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桂
女兒豆豆遇事總是很悲觀,別人一句無心的話她都能解讀出很深的含義,而且總是負面的。
一天晚上,我給女兒檢查作業(yè)時,見她書桌上有張草稿紙,上面寫著幾句話:悠悠說得對,我很笨。羽毛球我沒她打得好,我真的很笨……
原來,那天下午悠悠來邀她打羽毛球,兩人打了不到20分鐘就不歡而散,原因是豆豆總接不住球,悠悠就隨口說她“笨死了”。因為別人隨口的一句話,她就這么受打擊,我不禁對女兒有些擔憂。
檢查完作業(yè),我正琢磨著如何開口,豆豆倒先開了口:“媽媽,你說我是不是很笨?我和悠悠打羽毛球,老接不住球,她就說我笨死了?!?/p>
我問:“你同意她的說法嗎?”她搖頭,但又不太肯定:“她確實打得比我好,我球都接不住?!?/p>
“那是因為你沒學過。悠悠練過吧?”“嗯,她說她練一年半了?!?/p>
“就是啊,如果你也練一年半,肯定也打得不錯。如果悠悠以前沒練過,也不一定打得比你好。不是因為你笨,是因為你沒練過。你想想,你會做的事情有沒有她不會做的?”
豆豆立即面露喜色:“我會騎自行車,她不會。昨天我把自行車借給她騎,她都不敢騎,說她沒學過?!?/p>
我追問:“她自行車都不會騎,是不是很笨???”豆豆立馬搖頭。
我借機引導她“:有時候,別人對我們的評價不一定對,不用在意。我有個同事就愛說別人笨。那是她的口頭禪,我們都不會當真?!?/p>
豆豆的表情終于輕松下來。
為了讓豆豆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我在家有意營造樂觀溫馨的氛圍,以積極的心態(tài)處理各種問題和矛盾,不隨意宣泄不滿和沮喪情緒。當豆豆遇到事情情緒悲觀時,我及時引導她換個角度看問題。漸漸地,豆豆不再像以前那樣總是對事情做出負面解讀,哭鼻子的情況也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