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得維
導師制最早源于14世紀的英國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大學生入學后可以自由選擇或者由學校為他們指定專門導師,一位導師負責一名或者是幾名學生不等。蘭州市第六十三中學是蘭州市教育局直屬的市級示范性高中,隨著甘肅省高考綜合改革的推進,選課走班亟須開展導師輔導。
一、不同類型的導師輔導實踐
(一)學業(yè)導師輔導
2017年秋季,學校為了探索新高考“導師制”輔導,動員全校各科教師,包括班主任在內,每位教師輔導6~8名學生。結合學生入學成績或階段性考試成績,由學生自主選擇和學校指定導師,針對學生弱勢學科安排相關學科任課教師輔導。
(二)心理導師輔導
特殊時期,學生通過網絡學習有效彌補了課程進度,但是長期居家學習,部分學生出現(xiàn)了心理問題。并對導師的訴求從學業(yè)輔導逐漸向心理輔導轉變。網課教學+導師輔導彌補了線上教學任課教師無法關注學生的弊端。
于是,學校開始探索學業(yè)、心理雙項導師輔導機制。針對由于特殊家庭情況、學業(yè)水平欠佳等多種因素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學生,由學校中層行政人員與校級領導開展專項“心靈”導師輔導,一方面讓學生體會到學校對自己的重視,另一方面發(fā)揮行政管理工作的優(yōu)勢來不斷改進導師輔導的工作方式。
(三)高三“128”導師輔導
2021年,高三畢業(yè)年級在原有學業(yè)導師輔導與心靈導師輔導的基礎上,為了更進一步發(fā)揮導師輔導的作用,學校采用高三“128”導師輔導機制,即動員全校任課教師至少輔導1名高三畢業(yè)生,1名高三任課教師輔導2名高三畢業(yè)生,解決全校80名學困生策略,簡稱“128”導師輔導。此次導師輔導機制的變革更進一步精細化了導師輔導工作。精準輔導對“學困生”改進效果明顯。
二、導師輔導運行機制反思
(一)導師輔導開展亮點
第一,落實因材施教。導師輔導為師生有效溝通創(chuàng)造有效平臺,教師關注學生的學,學生關注教師的教,彼此溝通磨合,教學相長,真正實現(xiàn)了有效教學。
第二,落實以生為本。學校的主體是學生,教師的價值在于教會學生學。教師采用最普遍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勢必存在不適應任課教師教學方法的學生。結合導師輔導機制,學生有機會同自己弱勢科目的教師開展最實際、最有效的教學互動,是真正落實以生為本的體現(xiàn)。
第三,探索高考改革。2021年秋,甘肅省正式實施新高考制度,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選科走班將成為常態(tài),新高考最大的亮點在于尊重學生個性,發(fā)揮學生專長。在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框架下,實施導師輔導將更能關注學生個性,幫助學生做好更精準的學業(yè)規(guī)劃與人生規(guī)劃。
第四,探索教師成長。優(yōu)質的教師團隊打造優(yōu)質的教育質量,優(yōu)秀教師的共性在于育人方式專業(yè)化。針對不同學業(yè)層次的學生開展導師輔導,可以幫助教師積累更多育人經驗,使教師更多關注課程標準、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學科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將教師的教育與學生的學情有機融為一體,促進教師專業(yè)水平有效成長。
(二)導師輔導存在的問題
在導師輔導機制運行中存在不足之處,需要在未來的工作中積極改進。
第一,師資不足限制發(fā)展。隨著導師輔導工作的深入開展,學生對導師的需求意愿明顯增加,學校仍然無法做到人人由導師輔導,師生比矛盾突出。
第二,難以平衡課堂教學。導師制輔導開展后,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基礎不同,學習習慣存在差異,輔導教師針對學生實際情況提出要求,卻難以平衡課堂教學中任課教師的要求。
第三,輔導時間確定困難。目前高中教學時間安排相對充實,導師輔導只能根據不同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始輔導,學校無法固定時間開展導師輔導活動,導師輔導只能局限在校園正常教學時間內,導師難以用更多時間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第四,輔導效果評估困難。雙項輔導的導師要針對學生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并幫助學生提高學業(yè)成績,往往付出多、回報少。而導師輔導效果評估過于簡單化,教師輔導效果無法評估。
(三)提出導師輔導建議
首先,合理規(guī)劃布局教學時間,安排專門時間為導師輔導時間。其次,構建導師培養(yǎng)培訓機制,擔任導師輔導的教師參加心理、個性化輔導能力培訓勢在必行。最后,探索與課堂教學相銜接,課堂教學任課教師要與導師建立教研共同體。
高中導師輔導是高考綜合改革能夠順利推進的催化劑,只有不斷改進導師輔導策略,并采用不同類型的導師輔導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精準選課、精準發(fā)力、精準提升,才能使學生在高中階段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蘭州市第六十三中學高中階段導師制輔導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0472)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