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教育理念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高中語文教育教學方式也發(fā)生了轉變,面臨著素質(zhì)教育的改革要求。高中文言文教學內(nèi)容涉獵廣泛,傳統(tǒng)文化知識豐富,一些晦澀難懂的詞匯可能會導致高中生缺乏學習的興趣,加上教師教學方法的單一,導致高中文言文教學成為語文教學的關鍵問題。本文針對高中文言文教學的困境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優(yōu)化對策,以此為高中文言文教學的有效實施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文言文;教學
一、引言
文言文中匯集了古代文人思想的精髓,也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展現(xiàn)[1]。為了促使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國古代文學,應當為學生提供學習古人思想的機會。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文言文占據(jù)重要的地位及作用,不僅是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問題。因此,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也面臨著各種問題。針對上述問題,語言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文言文,了解文言文詞語的內(nèi)涵,掌握經(jīng)典文言文翻譯技巧,促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文言文的精髓,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做好保障。
二、高中文言文教學的困境分析
(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足
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是影響高中文言文學習的關鍵[2]。學生們普遍認為文言文難度較大,且枯燥乏味,字詞、語法等都與現(xiàn)代文差別較大,因此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高中的課業(yè)負擔較大,學生也不愿意花費時間在文言文學習上,一些學生甚至為了高考而被動的學習。學生課外積累的知識少,感悟能力不足等。語文教師通常過多的重視學生對于文言文字詞與語法的把握,忽視了學生文言文課外閱讀的指導工作。學生缺乏課外閱讀的意識,不能夠形成良好的預感,對于一些常見的語法現(xiàn)象及獨特的文章布局等缺乏感性認知。同時學生的情感體驗及人生閱歷較少,很難對文言文情感及哲理進行掌握,無法實現(xiàn)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以構建文本的意義來對待文學作品學習的目標。
(二)教師教學方式單一
教學目標不清晰,教學方法單一等也是高中文言文教學面臨的困境。文言文教學的目標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誦讀古代詩詞與淺易文言文的能力。由于缺乏教學目標,使得文言文教學脫離了語言素養(yǎng)目標,在實際的教學之中重視語法而忽視語感,重視理性分析而忽視感性閱讀等。教學實踐存在的弊端,使得教學模式過于僵化[3]。教師引導學生逐字逐句的進行翻譯,忽視了學生自我感悟能力的培養(yǎng)。且在教學內(nèi)容方面,集中在作品與作者的時代背景、字詞分析以及課文內(nèi)容分析的固定模式中,使得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感覺枯燥。尤其是近年來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應用,教師為了吸引學生的關注,將文言文課堂變?yōu)榉庞硰d,學生只能依據(jù)課件進行學習,缺乏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使得課堂教學陷入死氣沉沉的氛圍。
(三)文言文自身晦澀難懂
文言文自身具有言文分離、行文精煉以及古奧難懂的特征,無論是形式還是思想內(nèi)容,都很容易導致學生產(chǎn)生距離感,促使學生在面對文言文的時候產(chǎn)生畏難的情緒。學生們很難接受文言文的字斟句酌,其晦澀難懂的表達也使得學生無法掌握文章的情感,無法體會到古人的真情實感。文言文不似現(xiàn)代化的朗朗上口,生活氣息濃郁,加上學生缺乏相應的背景知識與文字功底,導致學習文言文較為困難。
三、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優(yōu)化對策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由于學生掌握的文言知識較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經(jīng)常會覺得枯燥乏味,因此會導致學習效率低下?;膺@一問題,就需要運用提升授課的技巧,活躍課堂的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學習《滕王閣序》文言文時,既需要學生理解,也需要背誦[4]。而此文言文對仗工整,篇幅較長,陌生詞匯較多。因此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當以其中的山川美景作為引導,激發(fā)學生對文章的學習熱情。在講授的課程中,運用幽默性的語言,促使課堂的氛圍活躍起來。教師在導入課程的時候可以先請學生介紹一些自己游覽滕王閣的美景,或者介紹自己了解的滕王閣的相關背景、傳說等,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課前做好相關背景知識的搜集與整理,對學習的主體有大致的了解。在分析文章的過程中,教師根據(jù)《滕王閣序》句子華麗優(yōu)美,描寫的景象壯麗的特征,制訂從滕王閣秋日的景色和宴會觥籌交錯的場面入手的教學計劃,引導學生融入課文情境之中。同時在講到“雄州霧列,俊采星馳”一句的時候,對“星”這一名詞作狀語的用法進行講解,加深學生對此句的印象,潛移默化的化解學生對特殊字詞活用的抵觸感。
(二)重視課內(nèi)外知識的銜接
教材之中的文言文多數(shù)都是固定不變的,但是教師的教學準備工作應當是靈活性的。在進行文言文授課的過程中,應當結合課內(nèi)外教學資源開展教學工作[5]。在語文的感性課堂之中,常規(guī)教育是與德育教育相聯(lián)系的,教師也應當重視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育。因此,應當以所學習的文章觀點作為依據(jù),跨越教材的局限性,為學生普及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作者創(chuàng)作的目標,促使學生充分了解到時代背景對于文學作品的影響。比如,在學習《鴻門宴》文言文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為學生布置課前任務,了解《鴻門宴》的歷史背景與作者司馬遷的創(chuàng)作背景,并就自己所搜集到的材料分析司馬遷對項羽的褒貶等。待教師學生發(fā)言結束之后,教師應當對相關的知識進行補充,闡述“鴻門宴”一詞在現(xiàn)代的語義。運用歷史史實的專題研究方式,可以促使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了解課外相關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更好的理解文言文所表達的情感。
(三)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
現(xiàn)階段,教師所沿用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無法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取得的教學效果也差強人意。因此,教師應當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可以采用情景模擬的方式開展文言文的教學。如,在《荊軻刺秦王》的文言文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情景模擬,邀請學生扮演荊軻、太子、高漸離以及秦王等,將《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演繹出來,通過情感的融入來理解文言文的內(nèi)容,體會人物形象,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
四、結語
高中文言文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難題,需要教師打破傳統(tǒng)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充分運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文言文學習情景,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參考文獻:
[1]王平.高中文言文教學的現(xiàn)實困境與對策思考[J].文學教育(上),2021(04):108-109.
[2]景建英.論高中文言文教學的困境與對策[J].品位·經(jīng)典,2021(13):149-151.
[3]屈燕.高中語文文言文有效教學對策思考[J].科技資訊,2021,19(21):124-126.
[4]施藝娟.高中語文文言文中人物關系的重要性及教學對策研究[J].才智,2020(16):102.
[5]石健,翟曉甜.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文言文群文閱讀教學探析[J].文學教育(下),2022(03):92-94.
作者簡介:胡渝,1991.04,性別:女,民族:漢,籍貫:重慶,學歷:本科,職稱:中學二級,研究方向: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