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曉青 陰英
【摘要】目的:研究護理干預在重癥監(jiān)護室(ICU)腦出血患者預防肺部感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有納入樣本均來自于我院收治的重癥監(jiān)護室(ICU)腦出血患者,對2019年1月至2020年 12月期間患者情況進行了解并確定研究對象后,納入本次研究的樣本共60例。在本次研究中共設置對照組以及觀察組兩個不同的小組,在保證組間樣本容量無差異的基礎上將患者隨機分成兩組,隨后為不同小組患者制定對應的護理方案并開展組間對比。結果: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方案選擇為護理干預,開展組間對比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同小組患者的肺部感染發(fā)生率、住院時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差異明顯(P<0.05)。結論:在為重癥監(jiān)護室(ICU)腦出血患者開展護理服務的過程中,為患者開展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避免患者治療期間出現(xiàn)肺部感染,同時也可以避免各種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因此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
【關鍵詞】護理干預;重癥監(jiān)護室(ICU);腦出血;肺部感染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5249(2022)01-0140-03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reventing pulmonary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hemorrhage in ICU
QIANXiao-qing, YIN Ying (Beijing Aerospace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07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reventing pulmonary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Methods: All the included samples in this study were from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in our hospital. After screening the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0, 60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sample. In this study, two different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et up, and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 the basis of ensuring tha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sample size between the groups. Then, corresponding nursing schemes were formulated for patients in different groups and compared among groups. Results: In this study, the nursing schem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nursing intervention. During the comparison between groups,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infection, hospital stay, adverse reaction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among patients in different groups (P<0.05).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nursing service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avoid pulmonary infection during treat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various adverse reactions and shorten the recovery time of patients, so it is worth promoting in clinic.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Cerebral hemorrhage; lung infection
臨床中,腦出血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危急重癥,作為神經(jīng)內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該疾病的實質為患者腦實質血管破裂,因此中老年群體為該疾病的高發(fā)群體,同時該病也具有發(fā)病急、病情變化快,致死率高等一系列特點[1]。在這樣的情況下,患者在發(fā)病后通常需要進入重癥監(jiān)護室(Intensive careunit, ICU)接受觀察以及治療,因此需要醫(yī)護人員重點注意。在重癥監(jiān)護室(ICU)中,患者一旦發(fā)生了肺部感染,不但會導致患者住院時間延長,同時也可能導致各種不良反應,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2-3]。為此,為患者開展科學有效的護理服務來對肺部感染進行預防和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筆者在本文中針對護理干預在重癥監(jiān)護室(ICU)腦出血患者預防肺部感染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研究和總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研究開展期間,篩選樣本的時間范圍為2019年1月至2020年 12月,樣本納入標準:①患者經(jīng)過臨床診斷確診為腦出血;②患者入住重癥監(jiān)護室(ICU)時不存在肺部感染;③患者不存在心肺、肝腎等其他重要臟器功能障礙;④患者或患者家屬自愿配合本次研究。本次研究開展方法及研究目標上交院倫理委員會,確認委員會批準后開展研究樣本一般資料的對比,結果無明顯差異(P>0.05),一般資料詳見表1。
1.2方法進行研究時,明確患者分組情況,設計臨床護理指導方案。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的臨床護理指導,開展護理服務的過程中對患者的病情變化以及生命體征情況進行嚴密的監(jiān)測,確保患者的安全。在此基礎上,落實呼吸道區(qū)域的護理服務和患者口腔內部的護理服務,同時指導患者正確進行排痰。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還需要定時協(xié)助患者進行翻身,并在翻身結束后對患者背部進行輕拍、叩擊等護理操作,保證患者呼吸道處于暢通的狀態(tài)[3]。護理人員還需要在患者治療的期間定期進行重癥監(jiān)護室(ICU)清潔以及整理工作,并嚴格落實消毒工作,以此來保證患者的安全。
所有被納入觀察組樣本的患者接受護理干預,護理干預措施如下:①強化環(huán)境護理干預:大部分重癥監(jiān)護室(ICU)腦出血患者都存在臨床表現(xiàn)以及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的問題,患者對于細菌的對抗能力也相對較差,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避免肺部感染的發(fā)生,護理人員需要在日常護理過程中對病房消毒工作進行強化,同時對探視親屬的數(shù)量進行科學的把控。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還可以通過空氣凈化器來提升重癥監(jiān)護室內的空氣質量,通過上述措施來避免患者住院期間出現(xiàn)感染問題。②無菌護理干預:在日常為患者開展不同護理操作和服務期間,都需要嚴格落實無菌操作的要求,同時按照相關的流程來完成工作,以此為前提定期對重癥監(jiān)護室(ICU)室內的地板、物品進行充分的消毒。對于患者應用的各類器械,需要在使用前后,針對性開展消毒處理和清潔處理,此過程中,護理人員徐亞積極清理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在接觸或者觸碰患者之前、之后,使用速干型手部消毒液來對自己的手部進行消毒,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避免出現(xiàn)交叉感染。③生活護理干預:在治療和護理的過程中,自身免疫能力過低是重癥監(jiān)護室(ICU)腦出血患者出現(xiàn)肺部感染的最主要原因。在這樣的情況下,要避免腦出血的發(fā)生,護理人員首先需要知道患者加強自身的營養(yǎng)攝取,在患者接受治療期間對其身體的免疫功能開展評估,結合評估結果,對臨床護理指導方案進行調整。對于身體免疫能力較差的患者,可以按醫(yī)囑為患者體用免疫力增強劑,同時對鼻飼的速率、攝入量進行合理的把控。為了更好的避免肺部感染的發(fā)生,護理人員應在進行鼻飼之前先吸出痰液,在患者鼻飼結束后避免患者立即翻身或者吸痰,此后結合患者的口腔 pH 值來決定使用口腔清洗液,以此來保證口腔清潔的質量。④呼吸道護理干預:如果患者處于意識不清或者難以自主排痰的狀態(tài),則護理人員需要主動檢查患者的痰液分泌情況,并結合檢查結果來為患者開展吸痰處理。在吸痰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佩戴帽子、口罩并使用各種無菌設備,在此基礎上保持輕柔的操作,以此來避免感染或者氣道黏膜損傷等問題[4]。如果患者處于意識清楚的狀態(tài),則護理人員可以采用指導的方式來引導患者進行規(guī)范的排痰,在患者排痰過程中護理人員可以采用輕拍背部、排痰機等方式進行協(xié)助,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幫助患者排除黏附在大支氣管上的分泌物。對于痰液粘稠或者排痰較為困難的患者,護理人員可以先引導患者進行霧化吸入,在痰液稀釋后再進行排痰。⑤抗生素應用護理干預:在重癥監(jiān)護室(ICU)腦出血患者治療期間,護理人員如果發(fā)現(xiàn)患者存在肺部感染的征兆或者癥狀,需要及時對患者的標本進行采集,并進行藥敏試驗以及細菌培養(yǎng),結合培養(yǎng)的結果來選擇最為合適的抗生素開展治療,護理人員需要結合患者用藥反應情況監(jiān)測的結果來決定是否需要更換或者調整抗生素藥物,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有效的保證治療效果。
1.3觀察指標觀察患者接受治療期間肺部感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次數(shù)、發(fā)生情況,對患者住院時間進行記錄,并統(tǒng)計患者治療期間各種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最后,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來評估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1.4統(tǒng)計學方法研究之中選擇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 SPSS 19.0來作為本次研究中統(tǒng)計開展的工具,并分別選擇t檢驗及χ2檢驗的方式進行組間對比。對比的結果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肺部感染發(fā)生情況對比治療期間,觀察組出現(xiàn)肺部感染的情況少于對照組,發(fā)生情況的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2.2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對比被納入觀察組之中患者的住院時間平均值更短,對照組則相對較長,組間對比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3。
2.3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觀察組之中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更少,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4。
2.4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護理滿意度對比期間發(fā)現(xiàn),觀察組中樣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對比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5。
3 討論
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重癥監(jiān)護室(ICU)腦出血患者多數(shù)為中老年患者,由于年齡較大,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相對較差,同時也容易合并其他基礎疾病,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肺部感染的問題[5-6]。為了更好的保證患者的安全,護理人員首先需保證患者的治療方案得到全面落實,同時結合患者需求不斷改進護理方案。作為一種有效的護理對策,護理干預的開展可以有效的對患者的治療期間的各種不良情況進行預防,同時對引發(fā)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進行提前干預,因此其對于提升護理質量和效果均有較大的幫助[7-8]。本次研究中,分別制定護理方案并實施,為觀察組患者開展護理干預之后,兩組患者在肺部感染發(fā)生率、住院時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對比的結果都表現(xiàn)出顯著的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在為重癥監(jiān)護室(ICU)腦出血患者提供護理服務時,護理干預的開展可以更好的避免肺部感染的發(fā)生,因此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盧海珍.觀察護理干預在重癥監(jiān)護室(ICU)腦出血患者預防肺部感染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 2018, 18(A3):315.
[2]王旭.護理干預在重癥監(jiān)護室(ICU)腦出血患者預防肺部感染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心理月刊 , 2019, 14(7):93.
[3] 孫漢.護理干預在重癥監(jiān)護室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預防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9, 23(18):179-180.
[4] 寇曉霞.重癥監(jiān)護室(ICU)腦出血患者預防肺部感染采取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 2019, 6(76):84, 87.
[5] 劉燕玲.護理干預在重癥監(jiān)護室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預防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 2019, 4(51):73.
[6] 韓慧 , 劉化廣.護理干預在腦出血肺部感染預防中的應用[J].中國城鄉(xiāng)企業(yè)衛(wèi)生 , 2020, 35(10):30-32.
[7] 李孝俠.基于重癥監(jiān)護護理評分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對 ICU腦出血患者預后的影響分析[J]. 當代護士(上旬刊), 2019, 26(6):155-157.
[8]呂靜毅.探討重癥監(jiān)護室(ICU)腦出血患者預防肺部感染采取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5, 15(85):257-258.
(收稿日期:2021-6-28 接受日期:202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