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渠清
班級是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單元,也是教師組織教學的基本平臺,更是學生個體全面發(fā)展的載體。班級管理的方式與質(zhì)量直接決定了班級的發(fā)展,班級管理的方式與質(zhì)量也直接影響到了學生個體的成長、教師教學的效果,乃至學校發(fā)展的整體水平。班級自主管理是以發(fā)展學生自主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為目標,學生自主參與和管理班級事務的教育活動。它是現(xiàn)代班級管理的發(fā)展趨勢,也是中學階段班級管理的理想方式,具有較強的前瞻性和較高的推廣價值。然而,班級自主管理在實際中的應用并不令人滿意。比如,一些學校和班主任總是擔心班級自主管理會產(chǎn)生不良后果,而另一些卻因采用的自主管理方式失當,進而對班級和學生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等。
思想能夠指導行動,但不能替代行動。班級的自主管理僅靠弄懂幾個理論,搞清幾個概念是遠遠不夠的,班主任應更多地去嘗試在實踐中尋找構(gòu)建班級自主管理的最佳途徑。本人認為,要實現(xiàn)班級的自主管理,班主任應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重視平等意識培養(yǎng),形成自主管理的基礎(chǔ)
平等是班級自主管理的基石。班級成員在管理班級事務過程中應擁有平等的權(quán)利和義務。只有有了平等的權(quán)利與義務,學生的管理主體地位才能發(fā)揮,而只有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動性才能夠充分調(diào)動。然而,要實現(xiàn)這種平等并非易事,其關(guān)鍵是要有良好的班級制度作支撐,而在形成良好制度之前,班級成員的平等意識培養(yǎng)至關(guān)重要。如何培養(yǎng)班級成員的平等意識?我認為班主任應首先關(guān)心和了解每一位學生。正所謂“知人才能善任,善任方能興班”,只有充分地了解學生,才能有針對性地去組織他們參與班級的自主管理。了解學生的途徑是多樣的,具體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查閱學生的入校登記信息、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關(guān)心學生的課外活動狀況、直接與學生面對面地談心交流、關(guān)注學生的博客、加強與家長的溝通等。
其次,班主任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要嘗試去傾聽學生的心聲,要尊重他們的看法;在班級日常管理中,要充分賦予學生平等的班務知情權(quán)和管理權(quán),要逐步構(gòu)建平等、寬容的班級制度,要不斷營造平等、和諧的班級文化,讓平等意識深入人心。此外,班主任還應重視班干部平等意識的培養(yǎng),要經(jīng)常性地開展班干民主思想教育,及時糾正班干部在班級管理中的錯誤做法,強化其班級管理的服務意識,避免其受社會上官僚習氣的浸染。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平等意識的出現(xiàn)并不等同于自主管理意識的產(chǎn)生,班主任還應善于捕捉每一位學生的個性閃光點,經(jīng)常性地贊揚學生,使其在鼓勵中形成管理自信、在被欣賞中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價值,激發(fā)其熱愛班集體的情感,進而不斷涌現(xiàn)班級自主管理的“沖動”。
二、加強民主制度建設,構(gòu)建自主管理的框架
民主制度建設是形成班級自主管理的關(guān)鍵。科學民主的班級制度可減少強勢管理主體的過多干預,大大降低自主管理運行的成本??茖W民主的班級制度能夠使班級成員在自主管理中獲得公平的待遇,進而增強班級成員對自主管理的信任,并激發(fā)其自主管理的熱情??茖W民主的班級制度還可以有效約束班級成員不合理的管理行為,無形中提升其自主管理的能力。然而,班級民主制度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總體上看,需要班主任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實施班級委員會制度。鑒于中學生所處的特殊心理發(fā)展階段,班干部的選拔不能依靠直接海選來實現(xiàn),而為了避免打擊學生自主管理的積極性,班主任直接任命班干部更不可取,較為科學的做法是實施班級委員會制。班級成員可通過海選方式選出8名班級委員(班主任自動升級為班級委員),成立班級委員會,班級委員會對所有班級成員負責,任期半年。班級委員通過招聘或選舉的方式在班級成員中確定班長,班長全權(quán)任命班級管理人員,班級管理人員對班長負責,班長對班級委員會負責。班級委員原則上不能任職班長和班級管理人員。
(2)推動班級公約的制定。為了保證班級管理的公平與效率,班級公約的制定應由班級委員會負責。班級委員會應以《中學生守則》、《中學生行為規(guī)范》和學校的相關(guān)制度為參考,結(jié)合本班實際情況,起草班級公約草案。草案一旦形成,班級委員會應及時召開班級會議對具體內(nèi)容進行討論、修改和表決。
(3)建立班務公開聽證制度。班務公開聽證是保證班級成員知情權(quán)的重要手段,是確?!鞍嗉壥聞杖巳擞胸?,班級管理人人參與,班級權(quán)力人人平等”的有力武器。班務聽證會由班長主持,每月定期舉行兩次,如有重要班級決策,則可擇機召開。在班務聽證會上,任何一個班級成員均有權(quán)質(zhì)疑班級的管理決策和班級管理者的管理行為,面對質(zhì)疑,班長及其下屬管理團隊必須做出合理解釋,任何聽證決定應提請班級委員會表決,只有班級委員會全員通過方能生效。
(4)完善自主管理評價制度。評價是管理的矯正器,班級自主管理離不開評價制度的建設。當前班級自主管理的評價多采用計分制,即對班級每一位成員的管理行為量化打分,這種評價制度可以直觀地反映班級成員參與班級管理的狀況,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管理者只知道自己得分較低,而無法知曉得分偏低的原因。因此,班級自主管理的評價應定性與定量相結(jié)合,比如,在實施管理行為計分制的同時可考慮試行班務效能評價日志制度。
三、營造正確班級文化,鞏固自主管理的成果。班級文化是班級的靈魂。正確的班級文化可使班級自主管理充滿生機,錯誤的班級文化會讓班級自主管理的成果蕩然無存。能否營造好班級的文化已經(jīng)成為考驗班級自主管理成敗的重要指標。所謂正確的班級文化不是一句口號或者一個標語,而是一個建立在班級教育教學基礎(chǔ)上的,包括班級成員價值取向、行為方式、語言習慣和班級制度設計等內(nèi)容的科學體系。如何營造正確的班級文化?應從五個方面努力:
(1)確立好班級的共同愿景。班級共同愿景是班級建設的共同目標,也是班級自主管理的主要方向。班級共同愿景是每個班級成員個體目標的有機組合,它的確立并不能由班級某個管理者的好惡而定,確立班級共同愿景需要班級管理者深入了解每一位班級成員的愿望,并在反復的協(xié)調(diào)與整合中,促使班級成員的個體愿景與班級發(fā)展的總體目標趨于一致。
(2)把握好班級的輿論方向。班級輿論是班級成員情感態(tài)度的某種表達。這些表達既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面對積極的輿論,班級管理者應合理引導,不斷擴大其影響,使其對班級文化產(chǎn)生正向影響。面對消極的輿論,班級管理者應及時疏導與糾正,將其消彌在萌芽之中,以免對班級的建設造成傷害。
(3)確立好班級的共同價值觀。班級的共同價值觀是建立在班級共同愿景基礎(chǔ)之上的,內(nèi)化于每個班級成員世界觀之中,表現(xiàn)于每個班級成員行為模式上的持久共同信念。班級共同價值觀不僅影響著班級成員對他人管理行為的判斷,還深刻改造著每一位班級成員的管理行為習慣。班級共同價值觀不是辦辦板報,唱唱歌曲就能形成的,它需要班級管理者從規(guī)范班級成員的行為著手,用合理的班級制度去不斷強化。
(4)制定好班級的制度。班級制度建設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好的班級制度可以將“壞”孩子轉(zhuǎn)化為“好”孩子,壞的班級制度也能讓“好”孩子蛻變?yōu)椤皦摹焙⒆?。由于前文已對班級制度的建設做了詳細介紹,在此不再贅述。
(5)培育好班級的風氣。班風是班級精神面貌的集中表現(xiàn),良好的班風可以增進班級自主管理的效能,進而極大地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良好的班風形成于班級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它需要班級管理者善于把握班級的輿論,積極營造班級的共同愿景與價值,更需要班級管理者多倚重班級制度和道德宣傳的力量,從根本上夯實班風形成的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