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永
拓展訓練的英文為Outward bound,其含義就是一艘小船離開平靜的港灣,踏上未知的旅程,在旅程中去迎接一次又一次的挑戰(zhàn)。拓展訓練已成為戶外訓練的代稱。拓展訓練這個詞的發(fā)源地為英國,當時正處于二戰(zhàn)時期,在大西洋來往的商船經常受到德國海軍的襲擊,這也導致許多年輕而又缺乏經驗的年輕船員葬身海底,喪失了寶貴的生命。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人漢斯等人創(chuàng)辦了名為“阿伯德威”的海上學校,專門向年輕的海員傳授海上的生存技巧,年輕海員在這個過程中身體素質和心理一直都得到了鍛煉。后來,人們對這種訓練方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這樣的訓練方式就被流傳了下來,并且得到進一步的推廣。訓練的對象也擴展到了各個群體。同時訓練的目標和內容也有所增加,從之前單純的生存和體能訓練逐漸增加到管理訓練、人格訓練以及心理訓練等。拓展訓練的課程組成也分為場地、野外以及水上三種。拓展訓練通常是在戶外自然環(huán)境當中進行的,這樣的訓練可以培養(yǎng)成員的自身適應能力以及團隊的合作精神,相較于以往的教學方式,這是一項全新的訓練概念和學習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導師憑借不同風格的拓展訓練課程,如精心設計的游戲和室內外活動等,激發(fā)出成員的自身潛力,促使其對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通過團隊合作相互建立信任關系,最終達到鍛煉意志、完善人格、陶冶情操以及熔煉團隊精神的目標。這樣的拓展訓練經常被用于企業(yè)的團隊建設當中。
拓展訓練相關的活動具有綜合性,因為其所有的訓練項目都可以通過體能活動來進行引導,在此基礎上可以進一步引出交往、意志、情感以及認知等活動,而且這些項目還具有明顯的操作過程,因此學員需要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同時拓展訓練的有關活動都是在學員自身的各項能力上進行拔高,甚至有時候屬于“極限挑戰(zhàn)”,這不僅是對學員體能的挑戰(zhàn)和鍛煉,同時也是對其心理素質的考驗。拓展訓練還講究集體中的個性,在進行分組活動時,要求學員進行集體合作,盡量使每個學員在合作中都能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同時在這個過程中獲得自信心和力量,進而在集體中展現出自己的個性。在學員順利完成拓展訓練的有關項目之后,會有一種征服高峰的快感,而這種感覺會使學員們在面對困難之時有更多的動力去克服。在具體的拓展訓練活動中,教員只是負責在活動開始之前為大家闡明活動的大概內容、活動目的、活動要求以及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在活動開始之后就需要學員去自行思考和探索,教員不再進行指導和闡述,這樣做的目的是充分發(fā)揮學員的主觀能動性和主體性,即使在活動結束之后教員也只是進行簡單的講解和點評,主要內容還是讓學員自行講解,在這個過程當中,學員就達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一)拓展訓練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意志品質
拓展訓練首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只有學生在克服各種障礙和困難時,其堅強的意志和品質才能不斷地得到鍛煉。從大的范圍來說,只要是訓練活動當中含有克服困難的因子,那么學生在完成活動后其品質素養(yǎng)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yǎng)。但是體育比賽要求學生不僅要克服一般性的體力上的困難,而且著重于克服在特定場景之下出現的各種可能性的障礙和困難。如在橄欖球比賽當中,兩個隊的隊員需要靠掏打、擠靠、頂搶等動作來完成進攻或者防守等活動目標,這些動作無不暗示著雙方隊員要與另一方發(fā)生激烈的對抗。如果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或者是缺乏競爭到底的意志,那么就無法通過這種對抗來取得比賽的勝利。在學生能力與意志的培養(yǎng)方面,拓展訓練有著特殊的價值。在拓展訓練的各種活動內容中都再現了正式比賽中那種困難的程度,這也就使得學生要完成活動的內容就必須將自身的能力和潛力全都發(fā)揮出來,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戰(zhàn)能力與意志品質。各種調查和實踐都表明,拓展訓練是改善學生體育意識和提高學生各種應對能力最科學有效的教育方式。因為拓展訓練不僅為培養(yǎng)學生隨機應變的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有機會進行認知、理解和糾錯,這樣結合起來就能夠更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和能力。
(二)拓展訓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技術和身體素質
學生體育運動的基礎就是技術和身體素質,在運動中,隨機應變和集體配合都需要充沛的體力和精湛的技術來做支撐。大部分競技運動都是靠多人相互配合來進行的,這其中取勝的關鍵就是靠隊友之間的良好配合,并依靠配合將每個人的能力發(fā)揮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那么如何在實戰(zhàn)中將集體配合的效果充分發(fā)揮出來呢?這就需要隊員們日常進行“循環(huán)對抗”訓練。進行假“對抗”訓練或者干脆沒有對抗的訓練,雖然也有一點成效,但是這樣效率非常低下,而且這種訓練強度跟方法根本不能達到實際比賽中的那種要求。因此,若想在實戰(zhàn)中將集體配合的效果全面發(fā)揮出來,在日常的訓練中就必須將戰(zhàn)術訓練的對抗性進行強化。而拓展訓練不僅能夠為團隊集體配合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而且在戶外活動當中,學生在完成某些任務時需要在一起進行配合,這就為集體配合提供了天然的土壤。而且在戶外自然環(huán)境下,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環(huán)境的適應性都會有很好的鍛煉。一些專項的訓練活動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體力潛能,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超越自我。在進行周期性的專項訓練之后,學生的體能就會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這樣學生的技術和體能會在訓練活動中得到提升。
(三)拓展訓練是現代體育教育的發(fā)展趨勢
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培養(yǎng)新時代人才綜合素質的重要一環(huán)。在目前中小學的體育教學改革中,各國都逐漸注重于體育的健康功能。國家多次發(fā)文強調體育要把學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的理念,這里的健康是參考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健康是指身體、心理和社會各方面都完善的狀態(tài)?!?/p>
美國學者奧林思提出一種三維健康模式,這種模式強調從社會、生物以及心理三個方面來作為人健康狀態(tài)的觀察角度和依據,這也成為新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新的課程標準主要是將健康價值從體育課程中挖掘出來,提高學生健康在學校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性。拓展訓練符合新課程標準對于把學生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要求。拓展訓練的相關內容并沒有要求學生專門練就一項運動門類,而是通過在戶外的各項活動,使學生在完成之后可以得到身體素質以及意志品質的各方面鍛煉,符合新課程的健康理念。而且以往的體育教學都是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學生只是被當作一個教學客體。在現代體育教學改革中,學生不再以客體作為存在,而是體育教學的核心。拓展訓練的整個過程都是圍繞學生來進行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在此活動當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質,從而脫離了傳統體育教學的束縛,使其更具有自由性和開放性,符合現在教育的發(fā)展趨勢。
初中體育教學在拓展訓練的內容設計方面首先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考慮學生在這個年齡段的身體以及心理特點,以這個角度出發(fā)來科學合理地設計訓練的具體內容。在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身體與心理的發(fā)育和成型期,因此訓練要能夠在身體發(fā)育和心理成熟方面對學生起到促進作用。例如,在心理素質鍛煉以及人格培養(yǎng)方面,可以設計專門的訓練項目來進行專門的培養(yǎng)。比如“罐頭鞋”“扎筏”“電網”等項目,學生在進行這些活動時,沒有人知道應該怎么完成,學生只能依靠自己的想象力來解決一個個問題。這就給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提供了一個發(fā)展的空間,同時也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場所。在許多項目中,完成訓練的目標需要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這樣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就能體會到與隊員一起面對困難、戰(zhàn)勝困難的感覺。在這個活動氛圍中,學生會逐漸敞開自己的心扉,與同學一起體會成功和失敗,享受活動帶來的心酸與快樂,從而建立起彼此關愛、理解、信任的人格,逐漸明白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拓展訓練就相當于一個安全的但又具備一定挑戰(zhàn)性的試驗場,在這樣一個特定環(huán)境中,學生需要不斷地對自己的心理素質進行挑戰(zhàn),克服困難帶來的恐懼,提升自己在面對各種心理狀況時的適應能力,同時養(yǎng)成面對失敗時保持冷靜頭腦的習慣,這些都能使學生的心理往健康的方向發(fā)展。拓展訓練本身具有體育性質,戶外活動的過程其實就是在鍛煉學生的體能,一切圍繞拓展訓練的活動都有鍛煉學生身體的功能。如組織學生進行登山活動,不僅是對學生意志的考驗,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也要求學生具備充足的體能,如果體能不達標,那么完成這個登山活動就比較困難了。這樣的活動在一定周期下循環(huán)進行,學生的身體素質自然而然地就提升上來了。這樣就達到了鍛煉學生身體的目的,而且相對于傳統的枯燥地重復訓練一個動作,拓展訓練的活動內容更加具有開放性和趣味性,這就使得學生能夠在活動中體會到樂趣,而且還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鍛煉和成長。而且拓展訓練活動的多樣化也是傳統的體育教學內容無法比擬的。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只是根據學生的特長以及趣味一項來讓學生自行選擇學習的內容,這樣學生體育技能的多樣性和全面性就受到了限制。但拓展訓練不是這樣,拓展訓練的各項內容學生都可以參與,這樣學生就能夠接觸到各式各樣的訓練內容,從而可以獲得各個方面的鍛煉,這樣的訓練方式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注重建立完善優(yōu)質的師資體系
為了保證拓展訓練能夠達到理論的訓練效果,一支專業(yè)化的師資團隊是必不可少的。體育教師必須在拓展訓練中具備具體的教學實施能力以及拓展訓練內容的設計能力,要做到身體力行,與學生共同參與到活動當中。但目前大多數初中體育老師并沒有拓展訓練的相關經驗,對拓展訓練的相關內容知之甚少,因此學校在展開拓展訓練之前首先要對相關的老師進行培訓。體育老師需要通過有關資料的學習研究來掌握拓展訓練的基本理論知識,這樣就能夠對拓展訓練有一個大致全面的了解,明白拓展訓練的內涵以及其主要的功用和目的。之后體育老師還可以前往社會上的拓展訓練俱樂部進行實地考察,這樣就能夠親身觀察和體會拓展訓練的相關內容以及組織方式和訓練過程。在這樣對拓展訓練進行初步的了解之后,體育老師還要認真分析每個學生自身的特點,將社會上拓展訓練俱樂部的訓練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這樣不僅能夠提升體育老師對拓展訓練的理解程度,還能夠為今后設計出科學有效的訓練內容打下基礎。
(二)進行科學合理的拓展訓練內容設計
根據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目標的要求,可以將拓展訓練的內容劃分為運動技能、運動參與、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會適應這五個方面,之后再根據這五個方面具體設計相關的訓練內容。在以往的初中體育教學中,并沒有拓展訓練的存在,因此在體系架構以及軟硬件支持上面都沒有經驗可以借鑒。所以在正式開設拓展訓練項目之前,要充分對其他領域的拓展訓練項目進行參考借鑒,之后再嘗試對課程的內容設計、軟硬件支持、師資配備和教學機構方面進行探索構建,這樣在做好初步的準備工作之后,就不會在正式的拓展訓練活動中陷入被動。而且學??梢猿浞掷米陨碣Y源來支持拓展訓練,如有些學校的校區(qū)相對較小,那么學生就可以將周邊的場地資源納入自己的訓練范圍,例如廣場、公園等。如果訓練內容是關于水上的項目的話,有條件的學校除了可以利用自身的游泳場地,還可以帶領學生去專門的游泳訓練場所,這樣不僅可以節(jié)省相關訓練器材的采購費用,還可以讓學生與其他游泳學習人群進行交流。對學生而言,不僅能夠使其游泳能力得到培養(yǎng),還可以增強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
通過大量數據和實踐表明,初中體育開展拓展訓練是可行的,而且還能達到較好的效果,在今后的中學體育改革當中,拓展訓練符合未來現代化人才的培養(yǎng)理念,因此教育系統和各個學校應該提早布局,對在初中體育拓展訓練進行初步的嘗試。而且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以及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現在已經能夠為拓展訓練提供充足的條件,使拓展訓練的各個訓練內容都能夠得到落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