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剛
(江蘇旅游職業(yè)學院體育部,江蘇 揚州 225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薄靶聲r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梢哉f,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奮斗幸福觀。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以習近平總書記奮斗幸福觀為指導加強高校立德樹人工作,能夠幫助大學生錘煉和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和品格、奮勇爭先的精神、不怕失敗的心理和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為高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注入勃勃生機。
奮斗與幸福,是奮斗幸福觀的理論雙核。體育與奮斗、幸福之間均存在著廣泛而深刻的聯系,因此具備培養(yǎng)奮斗幸福觀的獨特優(yōu)勢:(1)從體育與奮斗的聯系來看,體育精神與奮斗精神存在高度的契合性,體育先進能夠發(fā)揮奮斗榜樣的示范作用,體育具身參與更能為學生提供深刻的奮斗體驗;(2)從體育與幸福的聯系來看,體育參與能夠促進生理調節(jié)提高學生的愉悅感,通過提升個體自尊、改善身體外觀等滿足學生精神需要和自我發(fā)展等多方位需要,同時長期堅持鍛煉能夠產生“健康效應”,提高生命質量,進而提升人類幸福指數。
本文研究擬從高校網球教學融入奮斗幸福觀教育入手開展實踐研究,以期發(fā)揮體育課程的獨特育人價值,促進大學生奮斗幸福觀的培養(yǎng)與踐行,提升高校體育教學的實際成效。
以高校網球教學融入奮斗幸福觀教育的實踐為研究對象。
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及谷歌、百度搜索引擎上進行檢索,搜集奮斗幸福觀、運動步數、運動技能會能度、網球考核等,以及統(tǒng)計學等方面有關資料,隨后對文獻進行分析整理,為本文的選題、研究設計及分析討論提供參考。
實驗周期內,每周定時通過微信小程序(問卷星)發(fā)放網絡調查問卷收集大學生日均運動步數數據。大學生在電子問卷中填入其“微信運動”中前一周運動步數數據。第一周因部分大學生未開啟“微信運動”影響了有效問卷的獲得;第二至第六周每周均發(fā)放問卷68份,獲得有效問卷68份(故后期統(tǒng)計采用第二至第六周數據);實驗結束時,發(fā)放紙質調查問卷了解大學生對課程的滿意度,共發(fā)放問卷68份, 獲得有效問卷68份。
將筆者教學的2個同年級網球選項班隨機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開展為期6周的奮斗幸福觀教育教改實驗。以大學生的課程滿意度、日均運動步數與網球技能考核成績等為主要指標,評估融入奮斗幸福觀教育的高校網球教學所取得的育人成效與改進方向。其中,對照組33人,實驗組35人,2個班所有大學生均無任何網球學習經歷。實驗中,對照組采用正常教學內容與方式,在實驗組教學中嘗試進行教學改革,積極融入奮斗幸福觀教育,以“理念引導—示范引領—具身參與—升華拓展”為邏輯主線安排課程內容,整合課程資源,主要思路與詳細措施如表1所示。
表1 實驗組融入奮斗幸福觀教育的主要思路與詳細措施
通過SPSS 22. 0與ExceL軟件進行數據整理、統(tǒng)計與比較,其中日均運動步數、網球技術考核成績數據采用檢驗進行比較。
滿意指意愿得到滿足或符合心愿,滿足作為一種心理狀態(tài)時,是指一個人對一段關系質量的主觀評價。課程滿意度是學生對課程參與的事前期望與實際參與后所得感受的相對關系的數字化衡量。對大學生課程滿意度進行調查,可以反映大學生對課程中的幸福感獲得的主觀評價。表2顯示了本文研究中對照組和實驗組大學生課程滿意度的實際情況。
表2可見,融入奮斗幸福觀教育的網球實驗組大學生較普通授課的對照組大學生對課程的滿意度更高,且總體滿意率(滿意率+比較滿意率)超過了90%,說明高校網球教學融入奮斗幸福觀教育的內容與形式受到大學生的認可和歡迎,大學生對課程的幸福感獲得的主觀評價更高。
表2 大學生課程滿意度調查統(tǒng)計表
徒步行走是一項非常健康的有氧運動?!翱挂邞?zhàn)神”鐘南山院士曾說,“城市居民最好的運動方式是步行”,強調人很容易“死在嘴上,懶在腿上”。運動步數作為一種計量指標,能較為科學地反映用戶的生活狀態(tài)與鍛煉情況,在校園內越來越受到教師和大學生的重視?!拔⑿胚\動”是微信軟件中的一個計步公眾號,用戶可結合其計步功能為自己提供運動數據的反饋和科學健身的依據,同時可通過數據分享體驗運動成就,獲得運動者的身份認同,并在群體互動中獲得集體認同。因此,本文研究運用“微信運動”功能,以周為時間單位收集對照組與實驗組大學生的每日運動步數,通過統(tǒng)計得出每名大學生每周日均運動步數(周總步數/7)。表3顯示了本文研究中對照組和實驗組大學生每周日均步數的情況。
從表3可知,在第一次統(tǒng)計中,實驗組與對照組大學生的數據相差無幾。但隨著時間的推移(2020年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氣溫持續(xù)下降、雨雪不斷增多,對照組大學生的每周日均步數出現了近乎直線下降的趨勢,第六周日均7 661步較第三周的最高值8 598步下降了近千步,說明不良天氣下大學生“蝸”“宅”的現象不斷加劇。對比之下,同樣條件下實驗組大學生能夠更好地克服外界困難與內心惰性,體現了更好的生活積極性與鍛煉堅持性,每周日均步數始終維持在首次統(tǒng)計的8 375步以上。對照組與實驗組大學生之間的步數差不斷擴大,至第六周最后一次統(tǒng)計時,實驗組日均步數超出對照組1 225步,且形成了統(tǒng)計學的顯著性差異(=0.041)。綜上可知,在高校網球教學中融入奮斗幸福觀教育,對于培養(yǎng)大學生自覺追求健康、堅持鍛煉的幸福意識與不畏艱難、吃苦耐勞的奮斗精神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表3 大學生日均運動步數調查統(tǒng)計表
網球運動具有時尚高雅、動作瀟灑、觀賞性高、愉悅性強等特點,加之社會上場地與教練員資源的相對稀缺,因此一直是高校體育課的熱門選課項目。但網球運動球速快、場地大、球質重等特點使其對初學者并不“友好”,初學者普遍反映網球技能學習上手較難、進步較慢。“網球難學”現象可以通過董文梅、劉亞等人關于運動技能“會能度”的研究進行數字化解釋。會能度表示初學者從不會到學會運動技能的難易程度,數值在0~1,會能度越低,則表示該技術動作學習難度越大。項群理論下網球與羽毛球、乒乓球同屬隔網對抗類,但網球技能會能度普遍低于羽毛球、乒乓球,即學習難度更大,需要更長的時間、更多的努力進行學習和練習才能夠掌握及提高,并在技能考核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本次教改實驗網球技能考核采用如下方法:大學生站在底線擊打同伴的“喂球”,正手上旋球、雙反上旋球各5球,共計10球;根據擊球落點計分,其中,未過網得0分,過網后出界得3分,過網后落在對面發(fā)球線以內得7分,過網后落在對面發(fā)球線與底線之間得10分。表4為本文研究對照組和實驗組大學生在網球技能考核的成績。
由表4可知,同為零基礎開始學習的大學生,實驗組與對照組大學生在網球技能考核中的均分成績出現了顯著性差異(=0.044),說明實驗組大學生技能的學習掌握與效果表現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大學生。從“成績分布比例”中也可以看到,實驗組大學生“良好”及“優(yōu)秀”的人數比例超過85%,而對照組僅有半數大學生(51.51%)達到“良好”及以上水平。實驗組大學生取得這樣的成績并非偶然,通過觀察可以發(fā)現,課堂中,實驗組大學生學習明顯更加認真,個人練習時間更長(主動放棄課間休息時間、下課后留在場地加練)、小組互動也更頻繁熱烈;課余時間,雖然天氣寒冷、雨雪較多,但在放晴的日子里實驗組大學生出現網球場的頻次也明顯多于對照組大學生。以上成績與現象可以說明本次奮斗幸福觀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天道酬勤”“力耕不欺”的理念已經得到大學生認同,并在體育課內外自主踐行。。
表4 大學生網球技能考核成績統(tǒng)計表
高校網球教學融入奮斗幸福觀教育,可以有效促進大學生課程滿意度、每周日均運動步數與網球技術考核成績的提升,說明在高校網球教學融入奮斗教育觀的教改實踐在推進大學生健康幸福意識喚醒、自主鍛煉習慣養(yǎng)成、砥礪奮進品質強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與經驗。高校體育要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以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以“促進學生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為時代使命,激勵引導大學生“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積極踐行奮斗幸福觀,勵志奮斗、圓夢幸福。