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摘 要:現(xiàn)代社會隨著教育理念的更新,學校教學的側重點也會隨著變化,為了適應教育發(fā)展的潮流,將新時代教育理念落到實處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其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新時代教育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學生今后的個人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而閱讀和寫作是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方面,也是培養(yǎng)中學生英語綜合水平的一大指標。將高中英語的閱讀和寫作進行互融性教學,培養(yǎng)學生通過提高閱讀能力積累詞匯、語法應用,并以此增強寫作中使用高級詞匯和復雜句式等的讀寫結合意識。本文基于讀寫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思考進行分析,對高中英語教材閱讀和寫作結合進行以下討論和研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英語;讀寫結合
以更高效實施語言文字教學效能的理念,不斷促進語言文字教學領域技術和思路的快速發(fā)展,在我國中學英語教育方式中“讀寫結合式教學”趨勢日益凸顯。在高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其主要途徑是通過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讓學生從閱讀中慢慢積累一些詞匯和經典的語句,再通過學生已提高的閱讀理解能力反作用于寫作,即在寫作過程中學生可將新學到的詞匯和語句加以運用,從而提升寫作中在詞匯使用方面信手拈來的效能、句式應用方面更多使用從句的效能,從而構建起以讀助寫、以寫促讀的良性自循環(huán)模式[1]。以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為出發(fā)點,提升核心素養(yǎng)各組成部分的效能并形成彼此之間的有機聯(lián)結。高中英語教學要深入到高中英語教材中去,通過讀寫結合型的課程,讓學生認識領會中學階段提升寫作能力的關鍵途徑除了多寫,還要進行以增加閱讀量、強化精讀等為主的閱讀訓練,這樣下來,學生通過不斷的練習寫作,將寫作的連貫思維運用到閱讀中,進而提高閱讀能力,使得兩者之間互補[2]。
一、高中英語讀寫現(xiàn)狀
(一)時間分配不合理
現(xiàn)行的英語課基本未將閱讀和寫作的內容充分有效地結合起來,很多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內容時,不能形成將同一主題運用到寫作教學上的架構模式,亦沒有采取引導學生將寫作的主題通過與既有教材或相關文本的閱讀結合起來的方式,更不會談到在教學中同一主題結合閱讀與寫作要注重的側重點。在以往的教學中,盡管教師普遍在講課中力求面面俱到,但這樣通常會導致一部分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3]。顯然,若將大部分的時間用于閱讀訓練的話,則相應的寫作訓練時間就會在無形中受限,造成學生對寫作訓練的忽視;然而,若單純地將更多精力投入寫作教學,隨著學生在持續(xù)的寫作訓練中積累的經驗,其寫作能力或許會得到提升,然而學生如果無法從有限的時間中得到閱讀訓練能力的提升,終會因精力不合理的分配而受到閱讀和寫作能力提升的雙重限制。
(二)讀寫主題不一致
眾所周知,閱讀屬于語言學習的輸入程序,寫作屬于語言學習的輸出程序,這兩者的內在聯(lián)系是一個互補的過程。為了彰顯這兩者之間的互補作用,教師應該著手嘗試開展基于同一主題的閱讀寫作融合課程,從而確保將課程中讀寫結合教學的效能優(yōu)勢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來。在進行寫作訓練之前,教師可帶領學生對閱讀材料進行深入分析,了解閱讀文章的結構模式,了解文章的主題層次。通過讓學生分組討論段落大意、文章主旨,梳理文中生字詞、不理解的句式等訓練,培養(yǎng)其對文本的歸納整理能力,從而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在此過程中盡量選擇學生較為熟悉或者感興趣的主題或元素作為切入點進行分析,這種通過學生“溫故而知新”“義理越辯越明”的教學手段有利于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且學生還可以將課堂學習的有效經驗沿用在新課的閱讀學習和寫作訓練中,從而將閱讀與寫作融合所形成的良性循環(huán)鞏固下來。
二、核心素養(yǎng)概述
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xiàn)。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對人的一生都有正確的指引作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定義略有不同,一般定義的核心素養(yǎng)中包括自身能力和人與社會相處能力。高中英語的核心素養(yǎng)可分為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四種能力的結合才會使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到極致。在培養(yǎng)高中英語方面,則必須要注重發(fā)展閱讀和寫作的能力,充分發(fā)揮讀寫的積極作用,將讀寫的有機結合巧妙地運用到課堂之中[4]。核心素養(yǎng)包含多種特點,其中較為明顯的特點為復雜性、多樣性、差異性。在教師的教學階段,核心素養(yǎng)可以貫穿學生的整個教育時代,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素養(yǎng),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情感傾向,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提供幫助。
三、將核心素養(yǎng)與學科素養(yǎng)相結合的實踐方法
學生在課堂了解到學科核心素養(yǎng)和核心素養(yǎng)是有一定聯(lián)系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始發(fā)地是教師,教師通過口頭講解和肢體語言向學生傳達學科核心素養(yǎng),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變得格外重要,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習慣培養(yǎng)具有關鍵作用,同時也應該注意到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對學生的幫助作用也很大,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占據(jù)學生很大一部分思維習慣。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中,將隨處可見的例子加以運用,不僅能豐富教學內容,且能夠給學生帶來親切感,與此同時還可觀察學生的特點,使教學模式的風格多變。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基礎是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兩者相輔相成,將學科素養(yǎng)逐漸轉化為核心素養(yǎng)已成為關鍵問題,在今后的發(fā)展中要致力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四、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英語讀寫模式
(一)以閱讀促進寫作
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要把閱讀教學的內容落到實處,使學生能夠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并不是對不認識的單詞進行“死摳”,這樣的學習不僅浪費學生的寶貴時間,而且是無效的。教師應做的是將學生拉回正軌,將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同時,也可促進學生的寫作能力發(fā)展。教師的教學方案應帶有強烈的目的性,利用有效的措施進行閱讀練習。目前大多學校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教師可靈活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這樣不僅可使英語閱讀教學變得活躍,而且也可使教學主旨內容突出[5]。
通常用影音作品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一個很好的辦法,通過通俗易懂、貼近課程主題的影像,讓閱讀文本內容變得容易理解。運用情境模擬法引導學生發(fā)揮適當想象,“進入”圍繞著課程主題所構建的情境中。例如:當教師在進行“Life Choices”這一單元教學時,可先讓學生觀看由同班學生錄制的進入新的校園生活的對話視頻。隨后分組試讀“Joe”“LiYing”的自述文本,并引導學生挑出兩者在自述中的興趣愛好、行事風格、對學習和生活的態(tài)度等,隨后就這些關鍵詞扮演這兩個角色進行互相提問。隨后,將彼此的對話內容寫下來,就回答的句子與文本進行比對,以此檢驗詞句組織在語法和語意上準確與否。最終在教師的引導下,梳理歸納出life choices話題中所包含的各類分話題在表述上的普適性框架或模板。
(二)以寫作促進閱讀
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安排大量的閱讀,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接觸閱讀,而且也要幫助學生去理解怎樣掌握閱讀的技巧,讓學生對文章有整體的規(guī)劃,同時對文章有自己的見解[6]。與此同時,讓學生明白也可通過寫作去改善和培養(yǎng)閱讀能力,而學好英語的基礎就是擁有一定的詞匯量。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大部分學生的單詞量都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記下來的,從而在單詞的使用過程中缺少情境的訓練,導致學習效率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教會學生詞匯造句,讓學生反復去練習詞匯語句的應用,進而將所學到的新內容運用到寫作中,讓寫作加深對閱讀的理解。
例如:教師在“Understanding and Coping with Stress”這一單元教學時,雖說它是聽力的內容,但是這樣也不會阻礙學生的學習進度。這個單元討論的是壓力方面的內容,學生對壓力這一話題自然非常熟悉,對剛上高中的學生來說,這一話題是一個敲門磚,學生既熟悉又很感興趣。教師可提前將聽力詞匯為學生打好鋪墊,慢慢教會學生怎樣快速地做好筆記,同時也能夠快速鍛煉學生對文章中心的把握,結束后教師可將文章內容進行整理分析,將文中的有用信息一點點去提煉出來,一步步引導學生進入知識的海洋。隨后教師可將壓力這一內容作為寫作文章的主題,讓學生提出解決壓力的一些小方法,從而緩解學生學習所帶來的巨大壓力,讓學生學會去積極面對生活的壓力、學習的壓力,這樣不僅能讓寫作主題充分發(fā)揮其作用,還可以讓學生受益良多,從而使課堂效率大大提高。
(三)讀寫結合同步提升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對學生的閱讀和寫作的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將閱讀和寫作相互滲透,在教學中讓學生意識到閱讀和寫作的聯(lián)系。在教師進行閱讀內容教學時,可讓學生充分了解文章的寫作手法和特點,在了解中心論點后去催化學生的拓展能力,將閱讀學習過程中所積累的一些詞匯和優(yōu)美語句應用到寫作當中,緊接著在寫作中將段落逐層連接到一起,形成一篇層次分明、語法正確、詞匯豐富、結構緊湊的文章。在學生寫作過程的培養(yǎng)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寫作成果進行認真批改,對學生在文章中的語法錯誤進行修改,進而促進學生對語法知識的練習和鞏固,為后期學習節(jié)省時間。通過寫作訓練,將寫作中常用到的詞匯、語法有機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有效開展閱讀訓練,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例如:在“Humans and Nature”這一單元中,人與自然是一對極為利于閱讀(有的看)和寫作(有的寫)的主題,教師可發(fā)動學生通過探究式學習,將書本、影視等媒介資料中的相關文本進行整理,并探究基于“人與自然”主題在詞匯、短語、句式等敘述方式上的異同,隨后將梳理出來的共同特征嘗試套用在課后的寫作練習題中。在完成習題后,通過教師的批閱,檢驗學生對這些知識點理解、掌握、應用得準確與否。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讓學生更加信服教師的教育理念,讓學生明白教師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教好學生。
五、讀寫結合教學實踐
在讀寫課中,對文章的了解不僅僅是建立在內容和詞匯的閱讀上,還要擁有建立分析文章的結構和主題的能力[7]。因為上課時間有限,若學生花費大量時間于自學,則容易對文章的結構和詞匯理解得不夠深刻,那就很難讓讀寫課發(fā)揮作用,教師的作用就是將學生遇到的重難點進行講解。另外,教師還可以圍繞文章中的詞匯、句式引用基于同一主題的分級閱讀材料作為輔助手段,讓學生對主題的相關表述方式有更加深刻全面的認識。引導學生通過將淺顯的文本和進階的文本進行對照閱讀加深對教材原文的理解,使其逐漸地更容易快速辨明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內容,從而進一步幫助自己確立所寫作文的層次結構和中心論點等,提升寫作效能[8]。
任務一,讓學生先將閱讀文章進行粗略閱讀,厘清段落之間的聯(lián)系,緊接著為下一步做好準備;任務二,讓學生通過簡單的提綱方式將文章框架描繪出來,使學生將寫作的脈絡整理清楚,以防出現(xiàn)寫作跑題的現(xiàn)象;任務三,根據(jù)提綱列出學生的作文方向,隨后將寫作的提綱打好填充主要的內容,讓學生自由發(fā)揮,讓平常所學到的知識發(fā)揮作用,也是將學習的知識從腦海中真正地搬運到寫作的話題中;最后讓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寫作。寫完之后可以在小組成員中相互借閱,隨后學生之間可進行相互評價,對寫得好的文章進行傳閱,對寫得差一點的文章幫助其指正。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英語閱讀刊物,讓學生對里面優(yōu)秀的文章進行學習,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也可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隨著閱讀量的增加,也可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最終使得讀寫完美結合、同步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讓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有效結合,這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目標,在此過程中讓閱讀和寫作相互促進,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來促進閱讀能力,反之亦然。為使其發(fā)展更好,在今后的英語教學中,教師盡可能地發(fā)揮其長處,在進行讀寫課教學時,丟掉傳統(tǒng)的翻譯式閱讀,將學生帶入讀寫結合的課堂中,用不同的方式去教會學生發(fā)散思維、開闊視野,積極鼓勵學生自我練習,同時也要加強學生對文章結構的分析,進而使閱讀和寫作的主題保持一致,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結合。讀寫結合的課堂學習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任何一方的缺失都會使課堂變得毫無意義,只有教師用心教而學生用心學,雙方的默契度達到最高,效率才會最高。隨后再通過反復實踐練習,在實踐中去總結經驗教訓,這樣才會打造高效課堂,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廖志瑛.基于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讀寫結合教學的研究[J].高考,2019(15):230.
[2]馬璐.基于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讀寫結合教學模式[J].新課程(下),2019(3):187.
[3]張小蘭.基于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研究[J].校園英語,2019(29):108-109.
[4]盧煜.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研究[J].中學生英語,2019(20):61.
[5]周燦金.基于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究[J].高考,2019(20):168.
[6]朱曉敏.基于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分析[J].考試周刊,2018(1):129.
[7]劉純玲.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0):91.
[8]潘郁芬.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英語讀寫結合實踐與研究[J].考試周刊,2019(4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