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奧希替尼繼發(fā)性耐藥機制及應(yīng)對方案的研究現(xiàn)況

    2022-09-16 08:43:02李延康賀鋼楓
    轉(zhuǎn)化醫(yī)學(xué)雜志 2022年4期
    關(guān)鍵詞:奧希替尼酪氨酸激酶

    李延康,賀鋼楓

    2020年全球統(tǒng)計新發(fā)肺癌患者近220萬例,死亡人數(shù)占比達18%。肺癌被認為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惡性腫瘤之一[1]。針對其治療手段的探索,一直是眾多醫(yī)學(xué)和生理學(xué)家主要的研究重點。伴隨著三代靶向治療藥物奧希替尼的大量臨床使用,其耐藥問題考驗著廣大臨床醫(yī)師和患者。關(guān)于奧希替尼不同耐藥機制的分析及針對不同機制下治療策略的選擇,已經(jīng)成為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療領(lǐng)域必須面對的問題。本文就奧希替尼不同的耐藥機制及相應(yīng)的近期得到臨床證實和實驗室論證治療策略進行分析論述。

    1 NSCLC靶向治療簡述

    針對NSCLC的EGFR-TKI靶向治療在我國已經(jīng)被推薦為Ⅳ期EGFR突變一線/二線選擇之列。臨床試驗證實,對比傳統(tǒng)聯(lián)合化療一代EGFR-TKI可以有效延長無進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2]。但是,伴隨著一/二代EGFR-TKI在臨床上的廣泛使用,多項雙臂研究表明,在接受一/二代TKI治療近7~14月后,多數(shù)患者均出現(xiàn)了繼發(fā)性耐藥[3]。而進一步統(tǒng)計分析耐藥原因,其中有50%~60%的患者是EGFR基因上的第20個外顯子上第790個位點的蘇氨酸(Threonine,Thr/T)被甲硫氨酸(Methionine,Met/M)所替代[4]。T790M使EGFR上的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比TKI更具有與活性位結(jié)合的優(yōu)勢,從而導(dǎo)致EGFR-TKIs治療失敗。奧希替尼(AD9291)作為針對T790M的三代EGFR-TKIs藥物被投入到臨床當中,大量多中心研究認為,奧希替尼在治療T790M中,其PFS、客觀緩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持續(xù)緩解時間(duration of response,DoR)等方面均表現(xiàn)出可觀的臨床獲益[5]。大量中國患者參與的研究[6]證實,一線使用奧希替尼的中位PFS可以達到19.1個月。兩年后公布的后續(xù)數(shù)據(jù)對比,一線使用奧希替尼的中位總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可以達到38.6個月,而一代標準TKI治療中位OS則為31.8個月[7]。上述實驗表明了奧希替尼在NSCLC一/二線治療中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但是,無論是一線還是二線使用奧希替尼,都會有繼發(fā)性耐藥的情況發(fā)生。常見耐藥機制分類如表1所示,具體應(yīng)對策略選擇詳見后續(xù)相關(guān)段落。

    表1 奧希替尼常見耐藥機制

    2 EGFR突變/擴增

    2.1 C797S單突變

    C797S突變是指位于酪氨酸激酶結(jié)合位點的EGFR20號外顯子的797位點突變,與ATP結(jié)合的半胱氨酸(Cysteine,Cys/C)被絲氨酸(Serine,Ser/S)取代。奧希替尼需要與EGFR酪氨酸激酶結(jié)合位點C797共價結(jié)合,Jia等[8]在《自然》率先發(fā)文證實,當該位點發(fā)生突變時則會導(dǎo)致奧西替尼與EGFR的共價結(jié)合失敗。此后,關(guān)于C797S的大量研究表明,C797S突變是奧希替尼的主要耐藥機制之一[9]。

    C797S單突變是奧希替尼作為一線使用時,因為抑制T790M,耐藥后,只伴隨C797S突變(不伴有T790M)的情況。針對這類NSCLC患者,目前后續(xù)可供參考治療策略如下。

    (1)一代EGFR-TKI單藥[10],此類情況可以考慮三代TKI序貫一代TKI,同時停止奧希替尼,當后續(xù)一代TKI治療出現(xiàn)T790M突變時,可再次回用奧希替尼,“三一三”模式可以使患者最大獲益。

    (2)西妥昔單抗單藥(Cetuximab)[8],此為小鼠實驗,人肺癌細胞獲益性有待進一步論證。西妥昔單抗為嵌合型的單克隆抗體,可以與腫瘤細胞表面的EGFR結(jié)合,達到抑制下游信號通路轉(zhuǎn)導(dǎo),進而介導(dǎo)抗腫瘤反應(yīng)。

    (3)U3-1402單藥[11],此藥為一種靶向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3(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3)的抗體耦聯(lián)物,可以從內(nèi)部破壞腫瘤細胞的DNA,針對各種耐藥突變,甚至耐藥機制不明的患者均有一定的效果。

    2.2 T790M/C797S突變T790M/C797S突變是奧希替尼作為二線使用時,在T790和C797兩個位點上同時發(fā)生了突變,因為不同的排列方式,其對應(yīng)的治療策略也有所不同。

    2.2.1 T790M/C797S順 式突 變T790M/C797S順 式突變是指兩個突變基因位于同一條DNA鏈上。針對這類NSCLC患者,目前后續(xù)可供參考治療策略如下:

    (1)EAI045+西妥昔單抗[12],EAI045作為一種非ATP競爭性拮抗劑,擬為四代EGFR-TKI藥物,其與EGFR突變型的結(jié)合力遠強于野生型。更多的Ⅰ/Ⅱ期臨床試驗仍在進行,人肺癌細胞明確獲益性有待進一步實驗論證。

    (2)安羅替尼(Anlotinib)+奧希替尼[13],安羅替尼為我國自主研發(fā)的小分子多靶點TKI,2021年的最新研究表明,其對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具有強效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的抗血管生成,進而抑制腫瘤細胞生長。

    2.2.2 T790M/C797S反 式突 變T790M/C797S反 式突變是指兩個突變基因位于不同的DNA鏈上。針對這類NSCLC患者,目前后續(xù)可供參考治療策略如下:

    三代TKI+一代TKI[14],同一基因突變的順反式結(jié)構(gòu)不同,對靶向治療藥物的靈敏度也不同,可以達到不同的治療效果。

    2.3 T790M/C797S/19Del突 變19Del突 變是 指 位于酪氨酸激酶結(jié)合位點的EGFR19號外顯子存在缺失,導(dǎo)致肺惡性腫瘤的形成。針對奧希替尼誘導(dǎo)出現(xiàn)T790M/C797S突變,同時伴有19Del突變的這類NSCLC患者,目前后續(xù)可供參考治療策略如下:

    (1)CH7233163單藥[15],此藥為T790M/C797S/19Del的非共價ATP競爭性抑制劑,擬為四代EGFR-TKI藥物,2020年發(fā)布的相關(guān)結(jié)果提示,此藥的Ⅱ期臨床試驗仍在進行,人肺癌細胞明確獲益性有待進一步實驗論證。

    (2)布加替尼(Brigatinib)+西妥昔單抗[16],布加替尼是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1(C-ros oncogene 1-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OS1)抑制劑,同時對多種EGFR突變的細胞株敏感。

    2.4 T790M/C797S/L858R突 變L858R突變是EGFR21號外顯子的第858密碼子突變,使亮氨酸(Leucine,Leu/L)變?yōu)榫彼幔ˋrginine,Arg/R),突變激活EGFR下游通路,使細胞增殖不受控制,進而導(dǎo)致腫瘤的發(fā)生。對于奧希替尼誘導(dǎo)出現(xiàn)T790M/C797S突變,同時伴有L858R突變的這類NSCLC患者,目前后續(xù)可供參考治療策略如下:

    (1)布加替尼+伏立諾他(Vorinostat)[17],近期的研究表明,伏立諾他是一種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劑,可以誘導(dǎo)細胞分化,阻斷細胞周期。

    (2)奧希替尼+布加替尼+貝伐珠單抗(bevacizumab)[18],貝伐珠單抗是一種重組的人單克隆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抗體,可以與VEGF結(jié)合,進而減少新生血管生成,抑制腫瘤細胞生長。此為單個樣本匯報,隨機性、可重復(fù)性有待進一步臨床試驗論證。

    2.5 ex20ins突變20號外顯子插入(exon 20 insertions,ex20ins)突變通常指EGFR 20號外顯子發(fā)生的插入激活突變,其中常見的插入位點有D70_N771insX、V769_D70insX。突變阻礙了EGFR與EGFR-TKIs的結(jié)合,直接導(dǎo)致TKI治療失敗。奧希替尼常規(guī)治療劑量下,有少數(shù)患者可發(fā)生ex20ins突變。由于ex20ins突變復(fù)雜,不同插入亞型對于EGFR-TKIs的治療存在不同程度的影響,耐藥后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也存在眾多選擇,目前后續(xù)可供參考治療策略如下:

    (1)奧希替尼160 mg[19],目前大多數(shù)一至三代靶向藥物除了在A763_Y764insFQEA位點上的半抑制濃度(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50,IC50)偏低,其余ex20ins突變位點的IC50均相對偏高,故高濃度TKI藥物可發(fā)揮有效抑制。

    (2)奧希替尼+西妥昔單抗[20],此為單個樣本匯報,隨機性、可重復(fù)性有待進一步臨床試驗論證。

    (3)波奇替尼(Poziotinib)[21],此藥為針對EGFR、HER2的ex20ins突變的靶向藥,其可抑制EGFR磷酸化和誘導(dǎo)腫瘤細胞凋亡。

    (4)Amivantamab(JNJ-372)[22],此 藥 為 針 對EGFR ex20ins突變的靶向藥,其可和腫瘤細胞的EGFR受體結(jié)合同時降解EGFR受體,達到抑制EGFR信號通路。

    (5)Mobocertinib(TAK-788)[23],此 藥 為 針 對EGFR ex20ins突變和細胞間質(zhì)上皮轉(zhuǎn)換因子(cellular-mesenchymal 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c-Met/Met)擴增的靶向藥,近期的實驗證實,其可與EGFR不可逆結(jié)合,且具有免疫細胞導(dǎo)向活性。

    (6)CLN-081(TAS6417)[24],此藥為針對EGFR ex20ins突變的靶向藥,其擬為四代EGFR-TKI藥物,通過喚醒EGFR797位點的半胱氨酸殘基來抑制EGFR。Ⅰ/Ⅱ期臨床試驗仍在進行,人肺癌細胞明確獲益性有待進一步實驗論證。

    3 旁路活化

    3.1 Met通路異常Met為受體酪氨酸激酶家族成員,其信號通路參與胚胎發(fā)育的侵襲性生長,當腫瘤細胞激活Met信號通路時,可以促使腫瘤生長和轉(zhuǎn)移。與NSCLC有關(guān)的Met通路異常激活的主要原因包括Met14外顯子突變(Met exon 14,Metex14)和Met擴增(Met amplification,Metamp)兩種類型。

    3.1.1 Metex14突變Metex14突變特指Y1003和c-CBL的結(jié)合位點缺失,導(dǎo)致泛素化降低,使Met通路持續(xù)激活。2021年Fran?ois P等[25]匯報了利用高通量測序發(fā)現(xiàn)奧希替尼耐藥患者中存在罕見的Metex14突變。目前后續(xù)可供參考治療策略如下:

    (1)克唑替尼(Crizotinib)單藥[25],此藥為小分子ATP競爭性的Met/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抑制劑,通過抑制Met激酶,破壞Met信號通路轉(zhuǎn)導(dǎo),最終達到抑制腫瘤細胞生長。此為單個樣本匯報,隨機性、可重復(fù)性有待進一步臨床試驗論證。

    (2)卡馬替尼(Capmatinib)單藥[26],此藥為ATP競爭性的Met激酶抑制劑,其選擇性地與Met結(jié)合,抑制Met磷酸化并破壞其信號轉(zhuǎn)導(dǎo),進而導(dǎo)致腫瘤細胞死亡。

    3.1.2 Met擴增Met擴增包括Met整體染色體重復(fù)和部分染色體重復(fù),其與ErbB3結(jié)合,直接激活PIK3/AKT信號通路,致使腫瘤細胞增殖。奧希替尼一線使用耐藥后,Met擴增作為Met信號通路異常主要影響因素,目前后續(xù)可供參考治療策略如下:

    奧希替尼+賽沃替尼(savolitinib)[27],賽沃替尼作為高選擇性的Met抑制劑,其可以有效阻斷Met信號轉(zhuǎn)導(dǎo)。特殊注意的是Met擴增導(dǎo)致的EGFRTKI失敗,其EGFR信號通路仍處于激活狀態(tài)。耐藥后策略通常需要EGFR-TKI與Met通路抑制劑聯(lián)合治療。卡馬替尼、替波替尼(Tepotinib)等近期上市的Met通路抑制劑,與一代/三代TKI靶向藥物聯(lián)用,均獲得了陽性數(shù)據(jù)。

    3.2 Her2基因異常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是RPTKs/HER家族中的一種酪氨酸激酶受體,其可以與家族成員一起激活下游RPTKs信號通路。Her2基因異常導(dǎo)致腫瘤細胞轉(zhuǎn)移能力和浸潤能力較強,且相對易復(fù)發(fā)。Her2基因異常致奧希替尼耐藥的原因眾多,常見包括Her2擴增和Her2外顯子突變。患者的目標人群不同,Her2基因異常方向也不同。

    3.2.1 Her2基因擴增Her2擴增主要發(fā)生于男性吸煙群體,基因擴增是原癌基因發(fā)揮作用的重要機制之一,NSCLC中的Her2擴增并不常見,發(fā)生于17號染色體,其酪氨酸激酶信號的旁路途徑激活是針對靶向藥物繼發(fā)性耐藥的主要機制。目前后續(xù)可供參考治療策略如下:

    (1)曲妥珠單抗+化療[28],曲妥珠單抗為人單克隆抗體,可以與Her2受體集合,減少EGF與Her2結(jié)合,進而控制腫瘤細胞的生長。目前聯(lián)合使用的化療藥物以培美曲塞、紫杉醇為主。由于紫杉醇無法通過血腦屏障,對顱腦轉(zhuǎn)移者控制率欠佳。

    (2)T-DM1[29],此藥為靶向Her2的抗體藥物耦聯(lián)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其由靶向Her2分子的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和美坦辛衍生物(DM1)耦聯(lián)而成。T-DM1靶點明確,作用強效穩(wěn)定。

    (3)DS-8201[30],此藥為二代ADC,由抗Her2的IgG1單抗和拓撲異構(gòu)酶I抑制劑組成。據(jù)2020年發(fā)表的文章獲悉,此藥Ⅰ期臨床試驗仍在積極進行中,有待進一步觀望后續(xù)的更多實驗結(jié)果回報,國內(nèi)外并未獲批應(yīng)用于NSCLC。

    3.2.2 Her2外顯子突變Her2外顯子突變主要發(fā)生于女性不吸煙群體,在NSCLC中的突變頻率不高,幾乎都發(fā)生于第20號外顯子,而且對于腫瘤細胞的維持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后續(xù)可供參考治療策略如下:

    吡咯替尼(Pyrotinib)[31],阿法替尼(Afatinib)、達克替尼(Dacomitinib)等EGFR/Her2雙重不可逆抑制劑可與Her2激酶結(jié)合域結(jié)合,阻止Her2與其他蛋白形成異二聚體,進一步阻斷下游信號通路傳導(dǎo)。

    3.3 PI3K/AKT/mTOR通路異常磷脂酰肌醇-3-激酶/絲-蘇氨酸蛋白激酶/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serine-threonine kinase/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I3K/AKT/mTOR)信號通路可在NSCLC中存在異常激活,其可以影響腫瘤細胞的增殖、凋亡、耐藥等。目前研究表明與奧希替尼耐藥有關(guān)的PI3K/AKT/mTOR通路異常的主要原因包括了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三磷酸3-激酶催化亞基α(phosphatidylinositol-4,5-bisphosphate 3-kinase catalytic subunit alpha,PIK3CA)突變和磷酸酯酶與張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PTEN)缺失等。

    3.3.1 PIK3CA突變PIK3CA作為一種常見癌基因,其編碼產(chǎn)物為p110α蛋白,此蛋白可以間接調(diào)節(jié)PI3K酶活性。PI3K酶通過對其他蛋白的磷酸化作用,影響細胞的增殖和生存等。PIK3CA突變致使編碼p110α蛋白異常,持續(xù)激活PI3K/AKT/mTOR信號通路,最終使細胞不受控制的增殖,導(dǎo)致腫瘤進展。目前后續(xù)可供參考治療策略如下。

    Dactolisib(NVP-BEZ235)作為一種咪唑并喹啉衍生物,是PI3K和mTOR雙重抑制劑,其可以與鉑類藥物[32]聯(lián)用克服PIK3CA突變導(dǎo)致的耐藥性。與此藥相關(guān)的多項Ⅱ期臨床試驗仍在進行,NSCLC的明確獲益性有待更多的臨床論證。

    3.3.2 PTEN缺失PTEN具有脂質(zhì)和蛋白雙重特異性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可以對絲氨酸、蘇氨酸等的磷酸基起到脫磷酸作用,達到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促進腫瘤細胞的凋亡、分化等。PTEN的脂質(zhì)磷酸酶活性可以使磷酸肌醇通路的脂質(zhì)脫磷酸,進而阻斷PI3K/AKT/mTOR信號通路轉(zhuǎn)導(dǎo)。目前后續(xù)可供參考治療策略如下:

    (1)一代EGFR-TKIs+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33],PPARγ被激活后可以使PTEN的表達上調(diào),從而達到抑制腫瘤細胞增殖。

    (2)AKT抑制劑以及mTOR抑制劑均有作為PTEN缺失治療方案的可能,但目前缺少有效臨床試驗,仍需要進一步探索。

    3.4 IGF1R通路異常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受體(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receptor,IGF1R)信號通路參與生理代謝的調(diào)節(jié),大量研究證實該信號通路與腫瘤的發(fā)生有關(guān)。IGF1R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其可以磷酸化胰島素受體底物(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IRS)家族蛋白,IRS進一步激活PI3K/AKT/mTOR信號通路,促進腫瘤細胞的增殖。

    IGF1R作為跨膜蛋白,在促進腫瘤細胞生長、癌基因轉(zhuǎn)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胰島素生長因子2(insulin growth factor 2,IGF2)在接受奧希替尼治療后的NSCLC患者群體中表達升高,Manabe T等[34]人進而證實奧希替尼繼發(fā)性耐藥的因素包括了IGF2自分泌介導(dǎo)的IGF1R信號通路激活。目前后續(xù)可供參考治療策略如下:

    (1)鬼臼苦素(picropodophyllin,PPP,AXL1717)作為一種非ATP依賴性的小分子IGF1R抑制劑,其可以阻斷IGF1R激酶活化環(huán)中殘基磷酸化,阻滯NSCLC細胞G2/M周期[35]。

    (2)小分子IGF1R抑制劑與EGFR-TKIs聯(lián)用:AG1024(Tyrphostin AG 1024)是一種可逆的,競爭性和選擇性的IGF1R抑制劑,可以誘導(dǎo)腫瘤細胞凋亡并抑制增殖。實驗表明,AG-1024可抑制IGF1R活性,與EGFR-TKIs共同作用,達到抑制NSCLC細胞增殖活性[36]。

    3.5 Ras/Raf/MEK/ERK通路異常大鼠肉瘤/快速加速的纖維肉瘤/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胞外信號調(diào)節(jié)激酶/(rat sarcoma,Ras/rapidly accelerated fibrosarcoma,raf/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MEK/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ERK)信號通路是一條可被廣泛激活的有絲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它能將細胞外信號傳遞入細胞核內(nèi),通過三級激酶傳導(dǎo)細胞信號,進而影響腫瘤細胞的增殖、凋亡等。目前主要認為與奧希替尼耐藥有關(guān)的Ras/Raf/MEK/ERK通路異常的主要原因包括了Ras突變、ERK激活和鼠類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突變等。

    3.5.1 Ras突變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KRAS)基因編碼的蛋白屬于RAS超蛋白家族,其中僅有KRAS2可以被轉(zhuǎn)錄翻譯成蛋白。Ras與二磷酸鳥苷(guanosine diphosphate,GDP)結(jié)合時處于失活狀態(tài),而與三磷酸鳥苷(guanosine triphosphate,GTP)結(jié)合時處于激活狀態(tài)。KRAS突變主要發(fā)生在12號位甘氨酸(glycine,Gly/G),而其中又以Gly突變?yōu)镃ys比例最高。G12C突變時造成了激活型KRAS-GTP比例增高,激活下游MAPK等信號通路,影響腫瘤細胞生長、增殖等。目前后續(xù)可供參考治療策略如下。

    (1)MRTX849[37],是一種小分子KRASG12C抑制劑,2021年公布的新藥臨床試驗數(shù)據(jù)表明,其與12號位Gly的結(jié)合,可以使KRASG12C停留在與GDP結(jié)合狀態(tài),進而抑制了Ras/Raf/MEK/ERK信號通路的傳導(dǎo)。

    (2)索拉非尼(sorafenib)[38],作為一種多激酶抑制劑,其可以阻斷Ras/Raf/MEK/ERK信號通路的傳導(dǎo),同時還可以抑制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受體(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和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R),達到直接抑制腫瘤生長和阻斷腫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此實驗僅為Ⅰ期臨床試驗,NSCLC的明確獲益性有待更多的臨床論證。

    3.5.2 ERK激活磷酸化激活的ERK1/2是ERK家族5個亞族中被研究的相對徹底的2個,當外界因素刺激ERK的酪氨酸(tyrosine,Tyr/Y)和Thr殘基,使其特異性磷酸化,讓ERK處于激活狀態(tài)并轉(zhuǎn)移到胞核內(nèi),進而磷酸化下游信號通路底物,調(diào)控腫瘤細胞的增殖、凋亡。目前后續(xù)可供參考治療策略如下:

    Ravoxertinib(GDC0994)/Ulixertinib(VRT752271)+奧希替尼[39],這兩種藥物均為小分子ERK抑制劑,其單獨使用時可以升高實驗細胞系中的B細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 2 interacting mediator of cell death,BIM)水平,與奧希替尼聯(lián)用時可降低髓細胞白血病基因-1(myeloid cell leukemia-1,Mcl-1)水平。

    3.5.3 BRAF突變BRAF是Raf家族成員之一,由783個氨基酸組成,根據(jù)N端到C端依次為保守區(qū)(conserved region,CR)1、CR2和CR3三個區(qū)。CR3內(nèi)含有ATP結(jié)合位點和激活器區(qū),包含酪氨酸和絲氨酸殘基及多個磷酸化位點,以T598和S601為主,當這兩個位點氨基酸的發(fā)生置換后,將導(dǎo)致BRAF蛋白持續(xù)性活化。BRAF突變以T1799A點突變最為常見,而T1799A點突變是外顯子15上第1799位核苷酸的胸腺嘧啶(Thymine,T)轉(zhuǎn)化為腺嘌呤(Adenine,A),相應(yīng)的蛋白質(zhì)產(chǎn)物第600位的纈氨酸(Valine,Val/V)轉(zhuǎn)化為谷氨酸(Glutamic,Glu/E),也就是BRAFV600E突變。BRAFV600E突變可以模擬T598和S601位點的磷酸化作用,達到增強BRAF活性,促使Ras/Raf/MEK/ERK信號通路激活,導(dǎo)致腫瘤細胞產(chǎn)生和增殖。目前后續(xù)可供參考治療策略如下:

    (1)索拉非尼+依維莫司[40],索拉非尼是一種多激酶抑制劑,它對包括BRAF在內(nèi)的多種激酶均有抑制作用,2020年發(fā)表的文章指出,此試驗僅為Ⅰ期臨床試驗,NSCLC的明確獲益性有待更多的臨床論證。

    (2)達拉非尼(Dabrafenib)+曲美替尼(trametinib)[41],這兩種藥物均為BRAFV600E抑制劑,具有高度選擇性,可以特異性抑制BRAFV600E突變型細胞的ERK磷酸化作用。

    4 基因融合

    4.1 ALK重排ALK是一種酪氨酸激酶,在NSCLC細胞中存在2號染色體ALK基因重排,其主要發(fā)生在棘皮動物微管相關(guān)樣蛋白4(echinoderm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like 4,EML4)基因,EML4的5'端與ALK基因的3'端連接,融合成為新的癌基因EML4-ALK。研究認為EML4-ALK通過激活A(yù)LK基因的膜內(nèi)催化區(qū)域達到促使細胞癌變,與RAS/ERK和AKT/PI3K等信號通路有關(guān),而ALK重排是奧希替尼耐藥的機制之一,目前后續(xù)可供參考治療策略如下:

    (1)一/二代ALK抑制劑:克唑替尼[42],作為一代ALK-TKIs,其通過抑制ALK激酶與ATP結(jié)合以及結(jié)合之后的磷酸化,進而減弱ALK激酶活性。二代ALK抑制劑如:艾樂替尼(alectinib)、賽瑞替尼(Ceritinib)等,作用機制類似一代ALK抑制劑,但可作為一代ALK抑制劑耐藥后的選擇方案。

    (2)勞拉替尼(lorlatinib)[43],此藥為三代ALK抑制劑,具有ALK和ROS1雙重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作用,可作為接受一/二代ALK抑制劑治療后,出現(xiàn)病情進展的治療方案。勞拉替尼的血腦屏障透過力強,且作為一線使用,對比一代ALK抑制劑而言,中位PFS明顯獲得延長。

    4.2 ROS1重排肉瘤致癌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ROS proto-oncogene 1-receptor tyrosine kinase1,ROS1)由ROS1基因編碼,具有受體酪氨酸激酶活性,其重排位點主要發(fā)生于ROS1基因的32-36外顯子區(qū),在NSCLC中ROS1基因與十余種基因發(fā)生融合,其中以CD74-ROS1最為常見。當ROS1融合發(fā)生后,便會激活ROS1酪氨酸激酶區(qū)和下游信號通路,進而促進腫瘤細胞的生長和增殖。ROS1重排作為奧希替尼獲得性耐藥機制之一,目前后續(xù)可供參考治療策略如下:

    恩曲替尼(entrectinib)[44],此藥為ROS1抑制劑,作為選擇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可以阻斷ROS1蛋白激酶活性,使攜帶ROS1基因融合蛋白的腫瘤細胞死亡,且血腦屏障通過能力強。橫向?qū)Ρ萊OS1抑制劑,克唑替尼不能穿透血腦屏障;就中位DoR而言,恩曲替尼亦強于克唑替尼。

    4.3 RET重排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受體(proto-oncogen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receptor,RET)定位于10號常染色長臂(10q11.2),其基因編碼的RET蛋白包括三種結(jié)構(gòu)域酪氨酸激酶受體:胞外域、跨膜域和胞內(nèi)域。受體與配體結(jié)合后胞內(nèi)域的催化酪氨酸激酶磷酸化,激活下游Ras/Raf/MEK/ERK、PI3K/AKT/mTOR等信號通路,促進腫瘤細胞的增殖和分化。RET重排主要參與基因有KIF5B,其可以使RET蛋白聚合從而導(dǎo)致自體活化,影響下游信號傳導(dǎo)。另有突變含卷曲螺旋域6(coiled-coil domain containing,CCDC6)基因,與RET融合后形成CCDC6-RET基因,其過表達后會導(dǎo)致腫瘤的發(fā)生。RET融合也是奧希替尼一線使用后繼發(fā)性耐藥的原因之一,目前后續(xù)可供參考治療策略如下:

    塞爾帕替尼(selpercatinib)[45],此藥為RET抑制劑,作為高選擇性靶向致癌性RET融合激酶抑制劑,其對RET酪氨酸激酶受體的特異性高于其他同類藥物,且細胞毒性相對較低。

    5 細胞學(xué)及表型改變

    5.1 小細胞轉(zhuǎn)化腫瘤干細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特指存于腫瘤組織中具有干細胞性質(zhì)的細胞,具有高分化、高致瘤等特點。研究認為,NSCLC和小細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來源于同一腫瘤干細胞。在PIK3CA基因突變、RB1基因缺失、P53基因失活等EGFR-TKI相關(guān)因素的單一或共同影響下,NSCLC可以轉(zhuǎn)化為SCLC。另有學(xué)者認為,因為腫瘤的異質(zhì)性,在接受EGFR-TKI治療前,腫瘤組織中原本便同時存在NSCLC和SCLC兩種成分,由于病理組織學(xué)活檢僅發(fā)現(xiàn)NSCLC成分,便定性為NSCLC。在接受EGFR-TKI治療后,SCLC的成分顯露,并占據(jù)主導(dǎo)地位,使得小細胞轉(zhuǎn)化也成為奧希替尼二線使用后的耐藥機制之一。目前后續(xù)可供參考治療策略如下:

    (1)奧希替尼+鉑類+依托泊苷[46],截止至2021年的回顧性數(shù)據(jù)表明,奧希替尼仍為治療NSCLC發(fā)生SCLC轉(zhuǎn)化后的首選策略,但此治療方案爭議較多。

    (2)免疫治療+化療[47],目前阿替利珠單抗+化療已于2021年被部分地區(qū)審批通過,用于SCLC的一線治療。

    5.2 上皮細胞-間充質(zhì)轉(zhuǎn)化人體組織細胞包括上皮細胞和間質(zhì)細胞,上皮細胞緊密連接,具有極性;間質(zhì)細胞缺少細胞間彼此互連,沒有極性,可以通過細胞外基質(zhì)游走,而上皮細胞表型和間質(zhì)細胞表型在特定情況下可以互相轉(zhuǎn)化。上皮細胞-間充質(zhì)轉(zhuǎn)化(epitheli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特指上皮細胞在基因發(fā)生突變后,失去細胞間緊密連接,丟失極性,而同時上調(diào)間質(zhì)細胞標志物表達,進而變成具有間質(zhì)細胞形態(tài)和特性的細胞。由于NSCLC是上皮細胞性腫瘤,而EMT是上皮細胞獲得遷徙能力的有效方式,它成為上皮細胞癌浸潤的重要途徑。EMT同樣也是奧希替尼繼發(fā)性耐藥的機制之一,目前后續(xù)可供參考治療策略如下:

    (1)鹽霉素(salinomycin)[48],此藥為EMT抑制劑,通過影響E-鈣黏蛋白、N-鈣黏蛋白的含量,以及下調(diào)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介導(dǎo)的相關(guān)信號通路,達到抑制TGF-β 1誘導(dǎo)的EMT,從而抑制NSCLC的轉(zhuǎn)移和浸潤。另有研究指出,鹽霉素聯(lián)合二甲雙胍,在抑制EMT方面,可獲得更為理想實驗結(jié)果[49]。

    (2)EMT信號通路阻滯,相關(guān)研究指出,激活EMT的主要信號通路包括PI3K/AKT/mTOR、TGFβ、IGF等,阻滯相關(guān)信號通路的上/下游信號傳導(dǎo),或可以抑制EMT,但目前缺少有效臨床試驗,仍需要進一步探索。

    6 展望

    綜上所述,目前已知的奧希替尼繼發(fā)性耐藥機制是復(fù)雜多樣化的,而耐藥后的治療策略更是繁雜,因為針對奧希替尼繼發(fā)性耐藥的研究長期處于被動模式,時至今日,奧希替尼一/二線用藥總體合計,仍有大量患者無法明確耐藥誘因,給NSCLC的臨床精準化、個體化治療增加不小的難度。由于靶向治療的高度選擇性,單一靶向治療藥物靶向位點有限性,靶向治療藥物的耐藥結(jié)局是不可避免的。需要注意的是,現(xiàn)有階段的多數(shù)耐藥后治療,也仍以靶向治療為主,短期內(nèi)發(fā)生再次耐藥的情況不容忽視,新藥的研發(fā)尚不能跟上耐藥的速度,“人等藥”的事件也屢屢發(fā)生。多靶點抑制劑聯(lián)合使用,延長耐藥時間,或許是未來NSCLC治療的重要方向。而且通過改進檢測手段、提高檢測準確性、普及耐藥后的再檢測等,不僅可以有效改善奧希替尼耐藥后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同時也可推動耐藥機制更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歡
    奧希替尼酪氨酸激酶
    晚期肺腺癌患者奧希替尼后線治療耐藥后基因突變模式研究
    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奧希替尼誘導(dǎo)間質(zhì)性肺疾病后奧希替尼再挑戰(zhàn):病例報道
    蚓激酶對UUO大鼠腎組織NOX4、FAK、Src的影響
    蚓激酶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奧希替尼固體分散體的制備及體外溶出度研究
    奧希替尼聯(lián)合培美曲塞、貝伐珠單抗治療EGFR19del/T790M/順式C797S突變肺腺癌1例
    枸骨葉提取物對酪氨酸酶的抑制與抗氧化作用
    薔薇花總黃酮對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及其動力學(xué)行為
    中成藥(2018年1期)2018-02-02 07:19:57
    PVC用酪氨酸鑭的合成、復(fù)配及熱穩(wěn)定性能研究
    中國塑料(2016年7期)2016-04-16 05:25:52
    黏著斑激酶和踝蛋白在黏著斑合成代謝中的作用
    邹城市| 漯河市| 宣恩县| 本溪| 山东| 陇西县| 东乡族自治县| 汾阳市| 丽江市| 曲阳县| 威宁| 牟定县| 旌德县| 乌拉特中旗| 苏尼特左旗| 巴南区| 牙克石市| 大埔区| 南雄市| 新巴尔虎左旗| 冀州市| 常宁市| 民乐县| 平陆县| 新乡县| 江口县| 奈曼旗| 政和县| 广安市| 连山| 陵川县| 抚松县| 阜新市| 文成县| 漳平市| 莆田市| 定陶县| 多伦县| 米脂县| 深圳市| 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