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凌曉
(浙江省寧??h桃源街道回浦小學,浙江 寧波 315600)
教師有時候很無奈,看到學生犯錯或是遇到困惑了,總想要幫其答疑解惑或拉一把,可往往事與愿違。有時候你說一千道一萬,他也只顧低著頭,貌似謙卑,實則根本沒有聽進去多少,教育效果不理想,那些不良的學習習慣和待人接物的態(tài)度依然屢教不改,甚至變本加厲,往往起不到良好的德育效果。說教,永遠是最無用的。蘇聯(lián)教育家贊科夫說過:“教師如果不盡心研究學生的個別特點,如果不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也就不可能順利地進行教學和教育工作,因而也不能有所進步,完善自己的教學技巧。”[1]這時就顯現(xiàn)出書信的價值了。書信,就是用書寫的方式與他人進行交流,中國人一直以來都有寫信的傳統(tǒng)。教師進行書信溝通是教師認真研究師生關系、班級情況之后內心沉淀后的表達,內容針對性強,語言也是經(jīng)過精心打磨的,尤其在處理班級中一些比較棘手的事情時,能夠使激動的情緒“高高舉起”又“輕輕落下”,起到“舉重若輕”的效果。
因為書信是在認真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我們有充分的思考時間,然后字斟句酌地下筆,可以思路清晰、條理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書信不像打電話、視頻、語音聊天那樣有即興性,容易出現(xiàn)表述不準確、分寸不好把握等問題,可以說,書信是一種緩慢的溝通藝術。
在書信溝通中,我們可以擺事實、講道理,運用較長的篇幅表達一個中心意思,或是講述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或是以師長或朋友的身份闡述自己的觀點,這樣的表達更易被學生接受。
當教師親筆寫的書信送達學生手中的時候在增加親切感的同時,傳遞的更是教師對學生深沉的愛。手寫書信寄托了師生間沉甸甸的情感和關切,而這種真摯的感覺是任何其他交流溝通方式都無法比擬的。
我們還會發(fā)現(xiàn)一些不便于面談或電話交流的事情,通過書信能夠更好地展開交流,正如王海鸰所言:“既然寫信,就說些不曾跟你說過的話?!盵2]在日常生活中,雖然經(jīng)常有見面的機會,但真正深入的交流并不多,也有可能很多話面談時是難以開口的。面對師生關系中呈現(xiàn)出來的多元而復雜的情形,教師借助書信將自己的想法更好地告訴學生,同時也實現(xiàn)對自己教育行為的梳理及反思,或者為學生生命的成長、發(fā)展及完善提供有力的幫扶,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師生共同成長。
師生間的書信溝通還能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收信者可以反復閱讀,細細體味。書信所表達的內容更翔實,情感更豐富,可以反復琢磨,有足夠時間消化、內化,可以起到更長久的教育效果。這是一種無形的長久的教育力量,意蘊雋永。
書信能增強師生間的相互了解,排除不必要的誤解,使雙方敞開心扉傾訴內心的真實想法,增進師生間的美好情感。特別是對那些性格內向靦腆的學生來說,采用寫信的方式和他們溝通,更能使他們解除心理壓力,主動向教師吐露心事。
例如:在我們班有一項特殊的“每周作業(yè)”。我要求全班同學在每個星期的周記中以書信的形式寫出在學校的感受、對老師同學的看法、對社會現(xiàn)象的分析、對自己生活的感悟……孩子們非常愿意與我進行這種“古老”的溝通。第一次布置這項作業(yè),他們就躍躍欲試,全然沒有往日作文布置時的垂頭喪氣、抓耳撓腮。星期一,看著學生交上來的寫得滿滿當當?shù)囊环夥鈺牛胰绔@至寶?!拔淖植幌?,內容放寬,無所不談”——這樣沒有寫作要求的要求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響應。我知道,現(xiàn)在讀著的每一封信,就是孩子們最真實最善良的心聲。當我對學生說:“你們的信,老師都有很認真地看,很認真地回。以后你有什么感受都可以和老師分享。希望我們成為最好的筆友!”當他們拿到我手寫的回信時,眼睛里閃著亮晶晶的光,我知道他們非常愿意在紙上向我吐露心聲。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盵1]教師應該在信中用賞識的語言激勵學生,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這樣他們就會越來越有信心,越來越優(yōu)秀。給孩子們的書信內容可以涉及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品質等方方面面,如春風化雨般滋潤學生的心田,使學生能夠自覺地轉變和促進自我的發(fā)展。
自從師生互通書信,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學習氛圍也在悄悄發(fā)生著變化。以前作文寫“豆腐干”的孩子可以寫兩頁了,以前上課不愛發(fā)言的孩子變得會舉手了,以前一下課就往外沖的孩子會安安靜靜在班級讀書角找書看了……這些都要歸功于書信溝通的影響,因為我在每一封信的最后總是不忘加上一句:請多和課外書做朋友哦!看來,在信里叮囑的話的確比平時口頭吩咐更管用。
除了學習氛圍,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也在悄悄改變。
比如班上的“小魔王”張恒睿,以前,老師不在,世界就是他的。作業(yè)拖拖拉拉,上課從來不聽,下課調皮搗蛋,同學們都不喜歡他。教室的窗簾、日光燈,哪一個沒被他扯下來過?以前,我總感到教育他很頭疼。可是后來我在他的來信中了解到他從小父母離異,媽媽扔下他狠心地走了,爸爸除了棍棒教育完全不懂如何與他溝通,家里沒有人真正從內心理解他的孤獨和寂寞。我明白了:他在班里這么調皮,其實是想引起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注!于是,我給他回復了一封長長的回信,表達了對他處境的理解,也安撫了他的情緒,同時告訴他要理解大人,自立自強,學習上更加努力。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張恒睿變了,變得懂事乖巧,也愛學習了,教室里再也沒看到他瘋跑的身影。有一次背書小組長選舉,整組同學都選了他。我看到他眼里閃出不可思議的光芒。我想,書信中的鼓勵和關心,一定正深深影響著他,并且會影響他一生。
平時的師生談話,有時就是老師一味說,學生一味聽,看似都聽進去了,可真正記在心里的卻沒多少。如果教師在教育時帶有一些情緒或大聲呵斥,更會使學生自尊心受到傷害。而用書信的方式,會讓發(fā)怒的老師冷靜些,讓膽小的學生“放心”些,讓貌似緊張的師生關系緩和些,讓學生在教師的字里行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感悟到老師的良苦用心,也讓老師在學生的回信中了解其行為的背景動機,以便找到最佳的教育方式。
記得有一次,一個學生趁課間操回來之際偷偷在我抽屜里塞了一封短信:“老師,我覺得你最近有點偏心。為什么課代表馬晨曦管人的時候大呼小叫你不去批評,其他男生只要自修時說了話你就要罰他們背課文呢?這不公平?!甭淇钍恰吧鞆堈x的勇士”。一開始我有些生氣和失望,我自認自己一直都對全班同學一視同仁,從來不以成績論短長,怎么這樣還會有人覺得我偏心呢?但冷靜下來我又開始反思自己平時是不是真的無意間對某個學生特別好或是特別不好。多虧學生的提醒,讓我能很快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
通信使我不斷認識學生,不斷調整自己的判斷和行為,也讓我的心靈得到陶冶、充實和成熟。我相信,只要用心去交流,就一定會體會到師生共同成長的樂趣。
現(xiàn)在,我們的書信溝通的形式變得更加多樣。個別交流,和部分特殊學生保持長期通信;集體交流,利用課堂時間讓全班學生一起寫信給老師;公開交流,準備一個專門的本子,師生之間可以在這本子上相互寫信,表達自己對建設班集體的想法和感情,班上的任何人都可以隨時翻閱;日記式交流,通過批改日記,書寫真摯的評語,引發(fā)學生情感共鳴;贈言式交流,期末評語改成書信式贈言,拉近師生距離。
深厚的愛生之情,使我能愉快地去接近和理解學生,積極尋找與學生對話的機會;促使我從生活到學習、思想、成長,時時以誠摯的目光,關注學生的每一點進步,給他們以及時的支持和鼓勵;促使我與學生推心置腹地交談,運用自己的學識和人生閱歷,做學生成長路上的知心朋友和領路人。
師生之間的書信溝通過程,雙方都有較為充分的時間對書信的內容進行構思和醞釀,可以對自己內心真實的思想和情感予以完整的表達出來,可以加深師生之間的了解,增進彼此之間的信任,讓學生對教師更有親近感。書信溝通不需要教師與學生面對面地進行,可以很好地避免一些尷尬的情況出現(xiàn),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現(xiàn)場矛盾的激化,讓師生之間構建良好和諧的關系。寫信其實就是進行思考的過程,通過寫信可以讓寫信的人在情緒上有所緩解,有一個較為清晰的思路,能夠在較為客觀、公正和全面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在表達上也會更加的理性。文字相比口語,更具有美學的價值和感染力,對寫信的人和閱讀書信的人都可以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讓問題在解決上可以有認知和情感的基礎作為保障。教師與學生的一些書信可能會被一直珍藏著,這些書信是對教師與學生成長的見證。
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教師在與學生書信溝通時,要善于觀察每個學生的獨特之處,發(fā)現(xiàn)問題后,選擇合適的角度切入,實事求是地反映其各方面情況,內容要有個體差異性,因人而異地書寫,同時多呈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表揚要直接,批評要委婉。
書信交流篇幅不宜過長,要重點突出,避免東拉西扯。教師在書寫上要注意字跡清楚、工整,不能漏字掉句或出現(xiàn)錯別字,要起到良好的書寫示范作用。
學生時時刻刻用眼睛觀察著教師,用心靈感受著教師。教師要尊重學生,態(tài)度真誠,以平等的姿態(tài)與其交流,這樣可以縮短師生間的距離,填平師生間的代溝,學生才會開誠布公、暢所欲言。
書信內容一定要有時效性,與學生就其某個或某幾個突出問題進行交流溝通要及時,表揚鼓勵要及時,問題的溝通更要及時。
改變一個孩子僅僅靠一封信是遠遠不夠的,書信溝通必須長期堅持。教師可以每次交流針對一兩件事情進行,談真談深,談出實效。
教師的思想是可以影響到學生的成長的,學生在小學階段身心都處于發(fā)展時期,在對事物的認知上并沒有完全的清晰和明確,教師予以耐心地對他們進行指導,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保持良好的互動和交流。在當下小學中對于班級的管理,由于很多學生對于班主任的印象和認知都是較為嚴謹和嚴厲的,學生可能因為懼怕,不敢與班主任進行直接的溝通,導致教師在對班級的德育工作推進困難。為了對小學班級德育工作質量的提升,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的書信溝通,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感,改變與學生面對面溝通和交流的方式,對師生之間良好關系的發(fā)展起到了促進的作用。想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就需要教師用平等和溫和的狀態(tài)與學生進行溝通,有些學生性格較為內向或者是不夠自信等因素,很少與教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教師可以通過書信的方式在學習和生活上,對學生予以支持和鼓勵,有助于讓學生增加自信心。同時教師也要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對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予以提倡和鼓勵,通過與學生書信的溝通,增加學生之間互動交流的機會,加深彼此的友誼,讓他們感受到班級的溫暖,目的是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德育思想的觀念。
學生想要更好地成長和發(fā)展離不開良好的環(huán)境,為了增加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環(huán)境和和諧的學習氛圍。小學生具有喜歡幫助別人和自我展示的特點,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一特點,通過與學生書信的溝通,對他們的優(yōu)點和長處給予表揚,引導學生對自身的優(yōu)勢加以有效的利用,去幫助需要幫助的同學,學生可以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收獲不一樣的快樂,還可以對班級的整體學習氛圍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會影響到班級的整體風氣的,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班級中,學生才是占據(jù)了學習的主體地位,只有促進他們的成長和發(fā)展,德育教育才能在他們身上發(fā)揮最大的效果。
在這個通信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微信、QQ、微博、電子郵件,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找到一百種和別人聯(lián)系的新潮方式。但是,如果作為老師的我們,能夠放下新潮回歸傳統(tǒng),用書信的方式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尊重孩子們的意愿,就能更好地引導孩子身心健康成長??梢哉f,在這個喧鬧的、迅捷的網(wǎng)絡時代,書信這樣一種溝通方式,可以讓教師、學生停下來,回歸緩慢而又美好的溝通。教師困惑了,一封書信,茅塞頓開;學生彷徨了,一封書信,豁然開朗。
德育,應該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能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產(chǎn)生好的影響,幫助其成為一個更優(yōu)秀的人。以心換心,師生間的情誼,便在這白紙黑字間緩緩流淌;以心換心,高效的德育便在這字里行間輸送出柔軟而雋永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