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夢如
情況描述
2歲左右的寶寶第一次離開家長,獨自進入一個陌生的集體環(huán)境,難免會緊張、不適,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分離焦慮。有的孩子在園時總是一個人無所事事地待著,對周圍環(huán)境不感興趣;有的孩子總是會沒有緣由地偷偷掉眼淚;有的孩子早上從家里出發(fā)前就開始哭喊著“我不要去小托班”,入園時更是和家長難舍難分……這就需要家長和教師相互溝通、通力配合,幫助新入托幼兒盡早度過分離焦慮期。
樂樂剛上托班時只有1歲10個月,雖然年齡偏小,但在園表現(xiàn)總體良好。相較于其他幼兒,他更容易積極、主動地探索班級里好玩的玩具和豐富的材料,唯獨在晨送時,樂樂總會因舍不得媽媽而大哭一場,這讓我和他媽媽頭疼不已。
處理過程
在該情況連續(xù)出現(xiàn)3天之后,我聯(lián)系了樂樂的媽媽,告訴她其他時間段樂樂的在園表現(xiàn),希望樂樂媽媽第二天能夠和我相互配合,共同解決樂樂“進園就哭”的問題。
入園第4天,樂樂和媽媽手拉手走到園門口時,之前的場景再次上演:樂樂一方面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環(huán)境,一方面又舍不得離開媽媽,剛一分開又想扭頭讓媽媽抱抱。而樂樂媽媽眼睛里也滿是不舍,想和之前一樣多逗留一會,等一等再走。我示意樂樂媽媽簡單告別后,立即離開。由于前一天晚上已就該問題提前溝通,樂樂媽媽非常理解我的這一做法,所以盡管樂樂還在哭泣,樂樂媽媽還是按照之前說好的——明確告訴樂樂來接他的時間(寶貝一放學,媽媽就來接你哦)后毅然地選擇快速離開。
接著我在征得樂樂同意后上前給他擁抱及安慰,在他還在因為離開媽媽有些難過時,輕輕地對他說:“樂樂現(xiàn)在對這里還不是很熟悉,對不對?但老師相信你很快就可以適應,你很棒,老師看到你一直在進步?!辈⑦m時給樂樂介紹班級的環(huán)境和情況:“你看,這里是小朋友的洗手間,你想小便的時候就告訴老師,老師可以來幫助你?!薄澳莻€穿粉色衣服的女生叫豆豆,她很喜歡你,很想和你一起玩呢?!薄斑@是小朋友做操的地方,如果你也想的話,可以和他們一起鍛煉喲!”……
快到離園時間了,我拉著樂樂的小手和他一起在校門口等媽媽,并告訴他媽媽還有幾分鐘能到。當媽媽出現(xiàn)時,我不斷地跟樂樂強調(diào)和確認:“你看,媽媽是不是放學就來接樂樂了?今天你表現(xiàn)得很棒,相信明天可以做得更好喲,老師期待明天早點見到你!”
問題解決思路
1.新生入園前,提前和家長溝通,先安撫好家長的情緒,使其樹立正確的認識。有些家長因擔心孩子無法適應托班生活,所以一直處于嚴重的焦慮中,這樣的情緒和狀態(tài)也會無形中感染到孩子,讓其也變得更加緊張、難以放松。家園共育是陪伴幼兒度過焦慮期的關鍵所在,當幼兒產(chǎn)生不良情緒時,家長要知道自己的孩子只是暫時處在輕微的分離不適中,一段時間后就會緩和、好轉(zhuǎn)。而自己要做的就是相信孩子,多鼓勵,該放手時要果斷、堅決。
2.信守約定,引導家長溫柔且堅定地告別。早上入園時和孩子做好約定,告訴孩子放學了媽媽就會來接,切勿欺騙孩子,比如謊稱媽媽去上個廁所、媽媽去拿個東西、媽媽接個電話……然后轉(zhuǎn)身離開,不再回來。長此以往,會導致幼兒對家長和教師產(chǎn)生信任危機,更加抵觸上托班。家長要做的就是告訴孩子真實的情況,溫柔且堅定地告別,說到做到。比如家長對孩子說:“寶貝,一放學媽媽就來接你,你好好睡覺下午等媽媽來,媽媽有自己的工作,寶貝上學、媽媽上班,媽媽相信你在小托班一定能玩得很開心?!绷硗?,剛?cè)雸@的那幾天,可以讓家長早一點來接,例如正常16:30離園,第一周可以提前1小時來接,后面慢慢延長,給孩子一個過渡期。
3.在園期間多給予幼兒正向、積極的活動反饋。當幼兒在玩游戲或完成一個小任務時,可及時給予具體、明確的夸獎。比如:“老師看到你把小椅子送回了家,真是太能干了,都能幫老師收拾教室了。”放學時,也記得在家長面前多夸夸幼兒的進步,增強幼兒的自信心,讓幼兒感受到上托班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4.平和接受幼兒的難過、哭鬧,給予幼兒充分的安全感。當幼兒入園時或突然因為想爸爸媽媽開始哭鬧時,要平和接受幼兒的這一行為,不批評指責,不要求幼兒立刻停止哭泣,而是讓幼兒感受到教師的理解和關心,慢慢建立起師幼間情感的良性聯(lián)結(jié),增強幼兒的安全感,循序漸進地幫他們消除焦慮情緒。
5.家長使用正向、積極的提問方式,與幼兒多交流托班生活。家長平時在家與孩子聊天時,要避免使用負面語言,比如:“你不喜歡托育園嗎?”“是不是有小朋友欺負你?”“你再不聽話,我馬上就把你送托班去。”……更好的方式是:每天放學回家時,家長都和孩子聊一聊在托班的快樂時光。比如:“今天老師說,你和小朋友一起跳舞了,媽媽很開心,你交到了新朋友,托育園真是個好玩的地方。”“寶貝,你今天在托育園發(fā)生什么開心的事啦?跟媽媽說一說吧?!薄皩氊悾憬裉煺J識新朋友了嗎?他叫什么名字呀?”“聽說你今天表現(xiàn)得非常棒,媽媽明天還獎勵你來上托班?!?/p>
6.如果是幼兒第一次入園,教師需注意分寸感,不強行與幼兒過分親昵。比如:打招呼時不建議教師直接擁抱或上前肢體接觸幼兒,可先與其保持一個安全距離(1米左右),蹲下和幼兒達成平視,然后再親切地問好,慢慢拉近距離,讓幼兒充分感受到教師的尊重、善意。比如:“你好!我是××老師,你小鞋子上的大象真可愛,我可以輕輕地碰一下嗎?”
案例評析
幼兒在初次離開家庭進入園所時產(chǎn)生分離不適甚至焦慮是正常的,原因也往往是多方面的,比如家庭的帶養(yǎng)方式、幼兒的性格、園所的環(huán)境布置等。但只要方法得當,教師和家長齊心協(xié)力、相互配合,用愛感染幼兒,用足夠的耐心和理解包容幼兒,很快就能幫助幼兒順利度過這一階段。同時,希望所有的家長和教師在引導孩子前,能夠先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溫柔而堅定,相信孩子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和心理調(diào)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