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雅娟
2021年牛年的大年初一,兒子朱科航同時收到哈佛大學和加州理工大學的全獎博士錄取通知書。此前,兒子還榮獲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yè)生最高獎“郭沫若獎學金”,以及物理學院最高榮譽生獎“嚴濟慈獎學金”,連同之前獲得的兩次國家獎學金,成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榮譽的大滿貫得主。于是,我在大家的眼中就成了學霸的媽媽,很多人向我請教成功的教育經(jīng)驗,可我的經(jīng)驗并不像其他家長那樣“高大上”,而是只有八個字——鼓勵并陪伴孩子玩。
玩著長大
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兒,尤其是男孩。從小到大,我?guī)缀鯖]給朱科航報過課程輔導班、提高班。別的孩子忙著學鋼琴、舞蹈、繪畫、書法,我卻默許孩子玩溜冰、玩滑板、玩魔方、玩溜溜球。我鼓勵他在玩中多觀察、多思考,在動手動腦中增長智慧,促進身心發(fā)展。
兒子很小的時候,我給他買了大量的拼圖,從極簡單的動物、水果到車輛、房屋,再到中國地圖、世界地圖,后來是手槍、坦克、航空母艦的模型……只要我有時間就陪著他,從一起拼到比賽拼,到最后我給他打下手,幫忙遞東西、找零件、拍照片。
每當春天來臨的時候,我?guī)ヌご?、放風箏,很多時候,我們還自己動手糊風箏,雖然自制的風箏樣子很難看,但放飛的快樂卻是雙份的。如果他爸爸有空,我們就到山上去放,那快樂就更多了。
兒子四年級的時候自學了滑板,我家附近小公園有個陡坡有四級臺階,他無師自通,輕輕松松地滑上去了。公園里常年鍛煉的幾位健身的大爺告訴我愛人,在這里玩滑板的孩子很多,只有我家兒子能輕松地上去。我知道玩滑板具有一定危險性,也沒阻攔兒子玩,而是告訴他,玩滑板時要高度集中精神,實時觀察滑行情況,與此同時保護好自己不受傷害。在我的教育下,兒子的專注力在玩滑板的同時得到了提高,學習時更能心無旁騖,學習效率和質量也更高了。
玩成“孩子王”
每逢節(jié)假日,我家總會涌來一大群孩子,少時四五個,多時十幾個,他們基本上與兒子差不多大,也有幾個比他大兩三歲的,他們玩拍洋片紙、三國殺、四國大戰(zhàn),玩得很投入、很認真。
兒子玩的時候不像別的孩子那樣,靠靈機一動或純靠運氣,而是聽了我的話邊玩邊思考,不斷尋找規(guī)律,并善于總結經(jīng)驗教訓。我告訴兒子,跟大家玩,不像自己玩那樣隨心所欲,要講究策略,也要互相配合、取長補短,而且“勝敗乃兵家常事”,不能因為輸了就耍脾氣使性子,甚至反目成仇。要擺正心態(tài),沉得住氣才能取勝。
兒子按我說的做了以后,無論比他年齡大還是小的孩子,都愿意跟他玩兒,而且都聽從他的安排和指揮。他的組織領導能力也在玩中得到了建立、發(fā)展和鞏固。他初中時是校學生會主席,高一競選了文體部副部長,高二擔任學生會秘書長,組織策劃了很多活動,得到學校領導與同學們的認可,還曾榮獲“上虞區(qū)優(yōu)秀共青團員”和“區(qū)社會實踐先進個人”。
玩成運動達人
兒子小時候挑食、不愛吃魚,只吃一點兒精肉,也不愛吃蔬菜,長得又瘦又矮,抵抗力很差。小學時,他每月至少感冒一次,一學期下來請假不少于10天。為了增加他的飯量,有一段時間,我和他幾乎每周都騎車去瀝海的外婆家,我們周六傍晚過去,周日吃過早餐回來,來回騎一趟四個多小時,我們一人一輛自行車(他騎的是兒童自行車,我騎一圈,他得騎三四圈),各自背雙肩包,裝上水、水果、餅干,美其名曰“去野餐”。兒子往往沖在我前面,兩條腿蹬得飛快,讓我不由自主地想到腳踩風火輪的哪吒。
我總是在后面大喊著:“等等我,我趕不上了?!彼粫r回過頭來看看,如果發(fā)現(xiàn)我緊跟在后面,就像一陣風般騎到前面去了;如果看到我落下了,他就會放慢速度等我。有時還不忘練練車技,雙手離把讓車像醉漢一樣扭來歪去,讓我既不敢跟太緊,又怕離太遠。當時的路基本上是石子路、機耕路,兩旁都是農(nóng)田,每過一段路還能見到一個打水機埠頭,我們就停下來坐在埠頭上,我邊吃些東西邊給他介紹地里的莊稼:稻谷、棉花、高粱、玉米、麥苗、韭菜……他都記得很清楚,絕不會混淆。因為路顛,車子又小,一趟騎下來,他的屁股磨破了皮,走路一瘸一拐的,但他從不喊痛,生怕外婆知道了不準他再騎車了。他從騎行中得到磨礪:但凡認準的事不管多困難、吃多少苦也不言放棄。
初中后,我鼓勵他參加學校的800米、1500米長跑,中長跑成了他最愛的運動。每年運動會,1500米是他的必報項目,而且“成績斐然”。在中國科技大學上大學時,他多次參加學校組織的半程馬拉松比賽。
學霸之路并不平坦
兒子剛開始學英語的時候,成績非常糟糕,勉強在及格線以上,有一次考試甚至考了不及格。兒子拿著試卷回來找我簽字,看到試卷上的分數(shù),我沒有責怪兒子,而是流著淚跟兒子說抱歉,內(nèi)心非常自責的我覺得沒有盡到家長的責任。在那之后,兒子每天都堅持背單詞,初中時的詞匯量已經(jīng)達到了高考水平。
高一時,兒子競聘學校文體部副部長,組織策劃了不少活動,高二時又擔任校學生會的秘書長,鍛煉了能力的同時,也占用了很多學習時間。特別是在做好學生會工作的同時,又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參加學科競賽,導致期中考試遭遇了滑鐵盧,之后他想穩(wěn)一下學業(yè),結果學科競賽也失敗了,因此他沒有入選名校選拔自主招生的夏令營。第一次高考成績很不理想,甚至跌出了學校的前100名,連清華和北大的自主招生資格都沒有拿到。
玩遍全國
只要有空,我們夫妻倆一定會抽時間陪兒子四處旅游。我們知道,孤陋則寡聞、好男兒志在四方,只有對外界充滿好奇,孩子才有勇氣去闖蕩外面的世界。
兒子上小學時,我們就在雙休日陪他去省博物館、科技館、上海世博會、上海科技館參觀。我們幾乎帶他走遍了上虞甚至紹興大大小小的名勝古跡。讀高中前,每年暑假,我都會陪他去外省旅游,海南、北京、福建、山西、陜西、內(nèi)蒙古……幾乎跑遍半個中國。高中后,他與同學一起又跑了很多地方。高三畢業(yè)那年,他和同學一起去四川九寨溝,就在他們返回成都的當晚,九寨溝發(fā)生地震,我和丈夫看到新聞后心驚膽戰(zhàn),他卻很慶幸地說:“多虧去了,否則就看不到那樣美麗的風景了。”
兒子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物理學博士學位,有時學習到凌晨一二點,甚至沒時間理發(fā)、刮胡子。他姨媽很心疼地問:“外面這么苦,生活又不習慣,為什么要送他出國呢?”我的回答是:“兒子從小就愛玩,玩讓他的視野越來越廣、夢想越來越多、心胸越來越寬。我們眼中的艱難和辛苦,在他心里也是一種玩。只要他玩得開心,勇敢追夢、砥礪前行,前方有再大的風雨也不怕!”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