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靜 蔣中燦 劉巍 曾勇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qū)人民醫(yī)院,貴州 遵義 563100)
近年來,隨著生育政策的調(diào)整,子宮瘢痕妊娠(CSP)發(fā)病率呈遞增趨勢[1];本病病情進展危急,若不及時診治,或診治過程中出現(xiàn)漏診、誤診,將造成大出血、子宮全切等不良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目前,CSP已成為婦產(chǎn)科危急重疾病之一。超聲是臨床檢查胎盤植入的最為常用方法,而MRI動態(tài)增強檢查對出血、軟組織及切口瘢痕周圍組織的診斷更為敏感、準確。但對兩種檢查手段對CSP診斷價值尚未有大量研究。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48例CSP患者的臨床病例及影像學資料,旨在探究兩種檢查手段聯(lián)合對CSP的臨床價值,具體報道內(nèi)容如下。
1.1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經(jīng)手術、病理確診的 48例剖宮產(chǎn)術后子宮瘢痕妊娠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4~45歲,平均年齡(34.9±2.6)歲,所有患者剖宮產(chǎn)次數(shù)1~4次,平均次數(shù)(2.42±0.24)次,距CSP上次剖宮產(chǎn)時間在1~5年,平均時間(2.11±0.47)年,停經(jīng)史時間38~78 d,平均時間為(58.32±10.74)d。
1.2方法 陰道超聲檢查:超聲儀器:SIEMENS ACUSON S2000,探頭頻率為7.5MHz。操作:排空膀胱,截石位,安全套包裹探頭后推入陰道,觀察子宮及雙側附件情況。MRI動態(tài)增強檢查:MRI儀器:采用Siemens Avant 1.5T 超導型磁共振儀,8通道相控陣體部表面線圈,T1WI軸位采用FLASH序列掃描,設定TE為11 ms, TR為683 ms,F(xiàn)OV為256×256。T2WI軸位、冠狀位及矢狀位掃描采用HASTE序列,設定TE為96 ms,TR5420 ms,F(xiàn)OV為256×256,層厚4 mm,層間距1.2 mm。操作:接受陰道超聲48 h后進行MRI檢查,患者放松后仰臥,從恥骨下緣至子宮底部掃描整個盆腔。平掃后進入動態(tài)增強掃描,高壓注射經(jīng)肘前靜脈團注釓噴酸葡胺,劑量為0.2 mmol/Lg體重,流率2 mL/s,注射對比劑后進行T1WI Vibe FLASH序列失狀位連續(xù)五次掃描,最后分別進行1次軸位及冠狀位掃描。
1.3觀察指標 MRI圖像由2名副主任醫(yī)師采用雙盲法對圖像進行觀察和分析,超聲檢查將由同一名副主任醫(yī)師完成。重點觀察位置、形態(tài)、大小,與剖宮產(chǎn)切口、子宮腔及宮頸管關系。超聲重點觀察孕囊內(nèi)部情況,MRI則重點觀察瘢痕與孕囊的關系和植入子宮肌層狀況。
2.1陰道超聲檢查及MRI動態(tài)增強檢查的聲像分析 (1)陰道超聲檢查:單純胚囊型者以雙環(huán)征著床瘢痕壁上,可見卵黃囊、胚芽及心管搏動,肌層回聲均勻,部分患者孕囊加大,見偏向膀胱位置前凸;不勻質塊型者則可見不均質混合回聲團塊,宮頸管及腔內(nèi)無妊娠物,但部分患者可見少量積液在宮頸管處。(2)MRI動態(tài)增強檢查:孕胚囊在峽部或瘢痕處,可見前壁變薄,子宮壁變厚呈淚滴狀或圓狀,T1、T2信號均勻。孕胚囊超過峽部者,T1、T2信號混雜,子宮內(nèi)膜增厚,膀胱受壓,腔內(nèi)積血。(3)聯(lián)合檢查:超聲顯示子宮鍥形凹陷,前壁變薄,肌層連續(xù)中斷,肌層與孕囊和膀胱間厚度為2.0~3.5 mm,MRI則對孕囊掃描顯示,T1、T2信號混雜,肌層與孕囊與膀胱厚度為1.0~3.5 mm。
2.248例CSP患者MRI分型結果 見表1。
表1 CSP MRI分型
2.3磁共振、超聲及聯(lián)合診斷對CSP的診斷結果 陰道超聲:經(jīng)手術及病理證實的48例子宮瘢痕病例中均進行陰道超聲診斷,診斷符合率為89.58% (43/48);MRI診斷:診斷符合率為95.83% (46/48);聯(lián)合診斷符合率為100%。見表2。
表2 磁共振與超聲對CSP的診斷結果(n)
2.4超聲、磁共振及聯(lián)合診斷的診斷效能對比 聯(lián)合診斷靈敏度、特異度和陽性預測、陰性預測均高于陰道超聲和磁共振增強掃描診斷(P<0.05)。見表3。
表3 超聲、聯(lián)合診斷的診斷效能對比(%)
目前,臨床對CSP的診斷金標準以手術病理學檢查為準,但因現(xiàn)實臨床診斷工作中病理學組織難以獲得并實施,故臨床診斷中多采用陰道超聲作為輔助檢查。陳景麗[3]研究報道,陰道超聲可顯示子宮瘢痕與孕囊間的低組血流,清晰顯示瘢痕妊娠自瘢痕至病灶的連續(xù)性灌注及與孕囊的關系,提高臨床診斷率。但石辛景[4]研究報道,陰道超聲對瘢痕子宮胎盤植入診斷的準確率低于MRI,特別是對CSP的患者。此外,因CSP的絨毛侵入瘢痕處肌層呈動靜脈短路,超聲檢查受角度和血流速度限制,無法準確判斷孕囊與瘢痕的關系。
臨床為能更好的評估CSP疾病,相繼提出了超聲、CT、磁共振等技術,雖能更好地預測CSP,但單項特異性相對較低。楊艷等[5]研究對比陰道超聲與MRI對CSP診斷檢查,兩者準確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其結果顯示,陰道超聲可有效反映孕囊及胚芽情況,而MRI則可有效反映子宮腔內(nèi)積血,孕囊出血情況。易曉芹等[6]研究中MRI診斷準確率明顯高于超聲,其建議使用MRI 。本文結果顯示,聯(lián)合診斷靈敏度、特異度和陽性預測、陰性預測均高于陰道超聲和磁共振增強掃描診斷(P<0.05)。分析其原因,在于經(jīng)陰道超聲可以準確提供患者的宮腔內(nèi)膜圖像,更好地顯示胚芽、卵黃囊以及原始心管的搏動,而MRI技術對出血、軟組織和切口周圍組織更為敏感準確,在宮腔積血、孕囊、切口與周圍組織關系、囊內(nèi)出血等方面具有一定優(yōu)勢,在臨床診斷CSP中功能互補。
綜上所述,經(jīng)陰道超聲與MRI動態(tài)增強聯(lián)合檢查技術可增加CSP及CSP MRI分型的診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