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云
摘要:微課作為信息時代的產(chǎn)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受到了很大的重視。其具有靈活性以及針對性,使得教師授課時可以實現(xiàn)與學生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又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整體的教學水平。具有教學時間短、主題明確、教學效率高的微課模式逐漸被語文課堂所接受,通過相關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將微課應用于語文教學,學生的學習效率有了明顯提升。本文以微課的教學現(xiàn)狀為研究對象,對微課的教學優(yōu)勢進行分析,并對其存在的問題與原因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提供相關思路,以促進微課與語文課堂的有效結合。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運用策略
引言:
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我國大部分學校的教學方式以傳統(tǒng)模式為主,教師為課堂主體,學生被動接收知識。在人本教育理念的普及下,這一情況有所改善,但改善的范圍受到限制。微課“課微不小”,看似短暫微小,但效果巨大;微課“步微不慢”,看似步子微小,但學生理解不慢。教師應在學習、制作、反思中提高;在說課、上課和評課中提高,在總結、交流、分享中提高。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微課的優(yōu)勢
微課的本質(zhì)是對教學過程中的某一個知識點進行細化講解,可以是一個小問題的回顧,也可以是一個小故事所引發(fā)的延伸性思考。在傳統(tǒng)教學中,為了達到教學目的,會針對教學技能目標、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態(tài)度進行有針對性的課程設計,整體復雜煩瑣,且耗時較多,學生難以抓住重點,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微課與其剛好相反,微課對這些方面進行了細化,并對其中的某一個典型知識點進行規(guī)劃設計。微課最直接的體現(xiàn)是針對知識點較小、教學目標非常明確,相比較傳統(tǒng)教學,微課教學的主題更加明確。微課的特點可以用兩個字概括:短、精。短指的是時間段,一般情況下,一節(jié)微課堂的時間不會超過十分鐘。精指的是內(nèi)容精練,因為微課的教學目標針對的是典型知識點,知識點的覆蓋面積并不大,例如一個小問題、小故事、小方法等,課程內(nèi)容很精簡。在微課應用之前,應用較多的教學資源是公開課,公開課資源多來自學校進行的公開課教學,將其全程錄制,之后上傳到網(wǎng)上。但是由于該類課程的功利性較強,且針對性較低,很多學生難以從中學習到有用的知識點,因此利用率并不高。相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資源,微課的針對性更強,會對教師授課的經(jīng)典片段進行錄制,或者對某一個知識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再上傳到相關網(wǎng)站平臺供學生免費觀看。由此可見,微課是時代產(chǎn)物,微課的應用是時代所趨,更加符合小學生精力難以集中的特點,可以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學習。
二、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對小學生進行學習刺激,增強學生動力
通過微課,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更集中地進行學習。例如,在學習《再見了,親人》的課文時,利用微課對背景進行展示,避免了傳統(tǒng)方式中教師通過語言描述帶來的片面效果。除此之外,微課視頻對課文背景予以展示,使文章更加貼近學生的心理,為課堂教學打下很好的心理基礎,而且視頻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表達出內(nèi)心的感受,深化對文章主題的理解。文言文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微課可以做到從“難”到“易”。如學習《漁歌子》一文時,筆者通過微課展示詞的意境。西塞山前,一只只白鷺飛起落下,桃花映紅了溪水,水中肥美的鱖魚在悠閑地游來游去。下起了小雨,打濕了江面上的一只小舟,一個戴著蓑笠的老翁不動聲色地釣著魚。微課中動靜結合、遠近景搭配,呈現(xiàn)出一幅自然畫卷,學生很容易沉浸其中,再返回閱讀詩詞,對詩的意境會有更深的理解??傊?,微課作為當今連接教師與學生的有效手段,可以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形成有效的對話模式,也會避免傳統(tǒng)方式所帶來的教師威懾性。
(二)借助微課進行課前預習,提升教學效率
預習是所有學科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語文教學也是如此。但在教學實踐中,有部分教師忽視課前預習的重要性,認為小學生不必進行課前預習。其實對于那些在學習過程中過于依賴教師的學生,其自主能力更需要得到培養(yǎng)及重視,倘若不能得到良好培養(yǎng),會使學生出現(xiàn)惰性思維,遇到困難時不愿動腦筋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對學生未來發(fā)展極為不利。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掌握課前預習方法,借助微課加強預習成效,幫助學生明確預習的方向,讓預習變得更具有目的及針對性。例如,在學習《揠苗助長》時,教師可借助微課視頻,在講授之前為學生布置預習內(nèi)容。由于該文屬寓言性文章,預習會讓學生產(chǎn)生興趣。教師可根據(jù)文章特點,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問題,讓預習變得高效,以便更好地解決文章中的重難點。當教師講授該文時,會使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更加深入,減弱學習過程中的吃力感,進而增強其學習成效。
(三)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深化主題理解
微課的應用分為課前、課中、課后,盡管類型不同,但都可以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微課時間短、內(nèi)容豐富,學生可自主進行網(wǎng)上查找,進行課前預習,也可以通過播放視頻豐富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對文章的感情,以此幫助學生深化理解文章所表達的主旨。例如,在進行人物外貌描寫的相關教學時,可以通過微課告訴學生肖像描寫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善于抓住特點。通過微課,筆者為學生展示了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他在《祝?!分惺畮状螌懙较榱稚┑难劬Γ侨绾蚊鑼懙??眼神的變化又是怎樣體現(xiàn)人物心理變化和性格變化的?微課中既有字詞句的分析,也有相應的圖片和視頻片段,能讓學生很好地學習這個知識點,深入理解作家對祥林嫂包含的情感。
(四)借助微課,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當學生遇到問題時,可以借助以往學習經(jīng)驗主動尋找解決方法,而不是等待教師解決問題。例如,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一些字詞不知道如何表達,教師不要直接給予幫助,而是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去找到答案,比如翻閱自己之前記錄的摘抄筆記,查詢教師以往分享的微課學習資料,同時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自律學習,比如,課后主動積累詞匯,并進行分享。對于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存在的疑惑,教師首先讓學生自己借助微課視頻資料解決,有效地提高學習質(zhì)量。微課教學模式的出現(xiàn),對于新時期教學改革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尤其在“以生為主”的今天,自主學習意識是學生終身必須具備的學習素養(yǎng),無論課前、課中還是課后,都可以隨時隨地學習語文知識,打破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在時間上的禁錮,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完善微課程應用平臺建設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教育機構入駐微課程網(wǎng)絡平臺,微課程平臺的門檻較低,出現(xiàn)魚龍混雜的局面。部分微課程都是面向教師的微課比賽,主要以盈利為主,學生在這一方面不具備分辨能力,在微課程的選擇上存在一定困難。優(yōu)化微課平臺,弱化平臺盈利性,是建立健康、有效的小學語文微課平臺的基礎。為優(yōu)秀的資源提供健康的平臺,也是教育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相關部門應該從實際出發(fā),對微課應用現(xiàn)狀進行科學調(diào)研,正確認識微課教學在小學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為微課提供更大的發(fā)展平臺。除了軟件支持,還需要加大資金上的支持力度,與國家級優(yōu)秀小學合作,搭建微課應用網(wǎng)絡平臺。與此同時,提高微課結構在微課平臺的入門門檻,對微課的質(zhì)量進行管控。教師方面,應該對優(yōu)化教育理念,在微課平臺提供更加優(yōu)秀的微課教學視頻。
結語
綜上所述,微課遷至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效果了然于目。但在實際教學時,教師仍需不斷地探索及優(yōu)化,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為基準,增強學生在教學中的體驗感,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及學科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蘇英芳,閻照強. 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淺析[J]. 學周刊,2020(09):113-114.
[2]徐曉琴. 探討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問題[J]. 名師在線,2020(13):82-83.
[3]施筱蕓. 談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小學教學研究,2020(14):73-75.23AA1D49-635F-42E1-BCAB-17FF3645FC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