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瑋祎,徐夢欣,紀雅莉,龔思思,王潔瑩
(杭州醫(yī)學院,浙江 杭州)
老化是指身體各個系統(tǒng)及各種器官和組織在生長發(fā)育成熟后,隨增齡而逐步出現的各種生理的、代謝的和功能的改變。各個年齡段老化程度不一樣,老化知識就是與老化相關的知識[1]。傳統(tǒng)的健康宣教模式為線下專有課程、紙質宣傳,且需要面對面交流,存在著許多不足。若能將傳統(tǒng)健康教育模式與互聯網相結合,可孕育出以互聯網為載體和技術手段的全新的健康教育服務[2]。因此本研究在“互聯網+”背景下,對護理專業(yè)本科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其對老化知識的知曉現狀,旨在幫助即將進行老年志愿服務的志愿者掌握老化知識,同時為其他志愿組織或醫(yī)學院校開展此類老化宣教提供參考。
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以杭州某醫(yī)學院校護理學院131名本科生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在該校就讀于護理學院本科且期專業(yè)間無退學、休學及降級的學生;②自愿參加調查研究;③排除從其他專業(yè)轉入護理學院的學生。
本研究在老化知識宣教前后采用老化知識測量問卷(FAQ)為調查工具。老化知識量表(FAQ)是Palmore于1977年編制用來測量對老化知識了解情況的測量工具,該量表涵蓋老年人的基礎生理(例:肺功能隨年紀變老而逐漸衰弱)、心理(例:多數老年人在大部分時間感到悲傷和凄涼)、社會現狀(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超過總人口數的20%)、有關老年常見的錯誤認知(例:老年人都很相似)方面的內容。其中奇數項答案為“否”,偶數項答案為“是”[3]。答對的計1分,答錯的或答不知道的計0分,得分范圍為0~25分,分數越高表明對老年知識的掌握水平越好[4-5]。答對題目數為總題目數的60%以上為及格,將25分按照百分比換算,不小于15分表明及格。該量表已被多個國家使用,現由中國臺灣學者王程青等人翻譯修訂而成,中文版老化知識問卷Ⅰ有良好的信效度,Cronbacha系數為0.68[6]。問卷通過問卷星發(fā)布,被調查者掃描二維碼進行填寫。問卷當場填寫,當場回收,填寫前告知問卷內容、調查目的、注意事項,調查者對問卷信息保密。宣教前對符合納入標準的學生進行干預前調查,共發(fā)放問卷131份,回收有效問卷130份,有效回收率為99.23%。宣教內容包括老化基本知 識(生理、心理、社會方面)、老化現況、老年志愿服務內容與經驗分享。宣教結束后對研究對象進行宣教后問卷調查,共發(fā)放問卷131份,回收有效問卷131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應用SPSS24.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中,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研究調查前后調查對象的年齡、文化程度、性別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資料具有可比性。
采用卡方檢驗分析宣教對研究對象老化知識掌握程度;老化知識宣教前,調查對象對于多數老化知識的知曉情況較差,正確率較低,宣教后調查對象對各項老化知識的知曉情況均優(yōu)于宣教前?!按蠖鄶道夏耆吮硎舅麄兒苌俦患づ蛏鷼狻薄按蠖鄶道先耸抢蠎B(tài)龍鐘的(如記憶衰退缺乏判斷力精神錯亂)”等20個條目的知曉情況宣教后優(yōu)于宣教前(P<0.05)。其中“大多數老人對兩性關系沒有興趣且無能為力”“老年的駕駛員(65歲以上)比非老年駕駛員(65歲以下),較少發(fā)生交通意外”“老年人不如年輕人的工作效率高”“老年人隨年齡增長,對宗教信仰更加虔誠”“大多數老年人與社會脫離”等25個條目的知曉情況宣教后顯著優(yōu)于宣教前(P<0.001)。詳見表1。
表1 宣教前后調查對象老化知識知曉情況[n(%)]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判斷宣教對調查對象老化知識得分的影響,結果顯示宣教后的老化知識得分顯著高于宣教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詳見表2。
表2 宣教前后調查對象老化知識得分比較
本次問卷研究調查結果顯示該校大三護生對老化知識掌握程度差,僅對基本知識有所了解,且對老年人現狀了解存在極大偏誤,研究對象在老化知識教育前關于老化知識知曉情況結果較差,問卷得分均值為11.72,及格率為12.31%,宣教后研究對象對老化知識的知曉情況整體偏好,除基本知識外,對更深層次的老化知識的掌握程度有顯著提高,基本消除先前對于老年的認識偏差,問卷得分均值為21.94,及格率為100%,各類結果均明顯優(yōu)于宣教前(P<0.005)。綜上所述,老化知識教育與互聯網的巧妙結合能夠切實幫助護理學專業(yè)學生掌握更多老年化知識,消除了在校護生對老年人的認知偏差,極大程度上提高了對老年人現狀的了解,更好地為老年化事業(yè)做出貢獻。
1.互聯網老化知識講座的優(yōu)越性。當今網絡技術迅猛發(fā)展,加快了知識的傳播速度。劉梅等根據互聯網迅速、快捷、受眾面廣等特點,采用了“互聯網+知識講座”的模式,結果證實了其能顯著提高護生對老化知識的知曉情況。另外,網絡課程的學習優(yōu)于傳統(tǒng)學校學習的地方在于,學習者可針對個人情況,對第一次授課未聽懂或沒有聽到的內容進行反復學習,同時也方便開展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對學習到的知識進行鞏固強化[8]。由此可見,通過互聯網進行老化知識宣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互聯網老化知識講座的啟發(fā)。在本項目中,我們發(fā)現在開展老化知識講座前本科在校護生對老化知識掌握程度差,僅對基本知識有所了解,且對老年人現狀了解存在極大偏誤??赡芘c老年護理學課程設置學時少、學習時間短、未開設系統(tǒng)的老化知識課程、臨床實踐也沒有進行相關知識的加強、本科護生對老年護理課程不夠重視或沒有進行后續(xù)的復習和回顧等因素有關,高等教育對老年護理課程的重視程度還有待提高,可對老年護理課程進行系統(tǒng)的規(guī)劃和綜合考核[9],使護生對老化和衰老有更全面、深刻的認知。因此為了調動學生參加講座的積極性以及提高講座的效率性,在今后的講座中我們可以根據問卷的結果針對學生薄弱的知識模塊開展具有針對性的講座活動。同時繼續(xù)以學生為主導的線上講座形式,增加學生的參與度,也為其他醫(yī)學院校及養(yǎng)老機構開展類似的講座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