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春
內容摘要:注釋是指解釋字句的文字,也指用文字解釋字句??梢允俏淖址枅D片等多種形式。注釋,是對書籍或文章的語匯、內容、背景、引文作介紹、評議的文字。本文所說的注釋特指語文教材中節(jié)選課文的課下的注解。《孔雀東南飛》被譽為古今第一首長詩,西南財經大學版五年制高職語文教材收入該詩,但有部分課下注釋不是特別準確,本文在力圖在已有研究論文成果的基礎上,結合筆者的考察,指出教材注釋失誤的地方,并提出商榷建議。
關鍵詞:樂府詩歌 《孔雀東南飛》 高職語文
《孔雀東南飛》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也是樂府詩歌發(fā)展史上的高峰之作,被后人盛稱為與北朝的《木蘭詩》為“樂府雙璧”。
《孔雀東南飛》取材于東漢獻帝年間發(fā)生在廬江郡(今安徽懷寧、潛山一帶)的一樁婚姻悲劇。原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因這首詩歌的首句為“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因此得名“孔雀東南飛”。據(jù)了解,全詩350余句,1700余字。詩歌主要講述了焦仲卿、劉蘭芝夫婦被迫分離并雙雙自殺的故事,控訴了封建禮教的殘酷無情,歌頌了焦劉夫婦的真摯感情和反抗精神。
作為古代史上最長的一部敘事詩,《孔雀東南飛》故事繁簡剪裁得當,人物刻畫栩栩如生,不僅塑造了焦劉夫婦心心相印、堅貞不屈的形象,也把焦母的頑固和劉兄的蠻橫刻畫得入木三分。篇尾構思了劉蘭芝和焦仲卿死后雙雙化為鴛鴦的神話,寄托了人民群眾追求戀愛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強烈愿望。
《孔雀東南飛》一詩以其極高的歷史地位與文學成就,分別被收入《玉臺新詠》和《東府詩集》中。詩歌中人物對話較多,口語性較強,具有較高的語言研究價值。西南財經版的五年制高職語文教材第五單元收入該詩。教材中全文注釋共143個,基本上比較詳細,但筆者在備課過程中對照發(fā)現(xiàn)有些注釋不夠準確、詳盡,阻礙了教師教學和學生預習。筆者針對教學中存疑之處,查閱了大量之前的研究成果,結合辭典釋義,指出教材中注釋失當之處,并提出商榷建議,希望建議能對優(yōu)化教材,教師備課,學習預習提供幫助。
一.大人故嫌遲中的“故”
原句:“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闭n文中將“大人故嫌遲”解釋為婆婆總是嫌我織得慢。將“故”又單獨釋義為“仍舊,”將“總是”等同于“仍舊”,注釋前后不符?!翱偸恰笨梢员焕斫鉃椤俺3#比绻敗俺3!贬屃x“表示行為、動作發(fā)生的次數(shù)多。”有時“候這種動作、行為也不發(fā)生,只是不發(fā)生的次數(shù)少而已。”“大人故嫌遲”出現(xiàn)的語境是,從劉蘭芝嫁到焦仲卿家的那一天起,不管劉蘭芝如何努力,焦母就是嫌她織得慢,這顯示了焦母的無理蠻橫。如果“故”釋作“常?!保蔷捅硎窘鼓赣袝r還不嫌她織得慢,這與原文語境就不符合了。因此,“故”不能作“常?!崩斫?。《孔雀東南飛》源自《古艷歌》:“孔雀東飛,苦寒無衣。為君作妻,中心惻悲。夜夜織作,不行下機,三日載匹,尚言吾遲?!痹賹φ铡叭諗辔迤?,大人故嫌遲”兩句,可知“故”猶“尚”,即是“還是”之義。從劉蘭芝的人物形象來看,她勤勞善良又知書識禮。文章開頭是劉蘭芝向丈夫抱怨的話,對象是婆婆。盡管婆婆不喜歡自己,但面對自己的丈夫時,仍然表現(xiàn)得有理有節(jié),不失大家女子的風度,并且很含蓄。她不是直接指責婆婆的那里不對,而是說“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使”,將問題轉向自己,用語非常婉轉。所以“故”只有解釋為“還是”,才能跟劉蘭芝的性格相一致。如果將其解釋為“故意”就會顯得劉蘭芝缺乏教養(yǎng),沒有風度,這顯然與文章中人物形象不合。
二.吾意久懷忿是的“忿”
原句:“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闭n本注釋為“我早就憋了一肚子氣?!薄胺蓿号??!薄耙狻弊椤耙欢亲印薄9沤裰小耙狻弊志鶡o此意義,則“意”字落空?!墩f文解字》:“意,志也。從心。察言而知意也?!薄豆艥h語常用字字典》:“心意,意圖?!薄妒酚洝ろ椨鸨炯o》:“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币庥小靶囊狻绷x。故此句應該注為:“我心里早就憋著火?!?/p>
三.小姑始扶床的“床”
原句:“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床?!闭n本注釋為“小姑剛剛能扶著坐具走?!币灰粚l(fā)現(xiàn)此說將“床”解釋為“坐具?!卑础靶聥D初來時,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驅遣,小姑如我長”,蘭芝嫁入焦家二三年,小姑不可能長得這么快。這是夸張的寫法,極言日子過得快。如將“床”釋為“坐具,”那么蘭芝被遣回家時的“勤心養(yǎng)公姥,好自相扶將。初車及下九,嬉戲莫相忘。”就不符合實際。人教版高中語言教材中將“床”釋為“臥具?!薄兑住冐浴贰皠兇惨宰恪弊⒛_是“床者人所安也,又井干曰床”為我們理解“小姑始扶床”提供了思路。1979年縮印本《辭海》848頁“床”字的③解為“井上圍欄”還舉了古樂府《淮南王篇》中的詩句:“后園鑿井銀作床,金瓶素綆汲寒漿?!薄熬畽凇薄ⅰ熬蠂鷻凇笔峭馑?。南朝梁武商的《雙桐生空井》中“銀床系轆轤”詩句。寫當時江南地帶,常常聚井而居,要么門前有口水井,要么院子里里有水井。門前的水井周圍是空地,怕孩子們在嬉戲玩耍時誤落入井中,就要圍以欄桿,這就是“井欄”,古人簡稱為“床”。李白《長干行》就有“郎騎竹馬來,戲床弄青梅”的詩句。因此,《孔雀東南飛》中的“床”應該解釋為“井欄”劉蘭芝十七歲嫁入焦家時,小姑這時常常在井欄四周玩耍,兩三年后,小姑就可能長得和劉蘭芝差不多高。所以,當劉蘭芝被休時,蘭芝才會和小姑告別,才會說每年的七夕和下九日,不要忘了她們曾一嬉游的時光。這關前后理解起來,才能貫通。
四.謂言無罪過中的“謂言”
原句:“謂言無罪過,供養(yǎng)卒大恩?!敝械摹爸^言”,教材注為“以為”。“謂言無誓違”注為“總以為你不會有什么過失”將“謂言”注為“總以為”。兩處注釋不一致,這就給學生理解上帶來困難,不妥?!爸^言”實際上應該是“以為、認為”的意思?!爸^”本來有“評論”的意思?!墩撜Z·八佾》中“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郭不可忍也?”何晏集解:“謂者,評論之稱。”后來引申為“以為,認為”之義。如《孟子·梁惠王上》“百姓皆以王為愛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薄耙浴睘椤耙詾椤⒄J為”義,前后相證,可知“謂”也是“認為、認為”之義。由于“謂”和“言”都是“言說”類動詞,因而可以同義連用?!爸^言”的理性意義就是“以為”,并沒有“總”這樣的附加意義。
五.腰若流紈素中的“若”
原句:“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敝械摹把袅骷w素”課本注為“腰束紈素的帶子,光彩像水流一樣晃動?!奔w素:潔白的綢子。流:是說紈素的光像水流動。
若,有人疑心是“著”字的誤用?!豆糯窀枰话偈住罚ㄉ虾9偶霭嫔纾┱f:“若,可能是‘著字?!币灿凶⒈緩街庇枴叭簟睘椤爸钡?。但“若”字沒有“束”或“著”的意思。認為“若”字是“著”字之偽,也是沒有根據(jù)的。將“若”理解不比喻詞,即作“好象”講,而“流紈素”是喻體?!叭簟弊之斪鳌昂孟蟆崩斫?,詞義鮮明。漢魏時期,“若”字用于比喻詞的也不乏其例,如漢樂府《白頭吟》:“皎若云間月”。曹植的《七哀詩》:“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等等。用“流紈素”作喻體,形容女子腰肢,形像生動,很能表現(xiàn)人物姿態(tài)美?!凹w”“素”都是古代光澤精致的白絹,質地輕柔,形象美好?!傲?,指光澤照人,流動閃爍之狀?!币赃@樣一束綢絹比喻古代女子纖腰的柔順,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劉蘭芝光彩照人的綽約豐姿。
六.恐此事非奇中的“非奇”
原句:“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敝械摹胺瞧妗闭n本注為“不宜”,將“奇”注為“宜”?!稑犯娂泛汀队衽_新詠》中此句均作“奇”,未見用“宜”者。其實,“奇”有“好,佳”之義?!稘h語大詞典》“奇”有“猶佳、妙”義項?!妒勒f新語》中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人小時了了者長大未必能奇?!眱啥卧捯馑枷嗤?,前者用“佳”,后者用“奇”??梢姟凹选焙汀捌妗币馑枷嗤?。建議把“宜”刪去,加注“好”。
七.多謝后世人中的“多謝”
原句:“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敝械摹岸嘀x后世人”課本注為“這是作者才忠告后人,”將“謝”注為“忠告”?!豆艥h語常用字字典》中“謝”有一個義項“告訴”,并以《孔雀東南飛》的原句中“多謝后世人”為例句?!稘h語大字典》,其中“謝”的義項有“⑥告訴”一條,也以《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多謝后世人”為例。兩部字典用了同一個例句,對“謝”作為相同的解釋。如果“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中的“謝”當“告訴”講,那么,“多謝”就可以理解為“反復告訴”。這個注解和“囑咐”意思很相近,《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囑咐”意為:“告訴對方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薄皣诟馈焙小案嬖V”義,“謝”也有“告訴”義,“謝”也有“告訴”義,因此“多謝”可以解釋為“囑咐”。
八.府吏見丁寧中的“見”
原句:“蘭芝初還時,府吏見丁寧,結誓不別離?!敝械摹案粢姸帯闭n本注為“丁寧”注釋為“囑咐”,對“見”字未作解釋,但見影響了學生對本句的理解,應該加以注解?!耙姸帯钡摹耙姟弊制湟饬x及用法是什么呢?“丁寧”是動詞,囑咐之意?!耙姟庇脕硇揎梽釉~,其詞性為副詞,有稱代作用,偏指我。譯成現(xiàn)代漢語為“囑咐我”?!耙姟弊鞲痹~的例子在同一篇課文中還有,如“君既若見錄”?!耙婁洝笨勺g為“記著我”。現(xiàn)代漢語一直沿用的“見諒、見愛、見怪”等詞語用法也與此相同。
“君既若見錄”未注,這句話難以理解,關鍵是把“既”、“若”、“見”三字的意思講清楚。既即“既然”,連詞,接著上句與下句,往往用作副詞“就、也、還”跟它呼應,表示先提出前提,再加以推論。(《現(xiàn)代漢語詞典》527頁),“若”有“此、如此”義,見《辭海》(縮印本,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年版)。見是指代性副詞,從意義上說指代的是動詞的賓語,當指代第一人稱“我”,此句可直譯為“你既然這樣記著我”。這就落實了原句中的每個字的意義。
九.進退無顏儀中的“進退”
原句:“入門上家堂,進退無顏儀?!敝械摹斑M退無顏儀”課本注為“上前退后都覺得無臉面?!睂ⅰ斑M退”注為“上前退后,”結合前后文,“進退”應該與本文文中的“父兄”、“父母”一樣,應看作是偏義復詞,意義只偏在一個詞素。“進退”只有“進”即“上前”的意思,而非“進”與“退”義并用?!叭腴T上家堂,進退無顏儀?!睂懙膬H僅是劉蘭芝剛回娘家時見母親的情景,還根本談不上“退后”。只是說蘭芝門到堂上見母親和家人時,感到沒有臉面。
十.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中的“行人、寡婦”
原句:“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敝械摹肮褘D起彷徨”課本注為“寡婦聽見了從床上起來,心里很不安寧?!睂ⅰ肮褘D”注為“寡婦”等同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指“喪夫的婦人,取義過窄?!薄掇o源》中“寡婦”意為“獨居守候丈夫的婦人”。《越絕書·越絕外傳·記地傳》載:“獨婦山者,勾踐將伐吳,徙寡婦致獨山上,以為死士示得專一也。”這是說越王勾踐伐吳前,為了讓將士專心打仗,無后顧之憂,將他們的妻子遷居到山上保護起來,后遂稱此山為“獨婦山”?!八朗俊笔恰皩⒎恰钡母宜乐浚且阉赖牧沂?,故“寡婦”與含義有別。陳琳《飲馬長城窟行》詩:“邊城多健兒,內舍多寡婦?!笔叺慕∥遗c內舍的寡婦對舉,且“過城多健兒”是“內舍多寡婦”的原因,“寡婦”所指不言而喻。陳琳是曹魏時代的人,《孔雀東南飛》是漢樂府民歌,且所敘為漢未建安年間的事,魏在漢后,對本詞的理解相該是相近的?!靶腥恕蔽醋?,一般都講成“在路上行走的人”,取義太過于寬泛了?!靶腥恕迸c“寡婦”對句而同位,把指應當互相關聯(lián)。這里的“行人”特指“遠游與出征的人”(《辭源》)。遠游與出征的男子對鴛鴦鳴叫特別敏感,易產生共鳴是人之常情?!靶腥恕薄ⅰ肮褘D”都是愛情上行不到滿足的人,前者“駐足聽”后者“起彷徨”,是自然、合理。
注釋也叫注解,是教材編輯者對教材選文中出現(xiàn)有關難以理解的詞語或句子及引用的出處等所作的解釋說明,其對正文相應的內容有補充說明的作用,指明了選文中材料及觀點出處的作用,同時也是撰寫、編輯工作中的重要技術環(huán)節(jié)。筆者在這里討論的注釋即指每篇選文的課下注釋。注釋的功能表現(xiàn)為工具性,課下注釋是連接課文與學生的橋梁,學生在預習閱讀課文時遇到生字、生詞,難以理解的句子,都希望通過注釋得到滿意的解答,從而有效的節(jié)省學習時間。注釋的功能還體現(xiàn)在人文性,尤其是注釋中的引文注解,不僅注出了在引文中的涵義,還介紹引用詞、句的出處。所以注釋的準確性到關重要,以上是筆者結合現(xiàn)有的研究成果,在教學經驗積累的基礎上,對教材中當注未注、注釋不確之處或加以補注或提出商榷建議。當然,也有未盡之處,在以后的教學中會加以進一步思考、查閱、補正,希望能為教材的編者、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提供借鑒,幫助。
參考文獻
[1]陳營營.《孔雀東南飛》教學史研究[D].河南大學,2020.
[2]劉道勝,汪秋明.《孔雀東南飛》幾個詞語的注釋[J].學語文,2010(03):47.
[3]周開智.《孔雀東南飛》注釋獻疑[A].《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3年3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北京恒盛博雅國際文化交流中心,2013:2.
[4]韓肖.《孔雀東南飛》注釋商補六例[J].中學語文,2007(21):56-57.
[5]徐強.《孔雀東南飛》注釋訂補[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7(11):43.
項目名稱:課程思政背景下提升高職教師思政素質途徑探究,項目編號:20J07。基金資助:2021年度陜西省職業(yè)教 教育學會課題研究“課程思政背景下提升高職教師思政素質途徑探究”(2021SZXYB23)。
(作者單位:西安醫(yī)學高等??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