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小華
摘要:如何在有效的課堂教學中,構建高效的教學效率是教師都在思考的問題。數學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一門始終陪伴的基礎學科,這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因此,在高中開展學習的過程之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育與訓練。通過給學生探索知識內容的機會,可以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構建一個有效的教學室。高中數學具有知識復雜、邏輯性強的特點。大多數學生害怕數學科目的學習。因此,數學老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改進教學的模式,開展高效課堂的構建,以此促進學生學習需求得到有效的滿足,基于此,文章開展對高中數學教學中高效課堂的建設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策略
前言
在目前的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不注意改變原有的教學觀念,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注重向學生灌輸知識,不注重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導致一些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形成了較為嚴重的思維定勢,高中數學教學的精簡成為空談。針對這種情況,數學教學中的教師應該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為學生打開一個學習的天地,真正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去思考、分析、反思,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能夠促進高中數學教學效率。
一、理解教科書教材內容的思想
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引領,讓其對數學基礎知識有較深的研究,從而去感受數學知識的深度,體驗數學知識的內涵,從課堂內延伸到課堂外,結合實際的生活經驗,促進數學知識的學習深度。充分理解新課程要求的總體目標和要求,準確掌握課程內容。當教師在課堂上教書時靈活地使用了每章開頭的序言、插圖,為學習新的數學知識鋪平了道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非常重視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對知識形成的體驗,為學生理解和掌握新的數學知識,做好各階段的準備工作。例如在集合描述法的定義中,可以類比集合A={x|y=x2}、集合B={y|y=x2}和C={(x?y)|y=x2}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讓學生更容易理解集合的描述法的定義。
二、開展高效教學,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能力是不依靠外力利用自覺性進行學習的能力,是學生在學中需要重點培養(yǎng)的能力之一。高中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可以調動學習的激情,在充滿活動的狀態(tài)中學習,從而可以增強對數學知識的記憶,促進數學學習的進程。假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教學形式的那一刻,那么這并不能滿足當前高中學生的學習要求,也會讓高中生的高效學習能力受到相應的阻礙。因此,為了促進高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教師可以通過設立小組教學的形式去教育高中生。例如:教師在教學“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的過程中,把學生通過小組的形式進行組合起來,為學習小組講解基礎性的知識,再讓學習小組自主進行探究學習。即,學習小組在了解“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的基本含義后,通過分析、探究能夠列舉出“充分條件可為,天下雨了,地面一定是濕的,但是地面濕不一定是下雨造成的。必要條件可為,地面濕了,天下雨了?!钡壤?,從而可以深入理解“充分條件的含義是由條件a推出條件b,但是條件b并不一定能推出條件a。必要條件的含義為由后一個條件推出前一個條件,但是前一個條件一定能推出后一個條件?!钡臄祵W知識。高中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分成不同的小組,可以融合學習的能力,在相互討論中得出相關結論,從而不僅能夠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以此培育學生的數學邏輯推理能力,促進其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教師通過運用小組合作教學的形式去教育高中生,促進其學習興趣的提升,激發(fā)他們數學學習的潛能,實現高效數學學習。
三、運用信息技術,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在高中數學學習中,教師的教學任務多,學生的學習任務也更重。如果只有教師進行知識的講解,將對提高課堂效率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在信息技術廣泛使用的現狀下,我們也可以有效地將信息技術的運用整合到準備過程中,無論是通過教材的搜集、教學資源的整合,還是課堂教學背景的構建,信息技術都可以為提高當前課堂教學效率創(chuàng)造便利,同時可以促進學生知識學習的進一步拓展,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實踐數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促進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使教師在準備使用工作時必須能夠充分整合教學內容,以達到有效利用信息技術的目的。
例如:在“集合的概念”這一節(jié)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在課堂準備工作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和互聯(lián)網平臺來搜集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在學習和借鑒的基礎上與自己的教學風格進行一定的融合,為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創(chuàng)造更加完整的教學情境。另外,教師在課堂上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件播放,從一步步問題情境的引入,讓學生根據教材內容進行循序漸進的學習。多媒體技術的利用相對來說是一個構建教學背景的過程。節(jié)省教師的板書書寫時間。同時也能夠為學生展示更加清楚的數學知識,方便學生的進一步理解,那么在信息技術所提供的多樣便利條件下,就可以推動課堂效率的進一步提升,從高效課堂的構建來說,是發(fā)揮了很大作用的。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件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創(chuàng)建思維導圖,為學生說明什么是集合,集合這一概念具體是什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投入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當中,這也是提升學習效率的一種方式,所以教師要積極加以利用。
結語
高中學生正處于高考前的緊張時刻,不僅需要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去提升相應的學習效率,還需要在短時間之內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以此促進其學習能力的提升,為高考成績的提高奠定基礎。高中數學的教學一般都需要對教學方式進行有效的創(chuàng)新,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實踐活動去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通過信息化手段能導入的方式,對靜態(tài)化的課堂進行轉化,利用動態(tài)、直觀的元素激活學生的思維。從客觀的教學實際入手,從個人的實際能力切入,構建最為接近學生認知數學授課模式,提升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增強數學教學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羅文婷.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12):173-173.
[2]羅軍.淺析新課標下建設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途徑[J].現代交際月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