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碧宜
校園欺凌,一個無比沉重的話題。扇耳光、圍毆、拍裸照……校園欺凌嚴重危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受欺凌者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幫助,傷害可能會伴隨他的一生。校園欺凌無處不在,那么,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呢?
“老師,我現(xiàn)在感覺特別難受,我能跟您聊聊嗎?”
“好啊,謝謝你對老師的信任,你想跟我聊什么呢?”
“今天上午,我的幾個朋友叫我一起上廁所,去到廁所的時候,她們幾個人圍著我,逼我自己扇自己耳光,如果不扇,她們就要跟我絕交……”
“被朋友逼著扇自己耳光,你一定很痛苦、很難受、很委屈,這不是你的錯,這里很安全,在這里你可以哭,甚至可以罵她們,都沒有關(guān)系,我會陪伴著你……”
可能是感受到了我對她的理解,她強忍的淚水終于奪眶而出,大哭起來……
幾分鐘后,女生的情緒穩(wěn)定下來了,她不明白她的朋友為什么要對她做出這樣的事情,是因為自己不夠好嗎?
“老師,是不是因為我太差勁了,她們不喜歡我,所以我的朋友們要逼著我扇自己耳光?”
“當然不是啦,那幾個朋友對你的看法不代表所有人對你的看法,老師就很喜歡你,你很有禮貌,你遇到了問題懂得如何求助。我相信還有很多人喜歡你的,比如你的父母,你的老師,你真正的朋友?,F(xiàn)在我們一起來羅列一下別人最喜歡你的10件事,你會發(fā)現(xiàn)你是一個很受他人喜歡的孩子?!?/p>
羅列了別人最喜歡她的10件事之后,女生的安全感已經(jīng)基本建立,情緒也比較平和了。我開始著手強化她的應(yīng)對能力,如果再發(fā)生類似的欺凌時怎么辦?我們共同設(shè)計生活中的情景,按照難度等級分類,從最簡單的情景開始訓練。
第一個等級是自己“傷害”自己,就是過往經(jīng)歷過的丟臉場景:如果你在課堂上回答問題,回答錯了,有人笑,怎么辦?
第二個等級是被別人拒絕或者路遇不平的事件:如果你看到你們班的一個男生被其他班的同學圍毆,怎么辦?
第三個等級是最難的等級,我?guī)е泵嫠蝗似哿璧恼麄€過程:如果你的朋友再次叫你去廁所,逼你扇自己的耳光,怎么辦?
通過以上三個情景演練,該女生明白了作為旁觀者和受欺凌者如何有效地化解欺凌行為。
校園欺凌事件頻繁出現(xiàn),而欺凌者和受欺凌者往往是青春期孩子居多,這是為什么呢?心理學家班杜拉在社會學習理論中提出:不論好的、壞的、正常和異常的行為,人類的行為大多都是通過模仿他人行為而習得,所見即所為。隨著網(wǎng)絡(luò)的普及,暴力內(nèi)容的電影、游戲、書籍成了很多學生觸手可及的娛樂方式,他們受這些暴力文化的影響,模仿媒體的暴力內(nèi)容,對身邊的一些同學施暴。此外,德國心理學家湯姆利爾茲認為,青春期少男少女會被一種無形的力量強拉過去,一下子落入暴力的不安中,這種不安以他們的反抗、蠻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當孩子們進入青春期,由于性的發(fā)育,他們會遇到很多青春期的困擾和挫折,心情經(jīng)常焦慮、煩躁,一部分同學不知道如何科學地釋放自己的壓力,于是采取暴力的方式釋放壓力。
校園欺凌具有很強的隱蔽性,通常發(fā)生在脫離老師和家長視線的時間和空間里。正是因為校園欺凌的隱蔽性,家長和學校很難做到每時每刻都將孩子納于自己編織的安全網(wǎng)中。所以預防校園欺凌,最關(guān)鍵的是要教會孩子學會自我保護,提升孩子們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自我保護的能力,不讓校園欺凌事件發(fā)生在自己身上。
1.學會識別校園欺凌。欺凌行為與平常的小摩擦是不一樣的,欺凌行為具有以下特點:第一是蓄意的,一方有傷害另一方的主觀意愿;第二是不對等的,雙方之間存在力量上的不平等,包括身體層面及心理層面;第三是重復性的,欺凌行為不止一次發(fā)生,或者在未來有可能多次發(fā)生。簡而言之,凡是讓受害方覺得不舒服的、恐懼的、感覺到與對方之間力量對比懸殊的,這些都是欺凌行為。校園欺凌行為一般包括5種方式:言語欺凌,表現(xiàn)為起綽號、嘲笑對方、傳閑話等;肢體欺凌,表現(xiàn)為打、推、踢、撞、掐、揪頭發(fā)、吐口水等;關(guān)系欺凌,表現(xiàn)為合伙孤立、集體威脅等;財物欺凌,如搶劫財物、故意損壞物品等;網(wǎng)絡(luò)欺凌,是指通過QQ、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散播謠言、惡意中傷他人的攻擊行為。
2.明白沒有人應(yīng)該受欺凌。遭受欺凌事件后,受欺凌者往往會感覺憤怒、恐懼、無助、絕望,甚至是內(nèi)疚,覺得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么,導致自己被欺凌。我們必須明白一件事:受欺凌不是你的錯,而是欺凌者的錯!和別人不同不是錯,錯的是欺凌者。
1.遠離一些較為隱蔽的地方。校園欺凌往往發(fā)生在一些比較隱蔽的地方,單獨一人時我們平時要盡量遠離校園的“犄角旮旯”。
2.增強體質(zhì)及心理素質(zhì)。身體瘦弱、心理資源不足的孩子更容易成為被欺凌的對象,我們可以增強自身體質(zhì)及心理素質(zhì),抬頭挺胸做個勇敢自信的孩子。強大的心理素質(zhì),能給我們一種“我很厲害的感覺”,這種感覺會形成一種強大的氣場,讓欺凌者不敢靠近。
3.提高社交能力,多結(jié)交朋友。居心不良的欺凌者很容易盯上總是單獨行動的孩子,但卻不敢輕易欺負很多朋友的孩子,所以預防校園欺凌的最好辦法是提高我們的社交能力,多交朋友。
4.正確化解欺凌行為。遇到欺凌時,我們要勇敢地拒絕,看著對方的眼睛,清晰地、堅定地說出我們的感受:我不喜歡這樣,不可以這樣對我,否則我要告訴我父母及老師。勇敢拒絕之后還是沒有阻止欺凌行為,我們要做的就是保護自己不受到嚴重的傷害。能逃走就立刻逃走,不能逃走時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要害部位,頭部、頸部、腹部、隱私部位等。我們還要學會及時求助,如果看到附近有人,可以大聲呼救讓別人知道我們需要他的幫助。
5.舉報,向信任的人求助。我們必須毫不猶豫地舉報每一次欺凌事件,直到欺凌者真正停止為止,要記?。何覀儧]有理由忍受任何形式的欺凌行為。欺凌事件發(fā)生后,我們要及時向老師、父母、心理咨詢師求助,減少類似事件的發(fā)生及維護我們的心理健康。
校園欺凌是一種暴力,它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嚴重!面對欺凌,我們一定不要沉默。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一起對校園欺凌說不!
編輯/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