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
注意是指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與集中.學生注意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其智力的發(fā)展和對知識的掌握.所以,就教學方面而言,教師應該竭盡所能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多種有效的方法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以幫助學生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掌握學生的注意力,是教師工作中最細致的而且研究得還很不充分的領域之一.要掌握注意力,就應當深刻地了解兒童的心理和他們的年齡特點.”國家關工委曾在我國的北京、上海、南京、沈陽、西安、成都、武漢和廣州等八個城市,隨機抽取了2000多名大、中學生,就青少年注意力狀況進行過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中國青少年的注意力集中狀況不容樂觀,近六成的學生會因為缺乏興趣、學習目標不明確、自控力差、沉溺于網絡、睡眠不足、對教師有逆反心理、家庭情感等各種情緒的困擾、人際關系的困擾、自我認可的困擾、愛情的煩惱等多方面的因素,導致上課注意力經常不能集中,開小差,嚴重影響課堂學習的效果,并且,隨著年級的增高,注意力不能集中的情況也有所增加.
與初中數學比較而言,高中數學語言更加抽象,學習思維和學習方法向理性層次躍遷,知識內容整體容量劇增.正因如此,課堂上教師講的機會增多了,學生練的時間減少了,這就對高中生課堂聽課的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注意力集中,把握好課堂時間,力爭在課堂上就盡可能把老師講解的知識、方法掌握好.但實際上,很大一部分學生在學習時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不能全神貫注地去聽每一節(jié)課,也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認識教材.那么,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本文將闡釋筆者的認識與實踐.
1為了保持學生注意力,應該引領其明確學習目的
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多數是因為他們的學習目的不明確造成的.學生只有對學習的目的、意義理解得越深刻,在學習過程中,其完成學習任務的愿望就越強烈,注意力也就越集中,注意力維持的時間也就越長.所以,每個學生都要有一個遠大的理想,教師可以加強對學生遠大學習目標的教育,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是什么,并時刻為之奮斗.
在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針對不同學生,學習目標可以不一樣.可以是一學期的學習目標(可由教師決定,并向學生提出,當然,學生也可以自己制訂).或者是短期學習目標,也可以是近幾天的學習目標,甚至還可以是一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一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其實就是教師要完成的教學目標,教師要向學生講明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即是本節(jié)課學生要理解和掌握的學習內容,以及本節(jié)內容對以后的學習有什么樣的作用),一個知識單元的學習目標.比如,學困生的目標可以制定得小一些,最好是他們能夠達到的,從而讓學生為達到這個目標而上課自覺專心聽講.特別地,當學生達到預設目標時,教師要及時地給予一定的表揚.教師的一句“很好”,一個微笑,一個大拇指“贊”,都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2重視課前三分鐘,喚起學生的注意力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節(jié)課的開始,學生的興奮點可能還停留在上節(jié)課的內容或課間休息的活動中.能否把學生由“課下”引到“課上”,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一堂課的成敗.因此,為了將學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學任務和活動之中,使學生的思維盡快達到最佳水平,可結合數學學科的學習特點,在課前三分鐘進行一些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和課堂學習的活動.
2.1回顧知識
“溫故而知新”.高年級學生,可以以提問的方式由學生自己回顧上節(jié)課的重要知識點或者和本節(jié)課有關的已學知識進行課前復習.這樣,既可以使學生預先做好課前準備,又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將學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以最佳的精神狀態(tài)迎接新課的到來.
2.2巧設懸念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欲望是一種傾向于認識,研究某種事物并獲得,掌握其中規(guī)律的心理特征.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材的實際內容,精心設置疑惑,使學生心理上產生困惑,從而突破認知沖突,進而去發(fā)現、研究、探索,一個耐人尋味的、恰當的問題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的思維浪花,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
2.3故事導入
課堂導入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起學生注意,從而引起學習動機的有效方式.現代心理學之父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學生對所學知識一旦產生興趣,就會產生一種對知識的好奇與渴望,就想探求其奧秘,就會集中注意力自發(fā)地去學習,可見課堂導入的重要性.
課堂導入時要注意有針對性和啟發(fā)性.每節(jié)課的導入必須與本課的主題緊密相關,不可顧左右而言他,可以根據教材內容,找到與學生生活聯系最緊密的切入點.學生發(fā)現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相聯系,會顯示出更大的興趣,從而會更加集中注意力.
比如采用故事方式導入課堂,更能提高學生的興趣,當學生對故事中所反應的問題產生很大的好奇心時,也就達到了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在課堂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地設置問題情境,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做法,不僅可以較好地喚起學困生的學習內驅力,而且為在新知識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分析思維和表達能力打下了基礎.
3 優(yōu)化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注意力
3.1善于“詩情”,注重教學藝術
數學課堂不應是干巴巴地說教,而應是充滿詩情畫意的.教師借助自身的知識、能力、個人修養(yǎng),將數學的發(fā)展歷史、數學文化、數學中蘊含的哲學思想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在充滿“濃濃數學”味道的課堂上,學會如何有選擇性地集中注意力.
數學課堂教學的目的是學生學會知識并應用知識.在“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教學的時候,往往用“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的口訣來記憶公式的變化,可是實際情況是學生記住了這個口訣,卻不會應用.筆者在課堂的小結中引詩一首:“三角函數名不變,坐標比值卻得寵.符號跳躍各象限,任意角間覓蹤影.”短短四句打油詩,重點突出,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的選擇性注意力.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有淵博的知識,要精心設計每一節(jié)課,以情趣導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提高課堂教學藝術,運用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別開生面的問題情境,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轉化為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從而使學生產生進取心,注意力全部集中起來,最終達到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目的.
3.2善于用“游戲和實驗”,吸引學生注意力
近代教育學家斯賓塞指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讓一切教育有樂趣.”教學中教師一味平鋪直敘地講,會使學生覺得疲勞乏味,也達不到好的效果.課堂上抓住學生喜歡做游戲的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進來,從中發(fā)現數學的一些內在規(guī)律并能加以運用,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思維進入最佳狀態(tài),學習數學的態(tài)度由被動轉化為主動,從而產生強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比如:在必修2“2.1.1平面基本性質公理2”的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取出一支筆和一個三角板,
問題1誰能用一支筆把三角板水平支撐住,且能繞教室轉一周?
問題2誰能用兩支筆把三角板水平支撐???
問題3那么用三支筆可以嗎?你能從中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呢?通過三個點的平面唯一確定,
問題4任意三個點都可以嗎?
問題5那么我們添加什么條件可以確保能撐住呢?絕大部分學生都認為要添加不共線的條件.
這樣的教學,完全是學生的發(fā)現而不是教師的硬塞,通過學生動手實驗,強烈地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主動、自覺地加入到問題的發(fā)現、探索之中,符合學生的自我建構的認知規(guī)律.
3.3善于“追問”,注重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既是一門學問,又是一種教學藝術.課堂提問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啟發(fā)學生圍繞學習目標,積極思考,有疑即問;二是喚起學生的注意力,促使他們認真聽講.提出的問題要由淺入深,而且要有針對性.教師適時地“追問”,牽一牽、引一引,引領學生去探索,能激發(fā)、啟迪學生思維和想象,將學生的思維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深入下去,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所以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要善于“追問”.
比如:“簡單的邏輯聯結詞”教學中,寫出命題:若X2+ y2=0,則x,y全都為0的否定,并判斷其真假.
師:(解完該題)對這道題有什么問題要問?
生(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沒有!
師(追問):真的沒問題了嗎?
生:為什么它的否命題是“若X2 +y2=0,則x,y不全都為0.”而不是“若X2 +y2=0,則x,y全都不為0.”呢?
師(追問):在數學中,命題的否定的否定詞加在什么位置該怎么判斷?你們能舉例說明嗎?
生:..
師(追問):命題“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的否定是“全等三角形一定不是相似三角形,還是全等三角形不一定是相似三角形?”
生:,,
師(追問):命題“坐標滿足方程f(x,y) =0的點都在曲線C上”的否定是“坐標滿足方程f(x,y)=0的點不都在曲線C上還是“坐標滿足方程f(x,y)=0的點都不在曲線C上?”
教師通過追問,緊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的思維引往“深”處,避免學生注意力分散,從而提高學生數學課堂學習的效果.因此,教師設計問題時,要新穎別致,使學生學習有趣味感、新鮮感.
3.4善于“看臉”,把握教學的節(jié)奏和難度
作為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課堂上的每一個動作,每一份表情,捕捉每一個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有效信息.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注意力,更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解三角形”中例題的教學:已知AABC中,角A,B,C所對的邊為a,b,c,過點A作邊BC的垂線AD交BC于點D,求AABC的面積.(期望學生能利用正弦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問題一出,教室一片噓聲.
生(臉上得意洋洋地笑):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小學就會了,s=1/2ah.
筆者仔細觀察每一位學生,看到某生正皺著眉頭地看著我,就馬上請他說說自己的想法(困惑).
生(皺著眉頭)怯怯的說:“我目前沒有全部推導出三角形面積公式,只推導出一部分.AABD中,AB2= AD2+ BD2=(b sin C)2+(a-bcosC)2,即C2= a2 +b2 -2abcosC.”
筆者看著他,肯定地點點頭,高興地說:“你真是我們班的數學學霸呀!這個就是下面馬上要學的余弦定理公式.
課堂中不經意出現的亮點,是學生靈感的萌發(fā)、學習的頓悟.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捕捉意識,使每名學生都能集中注意力聽課,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數學教師要善于“看臉”,恰當地掌握教學“節(jié)奏”,動與靜有交替,張與弛有錯落,疏與密有間隔,起與伏有波瀾,綜合考慮,巧妙安排,讓課堂教學的各要素之間搭配合理,穿插得體,銜接有序,融洽統一,從而構成數學課堂整體節(jié)奏的和諧美,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問之不切,則聽之不專,聽之不專,則其取之不固.”作為教師的我們,在課堂上應該對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多加關注,一旦發(fā)現他們有開小差的現象,應及時加以提醒.教師一個親切的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生動的語言,一次精彩的回答所給予的肯定表揚都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愉悅的學習氣氛,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從而樂中學,
當然,注意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培養(yǎng)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需要我們在實踐中慢慢去尋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