等。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多巴胺聯(lián)合酚妥拉明治療治療,即在250mL葡萄糖溶液(5%)中加入劑量為40mg的多巴胺及10mg的酚妥拉明混合均勻后進行靜脈滴注,每日1次。治療期間應加強對給藥速度的控制,以每分鐘5~10滴作為初始給藥滴速,而后依據(jù)患者治療過程中血壓變化狀態(tài)對給藥速度進行調整。
兩組患者共參與試驗指標2周。
(1)療效:以心率及臨床癥狀(咳嗽咳痰、呼吸困難、肺部哮鳴音及啰音)改善情況評價療效指標,顯效:平臥狀態(tài)時心率指標100次/min以內且臨床癥狀有效控制;有效:平臥狀態(tài)時心率指標在100~120次/min且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無效:不能達到以上標準,療效總有效率為:顯效及有效機率之和[6]。(2)不良反應:即對患者治療期間發(fā)生心動過速、乏力、體位性低血壓不良反應機率之和進行統(tǒng)計。(3)治療前后血氣指標:即對患者治療前及治療2周后氧分壓及二氧化碳分壓指標進行監(jiān)測。(4)治療前后心衰血清標志物檢測指標:即對患者治療前及治療2周后采集空腹靜脈血,血清分離后,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對NF-κB、IL-1β進行檢測。(5)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即對患者治療前及治療2周后右心室內徑、左室射血分數(shù)、平均動脈壓以超聲心動圖進行監(jiān)測。
研究組療效總有效率為96.3%,明顯高于對照組療效總有效率的70.37%,P<0.05,見表1。
表1 療效比較[n(%)]
研究組不良發(fā)生總發(fā)生率為3.7%,低于對照組不良發(fā)生總發(fā)生率的22.22%,P<0.05,見表2。
表2 不良反應比較[n(%)]
治療前兩組血氣指標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周后研究組氧分壓指標高于對照組,二氧化碳分壓指標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心衰血清標志物檢測指標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周后研究組NF-κB、IL-1β指標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治療前后心衰血清標志物檢測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心功能指標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周后研究組左室射血分數(shù)指標高于對照組,右心室內徑及平均動脈壓指標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肺心病難治性心衰病癥預后不良且治療難度大,常規(guī)療法盡管有效,但是病情逆轉耗時長且遠期預后不理想,因此如何優(yōu)化該病癥治療方案十分有必要[7]。
臨床發(fā)現(xiàn),多巴胺及酚妥拉明在改善肺心病難治性心衰患者病情方面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不僅可加快癥狀消失,且可改善預后。多巴胺屬于一種內源性兒茶酚胺類藥物,作為去甲腎上腺素前體,此藥將通過有效激動β1受體,來擴張內臟血管,提高心肌收縮水平,促進心臟血循環(huán),同時此藥有一定的肺循環(huán)改善效果,利于遏制肺部炎性反應,提高心肌應力水平[8]。酚妥拉明屬于α受體阻滯劑,此藥將對機體神經遞質結合于α1受體及α2受體過程進行阻滯,來有效對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產生拮抗作用,進而對機體小靜脈及小動脈進行顯著擴張,降低肺組織周圍血管阻力,減小肺動脈壓力,同時酚妥拉明還利于改善機體微循環(huán),減少回心血量,增加呼吸中樞血液量,這對于改善肺心病難治性心衰患者血氣指標有積極影響[9]。以多巴胺聯(lián)合酚妥拉明治療肺心病難治性心衰病癥將產生協(xié)同作用機制,且治療安全性有保障,利于盡快促進病情康復,防范不良事件發(fā)生機率,增強治療預后效果。
表1結果顯示:研究組療效總有效率為96.3%,高于對照組療效總有效率的70.37%,P<0.05。說明多巴胺聯(lián)合酚妥拉明方案治療肺心病難治性心衰可增強療效,促進患者臨床癥狀緩解,及早恢復正常心率。表2結果顯示:研究組不良發(fā)生總發(fā)生率為3.7%,低于對照組不良發(fā)生總發(fā)生率的22.22%,P<0.05。說明多巴胺聯(lián)合酚妥拉明方案治療肺心病難治性心衰可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分析其原因在于:多巴胺將對患者服用酚妥拉明后出現(xiàn)的心率加快等問題進行改善,即多巴胺利用提高心輸出量的方式,減少由酚妥拉明單獨用藥發(fā)生的不良反應問題,可見這兩者藥物聯(lián)合用藥不僅不會增加毒副反應,反而還會增強治療安全性。表3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血氣指標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周后研究組氧分壓指標高于對照組,二氧化碳分壓指標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多巴胺聯(lián)合酚妥拉明方案治療肺心病難治性心衰有改善血氣指標的效果,分析其原因在于:酚妥拉明利于對小動靜脈進行擴張,使之減輕肺組織周圍血管阻力及肺動脈壓力,改善肺換氣功能與肺通氣功能,而多巴胺則可通過減輕心臟前負荷來提高肺循環(huán)水平,進而加速糾正呼吸困難癥狀,促進血氣指標改善。表4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心衰血清標志物檢測指標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周后研究組NF-κB、IL-1β指標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多巴胺聯(lián)合酚妥拉明方案治療肺心病難治性心衰有控制心衰的效果,NF-κB、IL-1β指標可反映心衰的嚴重輕度,其中NF-κB可對心衰演變過程中細胞因子表達進行調控,IL-1β可通過對心肌細胞結構的破壞,來對心臟泵血功能進行改善,以上指標均會隨著心衰病情進展,出現(xiàn)上升趨勢[10]。多巴胺聯(lián)合酚妥拉明方案下多巴胺藥物成分將有效改善患者心肌微循環(huán)狀態(tài),而酚妥拉明藥物成分則可有效擴張血管,聯(lián)合治療后將顯著改善心衰,遏制心衰病情進展。表5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心功能指標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周后研究組左室射血分數(shù)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右心室內徑及平均動脈壓指標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多巴胺聯(lián)合酚妥拉明方案治療肺心病難治性心衰病癥可通過協(xié)同發(fā)揮用藥機制來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這對于優(yōu)化病情預后及生存質量有積極的影響,可見該治療方案實施后,不僅近期療效顯著,且遠期療效有保障。
綜上所述,肺心病難治性心衰患者接受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實施多巴胺聯(lián)合酚妥拉明方案,將加快血氣指標復常,有效控制心衰,增強心功能,提高療效,且有較高的治療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