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成蘭
繪本具有圖文并茂的特點,對鍛煉幼兒的思考能力、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作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將繪本與幼兒教育相結合,以提升幼兒教育的效果。
幼兒教育的主體是幼兒,所有的教育活動、教育方法都是為幼兒服務的,根本目的是對幼兒進行思想、認知方面的引導,讓幼兒獲得全面的發(fā)展。基于此,教師應以幼兒的認知水平為基礎,選擇幼兒看得懂、易于理解的繪本,引導幼兒通過思考,理解繪本中蘊含的道理。
興趣是幼兒參與學習活動的主要動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根據幼兒的興趣、需求選擇合適的繪本素材,以調動幼兒參與閱讀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幼兒對繪本內容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為了提高繪本教育的效果,進一步實現對幼兒心智的啟發(fā),教師應提前了解幼兒的認知能力、興趣和需求,并以此為基礎選擇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幼兒喜愛的繪本素材,對幼兒進行思想、觀念上的引導,以發(fā)揮繪本的教育價值,完成對幼兒的良好啟蒙。
教師必須以幼兒的體驗為目標,讓幼兒在繪本閱讀活動中獲得良好的體驗,這是教師應用繪本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的關鍵原則。從幼兒心智發(fā)育的角度來看,教師不僅要引導幼兒的思想,還要引導幼兒的行為,讓幼兒獲得全面發(fā)展,從根本上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教師應盡量選擇一些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的繪本素材,利用繪本構建趣味的體驗情境,以確保幼兒獲得良好的體驗。在幼兒開展繪本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發(fā)揮自身引導者的作用,為幼兒提供探究和體驗的機會。同時,當幼兒遇到困難時,教師應及時引導幼兒,幫助幼兒解決問題。在繪本閱讀活動結束后,教師要與幼兒進行溝通、交流,組織幼兒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讓幼兒回顧故事內容、表達自身的感受,以加深幼兒對繪本知識內容的認知,提升繪本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首先,繪本是以圖畫為主的一種讀物,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素材,它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教師通過圖畫和文字引導幼兒感受故事的魅力、理解故事深層次的含義,可以調動幼兒參與閱讀活動的積極性,鍛煉幼兒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語言能力等各個方面的能力,進而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繪本在幼兒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的啟蒙作用,對幼兒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應提高對繪本的重視程度,利用繪本對幼兒進行有效的啟蒙教育。
其次,繪本內容不僅包含豐富的圖片和文字,還融入了創(chuàng)作者的豐富情感。教師利用繪本開展閱讀活動,讓幼兒與繪本內容產生心靈上的溝通,可以鍛煉幼兒的觀察能力,增強幼兒的感悟能力,促進幼兒情感發(fā)展。例如,很多繪本內容描述了可愛的小動物,這些形象生動的小動物可以激發(fā)幼兒的同理心,讓幼兒明白什么是真善美,有助于幼兒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使繪本發(fā)揮真正的教育價值。
最后,幼兒的突出特點表現為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渴望探索新鮮的事物。幼兒園是幼兒第一次走出家庭環(huán)境所接觸的場所,對于幼兒來說是一個陌生的新環(huán)境,幼兒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疑問。繪本內容為幼兒描繪了奇幻的世界,能夠滿足幼兒的好奇心,促進幼兒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發(fā)展。在這一階段,教師引導幼兒接觸繪本,閱讀繪本中有趣的故事、欣賞繪本中多彩的畫面,可以拓寬幼兒的知識面,促進幼兒認知的發(fā)展。
在幼兒教育中,繪本教學與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有很大區(qū)別,繪本教學可以將原本單調的文字轉變?yōu)樯鷦佑腥さ膱D畫,可以幫助幼兒結合圖片了解故事內容,能有效激發(fā)幼兒對閱讀的興趣。幼兒就像一張白紙,他們的思維、行為都處于初級發(fā)展階段,尚未形成獨立的思想和性格,教師可從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入手,選擇幼兒喜歡的事物拓展相關知識,以增強幼兒的認知能力,實現幼兒教育的目標。同時,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他們喜歡豐富、生動的畫面。教師可選擇畫面精美的繪本,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輔助閱讀教學活動順利開展。此外,教師應認識到幼兒閱讀的目的與成人不同,幼兒閱讀的重點是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不是吸收、學習更多的知識。幼兒的閱讀興趣是影響幼兒早期閱讀的重要因素,教師應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選擇適合幼兒的繪本,以發(fā)揮繪本的作用,使幼兒在繪本閱讀中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從而促進幼兒思維的發(fā)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
繪本是由知曉幼兒情感的畫家創(chuàng)作的,他們通過精美的畫面描繪了生動有趣的故事。繪本不僅具有形象美、語言美等特點,還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如社會、歷史、自然、天文等知識。對于生活經驗不足的幼兒來說,繪本故事淺顯易懂、畫面生動直觀,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還能帶給他們不同的閱讀體驗。在幼兒教育中,教師可結合繪本內容對幼兒提出需要完成的任務,引導幼兒積極思考繪本的故事情節(jié)和其中的人物關系,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由于幼兒的識字量有限,他們會格外關注繪本中的圖片,通過觀察圖片理解故事內容。教師還可利用繪本中精美的圖畫,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觀察圖畫內容的過程中理解繪本蘊含的深層意義。
美術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繪本不僅能增強幼兒的閱讀能力,對幼兒美術能力的培養(yǎng)也具有積極作用。興趣是影響幼兒學習繪畫知識、掌握繪畫技能的重要因素。教師可以利用繪本激發(fā)幼兒的繪畫興趣,發(fā)展幼兒的美術能力,例如,繪本《失落的一角》以缺一角的圓為主角,講述了其尋找丟失一角的過程,表現了其在尋找過程中產生的不同情感。教師可利用該繪本開展教學活動,調動幼兒的情感,激發(fā)幼兒的思維和主觀繪畫的意識。又如繪本《我的爸爸》描繪了爸爸的不同形象,如游泳時變成魚、吃飯時變成馬、勇敢時將大灰狼嚇跑等,這種形象的比喻方式將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更有利于幼兒理解。教師還可引導幼兒將角色的特性與生活中的某種動物相結合,促使幼兒創(chuàng)作出鮮活的美術作品。當前,幼兒繪本教學的內容豐富多彩,如手工粘貼畫、益智玩具、趣味文學作品等,繪畫形式也更加多樣,如紙貼畫、油畫棒、鉛筆畫、水彩畫等。繪本是幼兒欣賞不同美術形式的資源庫。教師可以借助繪本讓幼兒看到不同的藝術展現形式,比如教師可以利用繪本《風中的樹葉》開展“制作葉貼畫”美術活動,引導幼兒利用不同的樹葉創(chuàng)作出漂亮的美術作品。
教師應認識到培養(yǎng)幼兒道德情感的重要性,發(fā)揮繪本對幼兒道德情感的啟蒙作用。幼兒階段是幼兒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是幼兒優(yōu)秀品格形成的最佳時期,教師應重視在幼兒教育中開展品德教育。幼兒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他們會在日常生活中模仿繪本角色的行為,進而內化為自身的行為。因此,教師在選擇繪本時,可選擇包含優(yōu)良美德內容的繪本,對幼兒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此外,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希望幼兒懂得感恩、以善待人,但這些概念不能通過強制的方式灌輸給幼兒。家長和教師可以利用繪本讓幼兒學習誠信孝順、敬老愛幼、勤儉節(jié)約等優(yōu)良道德規(guī)范,引導幼兒了解人世間的真善美。教師可借助繪本讓幼兒了解傳統(tǒng)美德的相關內容,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品格,弘揚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例如,教師可結合文學繪本,向幼兒講述懸梁刺股、孔融讓梨、臥冰求鯉等古代經典故事,發(fā)揮繪本對幼兒道德情感的啟蒙作用。
綜上所述,幼兒教育是教育的起始階段,是培養(yǎng)幼兒行為舉止、思想品德、思維能力的重要時期,這一階段的教育對幼兒未來的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繪本符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能夠滿足幼兒對知識的需求,還能讓幼兒在閱讀活動中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因此,教師應重視繪本的教育功能和啟蒙作用,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適合幼兒的繪本素材,實現繪本與幼兒教育的有機結合,以充分發(fā)揮繪本教學對幼兒的啟蒙作用,讓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作者單位:甘肅省廣河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