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曉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根據(jù)中央要求,2021年9月24日,中共云南省委辦公廳、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fā)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實施意見》。全省義務教育階段進入了“雙減”期。
為了了解云南省的“雙減”政策落實情況,云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于2021年10月對全省16個州市關于“雙減”政策的初期落實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對象包括義務教育階段家長339904名,其中初中家長110702名。結果證明,云南省“雙減”政策總體執(zhí)行情況良好,文件中強調的“減輕學生過重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兩個方面已初見成效,同時也反映出了一些問題。參與調查的初中階段學生家長樣本情況如表1所示。
一、初中階段學生家長對“雙減”政策的了解程度
關于家長對“雙減”政策的了解程度,調查問題設置了“非常了解”“有所了解”“聽過但不清楚”和“完全不了解”四個選項。表2為初中各年級家長對“雙減”政策了解程度的統(tǒng)計結果。
如表2結果所示,初中學生家長對“雙減”政策的了解程度以“有所了解”居多,平均水平為52.7%,其中八年級學生家長報告的比例(53.5%)最大;“聽過但不清楚”的平均水平為24.4%,其中九年級報告的比例(24.8%)最大;“非常了解”的平均水平為14.1%,其中七年級報告的比例(14.5%)最大;“完全不了解”的平均水平為8.8%,其中七年級報告的比例(9.1%)最大。
從表2可以看出,在本次調查的初中階段樣本中,依然有超過30%的家長不甚了解“雙減”政策,這也說明離政策的完全落地尚有較大的宣傳空間。
二、初中階段學生家長報告的“雙減”后子女作業(yè)負擔程度
關于“雙減”后子女作業(yè)負擔的情況,調查問題設置了“負擔很重”“負擔較重”“負擔適中”“負擔較少”和“負擔很少”五個選項。表3為初中各年級家長所報告作業(yè)負擔各種情況的分類統(tǒng)計結果。
如表3所示,初中學生家長所報告作業(yè)負擔情況,以“負擔適中”居多,平均水平為65.3%,其中七年級學生家長報告的比例(66.2%)最大;“負擔較少”的平均水平為12.8%,其中七八年級報告的比例(13.3%)最大;在“負擔很少”的選項上,初中三個年級的比例非常接近,平均水平為8.7%,其中八年級報告的比例(8.8%)最大;而在“負擔很重”和“負擔較重”兩個選項上的初中家長合起來為13.2%。可見,“雙減”后,初中家長普遍認為自己孩子的作業(yè)負擔主要集中在“負擔適中”和“負擔較少”兩個選項上。這表明“雙減”政策產(chǎn)生了作用。當然,依然有4%的家長認為孩子的作業(yè)負擔很重,尤其是九年級家長,這與學生面臨的升學壓力是分不開的??偟膩碚f,云南省“雙減”政策的實施和執(zhí)行已經(jīng)發(fā)揮了作用。
三、初中學生家長對校外培訓的態(tài)度
關于初中階段學生家長是否會在“雙減”政策實施后讓子女參加校外培訓,調查問題設置了“以前沒有、以后不會”“以前沒有、以后會有”“以前就有、以后不會”和“以前就有、以后還會”四個選項。表4為初中家長所報告對校外培訓態(tài)度的分類統(tǒng)計結果。
如表4所示,表示自己的子女“以前沒有、以后不會”參與校外培訓的家長最多,平均水平為41.9%,其中報告比例(43.03%)最大的是八年級學生家長;“以前沒有、以后會有”的平均水平為33.5%,報告比例(34.74%)最大的是七年級學生家長;“以前就有、以后不會”的平均水平為14%,報告比例(14.29%)最大的是九年級學生家長;“以前就有、以后還會”的平均水平為10.6%,報告比例(10.96%)最大的是九年級學生家長。
從表4的統(tǒng)計結果來看,在“雙減”政策實施之后是否讓子女參與校外培訓這個問題上,學生家長的態(tài)度基本上接近一半對一半。也就是不管政策如何要求,依然有接近一半的家長會選擇繼續(xù)讓子女參加校外培訓。由此可見,子女的學業(yè)成績競爭和未來競爭優(yōu)勢對于家長來說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四、綜合討論
綜合學生家長報告的信息,云南省初中階段“雙減”政策的實施效果總體是顯著的,家長對政策是有所了解的,子女作業(yè)負擔較重及以上情況僅占百分之十幾。
從學生家長報告的政策了解程度來看,總體上表示“非常了解”和“有所了解”的初中學生家長合計在67%左右??梢姡半p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深入人心的。但是,表示“非常了解”政策的學生家長僅有14.1%,再加上“聽過但不清楚”和“完全不了解”政策的家長還有33.2%,這表明政策的宣傳依然還有很大空間。家長多數(shù)忙于生計,專門尋找相關信息并了解和理解政策的不會很多;政策信息投放的渠道相對單一,總體上政策宣傳從規(guī)模和頻率來看與這項政策的意義是匹配的;義務教育機構可能更加關注自己開展的教育教學是否合乎政策要求;家長主要是從義務教育機構的政策實施中來了解具體政策信息的,這既不直接也不豐富。當然,初中學生面臨現(xiàn)實的升學壓力,部分家長因心存憂慮而對政策不加關注也是有可能的。
從學生家長報告的子女作業(yè)負擔來看,報告“負擔適中”的比例為65.3%,21.5%的學生家長報告“負擔較少”和“負擔很少”,這些情況都說明“雙減”政策的實施確實取得了顯著成效。至于有13.2%的學生家長報告“負擔很重”和“負擔較重”的情況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可能是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帶來的;另外一方面可能由于部分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是特異性的。
從家長將來是否繼續(xù)讓孩子參加校外培訓的態(tài)度來看,兩種態(tài)度基本上接近一半對一半。由此可見,子女的學業(yè)成績競爭和未來競爭優(yōu)勢對家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多數(shù)校外培訓機構因為投入巨大,所以需要通過獲得大量的生源,并盡可能地利用各種時間開課來獲取營業(yè)收入。這其中的核心是機構的逐利導致學生學業(yè)負擔的加重和家庭支出的增加?!半p減”政策對校外培訓機構的諸多限制,使得多數(shù)校外培訓機構難以繼續(xù)。消滅校外培訓機構并不是“雙減”政策的目的,改變培訓機構的逐利特性和相應的運行方式,使其服務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合理有效學習才是目的。
綜上所述,“雙減”政策的實施依然存在著一些空間。首先,學生家長對政策的了解和理解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其次,校外培訓仍然是接近一半學生家長的選項。綜合考慮這些不足之外,升學壓力即為導致這些不足的潛在原因,更深層的原因則是傳統(tǒng)的以人才選拔為主要特性的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模式,以及仍然不夠充足的教育資源發(fā)展水平。
五、政策建議
1.加強政策宣傳
一項公共政策的實施離不開宣傳來獲得相關利益方的支持,雖然“雙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已經(jīng)深入人心,但在本研究收集的信息中發(fā)現(xiàn),家長報告“非常了解”的比例較小,報告“有所了解”和“聽過但不清楚”的比例遠高于此,還有相當比例的家長對政策中的具體要求并不清楚。政策的實施并不只是學校、教師的事,更是學生和家長的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義務教育機構應該加強并持續(xù)地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和推廣,例如發(fā)放紙質的政策問答小冊子或舉辦互聯(lián)網(wǎng)新媒體形式的政策問答競賽等持續(xù)性更好的形式。
2.強化政策實施
從家長的角度來看政策實施,子女作業(yè)負擔的程度實際上已經(jīng)算是相對理想了,應該在保持當前實施效果的基礎上推動后續(xù)的“雙升”工作。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應該建立類似云南省《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實施意見》的政策實施細則。各義務教育機構應該建立校內作業(yè)協(xié)同管理機制,要避免某些自認為教育行政部門管不到自己的義務教育機構采取布置“選做作業(yè)”,又用激勵手段來脅持學生的情況出現(xiàn)。
3.建立政策監(jiān)督
一項好的公共政策除了宣傳和實施之外,還應該接受監(jiān)督?!半p減”政策如果要具有可持續(xù)性,常設性的或周期性的指導和督導機制是必要的。各級教育科研部門應該建立起“減量提質”的工作機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該在教育督導體制基礎上建立“雙減”政策督導機制,并引入學生家長代表。
4.促進家長參與
“雙減”“雙升”政策的執(zhí)行,對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一定程度上講,家長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的改變也是決定“雙減”政策能否落地的重要因素。我建議制定省一級《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實施細則,各級教育科研部門應該推動建立“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和“學生生涯發(fā)展指導中心”,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成長觀,讓家長充分合理地參與到子女的學習和成長中去,在關注學業(yè)成績的同時關注子女的身心健康,為他們的成長制定適切的發(fā)展目標,提供更加理性的發(fā)展路徑,不強制驅使子女參與片面的學業(yè)成績競爭。
◇責任編輯 邱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