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勝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fā)展,勞動教育課程引起了各個學校的重視,很多學校在學生的小學階段開設了勞動教育課程,在小學教育階段開設勞動教育課程,能充分體現初級教育的系統(tǒng)性與全面導向性,是推動初級教育群體育人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提升小學生勞動素養(yǎng)的基本路徑。傳統(tǒng)的農具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在小學勞動教育課程中,融入對黔北傳統(tǒng)農具的講解,不僅能構建多維度、立體化勞動教育課堂,還能提升課程的新穎性與獨特性。本文在闡述勞動教育蘊意的基礎上,對新時期勞動教育新路徑,進行了淺程分析。
關鍵詞:勞動教育;黔北傳統(tǒng)農具;小學
引言
勞動是一切美好的源泉,在小學教學課堂中融入勞動教育,可以在鍛煉學生勞動能力的同時,使其充分感知勞動帶來的快樂與內涵,為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實干精神,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為了構建特色化的勞動教學方案,以黔北傳統(tǒng)農具為媒介,對小學生進行勞動教育,能強化學生體魄,鍛煉其自理能力,同時豐富勞動教育的維度感與多樣化,以此實現學習與勞動教育融通性的穩(wěn)步提升。
一、小學勞動教育課程的價值
將小學勞動教育課程化,不僅能全面推動勞動教育常態(tài)化發(fā)展,還能深入貫徹勞動教育方針,對勞動教育步入價值同化、內容多樣化,具有重要影響。小學勞動教育課程的價值,首先,是綜合育人的深層補益。在初級教育教學體系中,融入勞動教育課程,不僅能鍛煉小學生的堅強意志,還能使其體會各階層人民勞動的不易,以此實現立德、樹人、強體的教育目標,在此過程中凸顯教育綜合育人之本質。其次,是勞動教育科學性的基本遵循。在初級教育階段,開設勞動教育課程,是勞動歸位教育的基礎保障,同時也是教育結構完整性、系統(tǒng)性提升的根本遵循,對培養(yǎng)新時代的創(chuàng)新型接班人,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黔北傳統(tǒng)農具走進小學勞動教育課路徑
黔北地區(qū)地勢較高,森林茂密且少數民族占有比率較大,獨特的自然以及人文環(huán)境,促使這里的傳統(tǒng)農具,具有較高的獨特性,在復雜的環(huán)境中,犁鏵、秧耙、砍刀、鋤頭等,具有民族與地域特色的農具,應運而生。為了使小學生深入了解黔北地區(qū)人民的勞作方式,并深刻體會勞動人民的智慧,首先,教師可以帶領學參觀具有代表性的黔北農具,結合事物對其特點,用途,使用范圍等,進行詳細的講解,如果條件允許,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實踐操作,使小學生在切身的勞作中,了解黔北傳統(tǒng)農具的優(yōu)勢,掌握其使用技巧,以此提升小學生的勞動素養(yǎng)。通過對現代化農具的對比,使小學生深刻體會傳統(tǒng)農具帶來的勞動快樂,感悟勞動真諦,借助辛勤勞作,使小學生意識到農產品農作物的來之不易,以此灌輸小學生珍惜糧食的思想意識。小學生也通過自己親身的操作,不僅可以提升自身的勞動素養(yǎng),還可以端正其錯誤的勞動觀念,為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實干精神夯實基礎。
其次,教師要將勞動教育與其他課程,進行消化式融合,借助美德故事、寓言故事、傳統(tǒng)藝術欣賞等課程,豐富勞動教育的形式,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初級教育階段,各科知識之間,具有較高的融通性,要想促使小學生形成健全人格,需要強化課程融通成效。經過實踐鍛煉,小學生初步掌握了黔北傳統(tǒng)農具特點及使用特征,為了觸及小學生心底深處,使其對勞動產生由衷欣賞,教師可以讓小學生通過剪紙、繪畫、詩歌朗誦等多種形式,表達自己勞動體驗的親身感受,在此基礎上,升華勞動教育蘊意,磨練學生心智,培養(yǎng)其社會責任感,輔助轉變其生活態(tài)度,以此凸顯綜合育人的本質。
最后,為了防止勞動教育流于表面化,教師要對黔北農具進課堂的教學目標、勞動體驗形式等,進行細節(jié)化處理,在此基礎上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勞動時間,為勞動教育本質內化于心,提供基礎保障。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從自己家庭帶或者從周圍農民伯伯手中借農具的方式,讓學生帶工具進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加直觀的看到實物,對農具有個初步的認識,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使用自己手中的農具開展種植活動,種植對象可以是學校的一角土地,也可以是周圍農戶的農田,教師可以先請周圍的有經驗的老農給學生講授種植方法,等學生基本了解后,讓學生進行種植活動,并且對自己的種植過程、種植過程中使用的工具、工具的使用方法等進行詳細的記錄,等到種植活動結束后,讓學生總結其通過種植活動的收獲,學生既從種植中學到了農作物的種植方法,也在此過程中,體會到了勞動者的辛苦。
總結
綜上所述,作為人民群眾首需,勞動是快樂的,也是光榮的,教師要重視勞動教育,在小學教育階段,融入勞動教育,不僅可以對小學生進行正確勞動價值引導,還能使其掌握豐富的勞動技巧,輔助其深刻體會勞動內涵,對構建完善的初級教育體系,具有深遠社會影響。在小學教育階段,不斷凸出勞動教育重要性,并強化勞動教育,能有效防止勞動體驗表面化、淺顯化,是實現全面育人、綜合育人目標的主要路徑。
參考文獻:
[1]閔歐. 小學低段勞動教育課程實施的現狀及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21.DOI:10.27347/d.cnki.gssdu.2021.000893.
[2]李金瀅.我國小學勞動教育課程研究綜述[J].智力,2020(19):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