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靜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 鄭州 450053)
癲癇是臨床常見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癲癇反復發(fā)作是其主要疾病表現(xiàn),疾病特點具有短暫性與反復性,屬于慢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任何年齡段均可發(fā)病[1]。癲癇根據(jù)病理特點及發(fā)病機制可以分為特發(fā)性癲癇和繼發(fā)性癲癇,其中特發(fā)性癲癇的具體病因沒有完全明確,可能與遺傳因素相關。而繼發(fā)性癲癇有明確的病因,包括皮質(zhì)發(fā)育障礙、顱腦外傷、腦部腫瘤、腦血管疾病、神經(jīng)變性疾病、繼發(fā)性腦病等[2]。有研究指出,癲癇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認知功能障礙,如記憶力減退、語言表達障礙、定向力喪失等為主要表現(xiàn),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3]。癲癇的臨床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治療目的是控制癲癇發(fā)作,使患者恢復正常的生活質(zhì)量。針對癲癇病因給予患者治療的同時,需要對患者使用改善認知功能、營養(yǎng)神經(jīng)等藥物[4]。艾地苯醌與奧卡西平是臨床用于改善認知功能障礙的常見藥物,單獨用藥可以獲得一定療效,但是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考慮聯(lián)合用藥?;诖?,本研究探討艾地苯醌與奧卡西平聯(lián)合治療癲癇合并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效果,對其進行研究?,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河南中醫(yī)藥大學人民醫(yī)院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58例癲癇伴發(fā)認知功能障礙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奧卡西平治療)和試驗組(艾斯苯醌+奧卡西平治療),各2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組別 n 男(例) 女(例)年齡(歲) 病程(月)試驗組對照組χ2/t P 29 29 15 14 0.069 0.793 14 15 52.45±3.18 52.51±3.09 0.073 0.942 10.24±2.15 10.28±2.10 0.072 0.943
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1)經(jīng)影像學檢查、腦部血管造影等確診;(2)年齡為 20~70 歲;(3)接受治療前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總得分<20 分;(4)患者及家屬知情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5)均為特發(fā)性癲癇;(6)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編號:倫審 2021(0144)號];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腦外傷者;(2)伴惡性腫瘤者;(3)對艾地苯醌或奧卡西平過敏者;(4)合并腦內(nèi)病變、顱腦手術史者。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口服奧卡西平片(國藥準字H20051518),初始用藥劑量為8~10 mg/(kg·d),早晚各1 次,逐漸增加劑量,最大用藥劑量為45mg/(kg·d),連續(xù)用藥1個月。
1.3.2 試驗組 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口服艾地苯醌片(國藥準字H10970363)治療,每日3 次,每次30 mg,連續(xù)用藥 1個月。
1.4 觀察指標 治療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認知功能與腦電功能、藥物不良反應。(1)臨床療效:隨訪半年癲癇未再次發(fā)生、MoCA 總分提升70%,或者≥26 分,為顯效;癲癇未再次發(fā)生,MoCA 總分提升 30%~70%,未達到 26 分,為有效;再次發(fā)生癲癇,且MoCA 總分提升30%以下,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認知功能:分別在治療前、治療后,指導患者進行MoCA 量表答卷,評估患者認知功能,評價項目包括:視空間與執(zhí)行功能(5 分);命名(3 分);記憶及延遲回憶(5 分);注意(6 分);語言(3 分);抽象(2 分);定向(6 分)??偡譃?30 分,≥26 分為正常,分數(shù)越高表明認知功能越好。(3)腦電功能:對患者治療前、治療后腦電功能進行比較分析,包括P300 潛伏期與P300 波幅,通過腦電圖檢查進行測定。(4)藥物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皮疹、乏力、嗜睡。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試驗組治療有效率為96.5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9.3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治療前后腦電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腦電功能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P300 潛伏期均縮短,且試驗組短于對照組,兩組P300 波幅均增加,且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腦電功能比較()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腦電功能比較()
組別 n 時間 P300 潛伏期(ms) P300 波幅(μV)試驗組29對照組29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t/P 試驗組(治療前后)t/P 對照組(治療前后)t/P 組間值(治療前)t/P 組間值(治療后)402.45±31.25 319.45±27.64 402.39±31.34 375.64±28.45 10.714/0.000 3.403/0.001 0.007/0.994 7.629/0.000 6.58±1.12 13.05±2.11 6.61±1.11 9.15±1.03 14.585/0.000 9.033/0.000 0.102/0.919 8.945/0.000
2.3 兩組治療前后認識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認知功能評定結果,視空間與執(zhí)行功能、命名、記憶及延遲回憶、注意、語言、抽象、定向得分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認知功能評定各項得分均高于治療前,且試驗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認識功能比較(分,)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認識功能比較(分,)
組別 n 時間 視空間與執(zhí)行功能 命名 記憶及延遲回憶 注意 語言 抽象 定向試驗組29對照組29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t/P 試驗組(治療前后)t/P 對照組(治療前后)t/P 組間值(治療前)t/P 組間值(治療后)3.12±0.45 4.34±0.15 3.14±0.43 3.69±0.38 13.851/0.000 5.161/0.000 0.173/0.863 8.568/0.000 1.15±0.18 2.34±0.21 1.14±0.17 1.89±0.18 23.169/0.000 16.313/0.000 0.218/0.829 8.762/0.000 2.48±0.24 4.01±0.15 2.48±0.23 3.46±0.21 29.112/0.000 16.945/0.000 0.000/1.000 11.477/0.000 2.78±0.34 4.35±0.41 2.77±0.35 3.48±0.29 15.873/0.000 8.412/0.000 0.110/0.913 9.329/0.000 1.01±0.12 2.64±0.21 1.02±0.13 2.01±0.19 36.292/0.000 23.158/0.000 0.304/0.762 11.980/0.000 0.74±0.08 1.34±0.24 0.74±0.07 1.02±0.11 12.772/0.000 11.565/0.000 0.000/1.000 6.527/0.000 2.33±0.21 4.34±0.34 2.32±0.22 3.34±0.27 27.086/0.000 15.771/0.000 0.177/0.860 12.403/0.000
2.4 兩組用藥不良反應比較 試驗組用藥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3.79%,高于對照組的6.90%,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744,P=0.389)。見表 5。
表5 兩組用藥不良反應比較[例(%)]
癲癇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慢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患者通常伴隨一定程度的認知功能障礙,影響記憶、語言表達、定向力以及視空間與執(zhí)行功能等,造成患者生活質(zhì)量下降[5~6]。有研究指出,癲癇并發(fā)認知功能障礙的臨床治療中采用藥物方案可獲得理想效果,并且對患者造成的副作用較小[7]。一般情況下,對患者使用單一抗癲癇藥物進行治療,可獲得一定療效,有助于控制癲癇發(fā)作[8]。但是單藥治療效果有限,并且對患者認知功能障礙改善幫助不理想。因此,癲癇伴發(fā)認知功能障礙需采用綜合藥物治療,需要在使用抗癲癇藥物的同時,同時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9]。
陳玉蘭[10]研究中指出,對部分癲癇控制良好合并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進行藥物治療中,使用艾地苯醌藥物的同時,使用奧卡西平具有很好的臨床療效,可以改善患者認知功能、腦電功能,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也可得到很好的提升,與本研究結果相近。本研究中試驗組給予艾地苯醌聯(lián)合奧卡西平聯(lián)合用藥治療方案,對照組給予奧卡西平單藥治療方案,結果表明試驗組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同時試驗組患者認知功能障礙及腦電功能改善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分析原因為,奧卡西平片是一種鈉通道調(diào)節(jié)藥,適用于原發(fā)性全面強直-陣攣發(fā)作和部分性發(fā)作患者,通常與抗癲癇藥物合用,對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改善可起到促進作用[11]。藥理作用為服藥后會代謝出單羥基衍生物,對電壓敏感的鈉通道進行阻斷,使得過度興奮的神經(jīng)元細胞膜穩(wěn)定,抑制神經(jīng)元重復放電,減少突觸沖動傳播[12~13]。而艾地苯醌是一種可以促進人體腦代謝功能的藥物,常用于慢性腦血管疾病、腦外傷等引起腦功能損害的臨床治療[14]。藥物藥理作用為可對腦細胞線粒體呼吸活性進行有效激活,改善并調(diào)整人體腦缺血的能量代謝過程,增加腦內(nèi)ATP 產(chǎn)生,抑制腦細胞線粒體生成過氧化脂質(zhì),從而改善過氧化作用引起的膜障礙[15~16]。將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可發(fā)揮藥物協(xié)同治療作用,保護腦組織、改善腦代謝,從而減少腦組織損傷,改善認知功能障礙與腦電功能。
本研究結果表明,試驗組在臨床療效、認知功能障礙改善、腦電功能改善方面均有明顯優(yōu)勢,兩組藥物不良反應相當。這提示艾地苯醌與奧卡西平聯(lián)合使用具有很高的治療價值,且安全性好。綜上所述,艾地苯醌聯(lián)合奧卡西平治療癲癇合并認知功能障礙臨床療效顯著,對患者認知功能及腦電功能的改善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