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教育提質時代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發(fā)展轉型中探索“校企?!焙献鞯穆搫邮浇逃蕴嵘龑W生的職業(yè)技能,實現中等職業(yè)教育與成人高等教育有效銜接。在對合作主體、學校教學、學習者、合作機制的分析中,尚存在合作定位不夠清晰、課程體系不完善、就業(yè)偏好不同、保障機制落實不足等諸多困境,影響“校企?!钡暮献鹘逃?。可通過明晰主輔定位、整合課程資源、增強職業(yè)認同感、健全合作機制來克服困難,促進“校企?!焙献鞯目沙掷m(xù)發(fā)展。
[關鍵詞] 成人高等教育;“校企?!焙献?合作機制
[基金項目] 2019年度浙江省教育廳一般科研項目“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校企?!瘏f(xié)同育人模式研究”(Y201941690);2020年度浙江開放大學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校企?!献髂J较鲁扇烁叩冉逃瞬排囵B(yǎng)創(chuàng)新與實踐”(XJG202015)
[作者簡介] 陳國珍(1976—),女,浙江青田人,碩士,麗水廣播電視大學經管教研室副教授,主要從事成人教育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 G720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2)27-0029-04 [收稿日期] 2021-11-12
終身教育思想為成人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空間,而普通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等職業(yè)教育的擴招,使其面臨強大的生源壓力。成人高等教育生源競爭優(yōu)勢不明顯,還存在教育模式僵化、教學質量堪憂等常見問題[1]。成人高等教育發(fā)展面臨轉型與創(chuàng)新。如何立足市場發(fā)展需求、教育發(fā)展潮流積極探索培養(yǎng)模式改革,是當前教育轉型的重點。基于“校企?!焙献鞯娜瞬排囵B(yǎng)模式改革是成人高等教育轉型發(fā)展路上的一種嘗試,即實現職業(yè)學校、頂崗實習企業(yè)、成人高校之間的貫通培養(yǎng),突出學習的實用性,滿足企業(yè)對人才的需求。麗水廣播電視大學與縉云職業(yè)中專學校,以及縉云縣部分企業(yè)共同簽訂合作協(xié)議,即“中職—電大”升學直通車項目,積極探索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
一、成人高等教育“校企校”合作的內涵與特征
成人高等教育領域“校企?!焙献魇侵感F?、企校、校校的聯動教育,即職業(yè)學校、頂崗實習企業(yè)、成人高等學校三者聯手,完成“技能+學歷”教育[2]。它具有以下明顯特征:一是教育階段性。其教育主要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取得成人高等教育學籍前階段,包括學生的頂崗實習階段;其次是取得學籍后課程學習階段。職業(yè)學校學生將在第三年進行頂崗實習,在該階段置入成人高等教育學歷課程,對學生而言可節(jié)約時間與精力。二是學分可轉換性。學生在頂崗實習階段即可參與成人高等教育學歷相關課程學習,而要取得成人高等教育的學籍,還需要通過成人高等學校招生統(tǒng)一考試,因此,取得學籍之前的課程學分都需要按成人高等教育課程進行學分轉換。三是教育銜接性。通過“校企?!焙献鳎瑢崿F學歷教育無縫銜接,即從中等職業(yè)教育到成人專科繼續(xù)教育的過渡。四是教育聯動性。校企聯動是職業(yè)學校與實習企業(yè)的教育聯動,主要體現在崗位訓練、實驗實習等方面;企校聯動是企業(yè)與成人高校的教育聯動,體現在課程設置、專業(yè)配置、師資與資源共享等方面;校校聯動是職業(yè)學校與成人高校的聯動,具體表現為招生宣傳、實踐課程安排等。
二、成人高等教育“校企?!焙献鞯默F實困境
這里從合作主體、學校教學、學習者、合作機制層面展開分析,項目實施中尚存在影響其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現實困境。
(一)合作主體層面:定位不夠清晰,利益追求存在差異
“校企?!焙献鬟^程中,職業(yè)學校完成一年的實訓任務,成人高校完成兩年半的高校課程教學,從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角度看,企業(yè)與成人高校的合作教育居于主要地位。然而企業(yè)是否有意愿與成人高校合作,依賴于職業(yè)學校的積極配合,尤其在合作的初期階段。此外,項目合作期間學生的學習時刻受企業(yè)環(huán)境的影響,包括課程安排、學習時間保證等。“校企?!焙献髦邢嚓P各方的定位還不夠清晰,成人高校的教學地位不受重視。
中職學校、企業(yè)、成人高校合作過程中每個主體還存在自身的利益追求,不利于合作項目的開展。中職校畢業(yè)的學生大部分有進一步提升學歷的需求,學校為促進學生的升學,進行多種學歷提升渠道的宣傳,導致參與“校企?!焙献黜椖康纳戳魇?。作為經濟實體而言,企業(yè)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從參與合作企業(yè)的行業(yè)來看,基本都是制造業(yè)、服務業(yè)。頂崗實習的學生恰恰為其提供廉價勞動力,在企業(yè)訂單較多、業(yè)務繁忙之際,占用學生大量業(yè)余時間,導致學生的課程學習時間無法保障。據教學部門統(tǒng)計,一個學期有近一半的課程需要臨時調課,沒有按預先安排的時間授課。成人高校希望能有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以提高辦學效益,教學上會降低課程學習難度,減輕課程學習任務,這些都將影響“校企?!焙献魅瞬排囵B(yǎng)目標的實現。
(二)學校教學層面:課程體系不夠完善,教學供給形式單一
從“校企?!表椖亢献鞯某踔詠砜?,課程的實踐教學內容契合企業(yè)崗位需求,而從“中職-電大”升學直通車項目兩年的教學實踐來看,專業(yè)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職業(yè)學校與企業(yè)實際參與不足,以致大專的實訓課程與職業(yè)學校課程銜接不充分,存在部分模塊訓練過多、對部分崗位所需技能關注不夠等問題。此外,課程教學調查數據顯示,約三分之二的學生認為對于課程的教學缺乏選擇性、自主性,約三分之一學生對此無所謂,課程教學中對學生的實際需求考慮不周。
教學供給形式比較單一,主要包括兩點:一是教學資源供給形式無法滿足學生自主學習需求。學生學習主要依據教材及相關配套輔導資料,缺乏專門的在線學習平臺提供系列開放式學習資源,如PPT課件、微課等數字資源。二是教師教學形式無法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常見的教學形式有課堂面授、網絡教學等。而當前學生普遍擁有智能手機,對移動式學習需求意愿更強,需要綜合考慮,按課程性質、課程內容安排部分課程參加移動課堂教學。
(三)學習者層面:學習意愿存在差異,就業(yè)偏好不同
由學生的課堂表現方面可以觀察到他們的學習意愿存在較大差異,部分同學能按課堂要求完成聽課、作業(yè)任務等;部分同學對學習敷衍了事,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習目標不夠明確,對自身的定位不清晰,自我要求還不高。
學生的就業(yè)偏好不同,主要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即就業(yè)地域問題和就業(yè)崗位問題。從就業(yè)地域來說,學生有個體需求,有些偏好外地大城市,有些偏好家鄉(xiāng)小城。中職學校的生源以本地為主,考慮到本地的經濟發(fā)展水平高低、企業(yè)規(guī)模大小、提供的實習崗位量等因素,學校安排的實習企業(yè)不一定在本地,需要學生離開家鄉(xiāng)到外地去。因此,頂崗實習地域學生不一定喜歡,這將影響學生的企業(yè)學習時間。此外,經過一段時間的頂崗實習,對崗位有進一步認知后,部分同學想改變其崗位選擇方向,從而忽視本專業(yè)的課程學習及實踐教學。課程教學反饋調查數據顯示,有近三分之一的學生想從事非本專業(yè)工作,這部分學生的學習動力明顯不足。
(四)合作機制層面:缺乏協(xié)調機制,保障機制落實不足
“校企校”合作項目進行中,中職學校、企業(yè)、成人高校擬定相關的合作框架協(xié)議,制定教學管理制度、實踐考核制度等。而在具體實施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教學時間與崗位任務時間沖突。當企業(yè)承接的訂單比較集中,在加班加點生產時,容易擠占學生的學習時間,影響課程的教學安排。顯然,教學部門與企業(yè)的溝通還不到位,需要建立相關的溝通協(xié)調機制,明確職責與義務,以免在教學上處于被動局面。
為促進“校企?!焙献黜椖康拈_展,麗水市政府發(fā)布的〔2019〕20號文件明確指出建立電大“校企?!鄙龑W直通車模式,引導中職學生接受電大成人函授教育,并給予項目經費補助與項目獎勵。合作項目受到政府的認可,并從政策層面與資金方面都得到支持。而在電大進行全面招生宣講中,中職學校的配合力度一般、積極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保障機制落實不到位,政策執(zhí)行效果與其考核的關聯度不強,缺乏督促效果。
三、成人高等教育“校企?!焙献鞯膬?yōu)化路徑
提升質量是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內在要求,“校企?!鄙龑W直通車項目是麗水市政府推動實施的成人高等教育提質行動之一,它創(chuàng)新了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而項目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與推廣實施,還需要進一步改進。
(一)明晰主輔定位,構建聯動共同體
作為學校,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人才是其基本職責,作為企業(yè),它的發(fā)展離不開人才的推動,因此,學校與企業(yè)都應該用發(fā)展的眼光來進行人才培養(yǎng),不要只看眼前利益。“校企?!焙献魅蕉夹杳鞔_自身定位,合作中任何一方的松懈都可能會影響合作進度、合作效果?!靶F笮!甭搫邮饺瞬排囵B(yǎng),其實質是構建了“一主兩輔”聯動共同體,即以“中職—企業(yè)”校企聯動、“中職—高校”校校聯動為輔,“企業(yè)—高校”企校聯動為主的人才共同培養(yǎng)體系。
校企聯動:“中職—企業(yè)”的校企聯動是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的第一階段,其成功與否與校企聯動的效果密切相關。如:學生實習的集中度對于高等學歷教育組班有一定影響,實習前夕,學??蓜訂T更多學生參與合作企業(yè)實習;企業(yè)也可通過補貼學費、提高實習期工資來吸引學生。
企校聯動:“企業(yè)—高?!钡钠笮B搫邮峭瓿筛叩冉逃瞬排囵B(yǎng)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其共同參與的事項包括商討辦學專業(yè)、課程體系、教學方式及教學考核評價標準等,高校與企業(yè)應發(fā)揮各自資源優(yōu)勢,提升教育質量,培養(yǎng)企業(yè)需要的人才。
校校聯動:“校企?!焙献餍枰新殞W校的強力支持與配合?!爸新殹咝!毙PB搫又攸c表現在招生與教學管理的溝通。中職與高校聯合做招生宣傳,中職學校提供合作實習單位、參加實習學生等相關信息。教學管理溝通內容包括商討高等學歷教育開設的專業(yè)、中職專業(yè)課程與高等學歷教育課程的銜接、教學班級管理等。
(二)有效整合課程資源,探索混合式教學
成人高等教育以學生需求和勞動力市場需求為主要依據與出發(fā)點,并且以相對靈活的方式和形式提供學習資源與機會[3]。對參與“校企校”項目學習的學生而言,成人高校提供的課程資源不是簡單成人高校原有成專課程的照搬,需要進行有效整合,尤其做好從中職到成專的實訓課程教學設計與安排。如對于加工制造類專業(yè)的中職生升到機電一體化技術??茖I(yè)學習時,在車工、鉗工等技能實訓課程的教學中充分吸收實習車間師傅的建議,按學生的基礎水平,分層開展學習與訓練,盡量避免知識的重復傳授,以有效節(jié)約時間與提升技能。
“校企校”項目參與學生的學習需求在發(fā)生轉變,不再局限于知識傳授,而在于崗位技能提升,其個性化需求凸顯。學習資源的提供形式需要不斷拓展,在教材、作業(yè)、實訓資料基礎上充實數字化資源,包括學習平臺的PPT課件、系列微課、網絡課程、實訓指導視頻等。充分利用這些資源,積極探索混合式教學模式。相比傳統(tǒng)課堂與完全在線學習,混合式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習者的滿意度和學習效果[4]。教學上,高??衫梦⑿湃?、釘釘群的即時交流、課程直播等功能,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適時進行授課?!熬€上自主學習與群直播結合,線下面授與實踐指導結合”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既滿足學生的移動學習要求,也適應經驗性、情境性教學需求。
(三)重視文化素養(yǎng)培育,增強職業(yè)認同感
2021年人力社會部發(fā)布二季度全國“最缺工”100個職業(yè)排行,其中裝配鉗工、車工、電工等都在其中。全國各地企業(yè)?,F用工荒,技術工人短缺問題是普遍現象。通過“校企?!焙献鳎髽I(yè)希望學生學有所成,畢業(yè)后能繼續(xù)為企業(yè)效力。因此,提升學生職業(yè)認同感的重要性顯而易見。企業(yè)與學校須共同重視文化素養(yǎng)培育,增強職業(yè)認同感。具體做法可以如下:一是充分發(fā)揮高校師資優(yōu)勢,以講座形式拓展學生知識。講座形式包括推薦精心篩選的視頻講座、企業(yè)面對面、直播等,使學生在企業(yè)也能感受到高校的講座氛圍,開闊視野。二是企業(yè)針對學生有計劃地開展活動,加快學生融入企業(yè)大家庭的步伐。如學習企業(yè)管理制度,宣傳企業(yè)精神、企業(yè)文化,創(chuàng)造交流機會,體驗企業(yè)學習與工作生活,增強對企業(yè)價值的認同,感受職業(yè)發(fā)展的空間與前景。
(四)健全合作機制,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
首先,建立協(xié)調機制,加強保障機制落實。重視高校、企業(yè)、中職校的溝通與協(xié)調,實行“一主二輔”班主任制度,即班級配備三個班主任,高校班主任為主,中職校與企業(yè)班主任為輔。學期中及時與企業(yè)班主任聯系,確保教學正常開展,避免非正常中斷。項目的長遠發(fā)展要有切實可行的保障機制,政府部門需要制定一系列相關政策并加以督促落實。將“校企?!表椖客瓿汕闆r與高校、中職校的年度考核掛鉤,參與高??色@取更多政府辦學經費補助,參與企業(yè)獲得稅費減免,參與學生獲得學費補助等。
其次,完善激勵機制、退出機制與反饋機制。激勵機制對高校而言,主要包括落實招生獎勵政策,擬定參與“校企校”教學管理的中職教師與企業(yè)管理人員補貼制度等;對企業(yè)而言,涉及學費補助、優(yōu)秀學員獎勵制度等。退出機制考慮部分學生退出“校企校”項目學習的需求,進行學習成果認證,探索學分轉換、互認制度,打通與開放教育、其他遠程教育、其他學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學習通道。暢通的反饋機制有利于“校企?!焙献髯叩酶h,如對學生實習進行追蹤調查,定期召開教學會議,收集教師關于教學的意見、企業(yè)師傅關于實訓的建議等。
“校企?!焙献魇歉咝T诔扇烁叩冉逃I域以提升學生技能為基礎,謀求自身發(fā)展的重要探索。通過“校企?!焙献?,為學習者提供便捷的學習環(huán)境,還可為高校拓展生源,而“校企?!焙献髦愤€面臨著諸多困難,需要相關各方迎難而上,不斷加強自身建設,促進“校企?!焙献鞯目沙掷m(xù)發(fā)展,為成人高等教育發(fā)展注入活力。
參考文獻
[1]周婷,李峻.“互聯網+”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困境與空間拓展[J].成人教育,2017(3):8-11.
[2]李村,葛超.構建校企合作模式 提升學生職業(yè)能力[J].職教論壇,2010(2):73-74.
[3]竇剛.補償、賦能和完善:廣義成人教育的時代使命[J].職教論壇,2019(8):106-112.
[4]梁為,張惠敏,張惠敏,等.基于學習者滿意度的混合式教學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20(10):112-118.
Dilemma and Path of Adult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School-Enterprise-School” Cooperation: Taking Lishui Through Train Projec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 TV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CHEN Guo-zhen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Lishu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Lishui, Zhejiang
323000,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mproving education quality, we should explore the linkage educ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school” cooper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adult higher education,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vocational skills, which can realize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dult higher education. From the analysis of cooperation subject, school teaching, learners and cooperation mechanism, we find that there are still many difficulties, such as unclear cooperative localization, imperfect curriculum system, different employment preferences and insu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guarantee mechanism that can affect cooperative education about “school-enterprise-school”. We can overcome difficulties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chool-enterprise-school” cooperation by clarifying the main and auxiliary position, integrating curriculum resources, enhancing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improving the cooperation mechanism.
Key words: adult higher education; “school-enterprise-school” cooperation; cooperation 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