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厚
2022年8月3日晚,上海開心麻花的2022年度大戲《威尼斯商人》在上海文化廣場首演,取得了不俗的劇場效果。絕大多數觀眾對這部莎士比亞喜劇并不陌生,其中的“法庭場”早已納入中學生語文課本。其二,因為這部喜劇里那令人稱奇的“割肉契約”,從1904年由林妤、魏易最早的以《肉券》為劇名的譯本開始,到1912年上海成東女子中學上演包笑天改編的《女律師》、1913年鄭正秋導演《肉券》,《威尼斯商人》因其傳奇性、娛樂性和趣味性,成為我國搬演莎劇最多的一部作品。
開心麻花一向以演喜劇見長,如《烏龍山伯爵》《戀愛吧,人類》《瘋狂理發(fā)店》等,每場演出都能讓觀眾爆笑不止,使做出自己品牌和特色的開心麻花擁有一大批年輕的粉絲,為他們在工作、學業(yè)、生活壓力之下找到一個宣泄出口。這次開心麻花演出莎士比亞著名喜劇《威尼斯商人》,一改幾年前上演的《莎士比亞別生氣》對《羅米歐與朱麗葉》的另類演繹,開心麻花如同一個調皮搗蛋的男孩在陳薪伊大導演的調教下終于“改邪歸正”,在不改動原著的前提下,用現(xiàn)代人的審美向莎士比亞及其經典戲劇致敬。
該劇導演陳薪伊年過八旬,但她詮釋的這部莎劇則顯示出她年輕的藝術心態(tài)。以陳導領銜的主創(chuàng)團隊對這部400多年前的英國莎劇進行了一次風格化的現(xiàn)代演繹。比如,那群表現(xiàn)威尼斯年輕人的歌隊演員身穿不對稱的拼貼圖案衣服,色彩鮮亮而不艷俗,主要角色的服飾則色系華麗而穩(wěn)定,這種服裝設計彰顯出這部喜劇所蘊含的旺盛生命力。舞美設計則用可靈巧移動的框架,勾勒出威尼斯法庭、大街、夏洛克的居室和鮑西亞的家,景物挪動間完成了流動性的表達。燈光設計沒有去營造威尼斯水城的波光瀲滟,因為陳導要用年輕人喜愛的滑板滑行穿行于舞臺之中,讓人聯(lián)想到威尼斯水城上的尖舟“貢多拉”。西方喜劇表演有歌舞穿插的傳統(tǒng),在女扮男裝的鮑西亞以“請君入甕”的方式戰(zhàn)勝了夏洛克,解救了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后,回到了貝爾蒙特的家,在這場戲里陳導運用了音樂劇元素,歌舞并舉,而且讓莎士比亞也登臺表演,與一位年輕姑娘熱烈對舞,從而把這部喜劇歡樂的氣氛推向了高潮??梢源_信,這次莎士比亞一定不會生氣,因為開心麻花的《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忠于原作且具有現(xiàn)代審美品格的優(yōu)秀舞臺劇。
這部戲的中心事件是“一磅肉”的契約,圍繞著這張看似玩笑式的契約,鮑西亞的聰慧大膽、安東尼奧的憂郁寡歡、夏洛克的嚴肅冷酷,形成了鮮明對比,也形成了他們各自的個性特點,也讓今天的中國觀眾從中了解到當時的歷史背景、社會發(fā)展與宗教問題等。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的郁郁寡歡,也許與他沒有愛情婚姻有關。不過他正直正派,對好友巴薩尼奧尤為慷慨大方,一次次滿足他的借錢請求。安東尼奧借錢給別人不收利息,這從客觀上損害了高利貸者夏洛克的利益。他歧視夏洛克,對這個異教徒一向擺出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并且粗魯地把唾沫吐在夏洛克的長袍上,公開辱罵夏洛克是“殺人的狗”“畜生的靈魂”,基督教勢力在當時的意大利之大可見一斑。
如果換位思考,有人這樣對你,你能忍受嗎?難怪夏洛克心有積怨。作為猶太民族,夏洛克在這部戲里是被壓迫者的代表,猶太人沒有正當工作的權利,基督徒可以為所欲為地羞辱他們。因此,站在一個人的尊嚴的角度來看,夏洛克不顧所有人的反對,堅持要執(zhí)行“一磅肉契約”是有理由的。他憤憤地說道:“猶太人當作奴隸買賣,像狗一樣做著最卑微的工作,又何曾有人想過要寬容呢?”是的,在威尼斯從來沒有人寬容過猶太人,從未被當眾侮辱的夏洛克說過一句公道話,為什么現(xiàn)在要求夏洛克去寬容那個踐踏過他、咒罵過他的安東尼奧呢?有壓迫就有反抗。夏洛克堅持要依照威尼斯的法律為自己、為猶太民族討回公道,他孤身一人抵制住所有人的反對與勸解,堅持要在安東尼奧身上割肉,因為法律是他為自己宣泄壓抑已久仇恨的唯一途徑。飾演夏洛克的演員那陰冷的臉上,那一雙深邃的大眼睛里閃爍著堅定而仇恨的光芒,令人難忘。這個通常被批判冷酷無情的夏洛克,有他奮力反抗威尼斯法庭的理由。因此,當他最后在假扮律師的鮑西亞所玩弄的文字游戲面前,最終落得個人財兩空的悲慘下場,足見莎士比亞在這部喜劇背后所深藏的深刻悲劇。
年輕貌美的富家小姐鮑西亞擁有足夠的智慧和勇氣,婚禮還沒有來得及舉行,就看到夫君巴薩尼奧神色緊張地要趕回威尼斯,在了解到真情后她當機立斷,女扮男裝,瞞過所有人以律師的身份闖入威尼斯法庭這一男人的世界。她的出場,正是法庭上所有體面的男人面對夏洛克緊緊抓住契約、一意孤行卻一籌莫展的時刻,鮑西亞的出現(xiàn)給這個危在旦夕的安東尼奧帶來一線光明。于是,這個佯裝律師的小女子成為眾人矚目的聚焦點,陳導始終將鮑西亞置于舞臺的中心,把夏洛克來回調度,讓他圍繞鮑西亞轉。這個假冒的律師先以仁慈說服夏洛克放棄契約,夏洛克不為所動。鮑西亞立即話風一轉,肯定夏洛克的“一磅肉契約”具有法律效應,贏得了夏洛克的高聲歡呼,也使所有在場的男人們都倒抽了一口冷氣。君子講誠信,安東尼奧坦然地向巴薩尼奧道別,脫下上衣準備赴死,任夏洛克宰割。陳導放大了夏洛克當場磨刀霍霍的聲音,等先抑后揚的戲劇氣氛做足之后,不動聲色的鮑西亞一聲“慢!”,靜止了時光,也定格了所有的人。她抓住了契約上的漏洞,以最終法律解釋權,讓夏洛克一敗涂地,不僅不能拿回他那3000元本錢,所有財產還得充公,其中一半歸于安東尼奧。偏偏這時候傳來夏洛克唯一的親人——女兒杰西卡拿走了他的珠寶、錢袋,跟著威尼斯青年羅蘭佐私奔而去,這雙重的打擊幾乎要了夏洛克的性命。
毫無疑問,《威尼斯商人》中的契約——“借債割肉”,具有絕對的傳奇色彩。當巴薩尼奧為了心儀的姑娘鮑西亞,厚著臉皮再次開口向安東尼奧借錢,安東尼奧所有象征財富的貨船都在海上,為了表示他對巴薩尼奧的友誼,安東尼奧向他痛恨的夏洛克借錢。當時雙方都沒有預料到天有不測風云,安東尼奧的貨船竟然一條未歸,這便給夏洛克報復的機會,天助夏洛克也,莎翁特懂戲劇的“奇”與“戲”的關系。當時立下的那張玩笑式的“一磅肉契約”自然就成了夏洛克在威尼斯法庭上為自己伸張“正義”的武器,公開追討法律的公平公正。莎士比亞在這里所強調的契約精神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先進理念,這一理念一直延續(xù)至我們今天的現(xiàn)代社會。
這部喜劇的傳奇性與趣味性還包括“三匣子選婿”這條副線。鮑西亞的父親去世前立下遺囑,凡是想娶美若天仙又家財萬貫的鮑西亞為妻,必須在金、銀、鉛三個匣子中挑選一個,如果里面是鮑西亞的玉照就可以成為她的夫君,否則求婚者不僅要嚴守秘密,還不得娶別的女人為妻。果然有王公貴族慕名而來,他們不是選擇金匣子,就是選擇銀匣子,認為只有閃閃發(fā)光的金子、銀子才能配得上高貴的小姐,否則就是對她的褻瀆。劇中摩洛哥親王、阿拉貢親王正是這些求婚者的代表,他們滿懷希望而來,灰溜溜地離去。因為他們都不愿意履行鉛匣子上的話“誰選擇了我,必須準備把他所有的一切作為犧牲”。在“三個匣子選婿”的背后是莎士比亞的婚姻觀,有弦外之音是婚姻大事不能只看其華麗的外表,而且還要有付出與擔當。選婿的方式雖然奇特,卻值得我們咀嚼和思考。倒是游手好閑的巴薩尼奧幸運地選中了鉛匣子,愛情真的是盲目的,除了他那帥氣的臉蛋和滿嘴的甜言蜜語,如此秀外慧中的鮑西亞怎么會愛上這個惹出生死官司,坑害了安東尼奧、用朋友的錢到處揮霍、吃軟飯的渣男?
陳薪伊以她嫻熟的導演技巧在處理選婿這條情節(jié)線時,將金、銀、鉛三個大匣子高高懸在金縷線編織的垂簾后面,它們若隱若現(xiàn)帶給人一種神秘感。陳導給演員提供了很大的表演空間,比如膚色黝黑的摩洛哥親王因為自己的種族怕高貴的鮑西亞不接受,故意夸大自己的勇敢。過度的自我表揚反而顯出他的不自信,他選擇金匣子因為他堅信“這樣一顆珍貴的珍珠,決不會裝在比金子低賤的匣子里”。他仗著自己有王室血統(tǒng)給自己鼓勁,所以一旦沒有選中,他內心的不安全感立即讓他落荒而去,很有喜感。
好戲要有奇巧,更要由演員來表現(xiàn)。開心麻花演員在表演上收放自如。特別是飾演夏洛克的演員師帥在法庭上面對仇人,演出了夏洛克此時此刻的殺伐之氣;聽到勇氣和智慧超人的鮑西亞的最后判決,他癱坐在地上,嚅囁地說自己不舒服,把夏洛克這個人物演活了。飾演巴薩尼奧的王楠鈞則表演細膩,演出了這個人物的灑脫,特別是最后一場戲他用幾個小動作演出了人物內心的不安。當鮑西亞在法庭上完滿取勝,巴薩尼奧要用金錢來感謝這位聰明絕頂的年輕“大律師”,不料對方什么也不要,只要走了巴薩尼奧的結婚戒指?;氐截悹柮商丶依?,面對鮑西亞的關于戒指的調侃,心虛的巴薩尼奧處處躲避著愛妻,只要鮑西亞靠近,他就挪坐到別處,連眼神也不敢與鮑西亞對視,引來觀眾一片笑聲。這種“逗你玩”是一種諧趣,特別有生活情調,這個口口聲聲表示要把自己和一切財富統(tǒng)統(tǒng)交給巴薩尼奧的小女子,在尋開心中得體地顯示出女性的小狡黠,這是鮑西亞人生智慧的表現(xiàn)。最后導演陳薪伊在流光溢彩的舞臺上,大膽地請出了莎士比亞,讓他和所有的人一起盡情狂歡,顯示出陳導對莎劇演繹的自信。
上海開心麻花和陳薪伊導演秉持經典品質的方向,沒有在舞臺上運用數碼技術與多媒體媒介。就在最后一場貝爾蒙特的狂歡之夜,相信一定有觀眾會想起那個孤獨地躲在家里飽受精神折磨的夏洛克,獨自面對獨生女兒卷款跟一個基督徒私奔的背叛、所有財產被剝奪充公的打擊,令人對這個不討人喜歡卻很搶眼的角色產生出一種悲憫之心,它與仁愛、喜悅、狂歡與思考共同點亮了這個屬于開心麻花的舞臺。君子講誠信, 一如鮑西亞以智慧維護了威尼斯的社會秩序,不容許巴薩尼奧用金錢賄賂、更改法律條文;才華橫溢的陳薪伊導演以富有變化的戲劇節(jié)奏,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流暢自然的舞臺調度和形式上的美感,給觀眾帶來這版不負眾望的《威尼斯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