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鈺
甲亢是因機體甲狀腺分泌過多的甲狀腺激素而引起的甲狀腺毒癥,此病可對機體消化、循環(huán)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造成影響[1]。彌漫性甲狀腺腫在甲亢患者中的發(fā)病率最高,達85%,不僅會損害患者肝臟、心等重要器官,還有可能導致甲亢危象,使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目前臨床主要采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彌漫性甲狀腺腫伴甲亢,但不同藥物的臨床效果、副作用各不相同。甲巰咪唑為咪唑類抗甲狀腺藥物,能抑制甲狀腺生物合成,增加促甲狀腺素分泌,促使甲狀腺組織增生,故在治療彌漫性甲狀腺腫伴甲亢中具有一定效果,但單一用藥效果欠佳,還有可能引起繼發(fā)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甲減)[2]?,F(xiàn)將本院2019 年4 月~2020 年4 月的86 例彌漫性甲狀腺腫伴甲亢患者納為研究樣本,探討甲巰咪唑聯(lián)合左甲狀腺素鈉片治療的有效性,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納入對象為2019 年4 月~2020 年4 月于本院治療的彌漫性甲狀腺腫伴甲亢患者86 例。納入標準:患者經(jīng)實驗室、影像學等檢查確診為彌漫性甲狀腺腫伴甲亢,符合《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基層診療指南(2019)》[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排除標準:合并竇性心動過緩、充血性心力衰竭者;過敏體質(zhì)者;伴有腎、肝、心等重要臟器嚴重功能障礙者;腎上腺功能不足者;精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者。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每組43 例。對照組中男25 例,女18 例;年齡最小62 歲,最大79 歲,平均年齡(69.32±4.91)歲;病程最短6 個月,最長6 年,平均病程(2.85±1.36)年;體質(zhì)量指數(shù)19.25~24.10 kg/m2,平均體質(zhì)量指數(shù)(21.02±1.06)kg/m2。試驗組中男28 例,女15 例;年齡最小63 歲,最大78 歲,平均年齡(68.94±5.06)歲;病程最短6 個月,最長7 年,平均病程(2.19±1.25)年;體質(zhì)量指數(shù)19.32~24.49 kg/m2,平均體質(zhì)量指數(shù)(21.15±1.01)kg/m2。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甲巰咪唑(北京太洋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885,規(guī)格:5 mg/片)口服治療,5~10 mg/次,3 次/d。治療3 個月后,對照組持續(xù)口服甲巰咪唑治療,將用藥劑量調(diào)整為5~10 mg/d;試驗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左甲狀腺素鈉片(深圳市中聯(lián)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522,規(guī)格:50 μg×20 片×5 板/盒) 口服治療,50~100 μg/ 次,1 次/d。繼續(xù)治療3 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 治療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實驗室指標正常,判定為治愈;臨床癥狀明顯好轉(zhuǎn),且實驗室指標正常,判定為顯效;治療后患者的各項癥狀有緩解趨勢,判定為有效;治療后患者的病情未見好轉(zhuǎn)或出現(xiàn)加重等情況,判定為無效。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3.2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甲狀腺激素水平 治療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進行離心處理,獲得上清液,置于-20℃下儲存待檢,通過德國 siemens 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儀對FT3、FT4和TSH 水平進行測定。
1.3.3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甲狀腺抗體水平 治療前后通過雙抗原夾心法對患者甲狀腺抗體指標進行檢測,主要指標有TGAb、TRAb 和TPOAb。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0.7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9.7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2.2 兩組治療前后甲狀腺激素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FT3、FT4、TSH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FT3和FT4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TSH 水平明顯高于治療前,試驗組的FT3、FT4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TSH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甲狀腺激素水平對比()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甲狀腺激素水平對比()
注:與本組治療前對比,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b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甲狀腺抗體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TGAb、TRAb、TPOAb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TGAb、TRAb、TPOAb 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甲狀腺抗體水平對比()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甲狀腺抗體水平對比()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彌漫性甲狀腺腫是由于機體免疫系統(tǒng)紊亂,造成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而引起的臨床綜合征,也是甲亢最常見的病因。資料顯示[4],彌漫性甲狀腺腫的病理特征主要為血清內(nèi)存在能夠和甲狀腺組織相互反應的自身抗體,與TSH 受體結合,能激動甲狀腺組織,造成甲狀腺增生,誘發(fā)甲亢。藥物是治療彌漫性甲狀腺腫伴甲亢的理想方法。甲巰咪唑是治療甲亢的常用藥物,能通過降低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活性,發(fā)揮出抑制酪氨酸耦聯(lián)、碘化物氧化等作用,從而使合成甲狀腺素減少;另外,此藥還能對機體免疫系統(tǒng)進行調(diào)節(jié),發(fā)揮出良好抗甲狀腺功效。但近年來,有學者[5]研究發(fā)現(xiàn)部分患者停藥后極易復發(fā),并且整體效果有限;另外,甲巰咪唑治療中還會引起甲狀腺組織增生,增加TSH 分泌,單獨使用時會引發(fā)甲減。故需要尋求一種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療方案。左甲狀腺素鈉片為甲狀腺素制劑,其含有的合成左甲狀腺素和甲狀腺分泌出的甲狀腺素相同,能在外周器官轉(zhuǎn)化成T3,并結合其受體,起到特定作用[6-8]。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試驗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FT3、FT4、TSH、TGAb、TRAb、TPOAb 水平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與單純采用甲巰咪唑治療相比,甲巰咪唑聯(lián)合左甲狀腺素鈉片治療彌漫性甲狀腺腫并甲亢能取得更理想的治療效果,既能改善甲狀腺激素水平,又能夠調(diào)節(jié)生理機能,抑制炎癥反應,減少用藥不良反應。分析原因是:①甲巰咪唑、左甲狀腺素鈉片聯(lián)合應用后,能對垂體-甲狀腺軸功能進行調(diào)節(jié),反饋性抑制TSH 生成,明顯改善FT3、FT4和TSH 水平,從而抑制甲狀腺腫大與其功能亢進 ;②兩藥聯(lián)用能互補增效,使甲狀腺激素分泌保持平衡,進而改善甲狀腺功能;在甲巰咪唑治療的前提下適當給予左甲狀腺素鈉片服用,還能使甲狀腺激素分泌平衡效果進一步提高,最終修復甲狀腺內(nèi)受損的細胞,減少破壞性抗體;③聯(lián)合用藥能消除甲巰咪唑單用帶來的持續(xù)作用,防止患者出現(xiàn)甲減,從而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彌漫性甲狀腺腫伴甲亢患者采用左甲狀腺素鈉片聯(lián)合甲巰咪唑治療安全高效,能改善甲狀腺激素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減少藥物毒副作用,適合進一步運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