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美蓉(江西省豐城市人民醫(yī)院,江西 豐城 331100)
肛瘺為機體肛門附近出現(xiàn)肉芽腫性的一種異常通道,包括內口、外口、瘺管,是臨床中常見的肛腸疾病,目前治療手段主要為手術治療[1]。肛周分布豐富的周圍神經(jīng),對疼痛敏感性較高,因此長期疼痛使患者極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不利于術后恢復[2]。目的達成理論的行為干預是一種以健康教育為主要方式來完成護理目標,進而促進患者病情恢復的護理干預方式,目前已成功應用于甲狀腺功能亢進[3]、心肌梗死[4]患者的護理中?;诖?,本研究選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至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60例肛瘺患者,將其作為研究對象,觀察目的達成理論的行為干預對其心理狀態(tài)、自護能力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21年1月-2021年6月至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60例肛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滿足肛瘺診斷標準[5]并接受手術治療者;②無泌尿系統(tǒng)疾病者;③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①凝血功能障礙、貧血等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②認知功能障礙、精神類疾病者;③重要臟器病變者;④免疫功能障礙者。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25-44歲,平均(31.64±2.17)歲;肛瘺位置:低位肛瘺20例,高位肛瘺10例;肛瘺類型:單純瘺18例,復雜瘺12例;病程1-8年,平均(4.18±0.85)年。觀察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齡24-48歲,平均(31.71±2.15)歲;肛瘺位置:低位肛瘺17例,高位肛瘺13例;肛瘺類型:單純瘺20例,復雜瘺10例;病程1-7年,平均(4.11±0.81)年。兩組一般資料差異比較,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以比較(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予以常規(guī)術后護理干預。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給患者講解手術相關知識、引起疼痛的原因等,減輕患者負面情緒;對傷口處進行常規(guī)換藥;嚴密檢測患者生命體征等。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加以目的達成理論的行為干預。①明確護理目的:確定患者每階段的護理需求,明確需要達成的護理目標?;颊呷朐汉?,協(xié)助醫(yī)生為其開展一系列評估及檢查,認真了解患者基礎信息、既往疾病、病情發(fā)展、心理狀態(tài)等,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干預計劃。②目的實施:a.術前:針對不同患者展開病情及手術方案介紹,為其講解疾病及手術相關知識,提升其對疾病知識的認知水平;向患者詳細介紹其身體狀況,幫助其完善各項檢查,告知術前注意事項等,并向其介紹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的重要性;b.術后:為患者講解疼痛機制,與患者進行交流時應以溫柔且富有耐心的語氣進行溝通,消除患者焦慮、緊張情緒;為患者進行換藥時應盡量動作輕柔,減少對傷口的刺激,若出現(xiàn)粘連,應使用無菌溶液浸濕后揭開;指導患者采取合適體位在床上進行排尿訓練,囑患者應適當飲水以便排尿,當患者可以下床活動后應鼓勵患者積極下床進行活動,指導患者進行腹肌、膀胱括約肌等肌肉的訓練;指導患者應進食富含維生素、纖維素等具有潤滑腸道作用的食物,同時可進食一些健脾祛濕的食物;為患者講解自我護理的重要性,加強其自我護理責任感,在進行基礎護理操作時,有意識地教會其基礎護理操作技能。兩組均持續(xù)干預至患者出院。
1.3 觀察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后進行相關量表測定。①焦慮、抑郁狀況:運用焦慮自評量表(SAS)[6]、抑郁自評量表(SDS)[6]評估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況。其中SAS包含20個條目,運用Liket4級評分法,<50分表明無異常,50-60分表明輕度焦慮,61-70分表明中度焦慮,>70分表明重度焦慮;SDS包含20個條目,運用Liket4級評分法,共80分,評分≥53分表示出現(xiàn)抑郁;②心理彈性:運用心理彈性量表(CD-RISC)[7]評估兩組患者心理彈性水平,該量表從自強、堅韌與控制、樂觀三個維度展開,共25個條目,運用Liket4級評分法,得分越高者心理彈性越好。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1;③對疾病預后的希望:采用希望量表(HHI)[8]評估兩組患者對疾病預后的希望。該量表從采取積極的行動(P),對未來、現(xiàn)實的積極態(tài)度(T)及與他人的親蜜關系(I)三個維度展開,共12個條目。采用Liket4級評分標準,滿分48分。得分≤23分表示希望較低;24分≤得分≤35分表示希望中等;36分≤得分≤48分表示希望較高。該量表Cronbach's系數(shù)為0.891;④自護能力:采用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ESCA)[9]評估兩組自護能力。該量表從自我概念、自我護理技能、知識水平、自我護理責任感四個維度展開,共35個項目,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滿分142分,得分越高者表明其自護能力越強。該量表Cronbach's系數(shù)為0.921。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文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以(±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n(%)]表示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焦慮、抑郁狀況比較 干預前,兩組SDS、SAS得分差異比較,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SDS、SAS得分均下降,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SDS、SAS得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SDS、SAS得分比較(±s,分)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aP<0.05。
組別 n SAS SDS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30 54.32±4.11 41.59±3.02a 55.27±4.18 42.07±3.41a對照組 30 54.21±4.16 47.21±3.68a 55.33±4.21 48.11±3.87a t 0.103 6.466 0.055 6.414 P 0.918 <0.001 0.956 <0.001
2.2 兩組心理彈性水平比較 干預前,兩組CD-RISC各維度得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CD-RISC各維度得分均升高,但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CD-RISC得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CD-RISC得分比較(±s,分)
組別 n 自強 堅韌與控制 樂觀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30 11.74±2.05 20.43±3.29 27.54±2.11 36.87±3.27 6.02±1.94 10.21±2.86對照組 30 11.85±2.11 15.58±2.85 27.63±2.15 31.24±2.94 6.11±1.91 8.04±2.14 t 0.205 6.103 0.164 7.013 0.181 3.327 P 0.838 <0.001 0.871 <0.001 0.857 0.002
2.3 兩組希望水平比較 干預前,兩組HHI各維度得分差異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HHI各維度得分均升高,且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HHI得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HHI得分比較(±s,分)
組別 n P T I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30 10.32±1.41 13.33±1.05 9.66±1.25 12.41±1.47 9.34±1.56 13.37±1.68對照組 30 10.24±1.35 11.74±1.18 9.51±1.21 10.58±1.14 9.27±1.52 11.29±1.41 t 0.224 5.514 0.472 5.388 0.176 5.194 P 0.823 <0.001 0.639 <0.001 0.861 <0.001
2.4 兩組自護能力比較 干預前,兩組ESCA各維度得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ESCA各維度得分均上升,但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ESCA得分比較(±s,分)
表4 兩組ESCA得分比較(±s,分)
組別 n 自我概念 自我護理技能 知識水平 自我護理責任感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30 21.64±3.15 28.06±1.54 25.31±3.24 38.27±2.15 31.19±3.62 44.56±2.09 16.52±1.14 28.37±2.36對照組 30 21.52±3.11 23.41±1.76 25.22±3.19 30.36±1.84 31.04±3.58 36.17±1.84 16.59±1.11 19.53±2.01 t 0.148 10.891 0.108 15.310 0.161 16.503 0.241 15.619 P 0.883 <0.001 0.914 <0.001 0.872 <0.001 0.810 <0.001
肛瘺又稱“肛門直腸瘺”,是一種因各種因素在患者直腸與肛管之間形成的一種異常通道,表現(xiàn)為肛門疼痛及流膿腫脹,病情反復發(fā)作無法自愈[10]。目前臨床主要通過切開肛瘺通道,使創(chuàng)面敞開,對膿液進行引流,從而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11]。但因肛瘺患者術后傷口疼痛、愈合較慢,患者極易出現(xiàn)焦慮、煩躁不安等負面情緒[12]。因此,對患者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極其重要。
研究表明,對病程較長的疾病來說,患者自身健康責任感極其重要,提升患者健康責任感不僅能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也可改善其治療依從性,促進疾病預后[13]。本研究顯示,干預后觀察組SAS、SDS均明顯低于對照組,CD-RISC各維度得分及HHI各維度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目的達成理論的行為干預可明顯改善患者焦慮、煩躁抑郁等負面情緒,提升患者心理彈性水平,改善患者對疾病的希望。易娜[14]等研究指出肛瘺術后護理中的重要部分是心理護理,良好的心理護理是術后患者康復保障。術后傷口疼痛往往是引起肛瘺患者焦慮、緊張不良情緒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通過目的達成理論依據(jù)患者個人情況制定合適的護理目標,為患者講解引起疼痛的機制,提高患者對疼痛的認識,加強其對疼痛的耐受度,及時做好心理疏導,使患者將負面情緒更好地釋放出來,進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本研究還顯示觀察組ESCA各維度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目的達成理論的行為干預有助于提升肛瘺患者的自護能力。分析原因在于目的達成理念的行為干預具有很強的目的性,有利于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及服務意識的提高,同時提升患者對自身疾病的關注及責任感,調動患者學習護理知識的積極性,而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操作時有意識地教會患者進行基礎自我護理及指導患者進行康復鍛煉,從而提升了患者的自護能力[15]。
綜上所述,對肛瘺術后患者予以目的達成理論的行為干預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提升其自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