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娣
文題亮相
生活是一片海,總會在蔚藍中泛起晶瑩的浪花;生活是一棵樹,總會在春天發(fā)芽、夏季蓬勃;生活是一雙神奇的手,總會在不經(jīng)意間捧出一縷馨香、一份感動、一聲祝福,遮住風(fēng)雨后的斑駁,拂去心頭的塵埃,溫暖你我的心。
請以“發(fā)現(xiàn)生活”為話題,寫一篇作文。(50分)
要求:(1)題目自擬;(2)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3)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4)不少于500字;(5)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引導(dǎo)
圍繞話題寫作,看似難度不大,實則十分考驗學(xué)生的選材和思考能力,稍有不慎,就會流于庸俗、主題膚淺,或言之無物、泛泛而談。寫作時,同學(xué)們可從以下步驟入手:
步驟一:從話題中尋找方向。“發(fā)現(xiàn)生活”,即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值得記錄、可以當(dāng)作素材的點滴,這些“點滴”可能經(jīng)常被我們忽視,可能看起來毫無價值,可能很少有人去撿拾,但若細細品味,就會別有一番滋味。如此說來,這個話題的核心應(yīng)該是“發(fā)現(xiàn)”。要想有所發(fā)現(xiàn),就需要認真觀察,用真摯的心擁抱生活。也就是說,“發(fā)現(xiàn)”這個詞決定了你所選擇的素材既要真實,又要找到合適的角度去呈現(xiàn),便于通過深入思考來寫出這件事給你帶來的影響、價值或意義。
比如,端午節(jié)買粽子本是不足為奇的事情,卻因為粽子攤的大叔贈送自己兩個粽子,并叮囑自己路上小心,讓來自陌生人的關(guān)懷成為一個不錯的寫作角度。
生活中的一次經(jīng)歷、一份美好、一點感悟都是寫作的寶貴財富,同學(xué)們一定要在平時就學(xué)會積累。
步驟二:在素材中尋找角度。選擇好素材,并非萬事大吉,能不能深挖素材、找好角度,將決定文章是否有深度,有意義。關(guān)于文章的主題,不能生拉硬拽,而是要仔細分析事件,發(fā)散思維,進而合理地詮釋某個觀點或主題。
比如,夏日里的鳴蟬總能讓人生發(fā)無限遐想,但若總寫蟬雖生命短暫卻一生燦爛的過程,未免流于普通;如果能抓住蟬蛻作為突破點,從舍棄后的成長或銘記過往等方面來呈現(xiàn)主題,將會是一個十分新穎的寫作角度。
步驟三:于表達中彰顯美感。寫作不僅是表達思想情感的載體,還是彰顯語言能力的途徑。思想、情感、素材都已具備,但如果缺了優(yōu)美的語言,依舊寫不出好作文。語言是文章的血肉。同學(xué)們在寫作時,不能僅僅滿足于語句的通順流暢,更要提升語言的美感。比如如何寫出一個具有畫面感的場景、如何寫出一個貼切又生動的比喻句、如何寫出一段極具意境的環(huán)境描寫等等,這些都是大家平時在寫作中應(yīng)積極去思考和練習(xí)的內(nèi)容。
作文展示
粽子里的人間煙火
◎馬凱欣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還不到八點,南門大街就已經(jīng)熱鬧非凡,擠滿了買粽子的人。
路過一家店鋪,老舊的招牌上落滿了灰,處處散發(fā)著歲月的氣息。店鋪老板是位大叔,挺著啤酒肚,站在店門口,不停地招徠前來購物的客人,微胖的手指靈活地整理著粽子,并將不同口味的粽子用不同的繩子系起來。每把一個塑料袋遞到顧客手中,他都會笑著說一句:“端午安康。”
停好車,我站在吵鬧的人群后排隊,突然發(fā)覺這家店鋪平時很不起眼,每每路過這兒,只是偶爾瞟幾眼,可看著今天排起的數(shù)十米長隊,我感到十分驚訝。
輪到我時,大叔剛準備拿袋子,我急忙制止。大叔疑惑地看著我?!邦~,叔,我只要一個,不用袋子,給我就行,要蜜棗的?!迸麓笫宀欢?,我還傻傻地比了個“1”。
大叔一臉慈祥地看著我,笑了笑,從堆滿粽子的大盆中揀了個大的給我。
見時間還早,我便站在攤位旁吃了起來。大叔一邊忙活一邊跟我嘮嗑:“小姑娘,味道咋樣,我跟你講,我家粽子那叫一個絕!尤其是你吃的這種,可是俺家的招牌粽子!”聽大叔這么一說,我趕忙點頭附和,不由得露出話嘮的本性:“您這是獨家秘方吧,真好吃。我們學(xué)校的老師也是在您這兒買的,大家都說好吃……”
吃完一個,我還想吃,就又讓大叔拿了一個,剛準備給錢,大叔說:“唉?這多見外,這倆粽子送你了!”說完,他又忙著去給其他顧客裝粽子了。
我心底一暖,突然覺得這條路多了點味兒——煙火味兒,是那種說不上來的歸屬感。
吃完粽子,我跟大叔道別,準備騎車前,身后傳來一個慈祥的聲音:“慢點兒騎,別摔嘍。”
不用猜,肯定是大叔的聲音,像極了每天出門時爸爸媽媽熟悉的叮囑聲。
【河南沁陽市實驗中學(xué)】
模擬得分:44分
得分理由:一個平凡的早晨,一個普通的攤子,一次不起眼的購物,卻在小作者的娓娓道來中顯得無比美好,她分明為讀者描摹了一幅熱氣騰騰的生活圖景。
習(xí)作語言通暢,描寫細膩,精妙的結(jié)尾讓人眼前一亮,令人回味無窮。
失分理由:描寫略顯單一,如果能在文中增加適當(dāng)?shù)沫h(huán)境描寫,定會渲染節(jié)日氣氛和自己的美好心情,同時使習(xí)作更具感染力。
蟬 蛻
◎周思恒
法布爾可真有耐心,能把蟬的生活習(xí)性描繪得如此細致全面。
夏日午后,烈日當(dāng)空,沒有一絲閑云,沒有一聲犬吠,唯一能聽到的只有蟬鳴。
蟬喜歡趴在樹上,偶爾也到地上溜達,在螞蟻面前算得上是龐然大物,高聳的背甲像魔龍的骨脊,但在年幼的我眼里,它好像是那樣的弱不經(jīng)風(fēng)。
我猛一伸手把它抓到手里,它還在嗡嗡直叫,丟到地上,又叫了一陣子,然后拍了幾下翅膀,貼著地,撲棱撲棱地飛走了。
家里之前有一棵高大的梧桐樹,每年七月,華蓋纏繞,綠蔭一片,樹干上,樹枝上,總會像長葉子一樣冒出許多蟬蛻來。蟬是天生的藝術(shù)家,好像舞臺上的一抹亮光,暗夜里的一朵流星,就像這蟬蛻一樣,晶瑩剔透,像一件精雕細琢的藝術(shù)品。
舉家搬遷后,門前的街道兩邊全是梧桐。夏日來臨時,原本蟄伏于地下的蟬們仿佛聽到了太陽的召喚,紛紛破土而出,爬到樹上開始蛻皮。剛蛻完皮的蟬是極柔弱的,待身體堅硬后,就會棄殼而去。
蟬是飛走了,蟬蛻卻永遠地留在那兒了。
長大了一點兒,我就不敢伸手抓蟬了,兒時的勇氣早就煙消云散了。不知是因為蟬長得太丑,還是我真的怕蟲,總之,媽媽如果拿蟬在我面前晃來晃去,我便會哇哇大叫著跑開。媽媽則會把蟬重新掛在樹上,只要夏風(fēng)吹來,它就開始左右搖晃,不久便只剩一只爪子勾著,好像下一秒就要掉下來一樣。
再大點,看了《昆蟲記》,讀到法布爾描寫蟬在地底艱辛五年才只能在夏日的陽光里歌唱三個星期的故事,發(fā)覺蟬真是一個辛勤的勞動者,不禁對其肅然起敬。
今年夏天,卻只聽得見蟬的鳴叫聲,很少再看見蟬了,蟬蛻更是極少見著,只在樹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掛在垂垂老矣的梧桐上,孤零零的。于是我想,蟬是不是已經(jīng)忘記它的蟬蛻了?如果是我,我一定不會忘記,因為它是陪伴了我五年蟄伏生活的一個見證?。】上s就置之不理了,因為它已經(jīng)羽化了,凡塵里的東西怎么還值得留戀呢?
我輕輕地把蟬蛻拿了下來,小心翼翼地放在陽光下面,晶瑩剔透的殼子里依稀可見蟬當(dāng)年的影子……
【河南沁陽市覃懷中學(xué)】
模擬得分:47分
得分理由:小作者從眼前的蟬寫起,而后進入回憶,行云流水般將自己曾經(jīng)對蟬蛻的恐懼生動呈現(xiàn),進而引出如今對蟬蛻更深入的思考。
習(xí)作結(jié)構(gòu)嚴謹,層次清晰,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值得一讀。
失分理由:習(xí)作最后針對蟬對待蟬蛻的態(tài)度提出了質(zhì)疑,進而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也就是習(xí)作的主題,立意深刻且新穎,但筆墨似乎用得少了點,表達力度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