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霞
廣東財經大學,廣東 廣州 510320
全要素的“互聯(lián)網+”教育的實施越來越普及,全國高校普遍開展的在線教學實踐將對高校教育教學產生深刻影響[1]。筆者積極探索了基于“慕課學習+教學直播+在線實驗”的《認知心理學》課程在線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教學設計不同,在線教學要考慮新模式下各種可能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結合在線教學的特點,充分考慮到“以學生為中心”,多個方面優(yōu)化教學設計[2]。
首先,根據(jù)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認知心理學》課程的教學大綱,優(yōu)選了慕課平臺上與本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比較契合的慕課作為學生學習的慕課資源。與此同時,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參考資料,其中包括五本國內外《認知心理學》課程的參考教材電子版。如丁錦紅等人編著的《認知心理學》(第2版),王甦、汪安圣所著的《認知心理學》,魯忠義、杜建政所著的《記憶心理學》,安德森著(秦裕林等譯)的《認知心理學及其啟示》(第7版),艾森克、基恩著(高定國等譯)的《認知心理學》,這些參考教材是系統(tǒng)地了解認知心理學及其最新發(fā)展的不可多得的教材。另外,每周還會給學生提供一些相應章節(jié)知識點相關的期刊論文作為拓展閱讀資料。
其次,對于一些重點章節(jié)的重難點內容,通過騰訊課堂對學生進行教學直播。如“認知神經基礎”部分的“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方法”、長時記憶中的知識和組織以及表象等章節(jié)的內容通過教學直播,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梳理相關重難點內容,更加深入地認識和掌握相關知識點,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最后,對于一些重要章節(jié)的內容,如注意、知覺、記憶、表象等教學內容,則通過Theus心理學遠程教學實驗平臺(http://experiment.demo.chaostimes.com)讓學生進行在線實驗操作,實驗操作后導出實驗數(shù)據(jù),要求學生完成實驗報告。通過實驗操作和撰寫實驗報告,一是幫助學生熟悉相關理論知識,加深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二是訓練學生的學術寫作能力,助力學生畢業(yè)論文的寫作。
具體來說,對教學的所有環(huán)節(jié)都進行周密設計,注重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提升教學效果。
課前,確定課堂、章節(jié)的教學目標,每周教學前在QQ教學群發(fā)布本周網絡教學的計劃安排,并且課程結束后發(fā)布下周網絡教學的學習任務,旨在引導學生有目標地預習和自學。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對知識的綜合運用,通過自學教材的相關內容和查閱參考書目,完成課前自主學習任務。
課中,適度增加了討論、答疑、反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所占的比重,針對在線教學過程中教師難以直接觀測到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實際,通過設置高質量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在線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3]。
一是,首先根據(jù)每周的教學計劃安排布置相應的慕課資源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其次,利用QQ教學群來進行教學互動。為了督促學生學習慕課資源和自主閱讀參考教材,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來檢驗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再通過學生提問、教師答疑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有時可以根據(jù)教學安排給學生布置一些開放式的問題,引導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教學討論中來,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形成更良好的互動。
二是,對于一些重點章節(jié)的重難點內容,如“認知神經基礎”部分的“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方法”、長時記憶中的知識和組織以及表象等章節(jié)的內容則通過騰訊課堂對學生進行教學直播。直播過程中會設置一些問題,通過連麥的方式與學生互動。直播教學后會留出一定時間給學生提問,進行直播答疑互動。
三是,對于一些重要章節(jié)的內容,如注意、知覺、記憶、表象等教學內容,則通過Theus心理學遠程教學實驗平臺讓學生進行在線實驗操作。每周會根據(jù)教學內容安排一個課程核心實驗當堂完成,并指定1~2個課程相關實驗要求學生課后完成。
課后,要求學生完成核心實驗報告,實驗報告要求從實驗背景、實驗方法(包括被試,儀器與材料,實驗設計,實驗過程)、結果分析與討論、結論、參考文獻五大部分去撰寫。此外,利用慕課資源學銀在線提供的課程學習數(shù)據(jù)、學生在QQ教學群、騰訊課堂教學直播時的提問以及實驗報告的完成情況,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找出教學中的盲區(qū),也為下次課做準備。
本在線課程綜合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如講授法、討論法、啟發(fā)式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等,教學過程中還根據(jù)教學內容適時安排了小組討論、主題陳述等多種方式。
嚴格考勤,按時上下課。課前10分鐘QQ教學群接龍簽到上課。課中設計隨堂答題環(huán)節(jié),考查學生慕課在線學習情況和效果。教學直播時則通過連麥的方式進行提問,加強教學互動同時也檢驗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實驗操作環(huán)節(jié)通過實驗平臺系統(tǒng)后臺管理查看學生完成實驗的情況。課后要求學生進行相關章節(jié)的預習,完成實驗報告。
絕大多數(shù)學生對《認知心理學》課程的在線教學評價高,以下是幾位學生對《認知心理學》課程在線教學的反饋意見:
(一)《認知心理學》課程在線教學結合了慕課、教學直播、線上實驗等多種方式進行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首先,通過學銀在線的慕課學習讓我們系統(tǒng)地了解認知心理學的研究內容,覺得獲益良多。其次,老師會通過騰訊課堂進行教學直播,作為慕課學習的補充教學,并且解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疑問,這讓學生感受到與老師的距離很近,就像在學校學習一樣。最后,通過線上實驗平臺,可以在線上完成實驗,通過實驗操作,對相關理論的理解會更加深刻。
(二)《認知心理學》課堂氣氛活躍,老師重視考勤和同學們的課堂發(fā)言,推薦的參考教材很多而且實用,涵蓋知識范圍廣泛。直播教學過程中,老師靈活地運用網絡設備,給同學們充分思考和表達的機會,通過線上連麥,同學們也可以分享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老師還安排了在線實驗,通過完成課堂實驗,可以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點。實驗完成后,老師會總結實驗中的不足和應該注意的情況,以便更好地完成下一次實驗。此外,還要求每位同學提交試驗報告,這有助于學生總結歸納知識,也增加了學生對認知心理學這門課程的興趣。
(三)《認知心理學》課程每周上課前,老師會在QQ教學群發(fā)布本周在線教學的計劃安排,學習完慕課的內容后,還會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指導有提問和答疑兩個環(huán)節(jié)。老師會根據(jù)學習的內容提出一些問題供學生思考,同時會解答同學們學習中的疑惑。對于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老師會先讓同學們發(fā)表看法,最后再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總結。通過這種自由討論的方式,既讓學生彌補了知識的盲區(qū),也讓學生體會到了通過討論獲得知識、找尋答案的快樂。
(四)《認知心理學》的在線課程充實且不無聊,在線實驗增加了課程的趣味性,并且實驗后還要撰寫實驗報告,這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學習的相關內容。有些章節(jié)的內容有難度,老師通過直播教學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此外,老師還通過提問和答疑的方式,讓學生能深入思考。
(五)《認知心理學》課程通過網絡慕課學習和在線答疑相結合,再通過老師分享的參考教材、文獻和視頻作為輔助的學習資料。學生在學習中有問題,老師會安排時間答疑,如果同學們有好的問題或者有難度的問題,老師會讓同學們一起討論,啟發(fā)學生進一步思考問題,這對學生理解問題和加深對相應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非常有幫助。總的來說,《認知心理學》課程在線教學方式較為完善,對學生的學習有較大幫助。
通過Theus心理學遠程教學實驗平臺,學生可以在線完成心理實驗。每周會根據(jù)教學內容安排一個課程核心實驗當堂完成,并指定1~2個課程相關實驗要求學生課后完成。教師可以通過實驗平臺系統(tǒng)后臺管理查看學生完成實驗的情況,及時進行教學管理與監(jiān)督。學生完成課程核心實驗后由教師在線導出實驗數(shù)據(jù),課后要求學生完成實驗報告。通過實驗操作和撰寫實驗報告,訓練學生的學術寫作能力,助力學生科研論文的寫作。
通過“慕課學習+教學直播”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度,變“被動”為“主動”學習。課前充分調動學生積極認真預習,要求學生在線上課堂帶著問題看視頻或聽直播,之后通過教師提問的方式來檢驗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再通過學生提問、教師答疑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有時會根據(jù)教學安排布置一些開放式問題,引導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教學討論中來,實現(xiàn)良好教學互動。上課時的教學氣氛非常熱烈,沒有因為“宅”在天南海北的“家”里受到影響。絕大多數(shù)同學愿意回答問題,大部分同學踴躍提問,一部分同學能提出較新穎的問題。充分發(fā)揮了教學立體交流互動和教學資源共享,學生線上課程參與度比傳統(tǒng)線下實體課堂要高。
通過“慕課學習+教學直播+在線實驗”的認知心理學專業(yè)課在線教學模式,將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驗操作進行無縫連接,既加深了學生對抽象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又有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產生新的認識和理解。
教學方法靈活,教學反饋評價高。本在線課程綜合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如講授法、討論法、啟發(fā)式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等,教學過程中還根據(jù)教學內容適時安排了小組討論、主題陳述等多種方式。
在線及時輔導答疑,利于學生知識消化吸收。在線上輔導答疑教學過程中,學生隨時與老師互動交流,老師能及時掌握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所存在的疑問,并及時給予解答和釋疑。對于一些簡單問題,鼓勵已掌握的同學在QQ群上解答,有助于學生之間實現(xiàn)互助學習。
對于學生來講,首先,在線學習的激情和新鮮感隨著時間增長有所消減,因為長時間網絡學習,產生倦怠和膩煩的情緒,少數(shù)學生出現(xiàn)自覺性、主動性不夠的現(xiàn)象[4]。其次,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參差不齊。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在線教學時教師對學生的監(jiān)管減弱了,這就需要學生具備更高的自覺性和更強的自主學習能力,但少數(shù)學生缺乏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能力。當線下課堂轉為線上課堂后,個別學生變得無所適從,不知道應該學什么[5]。最后,為參與線上學習,有學生可能還要購置線上學習硬件設備,這一定程度影響了學生參與線上學習的積極性、公平性[4]。
對教師而言,首先,對學生自主學習過程缺乏比較有效的交互、評價、反饋機制,支撐課程教學與管理的智能平臺亟待進一步開發(fā)與建設。其次,教師在短時間內自主準備在線教學和實驗資源、熟悉教學平臺、完成線上輔導,其工作量成倍增長[5],這也給教師的工作帶來了壓力。最后,雖然教師通過申請獲得了Theus心理學遠程教學實驗平臺的免費使用權,但是對于缺乏足夠教學經費支持的教師個人和教學單位而言,如何繼續(xù)使用在線實驗平臺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綜上所述,“在線教學”對于教師而言,既表現(xiàn)為一個新生事物,同時也意味著一種深度的“自身變革”,意味著教師對自身教學的持續(xù)反思與變革。在線教學要求教師要真正站在學生建構性學習的視角、站在學生能力可塑的視角來審視課堂、體察學生、感悟教育,這樣才能有效地提升在線教學質量。由此可見,新形勢下如何提升《認知心理學》課程在線課堂教學水平,促進當代課堂教學與在線教學的深度融合,仍需進行持續(xù)的研究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