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昌,李廷華,朱成明
(1 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滿樹果家庭農(nóng)場,山東郯城 276100;2 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山東郯城 276100)
無花果是??崎艑俟麡洌植荚诘刂泻Q匕?,唐代由波斯傳入中國。因其果實甜糯多汁,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雖然有2 600 多年的栽培歷史,但因受到栽培技術和自然條件的限制,還有許多人很少品嘗過最佳食用期的無花果 (過早食用,因尚未成熟而口感欠佳;過晚食用,失去應有的果香風味)。郯城縣滿樹果家庭農(nóng)場2017年開始露地種植無花果,因為夏季高溫多雨蚊蟲滋生、 鳥雀危害,致使無花果商品果率只有35%。2019年開始探索限根避雨栽培技術,隔絕了蚊蟲鳥害和雨水造成的病害,使商品果率提高到60%,同時還銷售盆栽無花果(盆景),經(jīng)濟效益大幅上升?,F(xiàn)將有機無花果的限根避雨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有機食品”這個概念是1939年Lord Northbourne提出的。我國的有機食品研究起步比較晚。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多年的種植習慣是,不注重有機質的施用,土壤肥力較低,很難生產(chǎn)出標準的有機食品。有機無花果的限根栽培,就是把無花果種植在特制的容器內,容器內的基質經(jīng)過特殊調配,有機質含量、土壤通氣性、營養(yǎng)元素含量,以及有害成分(重金屬、農(nóng)藥殘留)的含量,符合有機食品的標準。在此基礎上生產(chǎn)出的無花果就是有機無花果。
無花果在生產(chǎn)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多雨時期,特別是在經(jīng)過連續(xù)幾天的陰雨天后,葉面葉柄多水珠、水膜,再加上空氣濕度大,給各種病菌的入侵創(chuàng)造了條件,極易引發(fā)大面積疫霉病流行,造成大規(guī)模產(chǎn)量下降。利用設施大棚進行避雨栽培可以有效避免雨水侵襲,葉面果面無水膜形成,田間濕度降低,有效避免疫霉病、灰霉病病菌的侵染,大大減少用藥或無需用藥,確保有機食品的標準。
由于無花果果實頂端有一個果目,在快成熟時處于半張開狀態(tài),此時果實開始產(chǎn)生果蜜,并散發(fā)特殊的果香,極易吸引一些昆蟲如蒼蠅、蛾類、果蠅前來吸食,特別是果蠅,由于個頭小、繁殖速度快、行動迅速,頻繁出入果實內部,造成果實內部各種病菌污染,引起果實腐爛,失去食用價值。在避雨設施四周、通風口、人員進出通道安裝防蟲網(wǎng),可有效避免各種昆蟲的進入,減少果實的腐爛,提高商品果率,大幅度增加經(jīng)濟效益。
限根栽培所用基質少,方便調整有機質和營養(yǎng)成分含量,使其達到有機食品的生產(chǎn)標準,比改良露地土壤相對容易、成本低;根系限制在有限的容器內,可以有效控制養(yǎng)分的吸收,樹體不容易旺長,養(yǎng)分集中于果實生長,可以做到精準施肥,肥料不浪費,利用率高;可有效避免自然災害對果品的影響,如倒春寒、冰雹、暴雨、極端低溫及病蟲的危害;避免農(nóng)藥的使用,同時減少或最大限度降低果品的農(nóng)藥殘留,有效提高商品果率;避雨棚有效避免雨水的淋洗,降低濕度,阻止各種病菌的侵染;容器種植可以方便移動,不受土地等條件限制,種植模式靈活性高,可以多樣化經(jīng)營,如果品生產(chǎn)、盆景觀賞、園林、科普教學,有條件也可以文旅融合,助力鄉(xiāng)村振興、文化振興。
設施栽培投資多,對人員、資金、經(jīng)營管理、生產(chǎn)技術、園藝技術要求比較高;高溫季節(jié)需要頻繁澆水,容易使栽培基質的pH 值升高,影響樹體對一些重要微量元素的吸收;基質對營養(yǎng)元素緩沖能力弱,營養(yǎng)元素比例不好調控,容易造成各種缺素癥、營養(yǎng)失衡、營養(yǎng)不良等生理性障礙。
選用3年內沒使用過農(nóng)藥化肥的土壤、草木灰、爐渣、腐熟的秸稈、有機肥,按照30∶5∶10∶10∶1 的比例拌勻。如有條件,可以適量添加符合有機食品標準的腐熟羊糞;有些普通雞糞因為飼料中含有添加劑、動物激素等有害成分,不符合綠色食品生產(chǎn)標準,建議不采用。
根結線蟲是威脅無花果的一大蟲害,防治非常困難,所用藥劑多數(shù)不符合有機食品的標準。所以,在配制基質時可采用物理堆悶的防治方法,即用薄膜在夏季高溫時將基質堆悶,殺死線蟲;無條件堆悶的可以使用殺線蟲的生物制劑,拌入基質中。
選用優(yōu)質高產(chǎn)、抗逆性強的品種。北方地區(qū)可以選擇抗寒品種,南方地區(qū)可以選擇抗?jié)称贩N,也可以根據(jù)不同地區(qū)的具體條件選擇。本試驗選用的是山東地區(qū)常見的青皮無花果。
可以根據(jù)自身條件和栽培模式自主選擇??蛇x用美植袋、泡沫箱、廢棄木板訂做的木箱。容器過小,栽植、 移動管理方便; 但夏季高溫季節(jié)土壤水分變化劇烈,容易干旱,澆水頻繁,管理較為困難。容器過大,基質使用量大,不容易移動;但澆水管理相對方便。
一般在3月初,氣溫開始回升,短期內無低溫天氣時栽植。
選用地徑2 cm 以上的優(yōu)質大苗,要求根系發(fā)達、須根多、根系新鮮、無根瘤病、無根結線蟲病。剪去過長的根系,使根系舒展、均勻分布在容器內。容器底部留1個排水孔,必須保證基質不積水;待容器中的水滲透下去以后,再覆蓋一層基質,防止容器表面基質干裂,減少以后的澆水次數(shù)。
春季萌芽后,根據(jù)容器大小決定留枝數(shù),容器容積0.02 m的留芽二三個,0.1 m的留芽4~6 個。留壯芽,其他的弱芽、小芽全部抹除,包括以后隱芽萌發(fā)的芽也抹去。春季注意肥水管理,防止土壤干裂。
夏季生長期,由于葉片大,蒸騰量和耗水量迅速增大,需肥量也增大,每7~10 d 施用稀釋后的自制有機肥1 次。澆水以基質澆透為準。基質內要見干見濕,不可長時間積水。防止基質干旱過度造成樹體萎焉,澆水雖然可以短期內恢復正常,但會對幼果造成很大傷害,導致萎焉,發(fā)育不良,進而不能正常成熟;即使成熟質量也變差,還會提前腐爛。
第1 批果實成熟時,適當加大施肥量,縮短施肥間隔時間。
注意防蟲網(wǎng)有無破損。防蟲網(wǎng)貼地處須壓實,防止有害昆蟲特別是果蠅、蛾類進入。進出棚室管理時要隨手關門,經(jīng)常檢查棚門門縫的密閉性,確保避雨棚的防蟲效果。
高溫天氣放風口全開,避免高溫危害。由于無花果是喜光作物,所以要及時清潔棚膜,特別是春季浮塵、揚沙天氣多,要注意清潔,保持最大透光度。
由于無花果是陸續(xù)結果,有成熟的,也有正在發(fā)育的幼果,從出現(xiàn)幼果到全部成熟大概需要2 個月。
露地栽培的可在當?shù)爻跛谇? 個月進行掐尖(剪去生長點,使其不再向前生長),使其集中養(yǎng)分發(fā)育保留的果實,避免下霜之后生長的幼果無法成熟,造成營養(yǎng)浪費。如果初霜期來得過早,或者掐尖偏晚,初霜來臨時樹上還有部分未成熟的幼果,可用棚膜臨時覆蓋,待霜凍過后撤去薄膜,果實還可以正常成熟。
營養(yǎng)不良、掛果過多會造成樹勢衰弱,繼而造成壞果率升高。所以,要特別注意樹體營養(yǎng)狀況,防止缺肥、缺素。幼果明顯過多時,可以疏除小果、弱果、畸形果,使樹體集中養(yǎng)分供給優(yōu)質果,保證樹體生長平衡,實現(xiàn)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
無花果果實容易裂果,一個原因是忽干忽濕造成果實內外生長不均衡,應注意均衡供水。缺鈣是造成裂果的另一個原因。無花果樹的整個生長周期對鈣的需求量高,所以要注意鈣元素的補充。鈣元素在土壤中容易被固定,可在全生育期每隔一二周噴施1 次鈣肥。
露地擺放時不可過密(影響光照)。生長前期光照不足會導致無果、少果,或果實發(fā)育不良,萎縮、脫落。
采摘時期,無花果未完全成熟的時候,雖然可以食用,但口味欠佳,影響無花果的獨特風味;但耐貯運。無花果完全成熟后,口感風味俱佳,但不耐貯存,需要及時采摘、及時銷售。采摘前要準備好包裝材料,有助于銷售工作的開展。要重視產(chǎn)前宣傳、產(chǎn)中銷售、產(chǎn)后服務,保證新鮮高效及時地送到客戶手中。有條件的可以采取冷鏈運輸,保證果品質量。
果實采摘完畢,外界氣溫開始下降,可敞開通風口,或撤去棚膜,讓其自然落葉休眠。若樹上還有幼小果實,且樹體生長良好,可以采用大棚蔬菜秋延后的管理模式,繼續(xù)讓其生長,直至全部成熟;如果棚內不能保持果實成熟的正常溫度,此時可以逐漸加大通風口,緩慢降低溫度,直至0 ℃以下,讓其進入休眠狀態(tài)。
限根栽培使用基質較少,養(yǎng)分供應少,年生長量不大,修剪以重剪為主。如果不更換基質或不擴大容器,應參照上一季的枝條數(shù),留出明年的飽滿芽眼,留芽眼數(shù)要比預留枝條多30%。剪口要涂抹愈合劑,不然會影響最頂端的芽眼萌發(fā)。
修剪完成后澆足水分,集中堆放,覆蓋稻草、氈布(家庭少量種植可用廢舊衣服)等透氣性覆蓋物進行防寒。如遇極端低溫天氣(如2020年-16 ℃的低溫天氣),需要增加覆蓋物,加強防寒措施,確保樹體安全越冬。冬季過后,天氣變暖,掀開覆蓋物,更換基質,按以上栽培模式繼續(xù)進行春提前、秋延后栽培。溫室越冬栽培可在冬季移入溫室內緩慢升溫,使其萌芽生長。
注意,在大棚內擺放時,由于棚膜、棚架遮擋,再加上冬季光照弱,更要注意擺放間距。由于是容器栽培移動方便,發(fā)現(xiàn)過密時可以隨時調整間距,最大限度保持光照充足,避免互相遮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