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
關鍵詞:傳染病;預防控制;健康教育;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1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0--01
傳染病指的是感染病原體后而導致的疾病,如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等,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學校常見的傳染病較多,如流感、水痘和腮腺炎等,這些傳染病的發(fā)生均會使學生出現不良情緒,恐慌程度嚴重,如果沒有給予有效控制,可影響教學秩序,也對社會的安定造成負面影響[1]。現階段因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傳染病的患病人數在持續(xù)增加,危害人們生命安全,尤其是對于學校而言,學生數量較大,人口密集,極容易出現傳染病廣泛傳播和蔓延的現象,因此強化預防控制工作是極需解決的問題。在對傳染病進行防治時預防是基本原則,應注重對學生的健康教育工作,且需保證健康教育具有經常性和針對性,只有切實落實對學生疾病預防知識的普及,才能夠提高其防范、衛(wèi)生意識,加強傳染病預防控制的效果[2]。故本研究以80例健康體檢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對其應用健康教育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6級~2020級80例我校體檢健康學生作為本次實驗研究對象,根據隨機信封法對其進行分組,其中40例為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健康指導,男18例,女22例,年齡最小者7歲,年齡最大者是12歲,年齡平均值為(9.3±2.6)歲40例作為研究組,加強健康教育,男23例,女17例,年齡區(qū)間在6歲至13歲,年齡平均值為(9.1±3.1)歲。
納入標準:①均為我校在讀學生,且年齡小于13歲者;②精神狀況良好者,具備正常的溝通能力;③均為自愿配合本研究者,且可堅持完成研究。排除標準:①存在溝通障礙者;②患有精神類疾病者;③體檢結果異常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健康指導,包括環(huán)境的介紹、指導其接受體檢以及告知其相關注意事項等。
1.2.2 研究組學生加以應用傳染病預防控制健康教育,注意健康教育內容應結合學生以及學校傳染病防控的實際情況進行,要求健康教育內容應具有真實性、實用性,具體內容如下:①健康教育教師應采取通俗易懂的語言展開健康教育,如向學生講解傳染病類型、病因等,告知其傳染病的病因、臨床表現等相關知識,著重講解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和防控措施,使學生正確認知傳染病,消除其恐慌心理,提高其配合度,增加其對健康指導的依從性。結合學生的年齡等具體情況,給予有效的健康教育途徑,如健康宣傳手冊、健康講座等,向學生普及傳染病相關知識。②因傳染病病程長,且因本次研究對象均為學生,其年齡較小,多數學生對傳染病的認知并不全面,其多存在不安、恐懼等不良情緒,針對該類現象應注重對其的心理疏導,配合健康教育,讓學生可以正確看待傳染病,理解配合學校防控傳染病的各項措施和要求。另外還要指導學生要注意對自己身體變化及不適的觀察,若存在任何不舒服及時告知家長或老師,以便于能夠盡早發(fā)現病情;若是在健康教育期間有學生感染傳染病,可加強對其的心理疏導,避免其出現抵觸治療以及恐慌等心理,可以幫助患者構建康復藍圖,告知學生正確的自我護理方法,指導其進行心理調節(jié)。③在日常生活中,應對學生的生活方式等進行科學干預,以學生的具體情況為基礎,給予學生合理的飲食計劃,食物以易消化、清淡為主,且要多進食高維生素和高蛋白的食物,囑咐其不可食用辛辣油炸、刺激等食物,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堅持每天參加2小時的戶外活動,注重生活鍛煉,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1.3評價指標
①對兩組學生展開為期一年的隨訪,了解其對傳染病知識的掌握情況,總共包括四項評分內容,如疾病類型和發(fā)病原因等,單項分值均為25分,總分值是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其掌握度越高。
②記錄并對比兩組學生的傳染病患病率,包括流行性感冒、水痘等。
③采用自制健康教育工作滿意度問卷對兩組服務滿意度進行評價,包括很滿意(分值在80分及以上)、滿意(分值為61分至79分)和不滿意(分值在60分及以下)。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選用SPSS25.0版軟件對本研究80例體檢健康學生的收集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取n或%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使用(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統(tǒng)計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學生傳染病知識掌握情況對比
研究組總分為(92.47±3.39)分,明顯高于對照組(63.99±5.87)分(P<0.05)。見表1。
3 討論
傳染病除有較強的傳染性,還有地方性以及流行性等特點,若未得到科學、及時的處理,不僅會對學生身體健康造成嚴重損害,在短期內還有可能出現疾病在學校傳播和蔓延的情況,影響社會安定,因此對于傳染病應做到合理預防、控制,最大限度的減少傳染病帶來的危害。目前傳染病的防控主要在于預防,而導致傳染病廣泛傳播的原因為學生以及其他群體缺乏對傳染病知識的了解或者是不夠重視傳染病,需要將學生對傳染病的認知水平進行提升,做到更加重視傳染病的預防[3]。健康教育是一種重要的社會教育活動,也是傳染病防控的主要方式,在常態(tài)防控新冠疫情的當前,加強健康教育工作,可以加深學生對防控新冠肺炎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知曉新冠肺炎的危害、預防措施等,使學生自覺養(yǎng)成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少聚集,按照健康的生活方式進行自我管理,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保持整潔的室內衛(wèi)生,居住環(huán)境得到明顯改善,減少了傳染病的發(fā)生情況,也能夠控制傳染病的傳播,保證了學生的生活質量,同時有利于社會的和諧以及穩(wěn)定。健康教育還涉及到飲食調節(jié),指導學生堅持運動鍛煉,可增加其機體免疫力,另外通過健康教育已經讓學生對傳染病有正確認知,健康人群不會出現恐慌、排斥等負面情緒,有效保證學生獲得信息的準確度,對傳染病防控措施的制定和傳染病傳播范圍的控制均有積極影響[4]。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總分為(92.47±3.39)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傳染病患病率為2.50%,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學生對服務滿意度為100.00%,比對照組高(P<0.05)。由此可見,健康教育的開展能夠幫學生對傳染病有正確認知,提高相關知識的掌握度,增加其防控意識,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可降低傳染病患病率,對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具有重要價值。與徐潔[5]等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
綜上所述,將健康教育實施在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中具有積極意義,有助于學生對傳染病知識的掌握,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傳染病的發(fā)生,且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健康意識,值得在學校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武梅.健康教育在傳染病預防控制中的作用探討[J].心理月刊,2020,15(15):100.
[2]張喜隆.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中健康教育的應用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58):361+368.
[3]吳寰宇.上海市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的回顧與展望[J].上海預防醫(yī)學,2019,31(01):12-15.
[4]李鋒.新發(fā)傳染病帶給疾病預防控制健康教育工作的相關思考探究[J].現代養(yǎng)生,2019(06):154-155.
[5]徐潔,錢國友.傳染病預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工作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0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