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曉群
早年生活,有一段時間父母去“五七干校”接受改造,哥姐是下鄉(xiāng)知識青年,只有我與二姐在家,所以在無人管束、無人指導(dǎo)的情況下,我可以隨意翻看父親的藏書。其實也談不上藏書,只是被造反派抄家搜去的書,后來又退回幾麻袋,堆放在墻角處,我每日從中自由選取翻看,還記過零星筆記。
其一是《一千零一夜》,納訓(xùn)譯,三卷精裝,一九五八年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出版。譯者是根據(jù)貝魯特一家書店的版本,重新翻譯出版,再版印一萬五千冊。當年我喜歡此書有三點:一是故事,像“爾遼溫丁·愛彼·沙門特的故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我外甥女出生時,我還給她起了三個名字,一個叫“東風第一枝”,再有一個叫“王秒針”,還有一個就是“爾遼溫丁”。二是詞語,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大段排比句,對我影響很大。比如我抄下在一座死城中,一具干尸上的一段留言:“你難道不曾看見白發(fā)招你走向墳?zāi)?,替你散下訃告?請問:可為后人前車之鑒的古代民族哪里去了?暴虐不可一世的中國古帝在哪里?翁頓和他苦心經(jīng)營的金鑾寶殿在哪里?無惡不作的乃睦魯?shù)略谀睦??反叛成性的法老在哪里?死了,他們?nèi)妓懒?,男女老少死得一個不剩了?!比菚械牟鍒D,它們是根據(jù)波斯及印度手抄本復(fù)制的,其中有許多彩色插圖,還有幾幅美麗的裸體畫,在那個年代也是稀罕之物。
其二是《浮士德》二卷本,歌德著,郭沫若譯,一九五二年新文藝出版社出版。此書一九四七年印兩千冊,一九四九年印一千五百冊;我擁有的這一版印了三千冊,由三聯(lián)、中華、商務(wù)、開明聯(lián)營聯(lián)合組織,中國圖書發(fā)行公司總經(jīng)銷。實言之,我最初讀此書,重點也在看插圖,繪畫者是弗·胥特芬,最初由德國柏林Ludwig Schroeter書店印制。我至今未見過原書,是一種遺憾,即使郭氏譯本印刷如此粗糙,依然可以想象原版插圖的美麗。尤其是弗·胥特芬繪筆下的圣女和魔鬼,有一種莫名的力量,可以攝人魂魄。至于歌德拉雜的故事,以及郭沫若漂浮的譯筆,我一個十歲的孩子,如何能看懂呢?不過書中的只言片語,卻像釘子一樣,牢牢地釘在我的思想中。比如郭沫若在譯序中寫道:“天上的至尊者是一位‘光明圣母,而不是上帝?!蔽覇渭兊亟邮芰诉@樣的觀點,直到一九八八年,我在策劃“苦丁香書齋”時,其中有一本譯著《女性與上帝——中世紀的婦女生活》,我還在封四上印著《浮士德》的結(jié)束語(神秘之群合唱):“一切無常者,只是一虛影;不可企及者,在此事已成;不可名狀者,在此已實有;永恒之女性,領(lǐng)導(dǎo)我們走。”
其三是《希臘的神與英雄》,勞斯著,周遐壽譯,一九五○年十一月初版,文化生活出版社。書前有譯者序,談到原書名為《希臘的神、英雄與人》,是一本給孩子看的書。著者小序中也說:“這些故事是講給十歲至十二歲的孩子聽過的,因了這些小孩們的批評,意識的或非意識的,它曾得到許多益處?!庇浀酶赣H推薦我讀此書,還告訴我譯者是魯迅的弟弟。譯者序中有一段話,頗見周作人的性格,他說有人推介原書,說八歲至八十歲的兒童讀了無不喜歡,“我的譯本只好請八十歲以內(nèi)的小孩讀了,再講給八歲以上的小孩聽去吧”。我喜歡雅典娜的故事,宙斯的兒子用鐵斧劈開宙斯的頭,頭中跳出穿著甲胄的雅典娜。她是處女神,一生不嫁,為人類做許多好事情。前些年我去雅典,還買回一座雅典娜的塑像。
選自《書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