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
心力衰竭是指結構性或功能性心臟病所致的臨床綜合征,起因為各種心肌損傷,導致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下降,最終表現(xiàn)為心室泵功能不全[1]。心力衰竭是臨床常見急癥,近幾年其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均有所增加。相關流行學研究顯示,我國導致心力衰竭的主要疾病為冠心病、高血壓、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炎、肺心病等。觀察心力衰竭患者病理生理反應,特別是血清電解質改變,對其病情判斷、指導、治療及改善預后具有重要臨床意義[2]。心力衰竭患者由于神經(jīng)內分泌紊亂、利尿劑使用不當、飲食障礙、胃腸道功能障礙等因素影響,均可導致低鈉血癥發(fā)生,該病預后效果較差,且死亡率高[3]。低鈉血癥不僅是慢性心力衰竭常見并發(fā)癥,而且是判斷其預后的重要指標。近幾年,隨著臨床研究不斷深入,為改善心力衰竭伴低鈉血癥患者預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降低死亡率,各種新的治療藥物不斷涌現(xiàn)。本次研究分析了托伐普坦片聯(lián)合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治療心力衰竭伴低鈉血癥患者的臨床療效,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 年12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50 例心力衰竭伴低鈉血癥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25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s)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s)
注:兩組比較,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治療,50 mg/次,2 次/d,治療4 周。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托伐普坦片治療。首次劑量為25 mg/次,1 次/d,服藥24 h 之后,結合患者電解質監(jiān)測水平調節(jié)劑量,最大劑量≤60 mg。治療4 周。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以及治療前后NYHA 等級、LVEF、24 h 尿量、相關血清指標水平。患者治療前后相關血清指標包括血清Na+、K+、CREA、NT-proBNP。不良反應包括低血壓、干咳等。
1.4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治療后NYHA 等級達到Ⅰ級或NYHA 等級降低>2 級,心力衰竭癥狀明顯改善,電解質指標恢復正常;有效:治療后NYHA 等級降低1 級,心力衰竭癥狀改善,電解質指標改善;無效:治療后無明顯改善??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計數(shù)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YHA 等級、LVEF 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NYHA 等級、LVEF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NYHA 等級低于對照組,LVEF 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YHA 等級、LVEF 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YHA 等級、LVEF 水平比較(±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24 h 尿量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24 h 尿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24 h 尿量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24 h 尿量比較(±s,ml)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24 h 尿量比較(±s,ml)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2.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相關血清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Na+、K+、CREA、NT-proBNP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血清Na+、K+、CREA 均高于對照組,NT-proBNP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相關血清指標水平比較(±s)
表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相關血清指標水平比較(±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2.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兩組均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00%(低血壓1 例),與研究組的4.00%(干咳1 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心力衰竭是多種心血管疾病的終末表現(xiàn),病理改變以心肌功能障礙和結構改變?yōu)橹鳎?]。長期心力衰竭患者心臟不能正確地完成舒張或收縮過程,導致靜脈血流排出不完全,造成動脈供血不足,影響心臟的正常循環(huán)。研究顯示,長期心力衰竭是造成心肌損害的重要原因[5]。心力衰竭嚴重影響患者運動耐力,不僅降低患者生存質量,而且極大增加了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和精神壓力。同時,大部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同時伴隨低鈉血癥[6],因此,迫切需要尋找有效治療藥物和方法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預后生活質量。以往研究認為腎素 -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AAS)和交感神經(jīng)過度激活是心臟重構的病理基礎[7],但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水平進步,發(fā)現(xiàn)利鈉肽系統(tǒng)在心室重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8]。
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是臨床常用治療藥物,主要由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組成,其中沙庫巴曲可調節(jié)利鈉肽系統(tǒng),可提高利鈉肽水平,控制機體對利尿劑的依賴,快速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異常。而纈沙坦具有抑制RAAS 系統(tǒng)的作用,作為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可改善心功能,調節(jié)醛固酮水平,改善癥狀[9]。兩種藥物復合制劑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能有效發(fā)揮協(xié)同增效作用,逆轉心臟重構,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死亡風險,從根本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托伐普坦片作為選擇性V2受體拮抗劑,可提高體內游離水清除率,降低尿滲透壓,增加血鈉濃度,不增加電解質排泄,故較傳統(tǒng)利尿劑藥物安全性能更好。托伐普坦片主要是通過腎臟對血鈉的再吸收來實現(xiàn)利尿,其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腎臟對血紅蛋白的吸收來實現(xiàn)的,它能增加血漿中鈉的濃度,幫助排出尿液中多余的水分,從而最大限度地增強腎臟處理水的能力。
本次研究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NYHA等級低于對照組,LVEF 水平、24 h 尿量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血清Na+、K+、CREA 均高于對照組,NT-proBNP 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聯(lián)合用藥可以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有效提高治療效果。一方面,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可直接作用于血管緊張素-腦鈉肽-醛固酮系統(tǒng)及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等,抑制了緩激肽、利鈉肽等血管活性肽的上調,降低血壓,擴張血管,促進心肌功能的改善[10]。另一方面,托伐普坦片通過增加血漿中的鈉濃度來提高腎臟排水能力,發(fā)揮利尿效果。
綜上所述,托伐普坦片聯(lián)合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治療心力衰竭伴低鈉血癥的臨床效果顯著,對心功能和機體電解質改善明顯,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