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高校公司金融課程教學存在教學目標定位不準、教學理論脫離實踐、知識體系陳舊等諸多問題,未來應該基于人工智能這一背景,挖掘改革的突破口,包括明確課程教學的特點、內容與要求,探索人工智能對公司金融課程改革的系統(tǒng)影響,研究課程改革的多元舉措,設計課程改革的長效機制。
關鍵詞:公司金融;教學改革;突破口
1.公司金融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人才是科技發(fā)展的第一動力,而研究生作為人才的代表,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人工智能的興起給全球科技與金融帶來巨大的變革,對當前以大數據為核心的金融業(yè)務也提出新要求的背景下,金融專業(yè)研究生既面臨著應對紛繁復雜資本市場的壓力,也急需提高應對海量信息的處理能力,因而加強專業(yè)課程的理論學習和市場實踐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而作為金融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公司金融可以為研究生理論學習和實踐能力提供基礎。
不可否認,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公司金融運用的領域越來越廣,用人單位對具備公司金融知識的學生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然而相比于用人單位對具備公司金融人才的專業(yè)技術需求,目前學生往往對公司金融該門課程缺乏一定的實踐意識。教學目標定位不準、教學理論脫離實踐、知識體系陳舊等諸多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不僅誤導了學生對公司金融這門課程的認識,更扭曲了金融專業(yè)人員對于公司金融發(fā)展和財務決策的準確判斷。因此,盡快改革公司金融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建立完善的公司金融課程學習體系已經成為當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2.公司金融教學改革的研究現狀
(1)公司金融教學方法的研究
近年來,高校在進行教學改革時,逐漸關注案例教學的應用。唐玉娟(2015)認為公司金融研究的是公司財務活動,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可能會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要求。類似的研究還有李艷豐(2017)等。此外,唐菁菁和黃蘭棵(2017)認為在采用案例進行教學研究時,應該突出重點,選擇與該課程理論知識觀點一致的案例,并且應該具有系統(tǒng)性,能夠對學生在今后的工作形成指導意義。劉嘉琪等(2020)提出在進行案例教學時,要注意處理好傳統(tǒng)教學與案例教學的關系,案例與闡述理論并重,同時要注意案例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能動性。
(2)公司金融教學手段的研究
如何改進公司金融教學手段,學者們認為應當站在金融國際化的背景下進行探討,探討的結果認為在金融教學改革中采用雙語教學是新的趨勢。熊曉煉(2014)認為目前的公司金融雙語教學很容易造成教學目標定位偏離。何秋潔(2019)認為,當前國內從事公司金融教學的教師應該得到進一步培訓,包括雙語教學在內的手段應該得到系統(tǒng)化延伸。宋麗萍(2020)認為,在當前人工智能趨勢不可逆轉的時代,應該進一步加強公司金融課程改革。除此之外,方芳(2019)認為基于ISEC項目和布魯姆分類法進行公司金融教學改革研究,可以為這一領域提供更多的參考信息。
根據已有學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發(fā)現,當前關于公司金融教學改革仍然存在一些局限:(1)有關金融碩士公司金融課程的改革領域還鮮有涉略;(2)目前公司金融教學改革對于整個課程教學體系的探討還不完善;(3)當前很多改革仍然偏理論,不能很好地應用于實踐,這使得提出的很多改革措施效果并不太好。
3.公司金融教學改革的突破口
第一,明確人工智能時代公司金融教學的特點、內容與要求。培養(yǎng)高素質金融專業(yè)碩士的突破口在于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集合,并進一步強調實踐的價值。需要研究公司金融在人工智能時代開展教學的實訓特點及規(guī)律,明確公司金融教學的內容與要求,避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jié),避免走從書本到書本的路子,從而提高學生實驗實訓的興趣和主動性。
第二,探索人工智能對公司金融課程改革的系統(tǒng)影響。主要是根據人工智能對研究生實踐技能層次方面提出的要求,探索公司金融課程教學模式改革面臨的挑戰(zhàn),同時在結合人工智能對大數據的抓取、處理和運用的過程中尋找機遇;以成熟資本市場借鑒典型案例為參照,探索公司金融課程教學內容改革面臨的挑戰(zhàn),同時在結合人工智能廣泛的拓展范圍中尋找機遇;從金融市場對專業(yè)人員儲備多元化技能為起點,探索公司金融課程考核面臨的挑戰(zhàn),同時在結合人工智能高效的運算處理過程中尋找機遇。
第三,研究人工智能時代公司金融課程改革的多元舉措。公司金融課程改革的舉措著重表現在三個方面:教學模式上,探索校企聯合的理論教學手段;教學內容上,探索國內外成熟市場的成功經驗作為經典案例;考核手段上,嘗試理論考試與實踐操作相結合、文字描述與角色辯論相結合等新路徑。
第四,設計人工智能時代公司金融課程改革的長效機制。探索方案過于理論化,不能有效指導實踐,是許多改革方案成效甚微的緣由之一。因而需要進一步研究如何保證公司金融課程改革的長效運行,從而保證理論改革方案較好地指導實踐教學,主要從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展開。
參考文獻:
[1]劉嘉琪,蘇永瑞,山宇婷.公司金融課程在應用型高等學校的改革探析[J].才智,2020(20):72-73.
[2]宋麗萍.人工智能時代金融學專業(yè)教學改革探析—以《公司金融》課程為例[J].2020,33(8):141-144.
[3]方芳.基于布魯姆分類法的公司金融成果導向課程改革[J].現代交際,2019(20):78-79.
[4]何秋潔.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公司金融課程考核改革研究與實踐[J].現代商貿工業(yè),2019,40(2):159-161.
[5]唐箐箐,黃蘭棵.我國高?!豆窘鹑趯W》課程改革探討[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7(5):83-85+88.
[6]唐玉娟.《公司金融》案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亞太教育,2015(16):107.
[7]李艷豐.案例教學在公司金融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7(5):64-66.
[8]熊曉煉.高?!豆窘鹑凇氛n程雙語教學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4(4):46-48.
本文得到湖南科技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人工智能時代金融碩士《公司金融》教學改革研究”(2021JGXJ006)的支持。
作者簡介:歐陽勝銀,湖南科技大學商學院講師,經濟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