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剛 唐偉偉
【摘要】目的:分析重癥腦外傷及重癥出血性腦卒中患者采用氣管切開術治療的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17年1 月至2021年12月接收治療的重癥腦外傷及重癥出血性腦卒中患者50例為觀察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25)與觀察組(n=25)。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氣管切開術治療,觀察組采用經皮微創(chuàng)氣管切開術治療,將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手術治療效果與術后并發(fā)癥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費用與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格拉斯哥昏迷表(GCS)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 P<0.05);觀察組患者所并發(fā)癥出現(xiàn)情況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于重癥腦外傷及重癥出血性腦卒中患者采用經皮微創(chuàng)氣管切開術的治療效果明顯,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術后并發(fā)癥出現(xiàn)情況,提高手術效果,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對患者的康復進程有顯著提高,可以廣泛推廣應用。
【關鍵詞】重癥腦外傷及重癥出血性腦卒中;氣管切開術;手術治療;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6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2)13-0008-04
Effect of tracheotomy on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injury and severe hemor- rhagic stroke
Liu Guang-gang ,Tang Wei-wei
Jiangsu SiyangKangda hospital ,Suqian 2237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ect of tracheotomy in patients withsevere brain injury andsevere hemorrhagic stroke.Methods:50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trauma and severe hemorrhagic strok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o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n=25) and observation group(n=25).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tracheotomy,andthe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treatedwithpercutaneousminimally invasive tracheotomy. The surgical indexes,surgical treatment e?ect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therapeutic e?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eeding,operation cost and hospital sta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score of Glasgow Coma Scale (GCS)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injury and severe hemorrhagic stroke,percutaneous minimally invasive tracheotomy has obvious therapeutic e?ect,which can e?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improve the surgical e?ect,shorten the hospital stay,signi?cantly improve the rehabilitation process of patients,and can be widely used.
【Key words】Severe brain injury and severe hemorrhagic stroke;Tracheotomy;Surgical treatment;Clinical e?ect
臨床中重型顱腦損傷及重癥出血性腦卒中具有疾病變化快,病情兇險等特點,屬于嚴重的腦部損傷疾病,不及時治療就會極大威脅患者生命健康[1]。如果沒有及時對患者進行控制與治療,易導致肢體功能障礙和神經功能障礙。重型顱腦損傷及出血性腦卒中患者大多采用常規(guī)氣管切開和經皮微創(chuàng)氣管切開術治療,隨著我國臨床醫(yī)學水平的不斷提高,經皮微創(chuàng)氣管切開術得到了推廣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本次研究為分析探討重癥腦外傷及重癥出血性腦卒中患者采用經皮微創(chuàng)氣管切開術治療的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選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收治療的重癥腦外傷及重癥出血性腦卒中患者50例為觀察對象,使用隨機抽取數(shù)字的方法分作兩組,每組25例。觀察組男21例、女4例,年齡35~75歲,平均年齡52歲;對照組男17例、女7例,年齡34~75歲,平均年齡53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均符合我國腦血管病的學術會議中重癥腦外傷及重癥出血性腦卒中診斷標準,CT 檢查表現(xiàn)為明顯的腦受壓和占位效應;(2)均接受治療,患者及其家屬全部知情,并與本院簽署同意書;(3)均能完成檢查,配合本次研究。
排除標準:(1)心肺功能障礙、凝血機制障礙、嚴重感染者;(2)孕婦、處于哺乳期、妊娠期婦女;(3)患者家里沒有出現(xiàn)過傳染病或者遺傳病的歷史;(4)有其他器官重癥疾病患者。
1.2 方法
術前查找患者病歷,對所有患者進行常規(guī)檢查,包括血尿常規(guī)、心電圖、電解質、凝血功能、肝腎功能、乙肝表面抗體等。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氣管切開術治療。引導患者采用臥位作為手術位,并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然后,在患者的胸骨上窩和替換的環(huán)狀軟骨(水平和垂直)之間切開,并將皮下肌肉和頸前肌肉層層分離,直到暴露出氣管的前壁。臨床主治醫(yī)生在直視下切開患者的氣管軟骨環(huán)(1~2),打開氣管前壁,放置氣管插管。放置成功后,將患者的傷口層層縫合,固定氣管導管后完成手術。由于患者的氣管在手術過程中應完全暴露,因此操作人員通常在兩人以上。
觀察組采用經皮微創(chuàng)氣管切開術治療?;颊叩捏w位、無菌操作要求和局部麻醉方法與傳統(tǒng)氣管切開術相同。局部麻醉后,在頸部前中線的第2和第3氣管軟骨環(huán)之間做一個穿刺點,并在穿刺點做一個長度約為1 cm 的橫向切口。皮下組織稍鈍,用血管鉗分離。用手指找出氣管軟骨環(huán)之間的間隙,用帶鞘穿刺針通過切口用seidinger插管法穿刺氣管軟骨環(huán)之間,進入氣管插入導絲,拔出鞘管,用配套的微創(chuàng)裝置和專用微創(chuàng)鉗沿導絲依次擴大微創(chuàng)穿刺口至足夠大,然后沿導絲引導氣管插管,拔出導絲和插管內芯,確認插管在氣管內,手術通過固定套管完成。如果患者有原始氣管插管,則在插入導絲之前,將氣管插管向外拉至氣管,使其遠端斜口位于穿刺口上方,以免妨礙導絲順利插入氣管。
1.3 觀察指標
(1)將兩組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進行比較,顯效為患者術中出血量少,癥狀沒有再發(fā)作,術后各項指標恢復速度快;有效為患者術中出血量較多,但術后身體指標恢復較快;無效為患者術中出血量較多,且術后各項指標數(shù)據(jù)較差??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2)將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費用、住院時間與格拉斯哥昏迷表(GCS)評分進行對比。GCS 評分包括對患者的肢體運動、睜眼反應與語言能力三個方面,分值為15分,患者分數(shù)越高代表患者狀態(tài)越好。(3)將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進行比較,常見并發(fā)癥包括術后感染、再次出血、呼吸驟停、皮下氣腫、死亡等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 20.0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 x(—)± s )表示,采用 t 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 (%)]表示,采用χ檢驗。若 P2<0.05則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有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費用與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 GCS 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出現(xiàn)情況低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重癥腦外傷及重癥出血性腦卒中是指大腦中肉眼可見的異物造成的損傷,一般會造成嚴重后果,腦損傷常導致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礙,主要取決于損傷是在腦組織的特定區(qū)域(局灶性)還是廣泛損傷(彌漫性)[3]。不同區(qū)域的腦損傷會導致不同的癥狀,局部癥狀包括異常運動、感覺、言語、視覺和聽覺癥狀,彌漫性腦損傷通常會影響記憶、睡眠或導致困惑和昏迷[4]。
該病的病因來自自發(fā)性出血及頭部突然加速,從而導致腦組織損傷以及頭部撞擊,而快速撞擊不可移動的硬物體或頭部突然減速也是腦損傷的常見原因,當患者從側面或相反方向的腦組織與堅硬凸出的顱骨碰撞時,便很容易受到損傷。重癥腦外傷及重癥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表現(xiàn)為顱腦損傷,其表現(xiàn)包括意識障礙、頭痛、惡心、嘔吐、癲癇發(fā)作、肢體癱瘓、感覺障礙、失語和半盲,顱底骨折可發(fā)生腦脊液耳漏和鼻漏;腦干損傷有意識障礙、呼吸和循環(huán)障礙、使大腦出現(xiàn)僵硬、血腫和嚴重腦疝,血腫的分解產物不僅會對腦組織造成繼發(fā)性損傷,還會引起顱內占位效應,輕度病例可能出現(xiàn)惡心和頭痛,嚴重者可能導致死亡,危及生命。
隨著我國制造、交通、建筑等領域的快速發(fā)展,重癥腦外傷及重癥出血性腦卒中的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手術是此類患者治療的首選[5]。手術治療能夠及時清除顱內血腫,減少腦組織壓迫,可改善腦缺血缺氧。腦損傷后,大多數(shù)患者的氣道保護較差,這增加了心臟驟停的可能性,這就要求醫(yī)務人員在治療過程中加強對患者氣道的保護,確?;颊咛幱谡顟B(tài)。氣管切開術在臨床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能有效保證患者呼吸道通暢,促進患者盡快恢復自主呼吸。然而,一些研究表明,常規(guī)氣管切開術可能導致咽喉損傷,但經皮微創(chuàng)氣管切開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損傷[6]。經皮微創(chuàng)氣管切開術采用微創(chuàng)技術,在保證插管效果的基礎上,可有效減少對患者身體的損傷。這對患者的身體康復和疾病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與傳統(tǒng)的開放式氣管切開術相比,經皮微創(chuàng)手術具有術中出血少、手術時間短、傷口愈合時間短、手術引起的切口長度相對較短等優(yōu)點,可以有效地節(jié)省手術時間,并且患者的手術費用也能達到很大的節(jié)省,為患者及其家庭減輕負擔。與常規(guī)氣管切開術相比,經皮微創(chuàng)氣管切開術具有更多優(yōu)點,操作方便,更適合于各種疾病,如喉呼吸困難[7]。此外,在手術過程中不會損傷患者的喉嚨,對患者身體創(chuàng)傷小,增強腦供氧,促進患者快速排痰,從而顯著降低死亡率[8]。本次研究報告中,將觀察組患者采用經皮微創(chuàng)氣管切開術治療效果與對照組患者的常規(guī)氣管切開術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將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費用、住院時間與GCS 評分進行對比,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費用與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GCS 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出現(xiàn)情況低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于重癥腦外傷及重癥出血性腦卒中患者采用經皮微創(chuàng)氣管切開術效果良好,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應注意的是,為確保患者手術順利,在手術前準備好治療所需的藥物和設備,確?;颊咴谑中g前準備好治療所需的藥物和設備。術前積極與患者溝通,進行心理干預,避免過度緊張和心理應激反應。合理選擇穿刺點,一次穿刺成功。應實時監(jiān)測術中體征,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適當調整呼吸機參數(shù),提高治療安全性。氣管插管應配備安全氣囊,防止嘔吐物誤吸入呼吸道,也有利于呼吸道管理。切割氣管時,應立即吸干氣管內的分泌物;術后立即供氧,注意氣道濕化或定期使用超聲霧化吸入,進行胸部X 光檢查以了解插管遠端的位置,以便及時調整深度。氣管套管應固定牢固,防止氣管套管來回移動,摩擦內口周圍的氣管軸膜。同時,吸痰時,當吸痰管前端通過內口時,注意動作輕柔,暫停負壓,避免不利因素引起插管內口周圍軸膜水腫,導致氣道狹窄和出血。
綜上所述,對于重癥腦外傷及重癥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手術治療中采用經皮微創(chuàng)氣管切開術效果明顯,能夠有效降減少并發(fā)癥,縮短患者住院時間,降低術中出血量,對患者的康復進程有顯著提高,可以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胥飛龍 . 氣管切開術治療重癥腦外傷的效果及對自主呼吸功能的恢復評價 [J]. 醫(yī)學美學美容,2019,28(24):53-54.
[2] 戴彬新,佘麗 . 對重癥腦外傷患者進行氣管切開術的效果探討 [J]. 當代醫(yī)藥論叢,2019,17(12):77-78.
[3] 田力 . 氣管切開術在重癥腦外傷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J]. 人人健康,2020,513(4):12-13.
[4] 楊昌貴 . 氣管切開術在治療重癥腦外傷患者中的效果觀察及對肺部感染發(fā)生率影響分析 [J]. 心理月刊,2020,15(13):135.
[5] 丁冬官,陳偉 . 探究氣管切開術在治療重癥腦外傷患者中的臨床應用 [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37):185,187.
[6] 何代忠,丁飛 . 早期經皮氣管切開術與傳統(tǒng)氣管切開術在重癥腦卒中患者救治中的臨床療效及其對患者預后的影響 [J]. 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6,38(3):288-290.
[7] 胡月鵬,鄧石長,田秋紅 . 經皮氣管切開術在 ICU 重癥腦卒中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探討 [J]. 基層醫(yī)學論壇,2018,22(32):4517-4518.
[8] 徐斌強 . 經氣管切開術在 ICU 重癥腦卒中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探討 [J]. 世界復合醫(yī)學,2018,4(6):90-92.
(收稿日期:202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