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隨著時間的逐漸進展,國際文化交流的范疇也越來越的全球化并在逐步的拓展,我國的傳統服裝元素文化為現代服飾的設計帶來了不少的創(chuàng)意靈感,而我國的傳統服裝元素文化博大精深,從而也為人們帶來了不少可供參考的文化素材,其特有的元素魅力更是影響著中國國內的許多現代服飾設計師。在進行服裝設計的時候,設計者們不僅需要學習國際上的設計技法,把這種技藝融入到國際上的大舞臺,同時需要汲取我國傳統服裝元素文化,以保持并傳播著自身的本民族文化特點。
關鍵詞:中國傳統服飾元素;現代服飾;應用
引言
我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其中的傳統服裝與元素文化藝術便是其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在中國現代服飾的設計中起著無法取代的重要功能,因此現如今不少的現代服飾設計者都嘗試著開始在中國傳統服裝中尋求設計靈感,并因此而設計出了一件件驚艷奪目的中國現代服飾藝術作品。如今隨著文明逐漸全球化,所有發(fā)達國家也都開始關注于自己的傳統服裝文化,使傳統服裝文化在全球的舞臺上也可以大放光彩。
一、傳統服飾元素與現代服裝設計相結合的意義
首先,把我國的傳統元素和現代服裝設計技術相結合,能夠把我國的傳統服飾文化帶到國外的國際舞臺,也能夠獲得良好的展示。如今隨著國際文化交流以及中國文化產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更多的傳統服飾文化活動將在各地陸續(xù)進行,使得我國的傳統文化服飾元素將能在更多的國際平臺上有更多的表現機會,使更多的人發(fā)現了我國傳統文化服飾元素的魅力,也會促使更多的設計師們關注與運用我國的傳統文化服飾元素,也會使更多的人認識我國傳統文化底蘊,這將會對中國文化產業(yè)的整體提升有著很大的意義。第二,如果在現代服裝設計中,我們只是一味的去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出新的服裝元素,而不注重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融合以及借鑒,這必然會導致我們對傳統服飾元素文化的缺失。如今隨著文化全球化的發(fā)展,雖然為我國的傳統服飾元素文化帶來了更多的平臺,提供了更多的發(fā)展機會,但是隨之而來的也是各種的困難和挑戰(zhàn),在服裝行業(yè)的激烈的競爭中,對我國傳統服飾元素文化更好的使用使我們最好的選擇,如果拋棄傳統服飾文化必然會導致傳統文化的缺失,這非常不利于我國的服裝行業(yè)的發(fā)展,也會使得我國的現代服裝的設計水平下降。
二、我國傳統裝飾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運用策略
(一)以民族特色及其設計理念塑造品牌
中國服飾要走向世界,除了要牢牢抓住潮流的脈動以外,還應該堅持自身的品質文化精神與格調。
例如:誕生于一九九三年的"玄色衣裳",它的品牌文化和格調便是打造出富有"新古典"氣質的產品設計,遵循立足傳統手工縫制的理念,吸收苗族文化傳統手工刺繡進行選料,其藝術作品被稱之為"可穿戴的藝術作品",它的品牌特色和產品設計格調經過二十余年不受潮流限制、不隨波逐流,仍然保留著自己的原創(chuàng)個性和獨特風味,并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與歡迎。由此可見,創(chuàng)造屬于自身的服裝品牌就需要把握自身的品牌文化。中國的優(yōu)良傳統文化中倡導"天人一體",倡導人與大自然間應形成最精簡透徹的精神狀態(tài)。"天意"的產品設計貫穿了這一傳統文化理想,其反感單純的重復傳統文化,反感機械式的復古。成為目前中國金融市場上最有潛力的名牌之中,"天意"最具特點的地區(qū)就是從利用了獨有的莨綢面料,具有自己穩(wěn)定的名牌文化發(fā)展。例如:莨綢繼承了中國最悠久的手工制作技術,是目前紡織市場發(fā)展上惟一采用天然植物染料的真絲綢面料。"天意"將"天人一體"與"莨綢文化"結合,突出了濃厚的名牌文化底蘊和產品設計創(chuàng)新,中西合璧,貫通古今,并成功創(chuàng)立了屬于自己的服裝品牌特點。中國帶有傳統元素的服飾品牌要由本國走向世界,就應該具有自己的名牌特征,適應現代時尚與中國傳統民族特點文化的要求。
(二)提升服裝設計師的設計品位和文化素養(yǎng)
服裝設計者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設計品味和文化素質,如此才能打造出更優(yōu)秀的設計作品。以下為時裝設計者提供一些看法或意見,期望可以對中國化的服裝設計有幫助。
例如:首先,深刻掌握中國服飾歷史,全面認識各歷史背景下服飾的發(fā)展歷史,掌握服飾發(fā)展趨勢的基本規(guī)律,正確預測服飾的潮流發(fā)展趨勢,保持產品設計思想走在時代潮流的最前端。第二,從書籍、建筑、宗教、戲曲、詩歌等多方位深入認識中國傳統文化,不斷深入發(fā)現我國傳統文化的豐厚內容和珍貴資料。第三,進一步拓寬產品設計知識領域,對現代服裝設計知識與設計理念要取其精髓、棄其糟粕,對中國的傳統服飾歷史文化要立足傳承、推陳出新。靈活處理設計手段與制造工序,把中國民族文化優(yōu)良傳統的民族特色元素和精美工藝與通過提取的現代時裝元素融合于一身,走一個文化的民族性與現代時裝的世界性相互融合的中華民族風格特色原創(chuàng)之道。其四,做好與國際國內著名產品設計名師之間的經驗交流,并虛心聽取其看法或意見,主動總結、汲取、采用其先進的設計作品技術與設計理念,以充實自我時裝眼界,提高自我設計品味。
(三)將營造中國傳統文化氛圍,培育傳統服飾人才的教育理念從學校開始
為了弘揚中華文明、培養(yǎng)優(yōu)秀設計師,積極創(chuàng)建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社會氛圍才是根本基礎。
例如:首先,積極引導全國高等院校設置關于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必修課,為宣傳、繼承、弘揚中華文化打好了理論基礎。其次,在各大院校還可舉辦關于中華傳統文化的講座,并組織關于中華傳統文化的辯論及知識競賽,以增進學校之間的文化藝術交流,使其更全面地認識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最后,學校將積極地在各大院校組織學生參加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服裝設計比賽,比如"歐迪芬"杯、"魅力東方"內衣元素的設計比賽等,來開闊學子眼界,增強知識水平,提升設計品質,為培養(yǎng)卓越設計者做好準備。
總結
我國的傳統服飾文化也為中國的現代服裝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到來了重要的動力,將為中國傳統服裝元素和現代的服裝設計相結合,就可以更好的推動中國的服裝產業(yè)更好地以及更快的發(fā)展,也可以在國際的舞臺上大放光彩,這對提升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底蘊、繁榮中華民族的傳統企業(yè)文化發(fā)展,具有很大的意義。在這種前體下,人們就必須牢牢的把中國傳統服裝元素和現代服裝設計技術相結合,這樣才能共同促進兩者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吳晨珠. 傳統服飾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J]. 西部皮革,2021,43(09):132-133.
[2]陳姍姍. 關于中國傳統服飾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初探[J]. 明日風尚,2021,(03):97-98.
作者簡介:阿布 男 1999.03 18級服裝與服飾設計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